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梦大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礼物,颜天佑走出家门,施施然走向了沈家宅邸。

    在这一路上,凡是见到与往日形象大不同的颜天佑的百姓,都会由衷地赞叹:“天佑今日穿的真俊朗”“好一个俊俏的小公子”……

    颜天佑则心里腹诽着“俊朗个球,俊俏个屁”,才几岁的小孩能看出个什么样子,他估计或许是形象大变,容易引人瞩目。

    走到沈府大门前,轻叩门上的拉环,耳边就响起了清脆的敲门声,声音传出好远。

    大概等了几十个呼吸,门被打开了,露出一张苍老的面庞,是一个身穿灰色布衣头发花白的老叟。

    老叟年纪看起来都有五六十岁,看开门的动作和走路的姿势,身体还算硬朗。

    “是李家公子否?”

    “正是,小子颜天佑,见过老爷爷。”颜天佑客气地说道。

    “公子请进,老爷夫人和小姐已然等候多时了。”

    跟着老叟,颜天佑第一次走进这栋三进宅院。随意地观赏着院子,建筑秉承唐朝建筑的风格,严整开朗,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

    走到第二进院子,顺着回廊走向大堂。看见沈仲元竟然在大堂门口迎候,他不禁有些受宠若惊。他也没想到沈仲元会迎接自己,他们身份、年纪都不对等,沈仲元没必要屈尊等待自己。

    在快要到沈仲元身前的时候,颜天佑先行一步越过老叟,对着沈仲元郑重行礼。

    “不必拘礼”,安然受了颜天佑一礼,沈仲元才摆手说道。说着,当先一步走进大堂,颜天佑把礼物交给老叟,紧随其步进入了大堂。

    刚进入大堂,门口的两尊铜塑身就映入了眼帘,一只是仙鹤,另一个竟然是头像犀牛的动物造型。大堂正中挂着一幅画,上面画着不知道哪里地方的山水。环顾四周,房间陈设简洁,干净,不奢华却又有一股文雅之

    气。

    在他打量房间的同时,沈仲元的目光也在他的身上审视着。

    今天的颜天佑,身穿蓝色圆领宽袍长袖,长裙及脚后跟,腰束革带,足蹬软皮靴。长身而立,气度俨然不凡。还夹杂着素雅和英武之气,独特的魅力气质,完全一个文武双全的浊世家公子的模样。

    沈仲元微微颔首微笑,今天看到了颜天佑的另一面,心想看来那位李家娘子不简单啊。他今天让人查颜天佑家的事,没想到,除了知道他们家来自SD历城,家里李清婉做主,其他的一概没有。至于颜天佑的父亲,只记载了有疾而终,名字却没有。

    “我没料到,你来拜访的如此之快。”

    颜天佑知道跟混迹官场的人不能随便耍心机,于是,实话实说道:“是我把事情告知了家母,家母做主,让我尽早拜见大人。”

    “不用如此客气,喊我一声世叔可好?”沈仲元神态亲切,平易近人。

    “乐意之至。”既然对方这么说,颜天佑自然是顺杆往上爬,套好关系对他们家来说,也算是好事。

    “昨日之事,多亏有你,对此,我再次表示谢意。”

    “碰巧而已,世叔不必多谢。”

    沈仲元看他不过一个七岁小童,说话如此得体和行事有张有度,不简单啊。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将来必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不是难事。

    看到沈仲元不言语了,他坐着也挺无趣。只能没话找话,“世叔,敏儿呢?”

    “在后院她娘亲那里,应该快出来了。”

    颜天佑点点头,继续老老实实坐在下首。他也不敢乱看胡瞅,怕让人觉得自己家教不好。

    “平日里可读书?”

    “略读过一些书”颜天佑回答道。

    “那现在都读些什么书?”

    “现在读《左传》和《孙子兵法》”

    沈仲元不禁有些惊讶,这小童竟然已经读《左传》和《孙子兵法》。要知道,这可是有了一定基础的人才开始读的书。《孙子兵法》他都没怎么读,他喜文不喜武,对于兵法战策不太喜欢。

    “那可有所得?”

