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兴路-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船只临近沉默的片刻之内,萧轩乃至一些反应比较快的女人们已经携带好了木制的“救生圈”萧轩则还携带好了早就准备好的一件特制的防身武器。

    船只沉没的时候引起的漩涡或许因为船只大小的缘故不算太打,但也让整个水面乱作一团。此时的田秀英也早已跳下了水中,见到萧轩有惊无险这才最终把心放了下来。

    这一带的水域是通过人造湖的办法特意修建起来的水质还算良好的活水,而且水深夜并不是太深,能够清澈见底。再加上暗卫也部署于四周,所以其实萧轩的心中并不怎样惊慌失措。

    当众人如落汤鸡一样回到岸上之后花费了好一阵的功夫才让身体不那么干,也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回想起之前的一些事情,田秀英此时依旧心有余悸,郑重的劝道:“如同演习一般的水上游乐还是太过危险了,至少不应该用这么危险的办法。”

    听到这样的话,萧轩也就笑道:“夫人说的也是,不过想起来未来的一些秘史或者正史上要是记载我这一代大明皇帝喜欢与宫中女子们以军戏游乐,那也是一段佳话,只要立场不持反对态度,或许有当年孙武的名声。然而,要是继续玩那些以肉阵为军阵,猪八戒摸老婆或者康熙擒鳌拜一类的把戏,那咱着形象。。。唉。。。”

    见到自从西征归来之后萧轩的心态乃至气色都好了很多,真正的像一个年轻人,田秀英也只得叹道:“这样也好,毕竟这些军中之戏总比其他那些对身子要好上许多了。。。”

    就在这时候,萧轩身边的一名亲卫忽然间凑了过来,禀报了一些事情。萧轩的神色先是有些压抑,随后却又兴奋起来。田秀英当然不好意思主动询问。不过萧轩随后却并不以为意的坦言道:“今天算是双喜临门,不过一个消息可能不那么太好,另一个让人大松了一口气。”

    “那先说让人打松了一口气的好消息吧!”田秀英不知怎的似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也就下意识的不敢去面对猜想道的最坏局面。萧轩却直言不讳的说道:“去庄园内的文具场看看去吧!”听到这样的话,田秀英的心才缓了下来。

    造纸场内,只见大圆筒形铜帘在纸槽内绕中心轴旋转,纸浆流至帘上,水由网孔滤入网下,再以两个转辊沿反向旋转,实现压榨去水,干燥后造出长丈余的筒形纸。似乎和萧轩印象中的零星造纸工艺中的一部分有些相像了。

    几乎与此同时,打浆机在很大程度上也开始出现并工具化了,这一系列进步毫无疑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造纸的效率。

    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已经在诸多领域开始领先于东方,不过说到造纸相关的一些技术却并不是非常全面。从根本上说直到十八世纪,从中东到欧洲的造纸技术都跟怛罗斯之战时的那些被俘工匠相关。欧洲的造纸技术也以唐代北方的麻纸为基础。在原本历史上的十七世纪仅仅在打浆领域实现了机械化。而在造纸领域的抄纸机械化方面还要比清代浙江一带更晚一些。而在此时,从整个欧洲获得的大量顶级工匠资源同这个时代东方的工匠资源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之下,短短不过数月时间就完成了很多北海学院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都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问题。

    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给萧轩以更进一步的启迪:那就是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和东方有什么差距的话,那就是工匠和知识阶层的过度分野,或者说结合度不够。这个时代还不是工业已经进入到短了科学技术与理论创新就完全不行的二十世纪,很多创造和革新都必须有深厚的手工业基础才行。想来东方没有迈过油墨印刷和金属活字的门槛,同掌握很多相关技术的技术工人没有实验测试所需要的资本和习惯,有这种条件的人技艺理解却不深很有关系。

    可以想象,如果瓦特等人仅仅是个根本没有多少上层人脉关系和资本的下层学徒,那究竟会怎样呢?这也让萧轩最终决定在技术教育和推广方面转变一些思路:至少让更多有足够志向的“资本家”或上层拥有更多实践工艺经验,才能真正的快速越过某些门槛。

    本章完

第345章 路线图计划() 
    崇祯八年春季的时候,在经过仔细的规划和权衡之后萧轩进行了诸多变革。第一项是其实早就应该实行的“路线图计划”。萧轩以前就听一个最短的笑话:萧炎是穿越者。意思在于,如果一个穿越者不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优势,那跟土著主角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从蒸汽机及相关的一些技术指标,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一些技术指标、橡胶与石油化工了解到的很粗浅的一些点滴,轮船还有无烟火药、霰弹枪械等等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出现过的各种技术发明和变革萧轩都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整理。

    这些东西以前的时候也有意识的进行过相关的出版,不过那时候更多做为一种启迪思路的“科幻文学”而如今,萧轩打算实话实说了:这不是“科学幻想”是神的启示,或许会有一些指标上的误差,但十有八九是准确的,一定能够搞出来的。这当中萧轩做为一个工程领域的门外汉当然有着数不清的“不知道”,比如蒸汽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乃至威尔金森镗床大概是什么个原理,萧轩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针对这些标志性的发明,萧轩也提出了若干项规格不等的奖励,少则十万两、多则数百万两,总计奖励计划折合白银亿两或者黄金上千万两、海外田地五十多万顷。

