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兴路-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进攻的明军将领当然也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也没有指望这些试探性进攻的力量就能轻而易举的攻破拥有瓮城的城门,其目的仅仅在于让这些进攻的炮灰在城门之下变成尸体罢了。在这炎热并且很可能随时下雨的夏季,只要各个城门都拥有不少开始腐烂的尸体,那总有几分希望让瘟疫悄然之中传播开来,如果那样,对守城一方的士气也显然会是个明显的打击。

    夜幕渐渐降临下来,似乎继续攻城已经并不是很合适。尤其是守军可以很轻易的从城头向下投下照明和引火的东西让城外进攻的人暴露出身影实现一定程度的单方面打击的时候。至少从历来攻城战的经验来说,夜晚攻城对攻守双方都有一些利弊,但很明显对攻城的一方有更多的不变,特别是心理和心态上就不同。只有投入真正的精锐骨干用于赌博,说不定还会有那么一丝效果。

    在九个城门方向上平均用力的炮灰攻城结局是可以想见的,虽然进攻从黄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黎明,上万人的尸体密集的云集在从外城到内城不少的地方,可还是没有人真正突破炮垒防御着的内城城门内的筑垒区域。

    当六月二十九日天色再次放亮的时候,哪怕是守城战经验并不是十分丰富的田秀英等人也明白,昨天刚刚完成集结的城外大军在这一天的进攻很显然不会是昨天的时候可以相提并论的。

第181章 不同的时代() 
同大军刚刚在城下完成围困和集结之后最初展开的进攻不同,崇祯二年旧历二十九日围困京城的大军在白天展开的进攻明显不再是平均用力试探虚实,而是更为集中起来。靠近御马监乃至紫禁城方向的安定门成为这一天最初进攻的重点,十八门三千斤身管上下的红夷大炮分布在坑道与土垒两个方向上,集中在城门对过范围不超过十丈,距离不过一里左右相对密集的排列并且在西洋炮手的指点下接连不断展开火力的时候,进攻的压力明显开始有些变得不同了。

    连绵不断的开火让城门内的守军似乎根本没有重新修补土垒和土木工事的喘息之机,加上几百门大小将军炮也开始在利用木木工事加固炮管防止炸膛的情况下以更高的装药标准和重霰弹展开连绵不绝的开火。早已变的稀烂的安定门城门内一时间弹丸横飞。特别是借助着夏季常见的东风,滚滚的烟雾也逼近过来。

    借助着猛烈火力和烟幕的掩护,真正意义上针对城门的突击进攻开始了。这一次投入的不再是那些做为试探用途的炮灰,而是至少几千名还算勉强堪战一些的战兵,虽然也没有足够的铁甲武装起来,不过每个人的手里至少还算拥有抱着铁皮还算比较像样的盾牌。同时也不是清一色的近战兵了,进攻的队伍中同样有不少人背着早就已经填装好弹药随时可以在近距离上展开射击的火门铳。

    加强了装药威力的大小将军炮还以猛烈的火力用重霰弹向安定门内侧的方向跨过一里左右的距离展开抛射攻击。虽然流弹在这样的距离上散布范围已经很大,尤其是还是难以发现城内目标的时候更没有什么效率可言,不过己方军阵内猛烈的开炮还是对进攻中的队伍起到了一丝鼓舞作用。

    几乎与此同时,安定门的两侧更多的官兵们开始举着盾牌在督战家丁们督战之下集体向前逼近过来并逼近到抛射的距离上开始连绵不断的向城头上射出如雨一般的箭矢,逼近到更近距离上展开火力的炮火也开始。很显然,要想尽量的减轻进攻城门的压力,那么进攻的方向就不仅仅应该是城门本身,而要包括城门两侧至少一箭之地的范围。压制的范围也不仅仅是城头,还有城头内侧一定距离和范围之内。

    弹矢如雨一般的情况下,虽然守军还能凭借在城头上早就准备好土木工事和坑道最大限度的避免自身的伤亡,可向城头之下的进攻乃至兵力的安排都开始面临巨大的问题。

    火器时代固然因为拥有很多诸如万人敌乃至重炮一类的手段让很多攻城器械的效用大减,可在另一方面,进攻方优势的火力同样给城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这一次围攻京城的并不是寻常只擅长野战而火炮缺乏的农民军,而是装备了大量火器火炮的北方诸地边军的时候。

    见到对城头的压制似乎还算顺利,曹文诏不由的笑道:“来看那支传说中的天子禁旅的确是只擅长野战,并不懂得如何进行守城战。这种扣扣索索的不愿意投入真正本钱,也不愿意付出太多伤亡的乌龟战术,只会让我们很可能在今天白天就直接占领安定门城头了。。。”

    就在炮火的掩护下,连绵将近两里左右的范围内,上万投入进攻的兵力还有几百架云梯组成的云梯队也开始向整个安定门逼近而去,似乎意在迫使守军不得不露头抵抗不然进攻的队伍就很有可能大范围的突破整个城头了。

    似乎正如预期的那样,当猛烈的炮火让真个城头上连绵不断的城垛都开始被轰的七零八落,城头上的守军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并且只能趴着身子展开抵抗的时候,逼近到城头之下的攻城一方云梯攻城展开了。

    而在这时候,只有很少量的万人敌或者抛石机抛射出来的雷石乃至火球一类的东西从城内抛射过来,似乎整个守军并非一支明代的守城队伍,而是从春秋战国时代穿越过来,根本就没有多少守城手段的军队一样。

    因此,数以千计的明军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沿着连成一片的云梯展开了最后的登城攻击,并且源源不断的攻上了城头。在攻城一方强大的炮火和弹矢压制之下,突击方向上连绵两里范围内的守军似乎逃亡一空,根本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让出了城头。

