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大明缺银子啊,北御鞑靼,南灭倭贼,率军出战要银子,修城筑工事要银子,练兵要银子,办书院也要银子

    因为银子,嘉靖帝在严氏父子面前流露过多少无奈?因为银子,本该能打胜的仗却匆匆了事,甚至转胜为败。

    盐课提举司虽只是一个从五品,但毕竟接触道盐务,而‘一粒盐而知天下’,绝非皇帝的一时心血来潮之言。

    铜矿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却偏偏遇到了黑金山,有此牵出陈覃,而陈覃却插手了师父兵书之事。

    即便凌云子不来云南,仲逸也确有上凌云山向师父讨教一番的想法。

    如今师父问道眼下最重要的事儿,仲逸毫不犹豫的说了那两个字——“银子”。

    凌云子也并未立刻开口,而他的脸色却似乎变得更加欣慰,对自己的三个弟子来说,无须说的那么详细,他便一猜便知。

    “逸儿,这些年你还是没有变,能言明心中之想,再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为师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在此之前,仲姝见到他时,已仲逸的计划告知,凌云子更是了如指掌。

    仲逸立刻抬头道:“这么说,师父您同意弟子的计划了?”。

    凌云子却微微摇头道:“你的这个计划还不能算作计划,人们往往喜欢既定计划,但计划之外总有一些意外,这个意外又往往会将这个计划打乱,之后,你的计划又得要重新计划,如此而已”。

    仲姝似乎想到了什么,这或许也是仲逸心中之想:“师父,卫叔叔去了那里?他是不是遇到什么意外了?”。

    见凌云子却没见到卫缨,仲姝是这样问的,见到卫展而没有见到卫缨,仲逸是这样问的,这是他们的多年的习惯:师父在,卫叔叔必站到一侧。

    窗外月色渐高,街上行人寥寥,不少人已安然入眠,一个美好的夜晚已然来到。

    “这个等你们过些天就知道啦”。

    凌云子伸开双腿,缓缓下地道:“云南这个地方不错,为师还想带着你们的小师弟再多转转,各自忙去吧。想当年,为师也就是带着你与宗武一起下山,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末了,他笑着对仲逸说道:“到时候,咱们再说说,你的——计划”

第757章 闭门不出() 
天气不错,次日一大早仲逸便早早起来,还未来得及洗漱便跑了出去。

    本是向师父过去行礼的,但迎面却撞到了一个身影。

    ‘仲大人,这么早就起了?’。

    肖大可急忙向仲逸赔罪:“我走的太急,只顾着低头走路,可不是有意的”。

    见是肖大可,仲逸有些意外道:“什么情况?昨天忙一天不累啊?多睡一会儿又没有人说你,劳累命”。

    见一切院内一切如旧,仲逸立刻明白了:师父已经走了。

    “见夫人了吗?早上吃什么?”。

    仲逸伸伸衣袖,不由的用拍一拍:“这件衣衫,该洗洗了”。

    肖大可摇摇头,随意说了一句:‘夫人好像上街了,听妙妙说街上新开了一家酱肉店,排队的人很多,去的晚了就没了’。

    原来如此

    “差点忘了正事,听林大团说发生了一件大事”。

    肖大可这才上前低声道:“听说啊,那个无名山寨,就是当初将林大团和小灯笼绑上山的那一伙儿人,不知怎地,全被人杀了”。

    仲逸双眉一展:“是吗?还有这样的事儿?是那路神仙下凡,做了这么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呵呵,怎么现在才知道?不是那个过路之人,就是那大当家的自己散布出来的消息吧?

    若是换到唐小丫那个时代,此事一定得上头条了。

    肖大可却似乎没有那么大快人心:“话是这么说,但到底是谁干的呢?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呢?要知道,这伙儿山匪是有来历的,好像上面还有什么人”。

    肖大可一知半解,仲逸也不必解释,二人说了半天,无非就是‘此事不管我们盐务衙门的事儿,该干什么干什么便是,剩下的这个摊子,就交给有司衙门吧’之类的。

    仲逸要转身回房,肖大可才走几步,这便又想起了什么:“仲大人,听小灯笼说,他们探矿那边有了新进展,要不咱们今日过去看看?”。

    仲逸连转身都转便连连摆手道:“不去,你们看着办就行”。

    肖大可又问道:“盐井那边今日还放盐,要不过去看看?”。

    仲逸这才转过身来,故作生气道:“既然是这样,那你还不过去看看?不是让你好好盯着嘛?”。

    肖大可只得匆匆告退,心里却暗暗叫声冤枉:这些个灶户们,叫你们不要请仲大人过来,非得要请他看这个热闹的场面。这下好了,我这一千两银子的事儿也来不及说了。

    “改日吧,这个月一等衙役的赏银、灶户们的酒肉银子足够啦”,想到这里,肖大可不由的满意背着双手,踱着碎步慢慢悠悠的出了衙门。

    还早着呢,今日有能放出不少盐吧?