    为了避免争议和明确细节,甚至还包括有“关键完成度贡献奖”并提出了以盈利和商业推广程度为核心的诸多标准。因为很多历史上的技术发明很显然不是一开始就十分成熟完善,而是有着逐步的过程的。为了奖励这些能够跨越最基本门槛所做出的努力,整个奖励计划不得不再次翻倍到总计折合黄金两千万两或白银两亿两,海外田地百万顷的规模。

    “路线图计划”最一开始公布出来的时候虽然有零星质疑的声音,但是为了巨大的财富和利益,还是有民间不少商家乃至地方上的官员们投入了巨大的本钱来进行相关研究。甚至还出现了为了征集点子和知识产权的“二次奖励”,乃至与谋求路线图重赏相关的高利贷及民间金融热潮。

    这股风潮持续了至少之后三四年的时间才稍稍有些降温,因为很多人也开始明白这所谓的“路线图”的奖励点难题的攻克可不是那么好实现的。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奖励规模那十万两银子和几万亩土地的资财也绝不是那么好得的。

    萧轩也没有在一开始就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仅仅依靠对民间智慧的利用方面,自己毫无疑问还要在很多方面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同历史上的十八甚至十九世纪的整个欧洲相提并论。

    其中第一步就是中央学院附属研究工场的招工考核。没有过于谨慎保守的只要一些拥有成熟技术的中年工匠或是年纪太小的学徒。经过同中央学院内不少人的交流,很多人都认为至少到成家立业的三十岁以后,人们的顾虑才渐渐增多起来。一个二十岁左右刚刚出徒的学徒年轻人同七八岁的孩子相比,在接受新知识方面的能力差别上并没有太过显著的门槛。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真正心理老化的门槛仅仅是成家立业与否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在第一期就有规模多达万人左右的刚刚出徒或者出师的年轻人携带着指明的铁匠、木匠、矿工、铜匠甚至算师等各种各样的技能前来报名。在录取标准上,仅仅是淘汰了一些纪律行太差,或者个别行当已经人满为患不得不有所淘汰的人,至少五千多名各行各业的工匠们还是留了下来参加文化学习和工程教育实践。

    萧轩毫不讳言的告诉这些人:重要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手艺,还有追求和精神乃至用于探索的态度,在未来三年的补课与实习中创新能力最为优秀的人有希望获得“递减国家贷款”,也就是不仅没有利息,还会随着年份而偿还需求减少,最终只有原来半数左右的规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算的上是一种无偿援助了。

    同时萧轩还并不吝啬的规定:广泛的在以苏南浙北一带为核心的地方组织成人教育乃至相关的考核,考核出来的优胜者有资格获得“官方职称”,而“官方职称”的背后则是年限从二十年到百年不等,规模不等的“铁杆庄稼”。针对的对象是有足够职业技能的群体,目的当然就是完成整个东方工匠体系的知识化。

    以整个欧洲抄掠而来的价值接近七八亿两白银为基础的资源,为了弥补路线图计划诸多规模不小的开销。能够兑换世纪白银或黄金的“金票”“银票”等“新纸钞”也开始广泛发行起来。与此对应的还有很多中长期国债。

    萧轩当然也明白,在自己这样为了技术越进不血本的情况下,如果黄金白银有出无进,恐怕也支撑不了十年的时间,仅仅是十年的时间左右,萧轩也完全没有把握真的让整个社会在经济与制度层面上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另一个让人不曾预料到的事情则是随着从欧洲获得而来的油墨和金属活字的传入,还有中央学院诸多其他领域的技术转让,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整个江东的出版市场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以上零售服务业外,美国的专业和商业服务行业也是就业人员增加较多的领域。2015年2月专业和商业服务领域就业人员有1913万人,2016年2月就业人员增加到1974万人,增加了61万人。专业服务领域包括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科研发展服务、广告等。商业服务则包含办公室管理、雇员服务、商业支持服务、旅游、废物处理等,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这些领域就业人员都有所增长,这也表明美国服务行业家居材料和庭院商店、食品店、医疗保健品商店、加油站、服装店等。

    本章完

第346章 书市() 
    萧轩还都南京之后,原本江东各派大族乃至皇亲国戚们的繁华逍遥之地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而杭州城虽然有不少法堂系统的文人阶层,可这个职业里也混杂有不少不是自己人的“下层异类”,各种报纸乃至民间传媒带来的另外的耳目发达,相比之下苏州城就成为了距离“管制中心”最远的地方,不仅仅是青楼妓馆赌场等一些不方便在天子脚下大操大办的项目,就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三四流读物乃至中央学院考核方面的辅助教学资料也日益兴盛起来。

    当然,因为非主流图书的兴盛,一些主流的工具书也开始渐渐多了起来,还算像样的一些文学、科幻等方面的书籍也开始越来越多起来。

    “《天工开物崇祯八年增补版》首册,你们这里有没有?”前军情体系干活的王安一副军功新贵直来直去的模样,来到一间书社前似乎还算随意的询问道。

    “呵呵,抱歉了,《天工》八年增补版是热门的考试书籍,还不是官版书。今天上午刚刚卖完了绝大部分,还有一些我们这要留做底子的。”

    “多少钱?价钱好说!半价书你们这儿有没有?”王安试探着询问道。

    书商见到左右无人,但似乎还是有些警惕的询问道:“半价书最近的风声可很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