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梦大唐-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演还未开始,人们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起,高兴地谈笑着家长里短的琐事,不时的夹杂着相互问候祝福语。

    看着表演还没开始,颜天佑叫过黑胖几人,带着敏儿一起走进了临街的一家名为清福轩的茶楼。

    由小儿带着走上了二楼,走到一个临街有窗的桌子坐下。颜天佑这才微微扫视了一番二楼,茶楼的二楼此时已有不少人,正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谈风弄月,显然都是士人富家子弟。

    小儿待颜天佑几人全部坐下,才问道:“几人客官,要点什么?”

    让小儿推荐了一下茶楼的茶点,颜天佑随意要了茶和糕饼以及一份橘子。

    茶楼的二楼,如颜天佑所料,果然是视角最好的观看地点之一。

    敏儿在窗边探出身子往下面看了一会儿,回过头高兴地说道:“佑哥哥,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表演的地方!”

    颜天佑微笑着点头。

    黑胖也凑过去往下瞧着瞅着,一副好奇的模样。

    小儿端着一壶茶和糕饼走了过来,一盘一盘的放在桌上。

    “尊客,您要的茶、冷淘饼桂花糕和橘子,请慢用。”

    见到吃的东西来了,黑胖像闻到腥味的猫,腾的一下跑了过来,拿起糕饼就开吃,一边吃还一边说:“佑哥儿,我正好有些饿了,晚饭没吃饱,嗯嗯,好啊,好吃好吃”。

    敏儿一边剥着橘子,一边好笑地看着黑胖,心情很是愉快。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刘波过去一看,扭过头对颜天佑几人说道:“佑哥儿,你们快来,表演开始了。”

    闻言,敏儿一马当先地窜了过去,颜天佑紧随其后,走到窗户边。

    只见,一会儿的功夫,街面上的人充街塞陌,挤的到处都是,满囤囤的,人数至少是方才颜天佑他们在下边时的两倍。

    锣鼓声起,声响由小变大,呈鸣鼓聒天之势。

    一群大概有一百多身着奇装异服的人,戴着面具,手持火把,以一种夸张的步伐,一蹦一跳,像是跳舞般走到空地中央。

    男为女服,倡优杂技,热闹非凡。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个脸上涂抹彩色染料身着羽毛装的人,他们右手持火球,左手拿着火油,噗的一下,长长的火龙飞腾而起,明亮而夺目。

    敏儿看到这个喷火的表演,激动的大喊大叫,对着颜天佑说道:“佑哥哥,快看,那个人嘴里能喷火呢!”

    尽管后世这些杂技在电视上看多了,但身居大唐十载,许久没见到过杂技表演,颜天佑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配合着敏儿,颜天佑说道:“敏儿,好看么?”

    “佑哥哥,好好看,好有趣呢。”

    (本章完)

第73章 灯会(二)() 
随着鼓声节奏的变化,参与表演的一百多人随之变换队形,最后,形成了里外里大小的三个圈。

    最内圈有十来个人,他们边跳着奇特的舞蹈,边围绕着中心的一个戴着牛头面具的人转动。颜天佑从上面看过去,仿若一个不停转动的磨盘,亦或是罗盘。

    鼓声忽然停了下来,表演者们的动作也随即停了下来。又过了几十个呼吸的时间,噔噔两声鼓声重新响起,接着就是快节奏的鼓点,咚咚…咚咚…击打着在场的每个人的心,让每个人的心不禁跟着鼓点而动。

    “噢~噢”沉厚有力的吼声,伴随着整齐的重重的踏地声。

    圆圈核心的主祭祀开始念祭告文,颜天佑听着其主要意思无非就是向上天祈祷,保佑扬州百姓今年顺顺利利一切平安。

    一段冗长的祷告结束之后,表演者们开始跳起明快的舞蹈,一幅载歌载舞的热闹景象呈现在他的眼前。

    传统的百兽舞、五禽戏,或虎,或鹿,或熊,或猿,或鹤……各种动物被表演者们演绎得惟妙惟肖,场外的观众争相呼和着称赞着。

    敏儿黑胖他们几个趴在窗户边看得目不转睛,还不时评论一下下面的表演。在他们的生活里,这种热闹的场面是难得能够见到的。

    颜天佑一边吃着橘子一边看着下面的歌舞,眼神到处乱逛,可见他并不是对表演的歌舞很感兴趣。

    半个时辰之后,祭祀表演到了尾声。一百多表演者有序缓缓退走,离开了街面中央。

    本以为一切都已经结束的颜天佑,正准备喊敏儿几个离开的时候,就听到了一阵更加热闹的锣鼓声。他扭头往下看,就看到了后世现代他也见过的舞狮。或许十几年没见过舞狮了,在唐朝骤然见到,不禁勾起了他对后世父母的想念,心里默默念叨:‘过年了,不知道爸妈过得还好么’。没有在他们面前尽孝,是颜天佑最为遗憾的事情了。

    热闹的舞狮,悲伤的心境,颜天佑忍不住流出了晶莹的泪珠,泪水划过刚毅的脸庞,嘀嗒嘀嗒,滴落在木质地板上。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敏儿正看得开心,看到精彩的地方,转过头正要向她的佑哥哥说起舞狮的精彩之处。可却不料,见到了从没有见到过的一幕,发现她的佑哥哥竟然流泪了。没来由的,她的心忽然好痛,觉得好心酸。因为此时的颜天佑,表情是那么无助,就好像是丢失了娘亲的孩子。她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拉着颜天佑的衣袖,说道:“佑哥哥,你怎么了?”

    反应过来的颜天佑,胡乱地擦拭一下眼泪,看着一脸关心他的敏儿说道:“没事,只是有些想娘亲了。”

    敏儿歪着小脑袋,一副懵懂的样子,疑惑地问道:“想李伯母了?佑哥哥不是天天能看到李伯母么?”

