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管家这才缓过神来:这怎么可以呢?这个‘差事’,至少要给自己一笔不小的好处银子才行,此外,每个月还有不少‘孝敬’呢。

    也不想想:上街买菜卖肉,狠狠的压价,回头回到府中再稍稍的抬高那么一点点,日子久了也是一笔不错的收成。

    街上的商贩自然还有的赚,他们不会说,府里就是陶管家了,他拿了银子比谁都嘴巴闭的紧,陈覃会过问吗?也就那么回事了。

    众目睽睽之下,陶朔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

    众人诧异:这小子是不是傻了?陈覃都这样问了,还怕什么呢?放着这么好的活儿不要?

    陈覃脸上微微一松,这才似乎来了点感觉:“为何不行?是嫌工钱少了?还是活儿太多了?”。

    陶朔再次摆手道:“不是,都不是,只是因为小的才来府上,本就不该双倍的工钱,而上街采购这个活儿,务必要过一段时日才行”。

    “为何过一段时日?”,陈覃看来确实是告老还乡了,或许也是为了家事,否则,这些小事还真的没有必要过问。

    “老爷,若是过一段时日,大家伙觉得小的这个人还算厚道,做人也还算本分,那小的便做了”。

    又是摇头,又是摆手,陶朔简直可爱极了:“小的认为:若是没有老老实实去做一件事儿,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陈覃缓缓起身,望望已被‘选中’的四人,不由的望了陶管家一眼。

    这一眼,陶管家立刻低下头了。

    “你们都回去吧,过几日从新招家丁”。

    陈覃意味深长的向陶管家说了一句:“今日白让人家跑一趟,回头你那些银子,分发给他们,但是这个自己你自己掏”。

    陶管家有些哆嗦汗颜道:“是是是,我办事不利,这银子理应由我付,理应如此”。

    陈覃背抄着手,懒懒的说了一句:“继续招人,不过就再着四个人吧”。

    陶管家微微一怔,而后连连点头:“是是是,我这就去办”。

    走出几步,陈覃有叹口气道:“对了,他姓陶,你也姓陶,五百年前是一家,你可要‘好好’调教一番啊”。

    陶管家急忙上前道:“不不不,都是老爷调教的好,我”。

    这事闹的,想必这位管家日后终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至少,短期之内是如此了。

    出了大院,陶朔‘明目张胆’的教训一通那小伙儿,之后便趁机给了他十两银子。

    虽然没有了家丁的‘差事’,但对眼前这个小伙儿而言,白白得了五两银子,可以暂时快活几天了。

    这或许就叫做“各有所需”而已。

    “陶朔兄弟,可以啊,没看出来,你这本事越发见长了,老实说,到底是京城学的,还是在东南福建时向仲大人学的?”。

    上了街,罗英这便找了机会,向陶朔打趣道:“刮目相看啊”。

    陶朔一脸笑道:“那还不是多亏你那个什么放了药的馒头,否则,那几声狗叫从何而来?”。

    罗英却不敢贪功:‘若不是仲夫人神机妙算,今日这场戏,就当是他陶管家一人唱了,到了陈府,自然是要将那位昔日的户部侍郎大人请出来了’

    ‘哈哈哈’。

    傍晚时分,仲逸回到盐课衙门,仲姝将白日里的事儿向他说了一遍,二人又是一阵大笑。

    现在果真还是有些缺人手,而罗英和陶朔的到来,正好可以帮上大忙。

    常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话的说的一点都没错

第719章 大理有了杂货铺()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咱们城中出现了一种新店铺,叫做诚信堂的,既卖珠宝玉器瓷器,还有那个杂货铺呢”。

    新鲜事儿自然是新鲜的话题,对街上的行人来说,最近这个叫‘诚信堂’的店铺,绝对是最赚眼的一个话题。

    选几处不错的地段,找了几家店铺,装修也不是很费劲,货物早就从京城那边发了过来,由公孙槐亲自带人负责押运。

    这公孙槐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凌云山为仲逸等做饭洗衣穆大娘的长孙。他如今在京城做打行,一种类似镖局的活计,仲逸后来让他专门负责为诚信堂运送货物。

    当然,明面上而言,公孙槐直接受穆一虹的差遣,与仲逸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也就几天的功夫,诚信堂这块大牌子就竖立在城中一处显眼的地方。虽有些货品还不是很齐备,但只要开门,前来光顾的客人便络绎不绝。

    同样的质地,玉器款式极为新颖,绝大多数都是从未见过的那种;同样的质地,瓷器上花纹同样经典,平日里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同样的东西,哪怕是杂货,也比其他店铺中价钱低了许多。

    哪怕日常所需之物,关键好多他们只曾听过却终难得得一见,价钱公道,还有什么理由不买呢?

