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梦大唐-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裴鑫却是幸福并快乐着,满怀的欣喜,因为,颜天佑答应她的事,没有食言!

    (本章完)

第362章 怒与喜() 
来访裴家的宾客的内眷们一下子将裴鑫围在中间,纷纷向她祝贺,被皇帝诰命加封郡夫人,人群之中的裴鑫被接连不断的夸赞羞得脸通红,很有些不好意思。

    在大唐,对于女人来说,诰命就是她们最向往的荣耀。皇帝的诰命,事关着每一个文武大臣家女人的切身利益。谁家夫人得了几品诰命,这种事最被女人们关心,一但有圣旨上门,立刻就会被千万双眼睛盯着,暗地里,相互之间比个高低。

    在大唐,五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家的女眷,才会被赐予诰命。而且,男人还必须是实职官职,一般的散官,妻子甚至低等的诰命夫人都没有,也就是说,妻子要想获得高等诰命,还是要看丈夫的身份地位以及功绩。

    刚才,裴鑫被皇帝赐婚,嫁人的对象是颜天佑,颜天佑获封长安侯,是侯爵,爵位是从三品。而他的实职官职是万骑军将军,从四品上的将军,按理来说,裴鑫应该获得从四品的诰命。而事实恰恰不同一般的规矩,皇帝给了裴鑫三品的郡夫人诰命,显然这属于皇恩加封。

    一般只有老资历的官员,或者是获得过爵位的开国之臣的后代,朝廷才会按照爵位来授予他们妻子诰命。在场的来宾女眷都没想到裴鑫居然也是按颜天佑的爵位来授予诰命,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要知道,裴家女眷最高的诰命就是三品诰命,那是从三品秘书监裴明松的夫人。而裴鑫的母亲裴夫人也只不过是四品郡君的诰命,如今裴鑫竟然获得三品诰命,在裴家,她的身份已经是最高的几个女人了,她的地位也将直线上升。

    听着周围大臣家眷无数的恭维,裴鑫的心情自然是激动不已,稍稍平息了一下内心的激动,她突出了重围,便快步向大门内走去,裴家的女人们连忙也跟着一起过去,尤其是裴夫人,对来宾女眷表示了感谢后,她也进了裴家大门。

    今天,裴夫人的心中格外欢喜,女儿和博陵崔家的事,长安贵妇圈子里的流言,一直让她有点抬不起头,现在女儿诰命来了,还被皇帝赐婚,嫁的人还是少年才俊颜天佑,这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高兴?

    此时刚到午时,裴家之女裴鑫被皇帝赐婚,还被封了三品郡夫人的诰命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这绝对是一件轰动京城上层夫人圈的天大消息。

    兴庆宫某处,广平王李俶进了宫就直奔皇帝李隆基所在的紫宸殿。可是到了地方,紫宸殿却空无一人。他一问才知道皇帝去了贵妃娘娘的玉泉宫。尽管不太愿意去那个迷惑他的皇耶耶的女人的地方,可是,现在却是不去都不行了。

    走在内宫的花园柳巷,李俶的步履匆匆。路过一个小花园的时候,几个宫女的谈话声远远的传来,冲进了他的耳朵里。本来,李俶是不想听宫女们传说后宫的是与非的,可是她们谈话中的几个字眼硬生生逼停了他前进匆匆的脚步。

    由于他急于进宫,并不知道宫外关于皇帝赐婚的消息早已传得满天飞。此刻,在后宫里骤然听到裴鑫的名字,他不由停住了脚步。

    站在一棵大柳树下,隐藏在树干之后,李俶竖着耳朵静静听着两个宫女的谈话。

    “你方才说的是裴家的裴鑫小姐?”两人之中其中一个问道。

    “对呀!你没听说么?宫里边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另一个宫女说道。

    “我怎么没听说陛下给裴家小姐赐婚的事?”

