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兴路-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样的话,周大勇也不再打算兜圈子:“我华夏历朝历代,除了君上以外,以汉时的武功最胜。我听说在汉代的时候,从军中退伍的官兵们可直接为吏,掌控基层,拥有必要的利益,因此才能做到哪怕国家陷入动荡和分裂,可面对蛮夷外敌的时候依旧处于强势,更古少见。如果东汉时国家没有内患内乱,反而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雄主,说不定那个时候也或许有人可以开创接近当今君上的功业。”

    听到这样的话,不少人也都感觉到了压力。如果的周大勇依旧保持着站在新军武人那里立场,恐怕要想拥有曾经短暂拥有过的东西,乃至期望中的前景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此时的周大勇当然也明白很多事情不是凭借自己一席话就能解决的,还要看君上归来之后的态度,甚至长期的博弈。当然,也有一些事情是此时的周大勇多少有些把握解决的,就直言不讳的说道:“新军能够以不算太多的兵力乃至人力物力取得如此的功绩,少不了军队中的令行禁止乃至克服以私为公、人情关系至上的诸多弊端。我相信君上也不希望你们因为派系之间的矛盾就化私为公。现在,十来万人关押在杭州城内,如果病死的人明显有些过多,或者出了什么乱子。那当今的君上恐怕要在你们头上法必则重了。说实话:狱政弊端,由来已久,如果你们不能做出像样的表率。让法堂系统控制的监牢摆脱千年以来的弊端,恐怕不由你们控制的狱政系统另外出现是迟早的事情。。。”此时的周大勇也再也没有什么顾虑,直言不讳的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因为害怕这些人不当回事,周大勇就继续补充道:“这一次西征远伐不同于以往的边功,缴获的金银财货不计起数。杭州城如果缺钱,你们可以直接提出来。我也会与你们商议着另想办法。狱政方面的事情是对你们的一次忠告。你们在能力和态度上花费多少功夫,那就要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了。。。”

第337章 还都东南() 
周大勇的吹风让杭州城的很多人多少有些不满,但也感觉到了不少的压力。

    “不知道这位钦差先锋对我们所讲的话是自作主张添油加醋,还是君上的意思?看起来护犊子为武人站台的意图很明显?”终究有人心怀忧虑的说道。

    不过多少有一些思考能力的人还是更多,很快有人发话道:“这件事情当然不能等闲视之。要知道,这可不是私下里的秘会。周大勇肯定知道他的这些态度和言论一定会传到君上耳中的。就算有自作主张的地方,应该也是基于他本人对君上的了解而做出的。”

    这样的话也让不少人为之点头。

    听到这样的话,临时做为秘密会长的杭州法堂堂官顾临风郑重的说道:“这件事看起来非同小可,而且事不益迟。我们必须拿出一点儿家底认真去办了!让之前杭州守军中负责勤杂事物的人集合起来,还有整个杭州不少地方的商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从民间多请一些人。花费上千万不要吝啬。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在杭州新牢里出了岔子。如果以后的的牢房体系不归我们来管,那么长远失去的东西则是不可估量的。。。”

    就这样,在周大勇的暗示之下,整个杭州城内的抵抗武装虽然没有被追究责任,可是也不得不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手清扫卫生并且准备还算像样的饭食,避免这十余万人规模不小的“犯人”中在距离夏季并不算太远的杭州城内出什么乱子。

    在周大勇的督促乃至杭州城内不少人还算认真的投入之下,梅雨季节来临的时候,关押着十万人上下的杭州新牢终究是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十万人中几个月内病死会其他原因死亡的人总共只有不到二百人,几乎比旧时代的军营在不作战不临战的情况下死亡率还要低了。

    周大勇却对此并不为意,周大勇当然不相信君上会让这些人成为以前那样的各级官僚和县太爷。审判和关押犯人的狱政在很大程度上分开,恐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就在周大勇率领的先锋回归中原之后的两个月以后,萧轩亲自率领的三万精锐骑兵也越过了河中、越过了嘉峪关以西的茫茫荒漠,抵达兰州大营。一路之上也终究没有出什么乱子。

    这三万人的兵力虽然不多,但官兵兵源都是在这次远征作战的考验之下锻炼和检验出来的队伍,从战斗力乃至可靠性上来说足以让此时的萧轩掌控国内的情况了。

    在兰州军情秘密情报站,萧轩也终究更稳妥的获得了很多这两三年以来国内的一些消息和信息。虽然很多事情闹的很严重,但却并没有让萧轩感觉到太大的意外。只是此时此刻,萧轩似乎也感觉到了不小的负担,对身边的少年们说道:“西征结束了,域外已经没有值得一提的敌人,还会有大量的利益送来。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依旧不少。不亚于一场新的远征。只有真正完成了国内的鼎革,形成新的稳定下来的秩序,革新事业才可以勉强的说小有所成,这恐怕至少还要花费一带人的时间。。。”萧轩不由的有些感慨的说道。

    “境外的强敌我们都战胜了,相信国内的变法没有多少人敢违逆君上的主张了。君上可不是当年的宋神宗,也不以前那些太平天子。。。”萧轩身边的一些人虽然对此有些预料,但却并不以为意。

