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梦大唐-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还会被杀?”

    颜天佑身处大唐政治中心二十多年,对于朝堂政治,他是清楚的。既然皇帝李隆基没有立即以谋反罪处决太子,而只是废黜了李瑛的太阳之位,贬为了庶人,说明皇帝是不想杀太子的。既然如此,太子怎么又会被赐死呢?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师傅,本来皇帝不想杀太子的,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动了杀心,要杀死太子了。”

    “没有确切的原因么?”

    “没有,不过,我听说此事与李林甫有关。”

    “李林甫?武惠妃都死了,他还在折腾?”李玉海眼中带着恨意道。

    “这个徒儿不知。”

    (本章完)

第58章 安排() 
“李林甫?”李玉海沉吟着李林甫的名字。

    令人意外的是,念叨了一会儿李林甫的名字之后,李玉海并没有再谈起李林甫。而是问道:“小七他们现在何处?”

    地狼明显愣了一下,思维似乎跟不上李玉海的节奏,哦哦了两声,才说道:“世子郡主现被安置在襄州一处我们隐秘的别院,小七说地方您知道。”

    李玉海点头道:“地方我知道。”心中暗呼侥幸,幸好他没有把自己建立的暗线全部告诉几个义子,尤其是黑狼。不然,他花费了二十几年的心血才建立起来的情报通道,都要毁于一旦了。

    想到这里,李玉海对地狼说道:“老二,有些事需要你去办。”

    “师傅您尽管吩咐。”

    “幸好今天你来了,那有些事就可以提前办了。在我受伤的这段时间,我也想了想关于以后的一些安排。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先要把我一手建立的消息通道全部转入地下,以免被唐风寻到蛛丝马迹。”

    要是没有黑狼的背叛,李玉海也不会这么紧张。黑狼虽然不知道全部暗线的位置,可黑狼知道暗线之间的联络方式,以及长安附近关内道所有的暗点。要是唐风利用黑狼对暗线的熟悉,找出在各地的暗点,那可就真糟糕了。

    说起这条独立于内卫之外的暗线通道,还是他在内卫没有复立时就开始建立的。一开始建立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太子积聚实力,收敛钱财,才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各种赚钱的商铺店铺。后来,随着开设的店铺多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张网,再加上经商的商人南来北往,消息灵通,一个完整的消息网就此应运而生了。

    听了李玉海的话,地狼说道:“师傅,要我怎么做,您说。”

    “等下,我告诉你这些暗点的位置,你拿着我的令牌,向他们转告我的话,让他们安心经营即可,除非我重新联系他们,否则一直潜伏。”李玉海慎重地说道。

    养伤的这些天,李玉海对以后的路做了一个规划。也可以说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那就是抚养太子的子女健健康康的长大。

    “好的,师傅,您说,我听着。”

    这时,李玉海忽然唤道:“佑儿,你过来,一块听着。”

    颜天佑不明白师傅叫他过来的用意,只好乖乖听话,竖着耳朵听着。

    李玉海开始介绍起他的消息情报网。

    …………

    等李玉海说完,颜天佑已经沉浸在震撼中,无法自拔了。他没想到,原来李玉海所说的情报网,这么庞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整个大唐,竟然几乎全都被覆盖了。

    颜天佑忍不住惊呼道:“师傅,您太厉害了,您一个人就能建立起这么庞大的消息网。”

    对于如此庞大的网点,颜天佑知道,并不是一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就像罗马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一样。这个如民国军统般的情报网,可想而知,师傅李玉海得花费多少心血。

    颜天佑平时就跟小大人似的,今天,李玉海终于见到了颜天佑吃惊的孩子模样。

    听着颜天佑话里不加掩饰的敬佩,李玉海心里如同尝了蜜般,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说道:“说起来,这一切还得有赖于娘娘的远见卓识。要不是她,当初让我干这件事,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产业,甚至没准今天我们连后路都没了。”

    “娘娘,哪个娘娘?”由于对师傅李玉海的过去并不是那么了解,颜天佑自然不知道李玉海说的是哪个娘娘。

    地狼接话道:“当然是太子的生母,赵丽妃娘娘了。”

    看到地狼抢先回答了,李玉海自己也懒得浪费口舌,他继续说道:“地狼说的对,赵丽妃娘娘,这个充满智慧的女人。当初,她受到皇帝李隆基宠爱,被封为丽妃。一时荣宠无限,但她知道,他的出身不好,身后没有一个坚实的后盾,无法给太子李瑛提供安全的保护。所以,未雨绸缪,她才让我替她培植势力,好为太子将来保驾护航。”

    “是挺不简单的”颜天佑暗道。

    说到这里,李玉海开始唏嘘感叹起来,说道:“可惜,好景不长,不等太子成人,她就撒手而去了,现在连太子竟然也一并下了黄泉。将来,我在地下见到她,如何向她交待呀。”

    颜天佑上前走到李玉海身边,安慰道:“师傅,这也不能全怪您啊,是太子殿下自作主张,一意孤行,才酿成如此大祸。所以,师傅您不必如此自责的。”

    李玉海拍了拍颜天佑的手,说道:“话虽如此,可毕竟她临终前,把太子托付给了我。”

    李玉海一个人唏嘘了好一阵,才重新想起了他对地狼要求的事。他转过头对地狼说道:“老二,都记住了么?”

