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梦大唐-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颜天佑这个干孙,高力士是极其喜欢的,他这一生侍奉在李隆基身边,无儿无女,还好他的运气不错,在他花甲之年,找到了一个能够在他死后为他立碑的人。因此,颜天佑这次的事情,他才隐瞒了李隆基,促成了颜天佑的美事。

    “那感情好,估计天佑他得给陛下立个长生牌位不可,天天在家供奉!”高力士笑言道。

    “你这老家伙,就是会捡好听的话说!看在他是你干孙的份上,朕再给裴家的那姑娘一个恩典,再封她个四品的郡君吧!”李隆基笑着面对高力士。

    高力士大礼跪下,口称:“老奴代天佑他谢过陛下的恩典。”

    “老家伙,快起来,莫要这样了,我们相伴左右几十年,你没必要朝朝如此。”

    高力士却固执己见的说道:“自古君臣有别,老奴虽是陛下身边人,却更应该遵守礼法,在老奴心中,陛下永远是我的主人。”

    李隆基被高力士说得感动,恍然间,他回忆起高力士在他身边的这近五十年的光景,也为主仆二人的情分感怀不已,他的手搭在高力士的肩膀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紫宸殿内一时陷入了深深的沉寂,一种难言却又明显可以感觉到的气氛氤氲而生。一种奇妙的联系电光石火间产生,它仿佛是一根线,一根感情线,把两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此刻,线的两端各有一人,李隆集和高力士。

    两人相伴几十年,一起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和坎坷,一直不离不弃,虽然在血缘关系上不是亲人,但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两人的关系,早已经超出了主仆关系。甚至说,在这天下李隆基最最信任的人是谁,不是他的儿子和妃子,也不是他的兄弟们,而是他眼前的高力士。

    看着高力士满头黑白相间的发色,他莫名的心酸,感叹道:“老家伙,这么多年过去,你都老了!”

    高力士也有些哽咽道:“这辈子能跟随在陛下身边,老奴这一辈子无悔了。老奴虽然老了,但陛下依旧年轻,依旧容光焕发,看着陛下安好,老奴就心满意足了!”

    “你呀!老家伙!”

    高力士笑了起来,打破了殿内有些沉重的气氛,他笑道:“陛下,其实之前天佑他找过老奴,他希望老奴在您面前给他说说裴家姑娘的事,让我尽力促成他和裴家姑娘的婚事。”

    他并没有把话完全地道明,也没有谈到颜天佑背后的算计,委婉地讲了颜天佑找他的事。不讲些什么,高力士心里就一直觉得对李隆基感到愧疚,因为他隐瞒了李隆基一些事情。

    李隆基也笑道:“别人不了解你,朕还不清楚么?你一提颜天佑,朕就知道,这里边有猫腻,如今看来,还真是如此。”

    “天佑他确实和裴家姑娘两情相悦,只不过,他知道了太子府上裴家提前的事后,他没啥辙儿,只能求到我头上。”

    李隆基忽然面色变得严肃,淡淡地问了一句:“他就知道朕一定不会让太子和裴家联姻?”

    高力士心里猛然一跳,他听出了话里的别有意味,他连忙为颜天佑解释道:“陛下,天佑他……”

    不等高力士说完,李隆基就摆摆手阻止了他,说道:“颜天佑那个小家伙,确是个聪明人,他要不是个聪明人,也不会在如此的年纪,就立下赫赫功勋。”

    听出李隆基并没有怪罪颜天佑揣测他心思的事,高力士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笑着说道:“天佑他把心用错地方了,还望陛下不要怪罪他。”

    “瞧你这老家伙说的,揣测朕心思的人多了,不差他这一个。”

    接着李隆基沉默了,凝眉稍稍思量过后,他忽然说道:“郡君的品阶有些低了,你在朕身边几十你,得给你一个体面,这样吧,加封裴家姑娘为三品郡夫人吧!另外,再加封颜天佑的亲生母亲,三品太夫人!”

    (本章完)

第359章 颜真卿() 
听到李隆基给了颜天佑这么大的一份恩典,高力士心里明白,这主要是皇帝看在颜天佑认了他做干耶的情分上,这既是对颜天佑的恩典,也更是对他的一份恩典。他再次大礼双腿跪地磕头,“老奴多谢陛下对老奴的恩典!”

    李隆基脸上堆起了满脸的亲近笑容,伸手扶起了高力士,说道:“你我这情份,哪还有什么谢不谢的,莫要再多礼了,其他的就不说了。”

    高力士感激的话顿时又噎回了肚子里。

    “陛下,那关于裴家走私兵器的事?”高力士提起了这个话题。

    提到这事,李隆基微微思量过后,说道:“既然这事情与太子有关,就看他处置吧,你在暗中伺机了结了此事,一干痕迹抹除掉。”

    高力士点点头道:“老奴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请陛下放心!”

    李隆基颔首,说道:“事情就这么办,你先给你那干孙去道喜去吧!朕也有些乏了,要注意一会儿。”

    “那老奴先告退,大家您先歇息一下,老奴去去就回。”

    “对了,告诉颜天佑的事先不急,也得让他心里多多忐忑一会儿。让秘书监拟定一份诏书,你加了印,再带上些一应的赏赐先去一趟裴家吧!至于赏赐,从厚论,一切你看着办。”

    高力士低头瞟了李隆基一眼,也为李隆基报复颜天佑的小心思而好笑不已,他笑道:“老奴晓得,老奴先告退!”

    李隆基无力地摆摆手,说了声:“去吧,去吧!”