    “小子只是略微潜读,没深究其里,无甚所得。”颜天佑不想别人知道他的事,只能撒了个谎。他面无愧色地说着,还装作一副惭愧的模样。

    沈仲元觉得也是,要是七岁小童都能够读懂《左传》和《孙子兵法》。那么,好多没读懂的人,是否就要惭愧要死了。在他心里,认为小童就是胡读一番。他不会认为眼前的小童是个妖孽,只是单纯地以为,就是相对其它孩子而言,有些不凡而已。

    他内心里并没有把眼前的小童当回事,在大堂门口迎候他,不过是感谢他对女儿的救命之恩,还有礼数使然。至于心里真正重视颜天佑,现在是几无可能的。

    “佑哥哥!”敏儿惊喜的叫声传入耳中,也打断了沈仲元的念想。

    “敏儿妹妹”,颜天佑笑容真挚地言语。

    一个秀丽端庄的女人一手牵着敏儿的手从大堂右侧的帷幔后走了出来。敏儿一见到颜天佑,松开母亲的手,边跑边喊地冲向了颜天佑。

    颜天佑怕她摔倒,赶紧站起来张开双臂,敏儿砰的一下就撞在他的怀里。

    顿时敏儿清亮悦耳动听的笑声就充满了大堂。

    虽然她的举止有失礼仪,但是敏儿的父母亲看到女儿如此开心,也就无奈地摇头笑笑。

    看到时辰不早了,沈仲元大喊一声传膳。大堂后面就走出了两个侍女开始摆放膳食,颜天佑面前的矮长方桌一会就摆满了三荤四素一汤,菜肴丰盛,还有一壶黄梨酒。黄梨酒,颜天佑倒是喝过,不醉人,甜甜的。好多的孩子都喜欢喝,只是其价格不菲。

    “世叔,我先敬您一杯。”说着就一饮而尽。

    颜天佑没有先动箸,而是先举起酒杯先敬主人一杯。看到沈仲元动箸,他才开始品尝饭食。菜肴偏清淡,即使荤菜也没太多油水。除了鱼炖煮的很好吃,其它菜肴都味道一般。

    食不言,寝不语。凡是读书人,都会严于律己,很少吃饭时说话。

    沈仲元也是这样的人,除了与颜天佑互相敬酒,基本不说话交流。

    饭后,侍女们撤去剩下的菜肴,又端上了煮茶。

    沈仲元高坐正堂,颜天佑坐在左下首,敏儿和她母亲坐在他的对面。

    这时,敏儿的母亲开口了:“天佑,敏儿贪玩,差点出事,在此,多谢你的相救之恩。”

    颜天佑忙站起来说伯母您客气。

    敏儿的母亲手轻轻下摆,示意他不用拘礼,让他坐下。

    “爹爹,娘亲,敏儿在家里太无趣了,我想出去玩。我以后跟着佑哥哥一起玩,好不好?”敏儿忽然插言道。

    沈仲元其实早就想过这个事情,他也怕女儿再偷跑出意外。听到女儿的话,不禁心里一动。颜天佑这个小童,倒是个可靠的人,女儿和他一起在村里玩倒是不要紧。至于男女关系,更不要紧了,他们都才是六七岁的小童。

    他思忖着说道。“这事情倒是可以允许,不过,只能在村子里,不能走出崔家村。”看到夫人想要说什么,他抬手示意她先不要反驳。敏儿的母亲是个贤惠的女人,既然夫君如此说了,她也不多说什么。

    敏儿一下子就蹦了起来,后又被父母亲严厉的眼神制止了,乖乖地坐下。她圆润的小脸上的笑容,怎么掩都掩不住。

    看到如此情况,颜天佑再一次站起来抱拳道:“天佑在,定护得敏儿周全,也承诺不让她出村外。”

