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兴路-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的火炮在以轻霰弹展开猛烈火力的时候似乎根本不在乎误伤危险。或者说因为双方的盾牌配比率乃至对手那难以想象的炮术运用水平,使得双方即便在交锋过程中,数十门接连不断开火的野战炮还是能在每一轮开火的时候让至少上千人伤亡损失。

    再进行第二轮进攻组织的时候,因为之前惨重的教训,尽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指挥,南方各部联军因为长期以来的战争经验还是懂的了在进攻的时候尽量避免密集队形乃至逐次的使用兵力简单道理。

    第二次进攻展开的时候,炮火杀伤效果的确降低了不少,不过进攻中的敌人却也因为之前的伤亡乃至威慑和压制带来的综合作用在近战的时候战斗力比以前更差了。肉搏和手榴弹近战中仅仅不到百人的代价就最终击退了对手。

    拥有四十倍兵力的南部联军就这样在损失了上万兵力之后不得不转入围困,企图再夜间再次寻找机会。应该说因为之前的屠戮和清洗乃至原有就存在的强悍民风,南方联军此时的战斗决心超过古代多数时候的寻常军队。不然的话在伤亡明显超过一成的情况下就算没有溃败,也不会有太多的作战决心了。尤其是面对之前在作战表现中那样强的对手的时候。

    就这样,在战斗于上午渐渐落幕之后,双方之间的对峙持续了大半个白天,直到入夜的时候才渐渐落幕。而准备已久的南方联军第三轮规模比较大的攻势也在这个时候全面展开了。

    不过似乎对于这种夜战,防御中的队伍也早有准备。在大半个白天左右的时间里也以配备的工具完成了基本的防御作业,并点燃了预设的照明沟。炮火以一定的角度在阵前展开相互之间的侧射,三道如同阴阳界一般的生死线将在傍晚进攻的时候再一次没有注意到队形的敌军接连不断的成片杀伤。

    数十门野战炮面对敌群在傍晚的进攻似乎还是有些不足,并没有能够避免这种情况下的近战。不少突破了重重危险的敌军精锐骨干这个时候似乎也发现之前白天那看似坚固的方向似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己方突破了。然而在这时候接连不断连成一线的火光伴随着密集的爆炸声突然之间响了起来。以三两弹丸弹药为基础的一次爆破防御攻击在这时候施展开来,暗堡和壕沟内的步兵们也在这个时候全力展开了火力。

    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对对手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这一次在以单兵火器开火的时候也就不是以三两重弹展开攻击,而是以一钱或一钱半左右的枪铳霰弹展开了接连不断的开火。

    进攻的联军没有想到在入夜的情况下还会遭遇到这么严重的打击,刚刚花费不少时间鼓舞起来的信心也就在这时候顿然消退了。只是见到被围攻的那些东方强敌似乎没有反扑的打算,在收拢了队伍之后凭借着雄厚的兵力优势,一道连绵数里的壕沟与土围也渐渐的修建起来,很显然:在进攻无法吃掉对手的情况下,似乎凭借着庞大的兵力优势取胜的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通过围困战来最终解决掉对手。或者:通过围困中的防御战,很显然要比进攻占不少便宜。

    然而,就在午夜未到的时候,如同雷声一般的炮火开始从各个方向上穿了过来。四个方向上的大概二百门野战炮不顾误伤风险以百克左右的三辆霰弹打出接连不断的猛烈火力。仅仅不过数分钟内的十余轮开火就让被围困中的规模庞大敌军再次遭遇到了上万规模的伤亡损失。那落下来的弹丸在临近终点的时候因为接近两里远左右的开火距离,威力已经降低了不少,对于有简单被覆的防御者甚至披甲持盾的军队来或就很难造成太大的危害,可是对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多少像样防护可言的南部联军来说可就完全不同了。

    猛烈的炮击并没有在这一刻停下,而是接连不断的持续了半个时辰之久,仅仅凭借黑夜里猛烈的弹雨,数万规模的南部联军就渐渐的走向了末路。

    很显然:那些各部的头目们也没有想到,仅仅在不到一昼夜的时间,被围攻的敌人就能通过某种方式联络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四个团的增援力量以如此迅猛的速度逼近过来。同时也没有想到,这些分散开来的强敌竟然看起来规模并不算大的每一股都这样强大,这也最终让大军渐渐的陷入了绝境之中。

    数万人的强敌覆没之后最终只有不到一万俘虏,在广泛审讯之后还活着的人则仅有几千人,这些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清洗的目标罢了。很显然,还要再经过不少作战才能让这一带强悍的各部真正的屈服。

    本章完

    

第455章 援战() 
    按照萧轩曾经看到过的一部历史中的说法,“围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救赵”,如果从利益的角度讲,当一个势力举国征讨的时候后方面临危机。除非下层面临太大的压力和反弹,否则还是会通过占领新的地方来弥补根据地的损失。

    其实当第一次得到东方强敌南下抄掠的消息的时候,展开北伐的莫卧尔叛军统帅并不愿意回援。德里一战的事实就很清楚的表现了那些东方人的强大,因此正常的选择当然是“避实击虚”,利用那些强敌根本无法投入太多的兵力也并不能有效利用莫卧尔王朝下层社会的办法来拖延时间甚至是争取胜利。在历史上,整个半岛大陆当然也遇到过一些外敌入侵,比如当年的蒙古人,很少有什么外敌能够占领整个半岛。这大陆上有些地方的民众是容易征服的,然而有一些则是很难征服的。