    高力士躬身退出了紫宸殿。

    出了大殿,按照李隆基的吩咐,高力士先向了秘书监的官署而去。

    秘书监又叫秘书省,主要掌国家图书典籍,按照后世现代的说法,其实秘书省就是唐朝的国家图书馆。此外,秘书监还负责皇帝下发诏书的起草。

    秘书监的官署在兴庆宫三大殿的西边,距离政事堂的官署不远,高力士坐了辇车,带着几个小太监,没多久就到了秘书监的官署小院外。

    秘书监门口有守卫的皇宫侍卫,见到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到了,连忙上前行礼,高力士气度俨然,面色淡淡摆了摆手,就直接穿过他们进入了秘书监。

    秘书监是三省六部之外的一个清闲之地,不少有高品级的官员,大都年纪不小,是被送到这里养老的。因此,秘书监一向清闲,各个上来岁数的官员也都没有处在自己的签押房,都坐在秘书监大厅里喝茶聊天,谈笑着朝廷内外发生的奇闻趣事。

    秘书监如今的长官正是河东裴家的裴明松,从三品官职。

    高力士走进大厅里的时候,秘书监的大小官员正在裴明松的带领下,讨论着近来长安城内各家发生的一些趣事,比如,谁家的公子在青楼死在的女人肚皮上,谁家的小妾偷人了,谁家的儿子考上了进士,谁家的孩子当了将军等等的一些家长里短的奇闻趣事。

    此时,裴明松他们正在听着一位正四品的官员说着他们家小儿子从军打仗的事,却忽然发现高力士正站在他们的背后,裴明松他们顿时有一种被抓现行的感觉,手脚都变得有些慌乱,哗啦哗啦一大片嘈杂的起身椅子摩擦地板的声音,很是刺耳。

    众人整齐站好,对着高力士恭敬行礼道:“拜见大将军!”

    高力士不仅是皇宫的大总管,还是皇帝亲封的二品骠骑大将军,是正儿八经的二品官衔,他们这些秘书监的官员,最高的不过从三品,自然不敢对高力士有所怠慢。

    此刻,在场的十几个官员都有些忐忑,毕竟他们是在入值的时候开小差,现在更是被高力士抓了现行,要是高力士在皇帝面前告他们一状,他们得吃不了兜着走。

    本以为高力士会大发雷霆,然后严厉指责他们的不作为。谁知,高力士竟然意外的露出了笑脸。

    只见,高力士一脸笑容地走向了裴明松,对着裴明松笑道:“裴大人,你们家有喜了!恭喜你了!”

    裴明松被高力士这话说得一愣,疑惑地问道:“大将军,喜从何来呀?”

    “裴大人还不知道,刚刚陛下下了旨意,要给你们家的裴鑫小姐赐婚了!”

    裴明松顿觉脑袋轰然炸响,有些懵,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皇帝同意广平王李俶纳他们家的裴鑫为侧妃了。

    看到裴明松这副模样,老于世故的高力士哪里还不知道裴明松在想些什么,他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大声说道:“陛下有旨,赐婚裴家女裴鑫于……”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到周围全是期待的目光,他继续说道:“于长安侯,万骑军将军颜天佑。”

    听到颜天佑的名字,不少人脸色一变,显然这结果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裴明松听到颜天佑的名字,这才松了口气,事情总算没差,颜天佑答应的事也做到了。

    不管在场人的想法,高力士对裴明松说道:“裴大人,你找一个人拟定一下诏书,我用完印,就要去裴家了。”

    裴明松大喜,裴鑫能够嫁给颜天佑,而颜天佑又是高力士的干孙,如此一来,他们裴家就相当于和高力士有了亲戚关系,有高力士这层关系,他未来的前途尚有可期。

    “好好,我这就叫人”说着,裴明松叫过一个文吏,让他去喊人。

    没多久,一个方脸浓眉大眼的中年官员有了进来。

    “大将军,这是我们秘书监的秘书郎颜真卿,他的字和文采都不错,就让他来吧!”裴明松指着颜真卿说道。

    高力士觉得和裴家算是亲家了,也就没有博裴明松的面子,同意了他的提议,随意地看了颜真卿一眼,点头说道:“就他吧!”

    裴明松拉了拉颜真卿说道:“清臣,还不谢过大将军!”

    “下官颜真卿谢过大将军!”

    忽然,高力士仿佛想到了什么,他看着眼前的颜真卿,端详着沉默了一会儿,又突然问道:“你叫颜真卿?”

    颜真卿不明其意,只好点头道:“是”。

    “哪个颜?”

    “颜色的颜!”

    (本章完)

第360章 诰命() 
“颜?”高力士默念了两声,心里却在想着颜天佑的‘颜’和颜真卿到底是不是同一个颜呢?

    ‘颜’姓在大唐,属于稀有的姓氏。同为‘颜’姓,按理说,颜天佑和颜真卿可能会存在某种联系。

    一旁的裴明松看出了高力士心中所想,他顺着高力士的思路说了出来,“大将军,颜真卿出身于琅琊颜氏,他的曾祖父是儒学大师颜师古,他们颜家诗书学问传家,是我们大唐真正的书香门第。”

    对于颜天佑的背景,裴明松自然心里清楚,因此,他的这一番话也暗示了高力士,颜天佑和琅琊颜氏并没有什么关系。

    高力士听明白了裴明松的话,但是他心里还有疑问,面对颜真卿,他索性直接了当地问了出来:“颜郎中,长安侯颜天佑你认识么?”

    这下,即使颜真卿再糊涂,他也听明白了高力士的意思,回答道:“对于颜将军,下官一直是只闻其名,却未见其人。”

    “颜天佑将军是淮南道扬州人士,你们琅琊颜氏可有扬州一支?”

    颜真卿摇摇头道:“据下官所知,我颜氏并无扬州分支。”

    其实,在颜天佑名传天下的初始,琅琊颜氏就在家族内部调查过,他们家族三个分支并无扬州分支,颜天佑的名字,也没有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