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二拉住剩余的人,一起求道:“只要我们跟着这位大人,我们就有活路”。

    还真别说,至少一时半会儿是不用担心生死了。

    “还不谢过这位大人?”。

    乔二见众人还懵懂着脸,急忙说道:“回头我再向你们解释,想活命就先听我的”。

    壮汉倒是壮汉,这些人之前确实也是个狠角色,但说到了想活命的话,谁也不傻。

    ‘到了黑山后,你们三人要相互密切配合,我们要什么,就不用再说了吧?’。

    眼前那名收起长剑,冷冷的说了一声:“岸边那几人已被解决掉,连同方才掉入河中的这二人,你们自己设法向陈崔九解释吧”。

    一阵风过,众人只顾着磕头求饶,却见船身轻轻一晃,似乎又是一阵风吹过。

    “这?就走了?”。

    那中年男子不时的转身望着水面,连个鬼影都没有了。

    “我的妈呀,这该要有多少年的轻功底子啊?”,惊讶之余,连双腿的冰凉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乔二,你快说说,方才那人到底是什么来头?难道比我们老爷还厉害?要不是见他身手不错,我早就”,那中年男子也收起利刃,不由的伸伸脖子,确定上面的东西还完好无损。

    乔二脸上是一股奇怪的笑意,不屑中夹杂着一些神秘:“比起他们,老爷就是这个”,竖起小拇指,几乎要笑出声了。

    “大家都听好了,从此之后我们只听这位大人的,什么老爷、九爷的,都已经过去了”。

    乔二顿时觉得自己更‘高人一等’了:‘到了黑山后,我们一定要将那里发生的一切详细记录,向这位大人禀告’。

    “那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你以为老子是被吓大的?到了黑金山还怕他吗?他来一个试试?九爷灭他是易如反掌的事儿”,那中年男子又忍不住要‘厉害’一番了。

    “闭上你的臭嘴,都给你说了,九爷算个屁啊,没听说锦衣卫吗?没听说锦衣卫北镇抚司吗?”。

    乔二笑道:“老爷和九爷不是要杀我们灭口吗?不是自认为万无一失吗?方才人家只言片语间就摆平,可怜某些人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

    “啊?”,一一阵沉默。

    ‘快走吧,船要漏水马上要沉了’,不知天高地厚,是因为你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黑金山一带有山匪出没,后来被陈崔九统一收编,之后他们继续在这一带活动,实际上也就成了这位九爷的打手而已。

    如此安排,还可以起到一个障眼法的作用:有这些山匪偶尔闹闹,周围的百姓更是不敢轻易靠近这一带、靠近黑金山。

    只是这些山匪毕竟不是黑金山的常驻打手,对山上的人也并非全部熟悉,偶尔发生一两场意外,弄个‘自己人伤了自己人’的事儿,倒也不足为怪

第735章 毛遂自荐(上)() 
陶朔最近的日子真是惬意多了,上次黑金山之行后,他能明显到那种被重用的感觉,连其比他资历老的家丁,都向他讨好般的打招呼。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别人看来:若是陶朔一直在陈府做下去,必定是‘前途无量’。

    陈府一下子不见了那么多人,大家却似乎没有察觉到,该干什么便是什么,如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只是时不时的背后议论两句而已。

    大户人家,规矩真严。

    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陈覃这个老爷在,只要这个管家在,其他人那怕是死去那么一两个,那都不是什么事儿。

    日子照常过,不管他人门上霜,这本就是一种生活姿态。

    这日午后,陶朔刚在属于他那个独立的房间打着盹儿,却见陈覃和他的小妾走了过来。

    ‘陶朔啊,不知为何,我这嘴又馋的不行了,就是想吃孙记那芝麻烧饼,再来点孙家的酸辣汤’。

    小妾摇摇摆摆的说着,不由的抿抿嘴唇:“当然,要鲜的啊,凉了就不好吃了”。

    陶朔立刻恭恭敬敬回道:“您尽管放心好嘞,保证回到府里芝麻还冒着热气,汤还是那么烫”。

    “要么说陶朔这小子机灵啊,干活就是仔细,嘴也甜的很,用着顺手,咯咯咯”。

    那小妾摇摇摆摆的转过身去,边走边说着,陈覃一直在旁边点着头。

    ‘就是个吃货,吃死你’。

    陶朔又懒懒的坐在那里,一脸的不悦:这他么都是些什么差事?比起在东南福建时,随仲大人穿山越岭的,还能遇到那个奇怪的山洞,简直没法比。

    “对了,正好上街去溜达一圈儿,顺便去诚信堂找罗大哥说说话”。

    想到这里便来了力气,这也是陶朔目前在这里‘苦心煎熬’的最大动力。

    街上行人不少,每到这个时候,陶朔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何整天都见到这么多人闲逛?他们都靠什么吃饭?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过的如此苦逼么?

    转眼再想想:或许在别人眼里,自己没准也是个在街上‘闲逛’的主儿,可是谁又会想到,待会儿还要去买芝麻烧饼和酸辣汤?