    此时萧轩却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一个很显然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似乎首先摆在了眼前:做为一个真正的征服了整个天下,至少是欧陆主要地带的政权,应该定都哪里?历史上看:似乎在西域开边有所成就的政权大多定都长安一带,最差也是洛阳,当然,定都北京的政权也往往能够做到这一点儿。而且从自己的核心依靠来说,很多核心军队系统内的军官将领也都是北直隶乃至山东一带出身的人。或许因为北方的文化相对统一和简单,地域势力薄弱,也长期是最有王气的地方。可是,选择定都南方农业中心带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次远征获得的诸多水力技术,毫无疑问会让东南一带的经济和文化优势进一步加强。或许直到工业时代的时候,重心才会重新北移。

    在权衡了许久之后,萧轩还是打算定都南方。自己如今做负责的政权,不应该在组织力水平上还拘泥于古代的教条。当朱棣迁都北京,或许是为了避免东南一带的利益集团对中枢的威胁。如果是在几年以前,萧轩也绝对不敢承受迁都南方的后果。但是现在想来,自己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都南京总的来看算是利大于弊。至于对西北乃至域外的控制是否有可能不稳?自己的理想如果是改造天下而不是如同古代帝王追求的那样一家一姓的长远地位,这看起来则根本不是个问题了。

    虽然此时的萧轩心中已经有了注意,不过还是向身边人询问,打算看看身边的这些孩子们跟随自己不少年以来,自身的水平究竟提高了多少:“你们觉得,这一次重新执掌天下之后的大明,应该定都哪里为好?”

    然萧轩欣慰,也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出身北直隶一带的孩子们仅仅是思考了片刻就直言不讳的回答道:“南京,甚至苏州都是比北京更好的选择。环太湖一带是天下重地,也有很多长久以来的地方大族。历来王权敬而远之。然而如今的中央应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本钱了。。。”

    “不错,如今不比以往,革新天下谋求进步如今是我们最首要的目标,就必须像一个真正的将军一样敢于亲临战场直面敌人,而不是坐镇千里之外的后方,让校官们去负责前线。同时,那里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到了需要整理一下的时候了。。。”

    萧轩此时也终究下定了决心,在兰州仅仅让队伍做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就继续南下而去。当然在此之前萧轩也明白,北京城内的一些迁都准备还是要进行的。虽然自己的牵绊在迁都方面要少的多,但也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准备。

第338章 北海旧地() 
崇祯七年夏天来临的时候,刚刚来到京城之后并没有急着从通州乘船南下,而是来到了五年前曾经在北海旧宫之中曾经建立过的那个特别的园子里。在大军远征之后,留下来最为顶尖上千名能工巧匠差不多都云集于此了。其中有不少手艺十分精良的铁匠,冶炼师傅,手艺高超的木匠活铜匠,也有在这个时代罕见的懂得镜片磨制技术的人们。

    当然园子的核心是两千多名还算用功和认真的孩子们。其中大部分不过七八岁左右的年纪,负责教育这些孩子们的学长,则是很罕见的十一二岁的女孩儿们,形成了一道这个时代很罕见的奇景。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萧轩首先京城城头之上的一处地方重新设立了临时的大营,然后差遣不少官兵在紫禁城内进行仔细的清查,最后才将北海湖边的孩子们乃至工匠们全都转移到新营一带的地方。

    那些七八岁年纪的孩子们并不认识萧轩本人,可是那四十多名还是大龄儿童的“学长”兼教师见到萧轩归来一个个都激动起来,甚至有不少人留下了眼泪。

    萧轩让出了核心暗卫意外的其他闲杂人等暂时都退了出去,神情有些严肃郑重的说道:“转眼间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这些日子黄斗还有徐光启等人为难你们了没有?有没有摆旧式教书先生或者家长的架子,对你们吆五喝六,或者有打骂乃至为难的事情?”

    “没有,黄斗叔叔还算是个好人,同其他人明显不同。只是院子里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仅仅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孩们就开始教书育人,徐光启似乎看不惯,不过也仅仅是如此罢了。。。”

    “是啊,北海学院不远的地方,似乎是京城的另外一处地方据说也新建了一处特别的新学书院,与这里类似,不过那里大都是一些成年人罢了。。。”

    听到这些孩子们在称呼他人特别是一些明显的上级长辈的时候仍然并不忌讳直呼其名,而且一些独特的语言习惯也保留着,萧轩的心才算放了下来。不过这个时候也多少有些担心因为几年的时间过于放纵任性,让这些孩子们荒废了必要的事业。

    “你们虽然不是按照最聪明的标准选拔出来的孩子们,品德也很重要。不过好歹也应该强于同龄人不少。如果这几年的时间你们没有真正的荒废。留下来的教程大纲基础知识,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了?不会以工程实践的名义用于水上嬉戏与玩乐了吧?你们可别抱着糊弄的态度,进度如何,我可是要检查的哦?不但要求你们掌握那些知识,证明过程和心得体会当然也要有。”此时萧轩也向孩子们郑重的询问道。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孩子们似乎早就有所准备似的拿出出了一些厚厚的学习笔记本。当然都是最近一年以来的数理课程情况。

    让萧轩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四年多的时间,这些原本应该是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们已经复习到解析几何相关的知识了。这些知识很多都是如今天主教会才会了解到的涉及最前沿的一些内容。物理知识方面,这些孩子们也都能够十分熟练的掌握了动能动量计算乃至关于抛物线原理一类的初高中课程。很多东西或许是相隔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