    诚信堂还真是够诚信的,杂货铺所有货品一律明码标价,所有人都付同样的银子买到同样的东西,不会像有的店铺:一物三价,被宰了是活该,货有所值倒是一种幸运了。

    诚信堂在大理府分店的掌柜明名叫罗良,是罗英在蠡县本家兄弟,早在蠡县县衙时,仲逸就曾见过此人,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经过在京城这段时日以来的熟悉,罗良已完全能够胜任这个差事,中间也是属于那种破格提拔的,表现相当不错。

    “兄弟,你记住,我们来这里是做买卖的,千万不要惹事,穆少东家赏识,让你提前做了这个分店掌柜,你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再次卸下一车货,罗英便将罗良叫到隔壁房间,特意嘱咐了一通:“还有,无论遇到什么事儿,找当地有司衙门即可,万不可随意叨扰仲大人”。

    显然,罗良对慕一虹和仲逸的关系并不知情。

    此事也仅限于罗英、小地瓜和陶氏兄妹、穆大娘的长孙公孙槐。不过陶雯儿而已经去了凌云山,而陶朔本是同样负责运送货物的,只是他此刻的身份却是——陈府大院里的一名普通家丁。

    ‘说,你们是什么?’。

    阳光明媚,陈府大院一片热闹,陶管家正在对所有家丁训话,只因前些日子招家丁的事儿,他的派头似乎小了很多。

    “我们都是小家丁,任劳任怨的小家丁”。

    连同陶朔在内,所有人都扯开嗓子回应着,声音齐刷刷的。

    陶管家微微点点头,习惯性的说了一句:‘好啦,干活去吧’。

    “陶朔留一下”,这几乎也成了近日以来的一种惯例。

    连日以来,陶朔或许是陈府中最忙的一个人,只因当时的那句话:先试试一段时日,之后再看自己适合做什么?

    这下好了,他几乎将所有的‘差事’都试了一遍:杂务跑堂、打扫院落,还有上街采购,甚至于帮厨、舂米这些都做过。

    每个‘差事’时间都很短,之后便是陈覃向下人们多方了解,再之后便是换一个新的活计。

    陶朔既要做好每份活计,又要表现的不是那么‘睿智’,尽管他老爹向来都说他不是一个睿智的人。到了这里还得时不时的装傻充愣、再出点小差错什么的。

    不得不说,大户人家规矩多,多的还不止一点点,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陶朔啊,还真别说,我一直以为老爷那日是在说笑,现在看来不是,还是他老人家慧眼识人,有先见之明啊”。

    众人离去后,陶管家又开始在陶朔面前倚老卖老了。

    陶朔微微一愣:陈覃说了很多话,谁记得是那一句?

    陶管家也就不再绕圈子:‘咱们都姓陶,五百年前是一家,看来我们的祖先还是庇护我们啊,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大才,但至少不会饿着肚子、有口饭吃’。

    说这话的时候,陶管家几乎要流泪了,大约是自己把自己感动的吧?

    陶朔这才重重点点头:‘管家说的没错,我现在就挺知足的,不仅有饭吃、有衣穿,还能长见识,跟着这么好的老爷、管家’。

    为了给自己谋得这份‘差事’,仲逸多方运作,这才让他有了更加合理的身份、由头来到这里,不干出点名堂来,确实是说不过去的。

    “哼,姓陈的,等我做完此事,看仲大人怎么收拾你,不知好歹的侍郎”。

    心里这么想的,但话到嘴边,陶朔却立刻笑道:“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多亏管家提携,看在我们老祖宗的份上,今晚在城外王家酒楼略备薄酒,不知”。

    说完这句,陶朔自己都觉得后脊背发凉,却见陶管家连连摇头:“不不不,我可没有那个福分啊,你如今是直接受老爷差遣,回头再说、回头再说”。

    就这么一说,陶管家便借口告辞,看上去果真谦逊不少。

    陶朔有一种想骂娘的冲动:谁跟你五百年前是一家,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转眼一想,陶朔这便想起了仲姝的话:不要理会这个不上台面的管家,重点是做好他最擅长的。

    陶朔心中的大英雄是神行太保岱宗,他最擅长的自然是‘脚底生风、日行八百’的神速,这个‘差事’不好谋啊。

    “看来,今天是没戏了”,陶朔有些沮丧,他确实不想在这里多呆一天。

    迎面过来几人,不过人家确实比家丁还要高一个等级。

    “乔二哥,几位大哥好”。

    陶朔急忙迎了上去,这几人都是陈覃身边亲随,从京城都跟着他,可谓资格颇老,平日里岂会将一个小小的家丁放在眼里?

    当然,上次在山道中被那中年男子的‘高手’教训一通后,这些人都乖巧了许多。

    “怎么样,晚上找家酒馆,一起喝两杯?”,这是乔二经常说的一句话。

    陶朔连连点头:“不过,这顿算我的”。

第720章 这酒喝得() 
酒楼的买卖好,大约总是从晚上开始的,这一点似乎由来已久。

    为何?白天忙啊,即便不忙的时候,也不能喝完便倒头就睡吧?而同样与酒楼一样找乐子的地方,往往也是晚上才刚刚开始热闹。

    这一点,似乎也是由来已久的。

    陶朔的年纪不大,但酒量却着实不赖。早在东南福建时,他的叔父就曾专门酿过酒,这种潜移默化的‘锤炼’,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作为跟随陈覃多年的乔二等人,也是无酒不欢,狐假虎威也好,借花献佛也罢,总之这些年遇到过不少‘高人’,也饮了不少的美酒。要说酒量不行,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这家酒馆不是很大,但是家老字号,味道相当不错,这倒是很符合老字号的风格:装修往往是其次,但同样挡不住门前排队的现象。

    “诸位大哥,承蒙关照,这桌酒菜,是小弟一点心意,大家千万不要客气,可劲儿点”。

    不用说,陶朔今晚是打算花这笔银子、不少的酒钱。

    自从跟了仲逸后,陶朔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银子这东西,越舍得往出花,你的银子就越多。而若是越抠抠嗖嗖的,那便是越要勒紧了腰带。

    当然,这也得要看情况,莫说银子了,不是见谁都能撒上一把铜钱的。

    “嗨,陶朔兄弟客气了,如今你也是陈府的人,大家何必要分的那么清呢?”。

    嘴上是这么说,乔二手里端着的酒碗早已空空如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