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全部散去,只留下几个来路不明的人。

    很明显,这是罗龙文一手策划的:那些刚进门的官差只是个幌子,这些抬轿之人及四名随从才是真正办事的。

    此刻的仲逸并不着急,借助兵马司的人做个表面文章,而真正要带他的则是罗龙文。

    至于那些官差,事后他们完全可以不认账,反正无人能证明此事,而他们人多势众。

    仅凭老姜头与两个伙计显然是无法辩解,况且他们本为当铺的人,而兵马司那些人本来就有权巡查街面的店铺。

    临走之时那为首的四旬男子一句:“押入大牢”也就只是说说而已,仲逸心中清楚:他绝不会进大牢。

    如此说来,这罗龙文接下来要怎么玩儿才是关键,当务之急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看看接下来要去的地方究竟是那里。

    一阵连续的安静之后,那规律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几声敲门声后隐隐听见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声,之后轿子便落地了。

    “下来吧”,一个深沉的男音,仲逸的脚落地便有人上前将蒙在他双眼之上的黑纱解掉。

    天空阳光明媚,黑暗之后重见光明,仲逸感觉双目有些刺痒,环视四周,稍稍定神之后才缓缓恢复过来。

    只见此地为一处独院,院子不是很大,但够一家居住,两间大屋居中,左右一侧各一间偏房,与其他小院并无差别。

    只是这院墙高了很多,甚至高的有些离谱,好在院墙之外皆为大树所绕,枝繁叶茂之下将这个小院掩盖的恰到好处,想必从外望去定是极不显眼。

    仲逸心中暗暗发笑:莫非?这就是那人所说的“押入大牢”?

    “庞老头,人给你带来了,这是刚抓的,不过你得当心,这小子会轻功”,一名男子向刚刚从侧屋中出来的老头说着什么。

    老头抬头望望天空,他并不正视院中之人,而是随意开口:“既是会轻功,那这个石林院能关的住吗?人跑了,我老头子可不管哦”。

    那男子听罢大笑几声,一脸不屑状:“会轻功怎么了?咱们罗大人为你派了四大高手,他们就住在隔壁那个小院,有事你喊一声便是”。

    老头依旧没有理会,那名男子继续他的自信:“况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小子的店铺还在呢,他不会跑的,等过几天”。

    “好啦,知道了,你们走吧,有事我会喊的”,老头一脸的不悦,转而朝仲逸这边望望。

    仲逸趁机打量一番:眼前的老头发须灰白,中等个子、略显消瘦,但精气神尚可,说话干脆利落,步伐沉稳,年纪应在五旬之余。从他与方才那些人对话来看,他应是小院的管事,而且有些资格,至少那些人不敢惹他。

    众人离去后,老头便缓缓靠上前来,盯着仲逸看了半天,直到被仲逸狠狠瞪了一眼后,这才将目光收了回去。

    老头并不着急,他捋捋胡须,下意识点点头,脸上则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开当铺的,还是药铺?”。

    仲逸继续打量着小院,并未理睬,随意回了一句:“为何非要开这两样店铺?”。

    老头:“不开这两样店铺,你来这里作甚?”

    仲逸:“开这两样店铺,就要来这里?”

    “开不开这两样店铺你心里清楚,如今来到这里,你心里也清楚”

    “这里?是何处?”

    “此处叫石林院,是某些人的大牢”

    “大牢?刑部大牢?顺天府大牢?还是五城兵马司的大牢?”

    “大牢就是大牢,何必前面冠以名称?禁其足、禁自由,足出不了户,便是大牢”

    “莫非?这是某些人的私牢?听说过私设公堂,今日眼见私设大牢,真是大开眼界”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何来“公”与“私”之说,掌握在个人手中便是私,公也变成私”

    “你是何人?听此言,似乎对这私设大牢之事并不赞同”