    肖大可走后,仲逸洗漱一番,随意到伙房用了饭菜,这边又来到院子转悠,时不时的望着门口的方向,却依旧不见有人来。

    “仲大人,这么早啊?”,门口的守卫见到他,立刻随意打声招呼。

    仲逸微微点点头:“这还早啊?莫不是你们想偷懒不成?”。

    那两衙役立刻摇头求饶道:“不不不,怎么可能呢?你看看门口这两石狮子,干净的没有半点灰”。

    仲逸望着不远处的小摊,阵阵热气冒起,那淡淡的香味也就飘了过来,才用过饭,胃口又不由的被提起来了。

    ‘这个鸭血汤烧饼,还有馅饼,对了那个秘制酱肉,各来一份’。

    来到小摊前,仲逸一通乱点,之后便将一块银子放到桌上。

    小摊主们纷纷向他打着招呼,却坚决不收银子:“仲大人,你上次给的银子,像这样的吃喝还够买半年的,这次就千万不能再这样了”。

    见很快就打包完成,仲逸却不由的笑道:“那就再续上一个月的,但不是现在要”。

    轻轻拍拍肚子,仲逸望望天空道:“午后吧,你们各自叫人送进来就行,不着急”。

    好吧,这么一说,怕是过不了多久,盐课衙门进进出出送饭的都要超过十人之多了。

    都习惯了,街上的人都知道:盐课衙门最好进,谁去都可以,还可以管饭。

    “今日进府的人多,不要盯得那么紧,都把人家吓住了”。

    再次来到门口,仲逸向那两个衙役叮嘱道:“站姿是咱们的精气神的,与他们无关待会夫人还定了几样东西,还有人送进来,不要问那么多”。

    两个衙役立刻笑道:“仲大人你就尽管放心吧,保证没人说咱们盐课衙门的不好”。

    今日是铁定不出门了,仲逸来到书房,见桌上摆着一副棋盘,好像是之前与仲姝对弈过的。

    走进一脸却不由的皱起眉头:这是一副残局,只要一子走错,对方轻松可以将你置于死地。

    能来书房的,除了自己外,就是仲姝了,不过他们二人打小就没有这样的棋路。

    仲逸立刻上前,细细盯着棋盘,几次举起棋子,最后却又默默的收回,一时不知如何落子。

    “师父啊,你这是给弟子出了个难题啊”。

    干脆将棋子放回原地,仲逸默默的望着窗外:多年前,一个老者在木亭之下自己与自己对弈,一旁是一个铁棍支架的火炉,上面是冒着嘶嘶热气的水壶

    到了午后,仲逸都有些困意了,但依旧没有人来向他禀告,那些小摊主们的小吃纷纷送了进来,不过他现在反倒没有什么胃口了。

    晚饭前,仲姝回了府,来到书房便也与他一起看着桌上的棋盘,最后说了一句:“不要等了,今日怕是没有消息了”。

    接连三日,这位向来闲不下来的仲大人依旧没有出门,甚至有人都怀疑他是不是生病了,不过见他又时不时的来到院子里转转,陪同的是仲夫人,没有半点异常,大家这才放心下来。

    这日午后,仲逸正在书房发呆,却听门外有衙役来报:外边有人来送饭,说是穆大娘的拿手菜

    仲逸随意向衙役摆摆手,那人退去后,他猛地起身,还未来到门口却见仲姝走了进来。

    她的身后站着一个人,如同当年的虎背熊腰

第758章 神秘的盐商(上)() 
“见过卫叔叔”。

    回到书房,仲逸和仲姝上前施礼。

    卫缨刚从城外回来,衣着打扮还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如同街边小摊送饭的伙计,不过身上还带了一个不大小的包袱。

    仲姝早已备好一套新衣裤、连同鞋袜等,但卫缨却笑着拒绝道:“我就是一个街上送饭的伙计,如何能穿的了如此干净崭新的衣衫?还是收起来吧”。

    仲逸将泡好的茶水递上,桌上还有一些果蔬、点心,如同凌云山时的摆设。

    卫缨也不再客套,他笑着缓缓落座道:“逸儿啊,你这个盐课提举司的提举大人,怕是有一阵子要忙了”。

    仲逸和仲姝闻听此言,立刻上前,他们心中立刻明白:卫叔叔定是不虚此行,他绝对就是师父说的那个——意外。

    那日在五井盐矿运完盐后,一些盐商走出盐田一带后突然改道,直奔向西的方向怒江而去,而这一去便是近四日的路程。

    大理府继续往西怒江一带,越来越偏,即便白天也见不到闲人,盐商们走的是山道,中间换了几次马匹,赶路之人也就在马车上随意歇息歇息,人歇车不歇,昼夜兼程。

    “按照你们师父的嘱咐,我一直跟着这些人,一直到了一个怒江很偏僻的山道中,周围皆是山石、林中草木旺盛之地”。

    说着,卫缨拿出一块白布、布上画的是路线图,他顺着图上的标志道:“就是这里,这些盐商们将这些盐全部脱手,而后拿了银子原路返回”。

    仲逸心中暗暗一惊:这些人虽是拿了盐引的,但这与贩卖私盐有何两样?如此大手笔,接手之人必定会借机抬高盐价,之后便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如此一来,到手的银子就不知翻了多少倍?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再往西就是缅人的地盘了,这些人要将盐运到哪里,在这荒郊野岭的,能脱手吗?

    “还有一件事,就是前些日子发现的”。

    卫缨看出了仲逸的疑问,但他却并未急着解释,而是转而继续道:“此事事发突然,牵扯面广,目前还不为人知,但看情形,朝廷已经接到所报了”。

    原来,在大理府西侧一带,发生了一起令人汗颜之事:一群不明身份之人突然闯进一处驿站,将那里的东西洗劫一空。

    按理说,驿站也就是上传下达,协助一些马匹公文的差事,平日里也没什么要紧的公务,更不会堆积太多的货物,可偏偏那日下雨,当地土司向朝廷上贡的不少东西全部装车,才走不久,只得暂时寄居在此。

    这些马车中装了不少珠宝、玉石,还有茶叶、瓷器等,其中不少是当地土司精挑细选向京城送的,因其有明显的云南地方特色,加之原料稀缺、做工精细,可以说价值连城。

    常言“祸不单行”,恰好有一批客商也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