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南洋-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作同当然不是劝阻赵含章对几人的无礼行为。赵含章冲周作同点了点头,转过来对着亲兵们道:“还等什么?老子说话不好使是怎么地?”

    “大人不可!”静坐案头的一名老说书先生站起来劝道。身后几名青年强忍着恐惧站到老者身后。

    “哦?有何不可?你也想跟他们一起么?”赵含章一脸阴沉的问道。

    “大人,就这样赶出去,他们必然过河报官,对大人不利呀!”老者再次劝道。

    赵含章心头狂喜,问道:“那怎么办?”

    “依小人之见,不如将他们留在果敢徐徐教化最好。”老者建议道。

    当然不是教化这么简单了,或者说犯不上教化教化。老者不过是劝赵含章将几人囚禁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已。

    “那就依你之言。先带他们下去反省。给老子看紧了,老子忙完了这边,就过来教化教化他们。要是老子回头过去发现少了人,就从你们家里找人来教化!”赵含章大手一挥道。

    赵含章当然没有闲工夫教化几个腐儒,不过是怕亲兵们不重视,让人给跑了,额外加一句而已。等亲兵将几人推搡出去。

    赵含章问道:“那你们跟我说说这“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可好?”

    “不过是满清奴役中原之行,以夷变夏之举。有何好谈?”老者张嘴道。

    赵含章不放心,将满清的老底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外扒拉,反复试探剩下几人的真实想法。

第七十章,新的聚义堂() 
问答一直持续到深夜,当然了,赵含章没有那个本事一直跟他们说这些,从一开始赵含章引导变为各位饱学之士给赵含章授课,反而让赵含章看到了一个落后的文明对先进文明的征服是多么的血腥。

    最后,场中的吓瘫了七人。只剩下八名说书人和两名儒生。赵含章这才心满意足的让人给十人安排了住宿,暗中监视住。自己回去浅浅的睡了一觉。一大早起来将几人召集到一块。

    十人心中一样踌躇得厉害,赵大人不会平白无故的找这么些对满清没有好感的人。赵含章刚刚到场,老者就赶紧问道:“大人,不知召集我等作何之用。”

    赵含章客客气气的问道:“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老夫刘玉泉,四处游荡,做了些年头的说书之人,当不得先生一说。”老者客气道。

    赵含章道:“老先生客气了,我想麻烦先生帮忙写几个说书的本子。”

    “不知什么本子要如此慎重?”刘老先生问道。

    赵含章道:“三皇五帝的本子。都说中华有上下五千年,可是这上下五千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一万年间的事情就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了。所以我想请您领着几人帮忙理理。”

    “这三皇五帝大清也是认可的,不知道赵大人为何有此一举?”刘先生更为惊讶了。

    赵含章笑道:“我想把这蚩尤帝也加进去。”

    刘老先生还是不理解,说道:“这将蚩尤帝加进去虽然有些骇人听闻,可是,也不过是骇人听闻而已。”

    赵含章再次点拨道:“要是说蚩尤帝本是中原一方诸侯,后于黄帝争夺中原不得而南迁呢?”

    “这……这事情虽然与当下共识不同,不过也没有什么吧?”老先生道。

    赵含章问道:“若是蚩尤南迁之后,子民散诸南洋各地呢?”

    老先生一愣,说道:“大人是想……”

    “我这附近有傣,佤等族。我想要所有黑头发,黑眼睛的民族都是蚩尤后人,而且蚩尤帝与黄帝本是同族。”赵含章道。

    “大人为何有此一想?”老先生问道。

    赵含章道:“英吉利对这片山水垂涎已久,满清又懦弱无能,仅仅依靠咱们果敢土司治下的几万人不足以对抗英吉利,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虽然清水河对面一样有汉人,不过毕竟不是他们自己的家园,不如生于斯,养于斯,葬于斯的本地人更愿意守住这方热土。

    我看这里很多民族,在内地同样有分支,只是大家和华人同种,却不同文。如同插出去的柳条子,虽然血脉相近,却无枝叶相连。若是光这样,不足以让大家伙齐心同西洋人斗。”

    “我看大人对满清并无好感,又为何愿意为他们守土呢?”老先生问道。

    “这大清是大清,中华是中华。两者虽然现在是一个整体,却又不能混为一谈。大清只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众多朝代中的一个而已,大清亡了中华未必也要跟着它亡。”赵含章道。

    “大人这说法与顾炎武(他的字叫忠清,听着别扭)的“国可亡而天下不能亡”有异曲同工之意。”刘先生道。

    “差不多这个道理,我们说说正事,不知道这个本子能写出来不?”赵含章将话题拉回来。

    刘老先生道:“能是能,不过要想达到大人想要的效果,最好是找几个修道之人。”

    当然,上古的传说,让道教来帮忙肯定错不了。首先,如何潜移默化的建立信仰指定是宗教人士知道的多一些。三皇五帝那会跟如来佛祖不搭边,自然用不着佛爷那边的,其他宗教自然也不管事。

    赵含章摇头道:“这个……我不想搞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进去。”

    华人历史上的类书籍都有一个通病,书不够,神仙凑。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跟神仙扯上关系。远古就不说了,那属于人类都这么玩的。华人更为彻底的是一直这么玩。

    赵含章想要的是故事内容足够经典,却又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让人潜移默化的认为这就是真的。就像三国演义,让关二爷一再被这个封个神,那个封个帝什么的。所谓的刀笔吏也不过如此了吧。