    颜天佑不能明说,只能尴尬地应付道:“嗯,舞狮表演完了么?”

    说起舞狮,敏儿立马变得兴奋,开始兴高采烈地讲述起舞狮表演的精彩。

    成功地转移了敏儿的注意力,颜天佑暗地里呼了一口气,重新收拾好心情,继续看起精彩的舞狮表演。

    过了一刻钟,舞狮表演结束,人群也开始散了。

    吃完糕饼,颜天佑几个离开了茶楼,向着今天的最终目的地大明寺走去。

    去大明寺的路上,颜天佑看到,安民坊处处都是张挂彩灯,甚至人们还制作出了巨大的灯树、灯柱,尤其是安民坊的火树银花,场面十分繁华热闹。

    这里的火树银花,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真正的树着火了,而是一种被百姓们称作打铁花的技艺展现出来的效果。

    首先,人们先围绕一棵大柳树搭起一丈余高的四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上再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而之所以这么做,那是由于柳树枝细密、水分多、不易燃烧,这样更利于达到火树银花的效果。

    打铁花时,打花者先把熔好的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这个花棒是一个孩童胳膊粗细、一尺多长的新鲜柳树棒,棒的顶端掏有孩童拳头大小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汁。而铁汁,则是用事先建好的熔炉把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

    然后,打花者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花棒”,一手拿着根木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木棒使劲猛击盛有铁汁的花棒顶端,使棒中铁汁迅速冲向花棚,铁汁遇到棚顶的柳枝而迸散开来,化为点点白色火花落回地面。打花者一棒接着一棒,一人跟一人,这样一来,银花不绝,如火树开花,看起来就像飞火流星雨般绚丽,让人流连忘返。

    尤其是敏儿这个小丫头,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象,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直到铁花飞尽,再也没有了,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五人到了大明寺,就发现,在寺门外有人建好了一个巨型灯轮,高达三丈,上边还缠绕着五颜六色的彩色布带子,灯轮悬挂着花灯几千盏,如同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的花树一般。

    如此壮观的景象,让颜天佑目瞪口呆,大张着嘴巴,口中连连赞叹不已。

    千灯竞亮,自然把大明寺外面照射的一片光明,亮如白昼。

    看着,敏儿再一次激动地又蹦又跳,还一脸开心地拉着身旁的颜天佑,说道:“怎么样?佑哥哥,我说的没错吧?是不是很壮观,很热闹?”

    颜天佑点点头实话说道:“的确很是壮观,兼具色彩缤纷,很好看。”最后又加了一句:“这次来对了。”

    小丫头听了很是开心,拉起颜天佑的衣袖,说道:“佑哥哥,我们进去许愿吧?”

    不等颜天佑答应,拉着他就往寺里边走。

    经过大门的时候,守门的两个小和尚看到颜天佑敏儿两人两手空空,其中一个站出来说道:“施主,你们可是要去进香许愿?”

    敏儿没有说话点点头。

    “由于进香的人多,本寺暂时不提供进香所用的香烛,需香客自备”小和尚出言道。

    敏儿看了一眼颜天佑,转过头对着小两个和尚说道:“我们没有香烛怎么办?”

    听了敏儿的问话,颜天佑发现那个没说话的小和尚的眼睛闪过一抹亮色,说道:“尊客,那边有卖的”。说着抬手指着不远处的摊位示意那里有卖的。

    颜天佑是从另个一方向过来的,尽管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那边的几个卖东西的摊位,但他并没有在意,以为就是寻常卖东西的。联想到小和尚的神色,如今看来,那些卖香烛的摊位应该与大明寺脱不了关系。大明寺不好明里卖给香客香烛,让小贩兜售,来为他们赚钱。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颜天佑和敏儿径直走过去,来到卖香烛的摊位前,问道:“老板,香烛怎么卖?”

    (本章完)

第74章 大明寺求签() 
卖香烛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瘦马脸,残柳眉,鹰钩鼻,长相普通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丑陋,唯一比较与众不同的就是他的眼睛特别有神,很亮。

    见到颜天佑敏儿两人走过来买香烛,他连忙介绍道:“细的香烛都是十文钱一把,这个粗的香五文钱一支。”

    “我们要细的,来一把细的香”敏儿开口说道。

    颜天佑付了钱,两人就进了大明寺,而黑胖他们三个则留在了外边。

    走进大明寺的前院,首先映入颜天佑眼帘的,是一株琼花树,由于还未到早春,尽管树叶繁茂,但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对于大明寺的这株琼花树,颜天佑是有所耳闻的。听说到了春天,琼花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大明寺寺宇依飞凤山塬而建,居高临下。与众多的香客一样,敏儿颜天佑拾阶而上,走过了几十步石阶,来到了大雄宝殿前的空地。

    颜天佑左右观察了周围的景致,大殿正前方放置着一个巨大的香鼎,里面插着三根巨粗的香,一字排开竖立着,呈冲天之势。

    位于香鼎左右两侧,与香鼎在一条水平线上,距离香鼎三十步的地方有两棵苍老的杨树。香鼎正好处于两棵树连线的中轴线上。

    颜天佑围绕着香鼎转了两圈,发现这个鼎还是青铜鼎,看起来很是古旧,应该有一段历史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铸造的。这东西要放在后世现代,估计得被国家收入国家博物馆好好保存了。由于民国文物走私外流和****时期的破四旧的原因,古鼎留存后世极少。颜天佑眼前的这个鼎,一看就不是凡品,要是留存后世,对中国的鼎文化也是一种保护。

    看到颜天佑围绕着香鼎左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