    自己最大的不幸,在别人看来只是淡淡一笑而已。

    前面是墙根,平日里总有一群人围着这块空地,要么是看看杂耍,要么就是听听说书的老先生,花几个零钱,顺便图个乐子,倒也是个不错的消遣。

    “大家伙儿可是看仔细了,这可不是我说的,再给大家念一遍”。

    见前面木台上站着一个老头儿,看穿着应该是能识文断字的那种,他正指着墙上告示,大声向人群中念着,边念还顺便解释几句。

    “这可是盐课提举司衙门仲大人亲口给我说的,这告示还有假吗?”听了这么一句,陶朔立刻凑了上去。

    “从即日起,但凡有一技之长者,譬如擅筑田、打铁、雕木、识玉、提盐皆可到盐课衙门毛遂自荐,衙门有考核,录取者可得赏银五两,之后做工另计,工钱加倍”。

    老头念了多遍,不得不从一个年轻人手中接过水杯,大口喝起来。

    ‘老刘头儿,你说这个‘毛遂自荐’,它是个什么意思呢?’,人群中渐渐热闹起来,这老刘头其实就是个街边摆摊测字儿的,大家对他并不陌生。

    老头儿摸摸嘴巴没好气道:“就是你有什么本事自己说出来,让仲大人看看到底是不是绝活儿?”。

    末了,他又叹道:‘无知啊,真是无知,这样的人,该怎么救呢?’。

    人群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向众人说道:“我说你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管他什么毛遂自荐的,就看你们有没有一技之长?然后再挣到那五两银子吧”。

    ‘是啊,咸吃萝卜淡操心,真是的’,人群中有人立刻附和。

    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围在这里看热闹的大多是没有所谓的‘一技之长’,否则,也没有这份闲心在这里凑热闹。

    陶朔看了半天,这些字他自然是认识的,不过这些字后面的意思他也要琢磨一番:仲大人向来不按套路出牌,但如今闹这一出,到底是何缘故?

    按理说,仲大人是管盐务衙门的,要招个会制盐、筑盐田的无可厚非,但要这雕木、识玉的干什么?

    说起雕木、识玉器的,倒是让人不免想到诚信堂,这些东西店铺里都是有的啊。

    打铁?看到这里,陶朔心里就是一阵嘀咕:说到打铁就想到了炼铜,难道仲大人已开始准备部署黑金山之事?

    ‘但愿这是一种巧合,要处理黑金山的事儿,要打铁炼铜的干什么?要我说啊,直接派兵围了黑金山,不服软者,格杀勿论,那才叫一个痛快’。

    想到这里,陶朔就觉得心里痒痒的:尤其是那个叫九爷的,到时若是被抓住,老子非要把你千刀万剐了不可,还有那两个壮汉,就是埋掉那个苦力的,也不能放过

    “这位老伯,敢问盐课衙门为什么要出这样的告示呢?这打铁的与盐课提举司有什么关系呢?”。

    犹豫半天,陶朔决定还是为仲逸做点什么:如此一问,倒也正好向众人一个解释,否则,某些人又要拿仲大人做文章了。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嘛”,老头双手示意,不由的提高了嗓门:“你们都看到了吗?这位兄弟才是明白人,人家这才叫看的——仔细”。

    陶朔觉得有些尴尬,却见老头儿转过身,指着不远处的墙上道:“这是知府衙门盐课盐课衙门一起出的告示,没说是专门要盐务啊”。

    陶朔不由的跺跺脚:这一着急,倒把旁边这张给忘了。

    那老头儿的声音从身后继续传来:“新来的知府大人说了:为了改进农桑、提高收成,这才出的告示,这可是我们的福音啊”。

    老头满意的捋捋胡须:‘实话告诉你们,老头儿我每日站在这里讲两个时辰,早晚各一个时辰,一个月就是五两银子,你们说惊喜不惊喜?’。

    “唏嘘,你还是去感谢仲大人吧?”,人群中一股酸酸的味道。

    说到银子,也就是五两的样子,老头儿简直就乐得不行:看来,比起读书,白花花的银子还是更吸引人的眼球。

    ‘那为什么要盐课参与呢?’,看到知府衙门的告示,陶朔已经没有太多压力了。

    那老头儿笑道:“小兄弟你不会是外乡人吧?谁不知道我们盐课衙门新来的提举仲大人大方吗?不然,这些银子谁出啊?”。

    呵呵,没有比这有理的解释了,还是仲大人技高一筹啊

    陶朔笑了一句:“谁说我不知道仲大人了?他当初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还曾在东南福建抗倭,那场面”。

    可惜不是程默,不然陶朔很快便可将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过来。

    ‘对,这位兄弟说的没错,要说我大明能文能武的不多,但仲大人绝对是一个,这是我们的福气啊’,说到仲逸所有人都是一片称赞声。

    嘻嘻,陶朔向老头打个招呼,满心欢喜的向城中走去,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儿:黑金山那些苦力有福了,他们的一技之长,终于可以得到应有的回报了

    卖芝麻烧饼和酸辣汤的铺子离的很近,皆因两家可以互补的缘故:来块饼子,就点热汤,一举两得。

    听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好这口,什么烧饼、鸭血汤之类的,只要味儿正宗,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不过想到是陈覃的那个小妾,陶朔的心里就不是滋味:白瞎了这些好东西。

    ‘是个芝麻烧饼,要刚出炉的’,陶朔对一个胖乎乎的师傅喊了一声,之后便不再言语,他的服饰不允许他像个正常人。

    这是陈府家丁特有的服饰,店家们看到唯恐躲避不及,但又避不开,毕竟店铺在这里开着,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能笑脸相迎了。

    “这位兄弟,这是你要的饼子,刚出炉的,保证您满意”,那烧饼师傅将烧饼包好,满脸的笑意。

    陶朔匆匆瞥了一眼:这那里是十个烧饼?给多了吧?

    “给你银子,收好了,以后放机灵点,麻溜的”,陶朔拿着饼子大摇大摆的向酸辣汤铺子走去。

    烧饼师父接过银子,简直要哭了:这银子还给多了,不会是做梦吧?

    又打了三碗汤,陶朔特意叮嘱:汤要辣、要酸,之后又要了一个食盒,四下转悠转悠,确定没有人盯着,这边绕到诚信堂分店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