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武侯-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两年来的高压焦虑的工作环境,魏侯其实一直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如今战局平稳心防一松便病倒了。

    这次病重绝对是魏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否则他也不会罢置自己的朝会了,这次反而还开了先例。

    而这次魏侯之所以没有听从世族建议,将魏无忌强行免职,便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在储君设立上的犹豫之心。

    很明显,此时的魏侯对自己的小儿子,又冒出了些想法来。

    但这也是魏侯内心的纠结而已,说不定那时候纠结结束了,某些人该被撤职还是要撤职的。

    

第673章 无战长平关() 
(求订阅啊各位,什么月票推荐票也都投起!!)

    三月末,时间已经将要进入夏季,天气则逐渐开始回暖,这一点在靠南的长平关尤其如此。

    此时的长平关彻底的变了一处防御堡垒,与当初魏国才将此处拿下相比,长平关内外都增设了不少军事设施。

    如今的陈国已经名存实亡,被魏国占据过半之地后,剩下的国境也都处于秦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甚至如今的陈国君臣,在当初内附周室不成后,现在都迁到了秦国都城咸阳。

    也就是说,现在魏国除了在西关与秦国直接接壤外,现在在长平关也相当于如此了。

    如今,作为长平大营几万大军统帅的徐安宏,便站在长平关高大的城墙上,看着远处目不可见的秦楚大军。

    徐安宏绝对是整个魏国压力最大的将领,没有之一。

    虽然他也手握十数万大军,可对面的秦楚联军也不是吃素的,两年来的断断续续的战争,对徐安宏来说无异于一场煎熬。

    但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徐安宏即便再是压力大也得受着,这才对得起魏侯的信任。

    此时,虽然目光所见之处没有一个秦人,但徐安宏却知道,接下来的时日长平关沿线的局势依旧会很紧张,爆发战争都算不上什么稀罕事。

    大国交战,不但大国本身消耗甚大,对周边的小国来说同样也是灾难。

    不说魏齐之间的鲁国和齐吴之间的许国,还有已经被打得稀烂的陈国,便是被楚军驻扎的郑国,一样被搞得民生疲敝。

    而徐安宏等会儿要接见的,便是唐国和肖国的使者,不出预料这二人是来诉苦的。

    和陈郑鲁这些国家一样,唐国算是二等国家,他和宋国一向都是认魏国为大哥的。这次派使者来,想必也是为了商议军粮征调之事的。

    唐国虽然运气比较好,没有外国军队直接踏上国境,但却需向魏军支付大批粮草军需的,所以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

    而随同而来的肖国,便更是在地图上都难找到的小国,这次出使貌似还是他们的国君亲自出马。

    “老将军,唐国肖国的使者已经在大帐内候着了!”此时,在徐安宏身后有一副将上前道。

    徐安宏却没有立即转身,而是问道:“可带他们去看了我军营寨?”

    那副将躬身答道:“依老将军的意思,已经带他们去过了步骑各军各营!”

    徐安宏脸上才泛起些许笑道:“他二人可有什么反应?”

    身后副将便答道:“唐国使者面目颓丧,而那肖国之君,更是为我大魏兵峰所慑,几近失魂落魄!”

    徐安宏这才点了点头,这才是小国的正常反应,实力不济就该认命才是。

    于是,徐安宏便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告诉他们,就说本将军务繁忙,他们各自回去吧!”

    徐安宏居然说出了这番话,站在的一旁的副将显然没有料到,此时倒是楞在原地不动。

    “去吧,让他们可以回去了!”徐安宏语气加重道。

    这名副将这才了然,老将军真的没有开玩笑,便道:“末将遵命!”

    向徐安宏行礼之后,这副将便转身离去,心里盘算的却是,等会儿该怎么把这件事对那两位使者说。

    如此安排,徐安宏当然是有自己用意的。

    这两国派出使者,目的无非是想告诉自己国内有多艰难,然后恳求减免粮草征调的份额。

    可这怎么可能,长平关内的十数万大军要吃饭,国内的粮草要贴补其他几处大营和燕山郡的百姓,不向这些小国征粮长平大营又怎么维持得下去。

    一句话来说,若是唐国和肖国不饿肚子,那就是魏国的百姓和士卒要饿肚子了,徐安宏别无选择!

    而且,想唐肖二国征粮是魏侯定下的国策,他徐安宏也权更改,这是臣子的本分。

    所以,他才让人直接带两国使者去军营里走走看,震慑和威胁的意味便是再明显不过了,两国使者自然能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见面得必要了,见了对徐安宏来说反而可能给自己添堵。

    就在徐安宏想着这些的时候,在他背后却又来一人,只听这人道:“老将军做事毫不拖泥带水,末将佩服啊!”

    这声音徐安宏是再熟悉不过的,只见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笑容道:“王绣你可别夸老夫,老夫不过是嫌麻烦而已!”

    来人正是被魏无忌送到长平大营的王绣,此时他也因军功,被提上了副将的位置。

    而徐安宏对他的态度,相比于方才前来问话的那位副将来说,无疑也和煦了许多。

    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王绣有个大后台,他是武扬君心腹爱将啊!