    源源不断攻上城头的大军似乎只看到了守城的一方似乎在城内侧修建起来了同城墙差不多高,仅仅是略矮一些的土墙。在土墙的顶端,似乎是传统攻城楼车一般的顶端,只有看起来十分狭小的射缝暴露在外。就算那里面有不少射手,似乎火力也根本不足以对在两里的范围内取得全面攻城突破的明军带来多少威胁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同那些如楼车顶端一般猛烈打出来的火力却粉碎了很多人的幻想。在楼车顶端集中起来的二十名分做上下两排展开火力的少年们,仅仅通过楼车顶部下面早就填装好的二百多支三两重弹火器就在很短时间内射出了二百多发弹丸,两里范围内早就部署好的七八部楼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出了一千几百发重弹。打光的火枪迅速扔到了下面的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网子中由二百多名火器手以最快的速度借助城墙的掩护完成填装并源源不断的送到楼车的顶端将火力最大限度的集中起来。

    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或者火器不成熟的明初,这种战术很显然也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能够有效破防的的投射力量是稀缺的,近战肉搏才是决定性的战力,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登上城头的披甲盾牌手掩护住并逐渐在城头建立起有效的防御。

    可是当时代进入到十六世纪以后,能够破盾破甲的单兵火器开始出现的时候,一切似乎都有些不同了。

第182章 登城() 
攻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其实并不出乎毛文龙乃至曹文诏等人的预料。做为野战中的一支劲旅,怎么可能守城的时候如此不勘,并且在第一天的进攻中就被大范围的突破呢?那当然会是有一些后招和准备。在多少有些兵事经验,特别是辽东一带的守城防御经验的曹文诏等人看来,这或许是守城的一方节约兵力和物力的一种手段。因为拥有强有力的战斗力,因此未必害怕攻城的一方攻上城头。在城垛几乎被大规模的炮火完全损坏的情况下,冒着攻城的一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投射火力展开针对城下重装防护对手的还击,很显然不如在城墙内侧不止差不多的土垒平台针对攻上城头的敌军进行开火更为节约。这种战术一般的军队难以效仿,可是那些拥有强有力弓手和铳炮手的天子禁旅却未必不能效仿。只是曹文诏也没有想到城墙内侧展开后备防御的仅仅是两里范围内的七八步楼车一般的防守平台罢了。

    “传令各军!继续进攻!既然对手的火炮还没有露面,城外的障碍也已经解决,那就让云梯车架起来准备进攻吧!”曹文诏下令道。

    在火器和火炮的时代,传统攻城器具中诸如楼车一类的东西对于进攻方来说是最为危险的。不过体积面积看起来并不算庞大,只是随时可以架起来展开进攻的云梯车生存力明显强了不少。在守军没有多少城头上的像样抵抗,城外的障碍也被规模庞大的进攻兵力填平的情况下,三十辆早就准备好的云梯车很快就并排着搭载了城头之上,成为了一条通向城头之上宽达几十步的坦途。早就已经准备好真正意义上的精锐力量这个时候也开始在重赏之下举着少见的铁盾,身披像样的铁甲,掩护着大队人马娴熟的开始向城头发起了冲击。虽然有零星接连不断的投石从城内砸了过来,不过针对做好了进攻准备的攻城一方来说显然形不成什么威胁了。

    袁可立也在此时不由的低看了负责守城的一方:“自古攻城战,虽然攻城的一方往往需要更多的死伤和兵力,可如果防御的一方完全没有在城头上冒弹矢打击和死伤的风险拼死决战的勇气,那是决然无法成功的。。。”

    正如袁可立等人预料的那样,虽然在城墙的内侧防守的一方准备好了内侧的土墙还有楼车做为有掩蔽之下反击的手段,可是面对接着云梯车登上城头的那些提有厚重盾牌的精兵,威慑力一下就大打折扣,至少侧射的效果不是那么好了。就算可以靠猛烈的动量打倒对方若干人,也挡不住源源不断增援上来的兵力。一层层的盾牌借助着蹲起来的披甲兵形成如同城垛一般的掩护之后,攻上城头的鸟枪手和三眼铳手也开始利用火器同那些距离并不算太远的楼车火力点对射起来。

    早就有所准备的火器营炮手们在己方的部队占领了城头的情况下,也纷纷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把一些二将军或者三将军虎炮抬到了城根之下,当然还有很多更为厚重的带有支架的盾牌。整个城头之上也形成了越来越密集防御。虽然这些登上城头的明军凭借轻型火炮乃至一些十分简陋的火器威胁守军的能力也比较差,可是似乎也在城头上形成了比较巩固的防御。

    “对方的防守重点既然已经被我军接连不断的进攻兵力牵制,就按照准备好的方案开始吧!”亲自负责指挥攻城作战的袁可立下令道。

    就在明军于安定门外渐渐占领了脚跟并且从城头更远方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守军主意力的时候,东面朝阳门方向早就蓄势待发的明军一排山倒海之势集中五百多门大小将军炮展开了猛烈的轰击,短短几分钟内的十轮开红打出的数千发炮弹将二百步范围内的城垛变的残缺不全起来,让城头上的守军只能通过早就准备好的壕沟新宿向两旁撤退。几乎与此同时,在高大车盾掩蔽下的云梯车也纷纷支起了车架开始展开了进攻。

    虽然城头上的抵抗比安定门附近似乎更多一些,进攻中的队伍在逼近城头上的时候也有不少死伤于诸如万人敌一类的爆炸火器,可似乎是守城的兵力太过薄弱,还是轻而易举的攻上了城头。东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