    “老朽姓庞,大家都喊声老庞头,私设大牢名号太大,我一个小老头赞同不赞同,又能如何?”。

    “高手啊,没看出来”,仲逸这才回过头来望着他:“如此厉害的角色,怎么会屈尊于此,做这种卑劣之事呢?”。

    老庞头并不理会,他轻轻嗓子,向里屋大声喊道:“你们两个出来吧,有新人来”。

    话音刚落,主屋一扇门缓缓打开,两个懒洋洋的人影走了出来,仲逸放眼望去,两名中年男子已来到他们面前。

    “这是大林与小刀,姓氏名讳也懒得打听,大家都这么叫,开药铺的,给你们介绍,这位是?”,老庞头转身望着仲逸:“年轻人,总该告诉你叫什么吧?”。

    “仲逸,两位兄弟也是?”,仲逸一脸无奈道:“不会这么巧吧?”。

    老庞头继续向二人介绍:“仲逸,是开当铺的少东家?”。

    大林与小刀刚欲打声招呼,却听仲逸上前询问老庞头:“庞伯何出此言?”。

    老庞头脸上微微一动,而后便指着大林与小刀:“看看,他们二人人都是开药铺的,来这里没几天都患病了,现在后厨都熬着药呢,你是开药铺的能看不出来?”。

    末了,他补充道:“当铺一行颇为熬人,你年纪这么轻,不是少东家是什么?大概连当物估价都未学会吧?”。

    仲逸后退几步,眼睛瞪得老大:“果真是高手啊”。

    老庞头刚欲开口,却听大林与小刀先后开口:“仲老弟先忙,我二人身体稍有不适,晚上再聊,反正都住一个院”,说完二人便转身回屋。

    “晚上再聊?都住一个院?”,仲逸心中暗暗钦佩:“洒脱、淡定,明明被关到这里,说起话来感觉像住客栈似的,难道这里的人都这么非同寻常吗?”。

    看看日头已是晌午时分,仲逸摸摸肚子:该吃午饭了。他只得再次开口:“庞伯,吃饭怎么个说法?出去买呢?还是有人下厨?”。

    老庞头似乎若有所思的样子,经这么一问,这才缓过神来:“我就是负责下厨的,不过午饭只有面镆、咸菜、米粥”。

    “什么?”,仲逸诧道:“酱肉、青瓜可有?我付银子便是”。

    老庞头:“午饭只有面镆、咸菜、米粥”。

    咳咳,真是个倔强的老头,仲逸只得再次露出笑意:“那晚饭可否上街买些熟肉之类的,随便什么,只要带荤腥的就行”。

    老庞头:“熟肉?大约是还要一壶上好的老酒,再来几味下酒菜?”。

    仲逸一阵感动:“如此,甚好,甚好”。

    老庞头:“晚饭只有面镆、咸菜、米粥”。

    我去

    仲逸这下彻底无话可说,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不露声色来此,为的就是与这帮人周旋,至于吃喝,先就忍了吧。

    这时,老庞头再次盯着仲逸,一脸沉思状:“方才你说你姓仲?”。

    “嗯,”仲逸点点头:“姓仲就只能吃面镆、咸菜、米粥吗?”。

    老庞头不予理会他,而是自言自语道:“仲姓排于大姓姓氏一百八十开外,万余人中不足十人,江苏为仲姓第一省,能来京城开当铺想必有些家底,莫非你是扬州人?”。

第121章 在为你卜一卦() 
石林院?好神奇的名字。仲逸正坐在院中那条宽大的石凳上,表面平静之下,内心却疑虑重重。

    才见面不足半个时辰的老庞头屡屡抛出一些奇谈怪论,令人颇为费解:自己的姓氏从未有人提及,更无人对此这般熟悉,仅仅凭借一个“仲”字,眼前的老头就能说的头头是道。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头?

    当初上凌云山时,师父凌云子并未说起自己的身世。

    其实,一直以来,凌云子对自己的过去很少提及,作为他的弟子,仲逸只是知道凌云子之前的名字叫“仲云寒”,也正是因为此,他们师兄妹三人这才分别被取名:仲启、仲姝,还有仲逸。

    作为凌云子的关门弟子都知之甚少,那外人对凌云子就更是知之甚少,若老庞头对这个姓氏的敏感是来自师父的话,那只有一种解释他对师父的过去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于二人之前有过交集。

    “看不出来庞伯对姓氏如此在行,不过在下并非扬州人,而是来自山东济南府”,仲逸不以为然道:“即便是江苏为仲姓第一大省,也不见得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个姓氏”。

    仲逸想着:若是罗龙文查起自己的“身世”,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这个山东济南府的“祖籍”是当初托人所办,即便查到也无甚要紧。

    从山东济南府这个户册来看,丝毫与凌云子没有任何关系,而自己的真正祖籍在北直隶保定府蠡县,所以抛出山东济南府这张牌,丝毫没有任何影响。

    老庞头连连点头:“你说的没错,仲氏供人的祖先为仲由,字子路,是‘孔门十哲’之一,从第64代开始使用统一的辈分字,除江苏外,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安徽一带亦有,你来自山东也不为怪”。

    “庞伯学识渊博着实令在下钦佩”,仲逸一脸不解道:“不知庞伯对这姓氏有专门的研究,还是单单对我仲姓一家如此?”。

    老庞头脸上微微一怔:“少东家莫要见怪,老朽只是对这相学有些研究,而姓氏、生辰八字、风水之学本就是其中需要考究的,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不止针对你仲姓一家”。

    “哦?原来如此”,仲逸对这位老头的好奇有增无减:“那‘荣’姓作何解?”。

    老庞头起身而立,他来回踱步,之后便用他一贯的语速开口:“荣姓是个古老的姓氏,它的始祖,乃黄帝座前大臣荣将,也称荣援。所谓‘荣氏望出上谷’,上谷正是荣氏的发源地。主要分布在奴儿干都司(吉林、黑龙江)一带,宋*百家姓中排名99位”。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头?”,仲逸不得不恭维他两句:“庞伯果真是见识不凡,既有此大才,为何要屈尊于此?为那歹人做这伤天害理之事?”。

    “伤天害理?”,老庞头急忙摆摆手:“公子此言差也,你等来此并非我愿,是去是留亦非我愿,老头每日还能为你们做的三顿饭菜”。

    “面镆、咸菜、米粥?”,仲逸笑道:“这还用做吗?随便上街卖个现成的,不过来这里的人并非你愿,这倒是实话”。

    既是懂得相术,老庞头自然对这位眼前的“当铺少东家”另眼相看:来这里的人要不就是恐惧与牢骚满腹,后来知晓并无多大危险后便欣喜若狂,又是讨好他,又是塞银子,只为多吃一口、多喝一杯。

    看仲逸的年纪不到二十,可他却来此后并不恐慌,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仅是那面镆、咸菜与米粥,也只是一句玩笑而已。

    “老朽看公子相貌堂堂、气度不凡,要不为你卜的一卦如何?”,老庞头立刻来了兴致,好久没有遇到自己主动愿占卜的对象了。

    “又是卜的一卦?这模样怎么与当初来京城时外叔公的随从这么相像?”,仲逸想着若是外叔公的随从,他便忍了,毕竟是为了甄别自己的身份而做的权宜之计。

    若换做别人?呵呵

    仲逸缓缓起身,他刻意拍拍身上的灰尘,那声音大的有些夸张:“恐怕要让您老人家失望了,在下从不信那相面占卜之术,你还是另找他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