    对徐安宏来说,此时的魏无忌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需要自己保护的小家伙了,人在变他的态度便也要发生改变。

    如今王绣找上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武扬君魏无忌本人再和他对话。

    “王绣,你找老夫有何要事?”徐安宏平静问道,对他来说还是谈正事要紧。

    王绣当然是带着任务来的,昨天他便收到了燕山传来的讯息,魏无忌询问了长平关前线的战局,还隐晦的提到了岭北大营可以出兵支援。

    自家公子绕过魏侯,表达出这种意思来,让王绣都感到一阵惊心,这已经构成谋逆的嫌疑了啊!

    面对徐安宏的问话,此时王绣看了看左右无人后,才道:“公子让末将告诉老将军,他对长平关前线的局势也很关注,若是有必要的话,他也可派遣大军支援老将军的!”

    徐安宏不是什么外人,所以王绣这话也说的很直白。

    听了这话,徐安宏面色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笑道:“公子在燕山惩戒胡人,那里还能支援老朽这边!”

    王绣笑了笑,然后道:“公子的事情末将看不明白,末将只是将话带给老将军而已!”

    徐安宏仍是笑着,然后道:“此时已非老朽能做主的,公子若真有此意,以此上书君侯即可!”

    徐安宏之所以委婉拒绝,却不是抵制魏无忌的意思,而是真心实意的为魏无忌好。

    这种由南到北的大范围大规模的调兵,和魏无忌私自派军出击东胡不同,这是实实在在的为君者大忌。

    王绣也是脸色未变,他本就是个传话的人,眼下徐安宏的回话他已经听到,便可以回去写信复命了。

    随后,王绣对徐安宏行礼告辞后,便转身离开了城关之上

    看着王绣离去的背影,徐安宏不由低声叹道:“这位公子,难道已经等不及了?”

    对徐安宏来说,魏无忌这种想法实在是操之过急了。虽然武扬君的名号已经传扬天下,但想要造魏侯的反还是不可能的。

    所以徐安宏拒绝此事,其实也是为魏无忌好,若是惹得魏侯发动霹雳手段,恐怕武扬君的传说也就只是个传说了。

    “算了,不想这些烦心事了,还是去找陈群这厮喝酒吧!”徐安宏摇摇头道。

    这里要说的是,这位陈群将军可不是普通人,或者说不是普通的将军。

    年前魏侯抽调武安大营两万魏武卒支援长平关前线,眼下战事稍缓后便撤回去了一万,而这陈群便是留在长平关的魏武卒的主将。

    人家虽是将军,但深得魏侯信任,说是与徐安宏平级也查不到哪儿去。

    整个长平关前线,也就这位这位,才够得上资格和徐安宏这统兵十数万的大将喝酒了。

    ps:书友们,我是飞花逐叶,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674章 烽火格尔木1() 
(谢谢大家的月票,祝你们节日快乐!!没有女朋友的,也马上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四月,草长莺飞之际,但格尔木草原现在却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在魏军狗腿铁林部和狎夷部,以及七八个小部族的联合搅动下,格尔木草原的部族们为了躲避兵祸,纷纷往北边逃去。

    对这些格尔木草原的小部族来说,河内草原的入侵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身后的魏国人。

    如今的魏军天兵,也就是新近才宣布名号的武扬军,对这些部族来说完全是不敢照面的存在。

    所以铁林部和狎夷部等部族,便仗着魏军的威势在格尔木草原作威作福,日子反而比他们想象中要好过一些。

    魏军对此当然持放任态度,驭使这些胡人同样需要宽严相济,总得给人些好处人家才肯卖命不是。

    当然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铁林部等部族在格尔木草原上搜刮的东西,有有一部分是入了魏军的腰包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魏军才达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出击的两个校尉部基本不需要岭北大营支出粮草。

    格尔木草原南部诸部可以迁徙,可作为老大哥的东胡人,却不得不直面魏军的兵峰。

    而且东胡人也不傻,格尔木草原的可不光是他妈的地盘,遭遇养育了其他部族的。

    所以这守土之责其他部族也一样少不了,不管这些人怎么逃,该征调的人马却是一个都不能少。

    所以,在东胡人的强力逼迫下,这些格尔木的大小部族们,一样挤出了一万多人给他们助战。

    这次,东胡人的六个万骑,近三万人的骑兵则全部集结,要与魏军死战。

    自战败失去草原霸权,被匈奴驱逐之后,格尔木草原便成了东胡最后的家,这里是他们根本不可能放弃的。

    大决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两军之间得先进行逐步的试探性攻击。

    而被魏军驱使的河内草原诸部,则负责抵抗和牵制格尔木诸部的大小部族,而魏军骑兵则对上了东胡本部。

    这里要说明的是,东胡本部虽然听起来唬人,但也只是在格尔木草原上作威作福罢了。

    若是把他们放到黑水河以北地区,充其量也就是比那些草原大部强出一些,和匈奴本部想比却是没法为敌的。

    甚至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东胡人可能连黑水部犀云部都无法打赢。

    所以,面对六千精锐魏军铁甲轻骑兵,东胡人虽然人多势众,可压力却不是一般的大。

    在前两次试探性攻击中,东部本部便有两个万骑被打垮,就这样瘫痪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东胡人还是吃了信息闭塞的亏,他们那里会知道,对面的魏军已经不是当初那支笨重的骑兵,而是变成了速度和他他们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快的军队。

    所以在试探性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