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武侯-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完之后,下面人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大致听懂了诏书的内容,因为这本就是要让绝大多数兵卒们听懂的。

    此时,伍明炎面无表情道“公子,接诏吧!”

    魏无忌此时仍是站着,良久后他才缓缓走向伍明炎,而下面的兵卒们的目光则注视着他前进的步伐。

    待魏无忌来到面前后,伍明炎便再度道“公子,接诏吧!”

    魏无忌缓缓抬起双手,然后虔诚的揭过了诏书……

    就在张若等人喜出望外,以为希望就要来了的时候,下一刻……魏无忌直接将诏书扔到了自己脚下。

    现场顿时一片大哗,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伍明炎此时更是厉声喝骂道“魏无忌,你简直大逆不道,你是要造反吗?”

    魏无忌看了看脚下的诏书,然后也不理会伍明炎,而是转身对着下面的士卒们喊话道“这诏书……是假的!”

    人群顿时又是一片哗然,柱国将军口口声声念出的诏书,居然是假的!

    而后,魏无忌则再度转身面向伍明炎,指着下面的士卒们道“伍柱国,你也太自以为是了……难道你以为这区区一份诏书,就能解下本公子的兵权?”

    伍明炎此时那叫一个怒啊!这诏书明明就是真的,可却生生的被人说成了假的。

    看着魏无忌脚边的诏书,伍明炎冷声道“公子,这诏书……可是君侯手书,盖着我大魏国的国玺!”

    魏无忌此时真的是被气到了,只听他厉声反问道“那又怎样?”

    随后,便见魏无忌左脚踏上地上那份诏书,一边踩着一边道“本公子说它是假的,他就是假的!”

    说完这话,魏无忌一脚将那诏书踢下高台,然后转身离去!

    长平大营现在已经是他的天下,仅凭区区一道诏书,想要扳倒他简直是痴心妄想。

    。

第711章 威西关大营() 
魏侯十八年二月初三,西关大营!

    西关大营规模在魏国五大营中,是规模最小的一个,哪怕现在处于中原鏖战之际,其兵力也不过五万。

    而西关大营的主要任务,除了防备西面的秦国之外,还兼有震慑周边小国和西北羌人。

    一直以来,长平关局势虽然剑拔弩张,导致西关这边也压力大增,但实际上此处真正爆发大战的次数还是比较少的。

    于是当西关大营和长平大营进行对比的时候,便很容易发现二者的区别,那便是西关大营的人要多了一些安逸感。

    可今日的西关大营主将郑昌,面对眼前的不速之客,却一点儿也安逸不起来。

    郑昌虽然也是位列大将军,可比起魏国三柱国,或者同样是大将军的陈万云来说,个人名气小得可不知一星半点。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西关大营久无大战,导致郑昌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所以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但是,提起郑昌的另一个身份,不说整个魏国,但在魏国上层却是无人不晓的。

    郑昌的祖上,便是大魏国之前唯一的封君,城阳君的后人,郑昌的父亲便是最后一代城阳君。

    “大将军可想清楚了?”坐在大帐下首,王绣此时不紧不慢道。

    如今的王绣可谓是鱼跃龙门,因为在长平大营兵变中,及时给陈维等人通报信息的缘故,他已深得魏无忌信任。

    这不,他便被魏无忌派到了西关大营,对眼前这这位大将军进行游说。

    在拿下长平大营,并将伍明炎等人全部擒拿之后,军营中一度有人提议,让魏无忌立即提兵北上清君侧!

    但同样也有人建议,让魏无忌不要慌张,待拿下西关大营再北顾也无妨。

    最后魏无忌采纳了第二种意见,因为对他来说,去武安早晚并无多大区别,但是拿下西关大营却意义重大。

    于是便有了王绣此时之行,他也是第一次以游说者的身份行事。

    见眼前这位大将军不说话,王绣便继续道:“大将军,如今武安奸邪当道,武扬君奉诏平乱,难道大将军不当派兵助之?”

    没错,魏无忌的意思是,让西关大营出兵随他北上,然后再以长平大营之兵充实西关。

    如此一来,西关大营便有了魏无忌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能保证其忠诚了。

    这时,郑昌终于开口道:“武扬君奉诏平乱?奉谁的诏书?”

    王绣顿时脸色一变,待他正要说话之际,便见郑昌自面前桌案上拿起一份帛书道:“不巧,便在五天前,本将也接到了武安的诏书,你可知诏书里面说的什么?”

    王绣便道:“愿闻其详!”

    郑昌将诏书缓缓放到桌上,然后道:“诏书里说,让本将立即提兵南下,协助伍柱国,将武扬君擒拿!”

    郑昌一边说着,一边也在观察王绣脸色变化,但发现对方根本没什么变化。

    只听王绣冷声道:“郑昌将军可要慎言,就在前几日伍柱国就是拿出了这样的诏书,才被武扬君指为叛臣,如今已沦为阶下之囚了!”

    郑昌猛的一拍桌子,然后喝骂道:“混账,你这是在威胁本将军?”

    王绣同样也不甘示弱,之见他站起来道:“大将军,您在西关大营待得太久了,该睁开眼看看这个天下了!”