    一旁的李俶听到皇帝赐婚的消息,心里边儿顿时心花怒放,他以为他的皇耶耶已经公布了他娶裴鑫的事情,不由大喜过望。

    可是,下一刻他就彻底愣住了,因为他听到宫女说:“你这消息也太闭塞了,大总管高力士已经去了裴家颁布圣旨了。你说裴家小姐怎么这么有福气,明明克死了他的夫君,却还能再嫁给长安侯这样的少年将军!她真是太幸运了,我怎么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另一个宫女却说:“就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能比得上裴家小姐么?再怎么说,人家也是大家闺秀,而你,只是一个伺候人的宫女,妹妹,你还是认命吧!别说颜天佑将军了,你能出得了宫嫁给一个将军做妾室就不错了!”

    “哎呀!不说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命苦啊!这一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出得了这皇宫?别说嫁给像颜将军那样的人物了,能够出得了宫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快走吧,不说了,我家娘娘还等着我去送秋梨膏呢!”

    两个宫女的身影完全的消失在了小花园,李俶这才从树后走出,满脸的阴郁,想起方才两个宫女的对话,他生气地一拳打在柳树的树干的,砰的一声巨响,树干竟然被打出来了一个深深的拳印,与此同时,李俶握紧的拳头也已经鲜血淋漓,李俶却浑然未觉,满脸的寒霜,冷得吓人,满目皆是寒光,从喉咙深处挤出一句话,更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名字,“颜天佑,颜天佑!”

    一边说着颜天佑的名字,他一边还不停的击打树干,柳树飞叶顿时被震落不少。

    此时,对于颜天佑的横刀夺爱,他是深恶痛绝,对颜天佑这个人也恨到了极点。

    带着恨意的声音压抑着,“颜天佑,颜天佑!”

    同时,想到皇帝李隆基明明答应他,现在却出尔反尔,反而把他心爱的裴鑫赐给了颜天佑。想到这事,他的心里恨意更深,不止对颜天佑一个人,对皇帝,他的皇耶耶也给恨上了。

    太子府,太子李亨的书房,砰砰几声巨响,自从获得外面传来的消息,李亨气恼地接连摔睡了三个茶杯。

    一个小太监接着送上一个新的茶杯,却被李亨砸到了他的头上,小太监的头顿时鲜血横流,小太监吓得连忙战战兢兢地跪下,大气都不敢喘。

    “父皇,父皇!”李亨也是低声嘶吼着,满心的压抑,和他的儿子李俶此刻却是同样的心情。

    (本章完)

第363章 衣锦还乡() 
得到皇帝的赐婚后,当天下午,颜天佑便进宫面见皇帝谢恩,而同一时候,裴鑫则是在裴夫人的陪同下,进宫向贵妃娘娘杨玉环谢恩。

    两日以后,石国使团到达长安。

    三日后,宫里再次传出皇帝的圣旨,令长安侯颜天佑代表大唐并娶石国公主石茉莉,与西域石国结秦晋之好,护两国邦交。

    很少有人知道,颜天佑娶石国公主是一个月之前就定下的事,大多数人还以为石国使团进京,就是为了和大唐结亲来的,而皇帝器重颜天佑,因此,并没有让哪个皇子迎娶公主,而是把公主嫁给了颜天佑。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皇帝对于颜天佑的恩宠和爱护。

    颜天佑的名字再一次成为长安的焦点,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豪门世家,到处都在讨论着颜天佑迎娶石国公主的事。

    同时,不少人的目光也转向裴府,前几天,才传出了皇帝赐婚裴家和长安侯府的事,如今又赐婚石国公主和颜天佑。一男二嫁女,到底谁是正室,谁又是侧室呢?

    裴家东苑,裴鑫的闺房。

    房间里只有裴夫人,裴鑫,还有冬儿三个人。

    此时,裴夫人和裴鑫在谈话,冬儿则站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

    裴夫人:“鑫儿,你知不知道皇帝又赐婚了,可是这圣旨两份,都是赐婚,你和那什么石国公主,谁是正室,谁是侧室?”

