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梦大唐-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下面的不少人都在猜测,他们大多已经相信了崔胜昀的话,崔胜昀物证在手,若是物证查实,再让一饱学之士考验一番潘安,他们觉得潘安这个滥竽充数、鱼目混珠、浑水摸鱼的酒囊饭袋之徒,一定会原形毕露,一定被皇帝揪出来后重重处治。

    隔了好大一会儿,李隆基才放下了潘安的试卷,说道:“潘安,你参加进士考试时候的卷子是你自己所写的么?”

    潘安回答:“启禀陛下,正是臣亲手所写。”

    “那你给朕背诵一篇,就“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篇吧!”李隆基道。

    听着李隆基的要求,下面的朝臣顿时又开始了小声的议论。

    颜天佑坐在他的位置,身旁的直系属下郭书恫小声地问道:“将军,科举考试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这还能背诵地下来的么?要我来,可是不行,早忘的一干二净了。”

    颜天佑小声说话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此事,对于会者,易耳!本将就能做到倒背如流。”他很臭屁地拽了起来。

    不管周围人的小声议论之声,面对李隆基的要求,潘安没有丝毫的慌乱,自信满满的背诵了起来。

    “治大国若烹小鲜,国家安置百姓,不妄加苛法。依智巧而产生投机,使人妄求渔利。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需要的是自然处之,无为之治。”

    潘安没有丝毫停顿的背诵,洋洋洒洒地一蹴而就,最后以‘自然处之,无为之治’结束。

    看着潘安那顾盼神飞的模样,对于潘安的才学,颜天佑心中已经肯定,他觉得对方不像混水摸鱼的酒囊饭袋之徒,那么,崔胜昀的指控,到底来自于哪里呢?太子一党总不会做无用之功吧?他的心里深深地怀疑了起来。

    不仅是颜天佑,此时在这大殿的大多数人,包括皇帝李隆基在内,都觉得潘安不像是无才学之人,难道是潘家人的自作主张,潘安本就是身负深厚才学之人?众人不约而同地都有了这个想法。

    李隆基放下潘安那份‘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卷子,点头道:“背得不差,一个字都没有出错,好,好!”

    接着,他又说道:“潘安,虽然你背得一字不错,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是你写的,没准是你背的呢?朕还要再考考你。”

    “陛下请出题!”潘安依旧还是自信满满的模样。

    “文章就不作了,时间不够,就作首诗吧,出什么题呢?”李隆基一边思考一边说着。

    这时,做了好久的看客的安禄山站了起来,说道:“陛下,我大唐如今鼎盛强大,万国来朝,不如让那叫‘潘安’的小子做首诗,让他为我大唐歌功颂德。”

    马丹,不少人心里暗暗骂着,竟然让一个武夫出了风头,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武夫,真是日了狗了。

    颜天佑也佩服安禄山的这股子钻营聪明劲儿,感觉自愧不如,安禄山不愧是后来能够掀翻整个大唐帝国的男人。

    在朝的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李隆基是一个爱听歌功颂德话的男人,此时此刻,安禄山的意外出头,皇帝一定会很高兴地同意。

    果然,稍稍思考了一下安禄山的提议,李隆基一脸笑容地就同意了下来,说道:“安大将军的话不错,朕听着就高兴,就以这个要旨为题。”说着,他忽然一指颜天佑,大声说道:“颜天佑,你来命题!”

    再次被皇帝点到,颜天佑无可奈何地再次站起来,先对着李隆基拱了拱手,思量了一会儿,说道:“那就以山水田园为背影来作吧!”

    听到颜天佑的命题,潘安低下头开始酝酿了起来,没有曹植的七步成诗,隔了好久,潘安终于抬起头来,一字一句地慢慢脱口而出:“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此诗一出,全场无声。过了一会儿,鸦雀无声的气氛忽然间变的吵杂了起来,大家或是自言自语或是交头接耳,嗡嗡作响,好像群峰乱鸣。

    在场的大臣有不少的饱学之士,甚至所有的文官都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听了潘安的诗,大多赞赏地默默点头。

    皇帝李隆基并没有立刻变态,他说道:“颜天佑,你是出题人,潘安的诗作得如何,你来评价一番。”

    颜天佑也不客气,直接说道:“全诗意境优美、情真意切,又清新淡雅不俗,突出了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安居乐业,好诗好诗!”

    听了颜天佑的评价,李隆基认同地微微颔首,说道:“天佑点评的不差,这首诗算是一首难得的佳作,潘安的诗作得好!”

    李隆基定下了调子,间接地也肯定了潘安的才学。

    这时,一名殿外的太监走了进来报道:“陛下,陈玄礼大将军回来了!”

    李隆基大声道:“宣他进来吧!”

    出宫调查的陈玄礼大将军大踏步虎虎生风地走了进来,后边还带了一个百姓装扮的中年男子。

    他对着李隆基拱手道:“陛下,臣回来了,经过臣的调查,广通源并无礼部员外郎崔胜昀大人手中的凭证底存,也从未出过什么提钱凭证,因此,那两张凭证都是假的!”

    (本章完)

第318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 
陈玄礼的话刚说出口,接受不了这结果的崔胜昀慌不择言地大声说道:“这不可能,这提钱凭证是从太…是我从广通源亲手取来的,怎么会有错?”

