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今日不是斗嘴的时候,事关贩私盐大事儿,不得不谨慎。

    “耿达,你应该感谢本官,感谢李太医”。

    众目睽睽之下,仲逸终于开口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能起死回生,想必是老天自有安排,望你珍惜这次机会。否则到了那边,也不得安生”。

    这一句,令人有些汗颜。

    有的时候,鬼神之术更能比至理名言有效。

    为何?只因做贼心虚之人,往往害怕的就是摆脱不了他心中的那个‘鬼’、得罪不起心中那位‘神’。

    你怕就别来,这就是游戏规则。有时,也是江湖的玩法。

    耿达有些颤抖道:“小民感谢仲大人、感谢李太医的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永生铭记、从不敢忘”。

    在场的,除了仲逸外,其他人目光几乎全在这位盐商身上:前些日子,就在这里,已经断气的他,今日竟又活生生出现在众人面前。

    仲逸没有言语,在一旁负责记录的蔡一书终于开口道:“耿达,今日我们开堂审案,不是让你来谢仲大人的,说说那晚贩私盐之事吧”。

    这倒是个不错的提醒,无论仲逸还是李时珍,想必确实也不曾想过:要救这位富得流油的盐商吧?

    耿达连连点头,这才似乎想起了重点:“对对对,蔡大人所言极是,小民这些日子脑袋还有些发胀,大概是还没有适应吧?”。

    呵呵,这个理由倒还算勉强说的过去。

    小墩子似笑非笑道:“没事,我们仲大人仁慈,一会用刑的时候——不打头”。

    鲁大头又是一惊,耿达动动嘴唇,一时不敢再言。

    一旁的王核莫名其妙的望了小墩子一眼,极其复杂的眼神。

    这几天的功夫,小墩子就变得这么厉害了?

    又是之前的话题,说到关键之处,就等他一句话了。

    耿达缓缓起身,望着众人,嘴唇在微微发抖,脸色极其难看,如同面临生死抉择一般。

    只是隔得较远,不知众人是否看清了他的这张‘嘴脸’?

    “此事,还是由小民单独向仲大人说可以吗?”,耿达几乎要哭了。

    又要单独说?

    耿达难道要将之前的一幕,再来一遍吗?

    这倒让人不由想起一句话:大堂之上,岂能私设公堂?不妥、不妥。

    上次同提举王核说了:这不是逼着让仲大人违反朝廷规制嘛。

    “仲大人能否屈尊一下?下堂来”。

    耿达很忐忑,不知该如何开口。左右环视半天,也无人理他,这才又耷拉下个头,再也不说话了。

    小墩子瞪大眼睛,见仲逸不为所动,他立刻转过身,大声对耿达训斥道:“放肆,你以为你是谁啊,让仲大人下来听你说?你这是糊涂了吗?”。

    蔡一书一时拿捏不住分寸,几次欲言又止,手中毛笔缓缓渗出一滴墨汁来,马上就要掉下来。

    王核上次因仲逸的一句话,而让他颜面扫地,终于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摆设”:人家仲大人是主审,其他人陪同而已。

    副提举姜军更不会表态,他负责调查纵火一案,并与当地其他衙门交接,这贩私盐的事儿,确实没必要表态。

    一句“堂上那个位置,还是你来坐合适”,不仅让王核无地自容,更让姜军和蔡一书“不敢越雷池一步”。

    仲逸对这个场面还算满意,他向小墩子递个眼色,而后继续坐在那里。

    “上去吧,有什么,就向仲大人说,我们是听不见的”,小墩子立刻会意。

    有刑狱经验的人都知道,审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儿,有时需要变通,需要随机应变:堂上的大人也有下来的,底下被审之人也有上去的。

    都是为了断案嘛,可以理解。

    仲逸端坐正堂,耿达微微唯唯诺诺走了上去。

    附耳归附耳,众目睽睽之下,耿达已经凑了上去,将脸几乎要贴在仲逸脸上了。

    这一幕有点“辣眼睛”,众人看的有些尴尬,不由的低下头。

    仲逸也不时的望着众人,还要点点头,配合着一旁的耿达。

    这案子审的,着实让大伙儿见识了什么叫“不按套路出招”。

    良久之后,耿达从堂上走下来,快到鲁大头跟前时,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把这位大当家的吓得够呛。