    不过,就在此后大半个月的时间叛军接连不断取得一系列胜利,兵临德里一带的时候。越来越切实的消息也通过种种渠道从南方传了过来。有人传说这个时候的整个南方所有的当地部族都被那些东方来的强敌清洗一空,也有人传言从泰米尔人的范围内到南部地区内的不少当地北伐部队的家乡居民几乎已经被清洗一空。

    这样的消息很快在北伐的反叛联军中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虽然有人在这个时候仍然不觉得应该立即撤军,而应该在北方却不少的战果之后再回事,可是不少从南面征集而来的当地部族将领则并不同意继续北上。很显然,不同政治基础与文明阶段的人们在战略上有着不同的考量。

    就这样一时间逐步发展状大到二十多万大军的南方叛军中大概有六七万人马最终选择了回援,这些人的兵力大概只占三成左右,然而战斗力权重却接近一半。让看似十拿九稳的北伐瞬间变得变数重重。当然即便如此,南方莫卧尔叛军统帅似乎仍然没有放弃北伐的决心,很显然,这个时候的胜算还是有不少的。只要自己率领的军队能攻取德里,并且迫使北方的沙贾汗不少军队投降倒戈最终鼎定北方,那么南方遭遇到的重创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兵力虽然看起来明显比沙贾汗似乎还要少一些,可是之前那一场大败毫无疑问已经从硬实力乃至软实力上都对德里的力量带来根本性的损害。

    之后的战事也的确正如叛军统帅所预料的那样,甚至比预料的还要顺利不少。在不少新的力量假如到反叛沙贾汗的势力之后,各路义军的总兵力再次扩充到二十万左右,并在兵临德里一带的时候重新增加到大概三十万左右的规模庞大的兵力。而此时众叛亲离的沙贾汗能够勉强临敌而不倒戈的军队也只有十几万人左右了。

    只所以这些人还在坚持,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之前得到了河中方向上东方强国军队增援过来的消息。

    就在莫卧尔的反叛力量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抵达德里城城下并最终驻扎集结起来的时候,两个军总共三万人左右的河中一带增援力量也在这个时候从早就准备好的隐蔽壕沟内冒了出来,并开始一件件的揭开火炮伪装网的炮衣,用早就填装好的弹药展开了猛烈开火。

    驻扎在本土以外的驻军并没有太多的包钢火器。并且火药的质量也并不是特别上品,可是跟随三万大军的三百门野战炮还是在第一时间就打出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火力,在短短数分钟之内的十轮开火之下就打出了几十万枚重霰弹,在远距离上杀伤了规模多达万余人左右的对手。在热带地区无法经常拥有厚重防护的情况下还是给炮火的威力带来了最大限度的加强。

    这样的猛烈打击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就瓦解了联合叛军在主攻方向上的进攻。一些原本打算反水倒戈的守军在这种情况下一时之间也不敢轻举妄动起来。

    如同很多人面对这样火器强劲对手的天然想法一样,规模庞大的联军在避战之后经过短暂的商议,最终还是决定先采取守势,并趁着夜色降临的时候展开全面进攻。

    同萧轩所率领的那些在临战风格上普遍比较保守的队伍不同。驻扎在河中一地的增援部队因为经常在各地执行清剿任务的缘故,战役战术原则上的主动性明显要更强,因此在敌军一面力量的进攻被打破,整个敌军转入守势的情况下也就没有打算浪费白天的时间,因此很快下令炮兵跟随大军展开移动并推进到敌军集中起来的筑垒之前展开了接连不断的猛烈轰击。

    因为之前从没有面临过火力如此强悍的对手,因此云集起来的莫卧尔叛军联军很多下面的军官将领们都觉得只要构筑起还算像样的土墙似乎就能有效抵挡对方从远处射过来的火力,最多不过加上以盾牌和车阵组成更完善的防御体系罢了。

    却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河中一带的队伍虽然很少配备侦查热气球,却也有专门用于侦察的百尺杆,在确定了敌军大致的分布之后,经过数轮试射,越来越准确的炮火开始再一次肆无忌惮的袭来,接连不断的在规模庞大的敌营中飞溅起一朵朵血花。

    那些简陋的防御方法对于寻常的十四五世纪西方水平火炮或许有一定防御效果,然而对于此时早已升级的河中驻军火力体系来说却似乎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面对兵力庞大而厚重的敌阵,实心弹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开始比霰弹取得了明显更强一些的杀伤效果。

    接连不断的三十多轮开火上万发炮弹的猛烈轰击之下,看似兵力庞大的敌阵也出现了一丝动摇,而在这个时候,同萧轩等人指挥风格迥然不同的河中驻军的反攻也在这时候展开了,似乎并没有太多损失的顾虑。

    本章完

    

第456章 战争之神() 
    虽然有句话叫做火炮乃战争之神,可相比一战时代火炮造成的伤亡才成为主流的西方,古时中国军的火力核心似乎在更早的时候就变成了火炮。也许是万历援朝的时候,也许明成祖北伐的时候就已经是如此了。

    金属加工能力因为铁矿的问题还有工匠待遇乃至重视程度的问题,其实长期以来单兵火器都是明清时期古代中国军的短板。再加上缺乏比较完善的西方技术输入而仅仅是依靠自身的力量防制火绳枪,导致从明代到清代,单兵火器上的质量和普及率方面东方不仅仅远远逊色于西方,甚至明显逊色于东瀛乃至很多东南亚国家。与此对应的,因为在火药的规模备制方面还多少有一些突出技巧,并在很早的时候就完善来还算靠谱的火力思想,火炮在军队中却长期以来都是火力上的核心之一。

    当然在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