    看到女儿的笑容和听到颜天佑的承诺,他满意地抚摸着并不长的胡须,轻轻颔首。不过,他还是会让家里的仆役,先跟着去看两天情况。

    他们家现在就一个女儿,夫妻俩真是把敏儿疼在了骨子里。他们想要女儿快乐的生活,但又怕她受伤害,总是患得患失。这一次,能让女儿如此开心,只要不出意外,就任由女儿了。

    颜天佑饭吃了,茶也喝了。看着时辰不早了,不想母亲担心,简单和敏儿说了几句话,就告辞离去。

    在他走的时候,敏儿还一直喊着,让他明天就来找她玩,还嘱咐一定要来。得到他的再三保证才结束放他回家。

    踏着月光,颜天佑走出了沈府大门。

    (本章完)

第17章 胡飞() 
“佑哥,请教一个问题。”胡飞拿着本孙子兵法走到颜天佑的面前。

    颜天佑放下手中的书,抬头看着眼前这个黑黑的少年,脸上呈现出有些无奈的表情。

    黑黑的少年正是他三个铁杆儿之一的胡飞。胡飞今年已经十一岁了,是他们四个人中年纪最大的。他的父亲是个铁匠,靠帮人打一些农具、菜刀、斧头为生,靠着这门手艺,足够他养家糊口,保证他们家吃饱穿暖不愁。

    从胡飞十岁大开始,他就开始时常帮他的父亲打铁,主要是做一些打下手的活。由于常在打铁的环境中,脸上显得黑黑瘦瘦的。不过,整个人看起来却是精壮有力,皮肤泛着黑亮的光泽。

    由于颜天佑和他们三人要好,他从崔小黑胖和刘波那里知道了关于胡飞的事情。

    胡飞原先也不是这么不爱说话的,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些变故,他才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有一次,他父亲要进城给一家富户送他们家订的铁器。胡飞因为想进城看看,就跟着父亲一起驾着毛驴车进了扬州城。到了富户家门口,胡飞的父亲跟随富户家的管事把铁器搬进了后院,让胡飞等在外边看着驴车。

    胡飞没进过几次城里,每次来城里都很是激动和兴奋。在他坐在驴车上等待父亲出来的时候,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的嘻戏喧闹声,这引起了胡飞的注意。带着好奇心,他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走了几十步然后转向另一条巷子,就看见四五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抢窝’,那场面真是热火朝天。

    抢窝需要毛球,毛球是用动物毛发缠成的球,外面用皮革包裹,可以踢或打着玩儿。窝是洞,把毛球打进去的洞。谁以最少的次数用弯头棍把毛球先打进洞里,谁就赢了。这种游戏是打马球的副产品,打马球,也称“打球”或“击鞠”,是从西域那边传来的,在大唐很盛行。但打马球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经过调教的马匹,运动也很激烈,常有折马伤人的事儿发生,显然不适合儿童游戏。而不骑马,在地上挖个洞当球门,两个人拿球杆就可以玩起来,更适合不善骑乘的妇女和儿童们玩耍。这在大唐被称为“步打”或“白打”

    胡飞平日里在崔家村也和小伙伴儿们这个游戏,而且他还是个中高手,准头十分精准,一打一个准儿。

    五个少年中,一个身穿锦衣的少年手持弯头长棍,长棍类似后世的高尔夫球杆,他一边摆着打球的姿势,还边大声嚷嚷着都闪开点。其他几个少年乖乖分成两拨儿,都大气不敢喘地注视着少年打球。

    少年神情专注地凝视着球洞,注视了好久,球棍倏的一摆,毛球就咕噜咕噜滚了出去,朝着球洞的方向滚去,刚开始的时候,球滚动的轨迹是直直地朝着球洞滚动,可是没过多久,由于摩擦阻力的原因以及不太平整的地面,球偏离了轨道,最后与球洞擦肩而过。

    锦衣少年神情变得有些气恼起来,大声咒骂着,有些不高兴,似乎觉得,球他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