    在大唐世家之中,女眷之中,正室的地位最高,侧室地位却不高。因此,女眷的名份,最是得女人们看重。

    裴鑫听着母亲的唠叨,一脸的无奈,她说道:“天佑说了,在他那里,我们不分大小,按年龄排位。”

    “年龄?怎么能这么荒唐?这可不是儿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裴夫人最重礼教,她的话音里有着对颜天佑淡淡的不满。

    只见,裴鑫一脸的笑容,撒娇地拉住裴夫人的胳膊,娇声娇气地说道:“娘亲,您就不要操心了,我的事我自己做主,您就不要再多言了,相信天佑他会处理好这些事的。”

    裴夫人无奈地站起身来,没再多说,悻悻地出了裴鑫的闺房。

    太子府广平王的卧室,李俶气恼地摔瓶子砸茶杯,满地的碎片和水渍。侍女和小太监们站在一旁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受到无妄之灾。

    过了没多久,太子妃韦氏,李俶的生母徐氏,还有广平王未来的王妃沈氏珍珠,几人联搉而来,看着满地的碎片,太子妃韦氏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李俶,你看看如今你像个什么样子!人不人鬼不鬼的,把你皇孙的脸都给丢尽了。”太子妃韦氏教训道。

    李俶虽然生气恼怒,到没有丧失理智,见正母和生母来了,他连忙上前行礼,“拜见母亲!”

    他不能正大光明地喊生母母妃,只能以母亲来代替,这既是对主母韦氏说的,也是对生母徐氏说的。

    韦氏聪慧,听明白李俶的话音,也没有点破,顺口答应了一句。

    李俶的生母徐氏这时拉着她们身后的一个年轻貌美的豆蔻少女走上前,对着李俶介绍道:“这是你以后的正妃,吴兴沈氏的沈珍珠,你们俩好好聊一聊吧!”

    说着,韦氏和徐氏两个母亲退出了房间,只留下了沈珍珠和李俶两个人。

    看着两个母亲遁走,李俶顿时好无奈,这是在安慰他么?

    …………

    六月二十五,长安城外的孟津渡口。

    当夭下午,高力士,裴涩元带着裴鑫,在孟津码头为颜天佑他们送行。

    感念颜天佑已经两年时间没有回过家乡,趁着这回颜天佑大婚之际,皇帝李隆基特地恩准颜天佑回乡探亲,另,让颜天佑把他的母亲迎入长安,参加颜天佑的大婚。再就是,李隆基有让颜天佑享受一下衣锦还乡的感觉。

    与颜天佑一同前往扬州的有五百余入,除了颜天佑自己的那三百亲卫同行外,另外高力士还特意调拔了飞骑营的一个斥候队近一百人入,由第五庶率领护卫同行。还抽调了万骑军辎重营的一百多辎重兵。

    整个回乡的队伍五百多入马,整整二十辆大车,装载着满满的礼物,价值高达几万贯的赏赐以及给家乡乡邻的礼物。不论是护送的兵马,还是运输的驮马车辆,阵势倒是不小,声势浩大,惊动了不少长安的百姓。

    另外,自从颜天佑封了长安侯,由于一直没有划分封地,此次,皇帝特旨,让颜天佑回扬州自行划定食邑一千户以及良田二千顷。

    土地在这个时代就是最珍贵的物品,钱财虽重,可却不及百姓们对土地的那份特殊感情。皇帝这次赏赐下两千顷土地给颜天佑,赏赐不可谓不厚,尽管颜天佑对土地不怎么看得起,可在其他人的心里,这可比钱重要的多。

    今天的天空格外湛蓝,一轮骄阳高挂天空,大方地将它所有的热情都喷洒而出,照得人暖洋洋的。

    此时,孟津渡口的人流格外地多,川流不息的人群沐浴在阳光之下,看到颜天佑他们这伙人,都多看了两眼,看到都是些粗莽的军汉,不由露出几分惧意。

    “多谢阿翁送行,天佑这就拜别了!”颜天佑双手抱拳,向着高力士一揖到地,皇帝身边的大总管亲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