    刚才李玉海说出了二十多处地址,地狼才记住了几个,现在李玉海再问,他基本全都忘了。

    看到地狼支支吾吾的样子,李玉海哪里还不明白,地狼是什么情况。而且,他知道地狼的记性,也没希望让他背下来,要不然他叫颜天佑过来干什么。

    李玉海看着地狼继续说道:“让你师弟回去写给你。”

    地狼头一扭,看着颜天佑,露出一丝不信任的神色,怀疑地说道:“他,行么?”

    地狼的质疑让颜天佑很是不舒服,心里想到:这是小看我啊,那我就给你露一手,闪瞎你的眼睛。

    颜天佑直接开口说道:“从北到南,依次有太原的……幽州……从东到西……”

    二十多个地址,颜天佑一气呵成,完整的重复了一遍,听起来一字不差。

    地狼不知道颜天佑说的对不对,转过头看着师傅,用眼神询问颜天佑回答的对与否。

    李玉海点点头,示意都对。

    地狼也是个干脆的人,直接向颜天佑说道:“师弟,师兄方才的话,冒犯了,在这里,师兄向你道歉。不过,说实在的,师弟真是太厉害了,可谓是过耳不忘了。”

    地狼向他低头,颜天佑自然也给了地狼一个台阶下,谦逊地说道:“师兄言重了,师弟也就这点能耐,都是小道,不值一提。”

    李玉海再一次插嘴道:“你们两师兄弟都不必如此过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自擅长领域不同而已。”

    听到李玉海这么说,颜天佑也就不再和地狼互相恭维了。

    李玉海看着地狼,再次郑重重申道:“记住,提醒他们,让他们不要互相联系,各自经营即可。”

    “师傅,我记住了”地狼道。

    李玉海又说道:“另外,再通知小七,告诉他关于我的消息,说我伤好了会去看他们。”

    “好的,我会尽快通知他们”地狼点头道。

    “另外,我们的精锐人手尽失,所剩无几,你现在就开始,挑选些身世清白的人,着手培训,重新培养出来一批可用的人。”李玉海补充道。

    “徒儿明白,等我完成您交待的事项,我就着手进行此事。”

    李玉海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事情,想想没有什么遗漏的,就对两人说道:“其它的暂时还没有想到,地狼你先随你师弟去吧。我这里你不用担心,一切都好。”

    “那师父保重身体,徒儿告退。”地狼躬身说道。

    李玉海没有说话,摆了摆手,让他们两人去吧。

    颜天佑两人这才离开了山洞。

    (本章完)

第59章 读书()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距离颜天佑拜师李玉海,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颜天佑每天的生活,除了练武就是读书,三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三年的时间,颜天佑的身量已经长到五尺高了(唐:一尺合三十点七厘米)。样貌依旧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由于成年累月的习武,皮肤呈古铜色,脸上的稚气全无,一点也没有半点孩子的模样。虽然年方仅有十岁,面相上却有十四五岁。整个人看起来,刚毅、稳重,又带有淡淡的书卷之气,气质非凡。

    十月的一天清晨,身着月白紧身短打的颜天佑,走出家门,抬腿起步,沿着乡间小路,慢慢跑了起来。

    “天佑,又往山里跑啊。”一个认识颜天佑的乡邻说道。

    颜天佑笑道:“是啊,王叔。”

    王叔开玩笑似的说道:“天佑可越来越像个棒小伙了,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幸能得到我们天佑的垂青呦。”

    颜天佑被王叔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转移话题道:“王叔您说笑了,今天您这么早是要去哪里?”

    果然,王叔被颜天佑的话吸引,说道:“这不吴先生昨儿个说学堂里有几个方桌坏了么,为了不延误咱村孩子的课业学习,我得赶快修好。”

    王叔话里透着高兴劲儿,在他看来,能为村里的孩子办事,尤其是为孩子们读书的事辛劳,再苦再累也高兴。所以,一大早他就准备去学堂,计划在孩子们上学前修好桌椅,不耽误孩子们读书学习。

    “喔,那王叔您快去吧,别耽误事儿。”颜天佑说道。

    王叔又说了几句,辞别了颜天佑,便匆匆向着崔家村学堂的方向走了。

    看着王叔的背影,颜天佑不禁感叹着村民的淳朴。为了孩子们能够读书,他们不辞辛劳地为学堂干这干那,丝毫不计较利益得失。总之,就是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

    在大唐时期,书院学堂远不像明清时代那样普及。读书几乎是世家贵族富贵人家的专权。对于寒门百姓而言,读书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可望而不可求。

    两年半前,颜天佑看到村里的小孩,每天除了玩耍就是调皮捣蛋,也不是个事儿。从后世重生到唐朝的颜天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虽然整个大唐的风气他改变不了,但是,以他的能力,他可以改变身边的人。

    这两年,靠着与王老五做布匹生意,颜天佑他们家渐成中富之家。于是,颜天佑和母亲商量了一下,给村里建一个学堂,来让村里适龄儿童都来读书。

    对于自己儿子的想法,李清婉深表赞同。不过,她也有自己的考虑。她派崔相平去请了她的合作伙伴,也是崔家村的首富王老五过来。经过一番商谈之后,王老五当即决定与李清婉共同出资在村里建一个学堂,并请一位先生来教孩子们读书。

    母亲请王老五共同出资设立学堂的目的,颜天佑后来一想就明白了。所谓枪打出头鸟,母亲这是怕树大招风啊。她之所以邀请了王老五,原因有三:一是王老五是其合作伙伴,利益均沾,有利于今后的合作。二来造福乡里,博取名声,王老五肯定乐于去做。修建学堂这件事就会十拿九稳。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