    刘老先生很是贴心的说道:“呵呵……其实不然,神鬼之事口中不信的人多,心中不信的人少。说不信鬼神灵异之事的大多是死鸭子嘴硬而已。再说了,这怎么写还不是大人说了算。不如就写作蚩尤为炎帝之后,率九黎与黄帝大战失败后,南迁为数部,一部为三苗,羌佤。一部继续南迁为南洋各族先祖。”

    “先生可是听说了什么?”赵含章强笑着问道。

    “哪里哪里,不过是看大人想为联合各部打好基础,所以将局面谋划得大些,为了将来留有余地罢了。英吉利既然连大清都在欺压,我想其他各族也讨不了好去。这大清周边各地那个不是收到中原文化影响了几千年,和华人本就有着天然的亲密,咱们不过是顺手而为之。”刘百里回道。

    赵含章心头惊喜不已,本来还担心无人可用,现在老天爷给自己送来一个能将自己的谋划充实完善的人才,让赵含章终于知道原来自己还是有主角光环的。

    “我有心创立一个专门从事此类工作的部门,不知刘先生是否愿意担纲?”赵含章深深一揖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刘百里一揖及地道。

    “好,我本事出身绿林,直接点说叫做土匪的。我见山寨里都有聚义堂,他们都是用来招人的,我们来建立一个真正的聚义堂,作为为土司衙门聚集民族大义之用。承担土司衙门宣传之用,各项文艺工作就拜托刘老帮忙操心了。”赵含章道。

    “这个,赵大人,何为文艺?”刘百里问道。

    “文艺?”赵含章也不知道具体定义。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就是唱歌的,写书的,说书的,说相声的之类的都由刘先生负责统筹。含章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明,咱们就慢慢来,时间长点之后您就能知道了。

    目前您主要就是给聚义堂充实人手,将咱们说的事情办好。最好评书,相声、大鼓、曲艺等各行各业都有相关的作品出来。

    也要想办法用附近各族的语言和山歌什么的来进行宣传,要保证一年之内各族都知道有这么回事,三年之内,各族能互生亲近之意,五年之后,最好各族都知道自己也是炎黄后人。”

第七十一章,书院() 
将刘百里几人安排妥当之后,两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看赵含章的目光不免热切起来。只可惜很遗憾,现在的果敢缺的是脚踏实地做事情的人,而两位儒生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不过本着物尽其用的准则,两人被收进了书院,跟着朱晟林先作教书育人之用。

    当然不是贬低教书这个行当,楂子树中心的两座山分了一座给书院,就完全可以看出书院在赵含章心中的分量。只不过和两人期待中的不一样。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华夏读书人贯穿始终的理想。当然了这并不会是最终的安排,赵含章也很希望手底下能有更多了人才。

    没有人能做好所有的事情,更何况赵含章也没有强大到一个人可以支撑起果敢的半边天。相信两人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能够教学相长,将自身的意识与赵含章同步,也许到那个时候,四处缺人的果敢必然有两人展现才华的舞台。

    教书先生加上朱晟林一起有三位,明显师资力量太过薄弱了些,好在还有周作同、彭法祖和土司府的师爷以及大小官吏可以抽些时间去书院帮帮手。连带着刚刚收进来的说书先生、账房先生等等,要应付书院的正常运转还是能够勉强够用的。课程暂时只有汉语、算学、武术、音乐四科。同时也只安排的第一年的课程内容,等待土司府在这一年的逐渐发展之后,有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源将课程的内容丰富起来。

    汉语课程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变,加入汉语拼音这一大神器。为什么说是神器呢?其实在老早的时候,拼音就出现了,但是真生成熟版本的拼音还是要等建国以后才真正意义上出现。提前将成熟版的拼音拿出来,在教学一途自然可以被称为神器了。

    在赵含章的坚持下,三百千被往后挪了挪,将汉语拼音和常用字放到了最前面。课文内容的编写上将一些历史知识、自然科学常识和赵含章想要给治下百姓灌输的思想加入进去。比如纸锅烧水、地球是圆的、鸭片对人体有害等等。

    说道地球是圆的这个事情,其实在明朝人们开始慢慢的认识到了脚下的地不是方的,可惜到了鞑子入关,地又莫名其妙的又方了回去。

    如此一来,汉语这门课程就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想必,这将比传统上的三百千要来得有趣的多,能够让孩子们愿意学,爱学。

    算学的内容并不多,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笔算,九九乘法表中抽取内容安排够一年的内容。麻烦的是,这些都是老式儒生们不不会的,也没有接触过的。只能是赵含先承担一部分教学课程,并抓紧时间将这些教给先生们。

    体育这个词现下没有几人能够理解,赵含章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词来描述体育课程,所以先用武术将就一下。也让学生的父母有种高大上的感觉,也能成为百姓将子女送到学堂的理由之一。华夏很长的历史上,山林田界之争的时候,有一对硬拳头还是很管用的。

    土司府的乡勇正在积极训练,准备应对随时有可能到来的战斗,当然没有办法安排会功夫的人来教授了,更何况,每个人会的功夫都不一样,整理出来一套拳法也相当麻烦。又只有赵含章亲自上马,将第一套军体拳贡献出来先练着。

    第一套相对于第二三套适合小孩子们练习一些,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