    不理会崔胜昀的质问,陈玄礼对着李隆基遥遥一拜道:“陛下,臣身后的此人就是广通源长安分行的掌柜贾昌平,陛下若有疑问,尽可让他回答。”

    事到如今这个地步,太子李亨哪里还不知道事情出了差错。想到这里,他不由狠狠地瞪了负责此事的大舅哥韦坚的身上。

    韦坚明显感觉到了太子目光中的强烈不满,眉头一皱,他也在回想着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崔胜昀的两张凭证可是他拿出来的,现在凭证出了问题,太子自然对他不满意。

    李隆基点点头道:“贾昌平,你确定那两张广通源的凭证,不是你们广通源出的么?”

    掌柜贾昌平是一个身体发福的中年男子,听到皇帝的提问,有些诚惶诚恐地上前,回话道:“启禀陛下,小的不敢欺瞒陛下,这两张广通源的凭证底单确实不是小店出的。小店的飞钱票据分实名与无名两种,这两张凭证票据看起来都是实名的,存钱的人是潘达,取钱的人则是钱虎。但是,本店出具的凭证都是有底存的,即一式两份,一份在户主手里,一份在我们店里。经过我们的堪合,我们店里从未出过这两份凭证,而且,我们的凭证底单都是有编号的,这两张的编号不在我们的序列号里。”

    “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这样?”崔胜昀一边摇着头,一边不停地不敢相信这个事实的说着,他已经被今年的打击给整懵了。

    事情已经‘水落石出’,李隆基微微感觉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事情的结果会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撇了一眼玉阶下站立的李林甫,依旧是老僧入定的宠辱不惊的模样,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心里同时也对太子李亨的表现感到微微的失望。身为储君,行事却如此不济,这让他怎敢将大唐江山交到他的手上,暗暗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无奈。

    今日之事,本是太子一方对李林甫相党的重力一击,结果,却恰恰相反,太子李亨被闹了个大红脸,竟然给朝堂百官当猴耍看了,脸都被丢尽了。

    身为刑部尚书的韦坚,不能眼看着太子成为满朝上下的笑柄,因此,他此时不得不站出来。

    只见,韦坚站出朝班,对着高台上的李隆基拱手道:“陛下,潘安科举贿赂案,尚还有不少的疑点。比如,潘安是崔胜昀大人带来的。之前,崔大人言之凿凿地确认潘安自白贿赂吴广源大人,那肯定不是崔大人在空口白话,毕竟,他胆子再大,也不敢欺骗到陛下的头上。那么,为何潘安会临阵改口,这是一说。还有,广通源凭证一事还需要重新查验,不能以掌柜的一家之言而定案,因此,臣请陛下,把此案交给我们刑部来审,臣保证定查他个水落石出。”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今天的大朝会明显是右相李林甫技高一筹,不仅把身上的屎给甩掉了,还反戈一击,打得太子节节败退,徒增了几分太子的笑料。

    现在,韦坚站出来也只是顾全太子的体面,想要找回几分面子罢了。

    事情的真相,此时已经并不重要,今天的大朝会,太子李亨和右相李林甫两方已经分出了胜负。

    明显,太子输了!

    听了韦坚的阐述,李隆基点点头,说道:“事情既然还有疑点,那就应该继续查下去,那这个案子,就交给大理寺和刑部共审吧!”

    “大理寺卿何在!”

    一名身穿绯红色官服的官员站出来应道:“臣在”。

    “案子就交给你们和刑部了”

    “臣遵旨!”

    听到还要与大理寺共同审理,韦坚还想要说些什么,不过却被太子的眼神给止住了,他只得躬身领命,“臣遵旨!”

    看到大理寺卿的脸,颜天佑回想了一下,瞬间便想起来了,这名官员不是今早站在李林甫阵营里的官员中的一个么?

    想到这里,他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太子和李林甫两方阵营的人共同审案,两人互相制肘,哪还能真正审出来些什么。这个案子到最后,怕是要不了了之。

    听到皇帝的安排,在场的明白人都知道了皇帝的用意,皇帝李隆基是在和稀泥。

    不管下面朝臣的反应,李隆基金口玉言下了结论,“这案子就这样吧,今天谁还有事情要奏么?”

    李隆基的话音刚落,一名粗壮肥胖的大汉从武将行列中走出,正是安禄山。

    只见,他对着李隆基双腿跪拜道:“陛下,臣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有本启奏!”

    一见是安禄山,李隆基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高兴地唠起了家常:“安爱卿来了,好久没来长安了,朕可是对你甚是想念啊!”

    “劳陛下挂怀,臣也是对您想念极了,要不是这半年来契丹等少数部族时常侵扰我大唐边境,臣早就得了空来长安见陛下了!”安禄山说着说着,竟然一时难以自已,哽咽了起来。

    我去,这也太能演了吧!

    颜天佑对安禄山的厚脸皮简直佩服到了极点。两人的装模作样,一个老年老帅哥,一个中年大胖子,竟然看起来心心相惜到了这种程度,纯粹的满满的基情啊!

    两人又说了几句体己话,互相问候了一下身体等情况。

    聊完家常,皇帝李隆基收拢回情绪,看着安禄山,一脸笑容地说道:“安爱卿,此次你进京述职,除了述职,还有什么事么?”

    安禄山暗暗心喜,总算是问到点儿上了,他也不客气,直接说出了他的目的,“陛下,臣身为范阳节度使,麾下有近十万大军,可是骑兵却只有一万,面对人数众多的契丹各部的骑兵,略有不殆,臣请扩大我范阳骑兵兵制规模,以此来克制草原上各少数民族的游牧骑兵。”

    右相李林甫听了安禄山的请求,眼皮子不由一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