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兴路-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在命令之下,不少少年官兵们也迅速动起土木来,准备能够容身的蹲姿散兵坑和迎击箭支的盾牌。

第84章 “压箱底”() 
“队长。。。你说这一次咱们有把握么?”

    “你担心什么?没听说过当初是怎么赢的五军营两万大军,圣上让咱们退到这山上,必然是已经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是啊,白天那些人用火器不好对付,可是在夜晚的时候,就算那些人有盾甲护身,也抵挡不住漫天弹雨隐蔽的攻击!”

    虽然没有见到在这临时而上的上头上有人进行爆破作业准备,可是近卫军的军官们也只能这样安慰众人,对此,萧轩也没有拆穿什么,当然也没有打算以明确的谎言来鼓舞士气。

    萧轩身边一些明白实情的亲兵们,此时也都有些沉默不语。这前所未有的一仗,关外顶尖精锐们以弓箭发挥出来的实力着实让人震撼。

    “你们是不是觉得,不论以后我们的火器改善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全员骡马化组成大将军炮构成的炮队,也无法与那些关外的精锐弓箭手们并论?”萧轩忽然问道。

    “圣上以前就说过,弓箭手如果能够有效开一石二斗以上的战弓,并且射的还准,那么战斗力就会有质的不同。同等人数的炮队在多数情况下都暂时无法相提并论。。。以前我们还有些不太相信,今天却算是明白为何如此了。。。”

    萧轩却摇头到:“弓箭为重要战斗力,当然是我军未来要向建奴学习的一个方向。关外的强敌能以二三十万人口建出估计在一两千如此水平的精锐弓手。我大明如果以亿万民众建设出十几万这种水准的披甲弓手,必将无敌于天下,那些西洋人也挡不住。但朕也相信,少则一二十年,多则三五十年以后,终有一天火器的战斗力会重新压倒弓箭。。。”

    这样的说法,身边几名亲兵当然也不由的怀疑起来,毕竟能够破甲而且还可以命中率很高的弓箭看起来根本不是任何火器的发展前途能够相提并论的。只是此时的萧轩也不得不打算准备好最后的手段以按身边人的军心了。

    夜幕没有完全降临,天色似乎还透着深蓝的时候,五十多名战斗力完好的后金精锐弓手们就开始以面对两千人都能拥有压倒性的战斗力分别从三个方向上展开了围攻,逼近到了半山腰上。山头并不算有多高,范围也不算有多大,总共高度不过五六十米的情况下,这些人很轻易的就借助山坡的掩护逼近到距离小山丘大部分地方的高度不过二三十米左右的距离上。

    不停有石块从山坡上滚落下来,只不过不是太稀疏就是构不成威胁,毕竟在这临时的小小山头之上并没有什么转门的战备准备,形不成太大的威胁。这时候五十余名残余精锐中大概二十名左右能够开一石四斗力强弓的最精锐弓手开始用四两上下的重箭展开了接连不断的向上抛射。这些初动能就堪比两宋神臂弩手的重箭再抛射下来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八成左右的初动能,因为高度的不同削弱了几十焦耳威力的情况下,仍然拥有着一石战弓在近处才具备的威力。

    二十余名精锐射手拼劲全力在大概一刻中左右的时间内射出了两千余支重箭,这些从夜幕下落下的重箭轻而易举的穿透了蹲姿散兵坑上面木制的轻盾,几乎大多数情况下每一轮看起来稀疏的箭雨都能引来似乎可以隐隐听到的低沉的呻吟声。躲避在蹲姿散兵坑内的少年们没有想到在拥有盾牌掩护下,这些弓箭竟然还能穿透过来,给披甲的人带来一定的威胁。

    数十人所携带的弓箭已经并不算太多的时候,不少后金精锐在这时候将背上专门攻坚破阵用途的钢头短矛取了下来,准备展开最后的冲击。

    夜幕下的山顶上,接连不断的惨叫声乃至偶尔的激烈肉搏声接连不断的响起,在这样的战斗中,尽管后金精锐们处于进攻中的不利态势,可战斗却更像一边倒的屠杀,不少躲避在散兵坑内的少年们就在隐蔽的时候直接被捅破盾板的钢头短矛面前夺取了生命。

    枪铳声也在这个时候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可不是被弓箭所压制,就是无法威胁人数并不算太密集,身上也有厚重铠甲的后金精锐。

    不少萧轩身边的亲军官兵们躲避在帐篷之下仅仅凭借微弱的盾板后面的灯光,透过幕布用斑鸠铳抬枪展开了火力。虽然这种盲目开火很难命中黑夜中袭来的对手,就算事先做了一些照明准备也同样因为阵地过于狭小而陷入从四面围攻之地的危险之中,可这能够威胁重甲的火器还是吸引了绝大多数黑夜中精锐的注意力。

    “那斑鸠铳声密集的地方,恐怕是那明廷新皇的所在!”一名后金精锐低声道

    “也不一定,说不定是佯装吸引我们的火力,掩护那皇帝在黑夜里西逃而已。”也有人低声说道。

    此时率领队伍的后金副将却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些火铳手冒些风险倒也不难解决,挨个搜索吧!不要让那明廷新皇跑了!”