    郑昌此时面沉如水,似乎在思考王绣话里的意思。

    只听王绣继续道:“如今,我大魏国五大营中,岭北大营、襄平大营、长平大营皆听武扬君号令,而武安大营也是心向武扬君”

    “整个大魏国,武扬君拥垒无处不在,您难道也想当那扑火飞蛾,落得和伍明炎等人一个下场?”王绣语中满是威胁意味道。

    王绣说话这么硬气,那当然是有他的底气,而他的底气则是来源于军心属于魏无忌的事实。

    郑昌这下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因为王绣所说是看得见的事实。

    虽然郑昌本人声名不显,可他对魏国态势绝非是一无所知,大环境的情况他还是了解的。

    岭北大营不用说,那是魏无忌的老巢;而襄平大营,如今由徐安宏掌管着,想必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长平大营更不用说,如今就握在魏无忌的手中,这一切都证明王绣所言不虚,如今真的是魏无忌的天下了。

    恐怕也只有国君,能够压的住这位跋扈的公子了郑昌如是想到。

    但他又转念一想,若是国君如今真的安好,怕也不会发生当下这些事情了吧!对于魏侯的身体,郑昌同样也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王绣这已经是明摆着在威胁他了,郑昌此时语气却平和下来,只听他道:“如今一切都未可知,本将也不知当否出兵,一切待世事澄清之后再说吧!”

    郑昌这话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魏无忌的意思,他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等待两方角力有了结果后再选择站队。

    按理说,郑昌应该是站在世族一系的,可当初城阳君府的没落,让他对世族中那些人可没什么好感,所以才有了他现在的表态。

    原本这样的表态,对魏无忌来说已经很好了,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只听王绣道:“大将军可要想清楚,您的言行可不光关乎自己的前程,更关乎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下,即便郑昌再是好脾气,被王绣这话惹得也大怒道:“放肆,本将一剑劈了你!”

    说完这话郑昌便要拔剑,但听王绣大声道:“将军可要想清楚了,是否要用小人一命,换您家老小之命?”

    这话,硬生生让郑昌停下了自己的动作,王绣说的话让他不得不停下来深思熟虑。

    魏无忌势大,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要他郑家一家老小性命也不是不可能。

    见郑昌陷入思考,王绣此时心里又有了计较,这些都是他来之前和魏无忌商量好的桥段。

    刚才的狂风暴雨似乎过去,只听此时王绣平和道:“在小人来此之前,公子还交代了小人一句话!”

    见郑昌没有反应的样子,王绣便继续道:“公子他说,他对历代城阳君之事迹尤感钦佩,希望您能继承先祖遗风,做大魏国的忠臣!”

    城阳君三个字,对郑昌来说无疑具有魔力,更是他心里最大的痛,因为城阳君的封号正是在他手上弄丢的。

    郑昌脸色的喜色王绣看在眼里,便听他继续道:“公子说了,若是大将军您也做大魏国的忠臣,随他一起匡扶社稷那么恢复城阳君之封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王绣这话说得很露骨,就差对郑昌说,只要你跟着我干,保你一家荣华富贵了!

    但无疑,有了方才语言上的威胁后,王绣再抛出这样的橄榄枝效果很好,郑昌此时心动了。

    因为这个条件,让他没有拒绝的理由,拿回城阳君的封号,恢复祖先的荣耀,对郑昌来说是不可拒绝的。

    叹了口气后,郑昌才缓缓道:“本将自然是国之忠臣,公子有令,本将自当遵从!”

    郑昌叹了口气做出了决定,此时王绣也在心里松了口气,此时任务才算是完成了。

    这时,只听王绣笑道:“大将军果然识时务,您放心公子绝不会亏待您的!”

    虽然表示自己愿意归顺,但郑昌也是有自己尊严的,只见此时他不苟言笑道:“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王绣也收起了嬉笑之色,便道:“公子命你,将西关之内两支骑兵主将立刻罢免,然后调往长平大营听用!”

    那两位骑兵将军是世族中人,魏无忌要撤掉当然是应有之意,但将两支骑兵调往长平大营,便是让郑昌感慨魏无忌手段老辣的地方了。

    西关大营的骑兵被拿掉后,便丧失了原本具有的激动力量,然后威胁便小了许多了!

    此时,郑昌也在心里感慨,看来大魏国真的要变天了!声在长平关的那位公子,如今真的要登临那个位置了!

    

第712章 拥兵以自重() 
长平关处剑拔弩张,而远在北边的武安城内,此时同样也是人心惶惶。

    整个武安城自半月之前便开始戒严,除了规定的时间之外,其他一切时候都不允许百姓在街头逗留。

    而在武安城外,同样也是大军云集,两万魏武卒和韩啸凌手下的骑兵要求入城,而武安驻军以及武安大营其他驻军则听从监国公子的命令,阻止这些想要进城的军队。

    虽然听从于监国公子魏成泽的人有不少,加起来足足有五六万,可他们面对的是两万集结起来的魏武卒,外加韩啸凌手下满编的一万骑兵,其底气实际上并不那么足。

    眼下之所以还维持着对峙,乃是因为魏侯还生死不明,武安城内的具体情况也还不清楚,魏武卒们才没有贸然攻打进去。

    但魏武卒选择和袍泽的对峙之举,无疑也揭示了他们的心态,对世族一系极其不信任的心态。

    他们有理由怀疑,是世族一系的人要将国君置于死地!

    但实际上,作为世族代表的四大家族们,内心却不想背负这个谋害国君的罪名,因为这真的不是他们中的谁干的。

    实际上,现在他们便聚在一起,对未来之事情展开谋划。

    现在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不是四大家族谋害的国君,那便是如今得利最大的那位干的了!

    那么谁是如今得利最大的呢?当然是已经成为监国公子的魏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