    自始至终,台下所有人几乎都没有抬眼,尤其不敢看方才那“附脸”一幕。

    片刻之后,仲逸猛地起身,台下众人吓一跳。

    小墩子在堂前伺候多年,堂审经验十分丰富,见此举,他向前一步,以便随时待命,这是一种近乎于直觉的反应。

    “来人”。

    仲逸一声喊,顺手拿起令牌,正色道:“去运发大酒楼,将刘富贵、王大军、孙大发抓起来”。

    孙大发的名字,终于被喊了出来

第662章 活该() 
运发大酒楼门前围了一群人、一群看热闹的闲人。

    “哇,连这里的人都敢抓?在我们整个大理府,恐怕也只有仲大人有这个魄力大手笔啊”。

    “听说呀,这酒楼里的饭菜都死贵死贵的,随便一盘下酒菜,够咱们一个月的饭钱了”。

    平日难得一进的酒楼,今日总算有机会大饱眼福,众人这么议论着,说的不亦乐乎,但昔日那种好奇与神秘,也就渐渐少了许多。

    大家伙儿虽不知道运发大酒楼的这些人,到底犯了那条王法,但从门口盐课提举司、知府衙门等这些衙役的架势来看,应是‘凶多吉小’了。

    之前的运发大酒楼,一般的人是压根进不了的。

    为何?太贵。

    剩下的嘛,有的是为了巴结盐商,有的则纯属为摆个阔绰,这里边摆一桌,没个千八百两的,还真不是有钱的主儿。

    “嘿嘿,就那么吃、暴殄天物,遭报应了”,人群中这种声音很多,对大多普通百姓来说,只有两个字——活该。

    这里边的人,是该到衙门里走走,让他们也尝尝什么叫做真正的——粗茶淡饭。

    “刘富贵、王大军、孙大发”。

    这些都是盐商的名字,有的人大家伙比较熟悉,而有的却不怎么熟悉,只是偶尔听过而已。

    孙大发的名字倒还算响亮,在灶户们中间是如此,对街上其他人来说,也不陌生。

    此人财大气粗、手眼通天、性情暴躁等,是当地人对他比较一致的看法和评价。

    人,要得一个响亮的名声绰号之类的真不易,无论好的坏的,要广为流传的,都同样不‘简单’。

    “快,快去山庄叫苗爷”。

    在众人瞩目之下,孙大发终究被衙役们押了出来。趁人多嘴杂之时,他向一旁的伙计叮嘱了这么一句

    午后,盐课抬举司衙门。

    大堂上,耿达和鲁大头早已被带了下去,周围安静了许多。

    耿达对仲逸‘附脸’一番后,鲁大头也开始招供,他很快将孙大发等人供了出来,且签字画押:直指他们曾多次花重金让自己运送私盐。

    这样一来,鲁大头承认自己参与贩卖私盐,他的案子在盐课衙门也就有个了结,而他供出孙大发等人的罪证,也算是‘立功一件’吧。

    来盐课衙门这些日子,鲁大头这位被人操控下的大当家,也看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早点招了吧,这位年轻的仲大人不是好惹的。

    弄不好,像耿达那样死去活来的,就真的不划算了。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在关键时刻遇到李时珍、能起死回生。

    他们二人离去后,该是要审下一拨了。

    小墩子早已将队形调整为之前的格局,因耿达的缘故,大家都避他远一点。而接下来要审的孙大发等盐商,则无需担心,他们绝不会有什么传染病疾。

    这些个富的流油的盐商,唯独有一点‘毛病’,大概就是胃口不太好,什么东西都入不了口。

    这也是大多富人惯有的毛病,没办法

    对盐课衙门并不陌生,无论孙大发还是其他盐商,在此之前,仲逸还不是这里的提举大人时,他们可经常光顾这里。

    进了大门,不大会儿的功夫,孙大发便看到了大堂的正门,此处倒是他们不常来的。

    “孙大发,你们几个都站好了,搜过身了吗?”。

    小墩子带着两名衙役上前,挡住了这些人的去路:“到里边去,身上不可携带利刃,我们仲大人是什么身份?这可是公堂之上”。

    小墩子是何人?

    耿达自然是认识的,正如他断定小墩子同样认识他一样,都在这一带混迹,都与盐课有关,日子久了,岂能不脸熟?

    孙大发明显意识道:就连小墩子对自己的称呼也改变了,不再是孙东家、大掌柜之类的,而是直呼其名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虎落平阳被犬欺。

    更何况,他还是不是只虎呢。

    跟在孙大发身后的几名盐商,大抵也是同样的心思。

    此刻他们都恨死了同为‘盐商兄弟’的耿达:这个死了又活、该死而又死不了的窝囊废。

    该来的终究会来,自从那晚江边之事败露后,大多人已经想到了这一天的到来。

    只是这一幕,比想象中来到早了些、场面也大了些。

    进去之后,以孙大发为首的盐商,看到了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摆设。

    若算起来这里的时间,端坐正堂的仲逸,自是最新的一张脸。

    而身为同提举的王核、副提举的姜军,还有吏目蔡一书,个个低着头,完完全全认真坐起了他们的职责——摆设。

    尤其王核,平日里没少去运发大酒楼,自然没少与孙大发等人在一起吃吃喝喝,如今,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心中该是多么的忐忑不安,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尽管他早就为自己设想好了所谓的——退路。

    “孙大发、王大军、刘富贵,想必你们也知道”。

    片刻之后,仲逸微微侧过身子,指着不远处的耿达,向众人问了一句:“就不用本官多说什么了吗?”。

    中间隔着一块薄薄的纱布,但还是可以看到对面的耿达,那张既熟悉而又令盐商们‘憎恨’的脸庞。

    “这,哎”。

    堂下几人面面相觑,不由窃窃私语几句,有人竟不时的用衣袖擦擦额头的热汗,腿脚早已瑟瑟发抖了。

    这时,一旁的班头小墩子,竟拎着手中的木棍走了过来,如同一个打手。

    他上前催促道:“我说各位还是麻利点,你们说不说都已无所谓,耿达已经招过了,鲁大头也说了但最好不要让我们仲大人当面不好看自己主动说最好”。

    末了,他笑言:“鲁大头不是厉害吗?才不到八棍子?棍子还没折一根呢,就不行了”。

    “我说,哦,不不不,小民都招,知道的都招”。

    早已哆嗦成一团的刘富贵急忙说道:“只是还请仲大人高抬贵手,饶过小民这次,若是要罚银子,小民愿认、愿罚”。

    一旁的王大军也附和道:“是是是,要罚多少,仲大人说个数儿,我们一定凑齐”。

第663章 不是角儿() 
且说盐商们竟在堂上玩起‘讨价还价’的把戏来,将所有的罪过,都归结于两个字——罚银。

    确切的说,这也不算讨价还价,因为压根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在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