    残酷而血腥的战斗依旧在激烈进行着,可是并没有太长的时间,像样的抵抗就在后金精锐的近战突击与箭雨压制之下逐渐销声匿迹了。

    比较有经验的后金精锐们很早就准备好了一些披着衣服的草靶,并随后点燃了火光,可黑夜里仍然没有趁机反击的火力。仅仅是几座孤零零的帐篷显现出来,在专门的火箭引燃之下很快就化为了一团团火光,只剩下一些诸如粮袋、钱箱一类的东西。似然数十名精锐还没有进行最后的清剿和清洗,可胜负似乎在这个时候却再也没有什么悬念了。

    “开始吧!或许能够俘虏几个敌军像样职务的人找到消息!”此时心中大定的后金副将下令道。

    不过也就在这时候,火光忽然间从整个小山丘的外围在阵阵低沉的爆破声中亮了起来,形成了道道火沟构成的沟壑,照亮了整个山丘,早就有所准备的后金精锐们也在这时迅速低下身子以早就准备好的盾牌顶在外面做好了应付伏击的准备。只是人们透过盾牌中的缝隙,似乎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人影出现,也没有爆炸后的霰弹可能降落时的呼啸声。

第85章 短促反击() 
只是在这个时候,似乎与众不同的火器爆破声与射击声再一次猛烈的响了起来,听起来似乎是威力并不是很大的轻型倭铳或者火门短铳一类的火器声,而这类火器应该是对此时做好了防护准备的后金精锐们毫无威胁的,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火器声音还有伴随的白烟竟然来自那看起来根本就无法容纳一个成年人的一些被烧毁帐篷内的箱子。尤其是不少箱子内至少同时向两个方向展开火力,似乎不止一个人在里面开火一样。

    这当然是萧轩早就有所准备的最后手段,三十名挑选出来的官兵每人携带两排,总即六十排三百管填装好并且随时可以发射的火器展开射击。要想以比较轻便的火器来威胁这个时代哪怕亚洲最精良的盾甲防护,当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因此从两个月前开始,萧轩就把心思放在了以火药为动力发射铁制重簇这方面。

    其实自明代前期引来很多火器专家们也都有过这种打算,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在于尾翼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用火器发射出去的铁矢因为没办法安排像样的尾翼,往往出口不到三丈就会横着拍出去。就跟人直接用弓箭去射没有尾翼的箭差不多。而如果安装上尾翼,那么漏气的问题就会导致这种火器威力极差。土木堡时代的明军就吃过这种“火器创新”的亏。

    不过经过战术对抗推演和深思熟虑之后,这种做为“压箱底”的火器本来就放弃了二十米外有效杀伤目标的需求,只要二十米内不歪的太厉害就可以了。解决办法是稍稍有一定倾斜度的两道膛线,还有卷制枪管。

    没法效仿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个别螺旋膛线火枪的原因也在于即便是此时代京城中最优秀的火器工匠,也没有那种能力和经验。冶炼和铸炮上,不少晚明工匠有超越西方的技术积累,可金属加工则向来是东方短板。

    此时这三百管联装起来的简单火绳武器当然也没有安装有效尾翼并保持一两重左右钢箭稳定的能力,因此同样没有七丈以外的有效杀伤能力。只是因为山头阵地的面积并不算太大,即便是这个级别的射程,勉强也算足够了。

    一两左右的钢箭在被火药的推动力赋予了四百焦耳左右的能量后,在绝大多数人很难有效反应的时间内就能把箭头发射到目标处,并且破开这个时代除了重型车盾之外的任何单兵盾甲防护杀伤对手。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杀伤率,这些钢箭的箭簇也有涂了超量剧毒的凹槽,使被命中的目标不会造成短时间内太大的威胁。

    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应付诸如天理教那种刺客群的刺杀行动,也为了应付宫廷变乱时的那种特殊需求,只是萧轩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种手段竟然是用在了实力强劲的关外精兵们的身上。

    瞄准开火既能命中的特性,外加上以暗对明,让这种火器弩的攻击效率在七丈以内的攻击效率大大提高,仅仅二十来名射程范围内存在火光之下暴露出来的敌目标的少年们就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百余枚爆射出来的钢簇箭头杀伤了三十一名正准备提盾硬抗那从声响来看威力不是很大的火器的袭击。

    威力猛烈的钢簇穿透力当然是软铅弹无法相提并论的,那简单的盾牌加上双城铠甲也无法有效抵御四百焦耳钢箭在近距离上的攻击,不少钢箭在穿透了一名披甲持盾的士兵之后,还能以不小的威力射中另外一名披甲目标,虽然杀伤力已经不大,但是发作的毒性却可以使人迅速丧失了战斗力。而被彻底贯穿的人,也有一些剧毒在钢簇穿过的时候留在了体内,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发作起来。

    几乎与此同时,早就准备好的整个小山头四周不少地方也发生了低沉的爆炸,一个个准备好的“照明弹”被接连不断的射了出去,趁着所有的残余的照明准备在短时间内释放让大范围的区域内似乎如同白昼或者黎明一般,携带火药排铳的萧轩身边的亲兵们也同很多冲出来的少年们一起向最后的残敌展开了进攻。目标当然是利用这一次短促的反击,在火光和土制照明弹的光亮熄灭之前给予敌军最大的打击。萧轩相信:尽管对手的人数不是很多,但除了投入攻击的队伍之外,一定有不少残余的人负责在山坡下放风或做接应准备的。

    一开始就遭遇到沉重打击的关外精兵们在山头上的少年反击开始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五人因为距离山头比较远,负责在山坡及下面接应的缘故还算拥有完好的战斗力。

    见到没有多少人从山丘顶部撤退下来,就知道投入进攻的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很可能已经覆没,就算有必死的决心,也必须活着逃离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明廷新皇身边精兵们的诡异才行。

    猛烈的火器和箭矢不管是否能够威胁到对方的铠甲,在这个时候都开始劈头开脸的砸了过来,几千弹丸和箭矢似然没有重创这最后十五名顽敌,抬枪手和排铳弩手们逼近到了距离这些残敌七八丈的近距离之内展开火力。

    反击之中,在几乎箭无虚发,中无可挡的箭术面前,接连不断有百余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