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了这么小的年纪,盐课提举司这摊子事儿,能抗得过来吗?’。

    这话是林大团心中默默嘀咕,多年的饱经风霜,还是从他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失望与无奈。

    “大团,管注你那张破嘴,这位仲大人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看来肖大可与林大团确实够熟,私下还不忘叮嘱他一句:“你们的事儿,还得要靠仲大人,不过,现在先不要着急”。

    林大团点点头,见不远处的程默正领着仲大人一行走了过来。

    “兄弟们,新来的提举仲大人来了,大家快去迎接”。

第638章 荒地见面(中)() 
午后的日光不错,随着秋季来临,这样的天气越来越少。

    一块硕大的荒地,看上去还算平整,上面是一堆杂草,沿着土坡而上便是一排大树、树荫成片的样子。

    左右衙役分开,个个站立笔直,中间是仲逸率同僚而立。

    程默在中间,俨然一个传话的角色。

    这架势,灶户们看的有些不适,仅是衙役们的站姿,足够眼前一亮。

    “诸位兄弟叔伯,我们仲大人初来盐课提举司,近日忙于衙门事务,今天特意来看望大家”。

    程默大声说道:“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尽管说,仲大人有的是耐心”。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默默低下头,瞄瞄左右的人,微微摇摇头,最后将目光落在地面荒草上。

    树荫下的王核立刻上前怒道:“你们都没听见吗?仲大人能特意来看你们,这是给你们天大的面子,别给脸不要脸,尤其那些窃私盐的,仲大人绝不轻饶”。

    这么一说,众人头低得更低了。

    库大使刘通表面一本正经,心中却乐开了花儿:“提举大人与同提举大人的较量,这才刚刚开始”。

    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相视一眼,又不言语了。

    程默是何许人?王核那点心思他还不清楚?

    ‘诸位兄弟叔伯,你们也都看到了,我们仲大人年纪轻啊,盐课提举司担子重啊,离京之时,当今万岁钦点的,这是仲大人莫大荣耀,也是我们五井盐矿天大的荣耀啊’。

    程默再次提高嗓门:“我们仲大人为何这么年轻呢?只因他刚进翰林院时,庶吉士不到一年便升为翰林院编修,再到后来的侍读、侍读学士”。

    底下的人听得似乎有了点兴致,不少人纷纷抬起头来。

    对大多人人而言:什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读学士的,他们不懂,但‘万岁钦点’还是能听懂一些的。

    如此年纪,就能得到皇上的钦点?真是不可思议。

    就冲这一点,也该抬头看看这位传奇的提举大人。

    “当年有个叫保定府博野县的地方,有一桩命案,我们仲大人奉旨督办,鞑靼犯我京城时,仲大人奉旨与他们谈判,后来福建抗倭北方的鞑靼不是厉害吗?那又如何?”。

    程默这小子一说起来就停不下,连好汉不提当年勇都不明白。

    不过细细想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对这些灶户而言,他们确是初次听说,而且他们都巴不得能来一个‘硬茬儿’的提举大人。

    仲逸上前几步,程默立刻退了下来。

    “诸位兄弟叔伯,大家不要都站着,如今天儿还不冷,大家就坐在草地上,如何?”。

    一块草台上,仲逸缓缓‘落座’。

    他笑道:“我那跟班嘴上没个把门的,他也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本官是有备而来的,绝不负这里每个人”。

    众人窃窃私语,你看看我,我望望他,就是无人落座。

    林大团快速回味还在脑中萦绕的话:一个翰林院的什么学士,竟然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拉家常一样,不可思议。

    再傻的人也能明白一个道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绝不敢编造‘万岁钦点’、还有那些北虏南寇之事儿。

    ‘大团,还愣着干什么,叫大家快做啊,你没看仲大人、姜大人、蔡大人都坐下了吗?’。

    一旁的库副使肖大可向林大团嘀咕起来。

    ‘兄弟们,既然仲大人都这样说了,我们就坐吧’。

    林大团率先坐在草地上,还盘起腿来。

    众人见状不再犹豫,纷纷坐了下来。

    “今天见大家呢,主要两件事儿。之前,同提举王大人说,你们当中有人窃私盐,将窃到的盐兜售或换做它物,是否有此事?”。

    仲逸这么一说,众人又不淡定了。

    ‘张大头、王小亮、大成子,站出来’。

    说话的是吏目蔡一书,他手里捏着一叠厚厚的文书。

    “你们三人挑头窃私盐,破坏工具、毁坏盐粒泄私愤,多次警告,却屡次再犯”。

    蔡一书下意识望望同提举王核,而后继续道:“根据朝廷法度,务必要惩处”。

    “带到衙门,听后处置”。

    一旁的副提举姜军一声令下,数名衙役立刻上前,很快将这三人押住。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欲再次起立,却被前排的林大团转头狠狠瞪了一眼,之后再乖乖的坐了下来。

    衙役们将那三人带走,只剩下一阵凌乱的众人。

    这时,一直站立一旁的同提举王核不由的一个冷颤,竟也主动‘坐了下来’。

    不用说,这三人敢屡次犯忌,多时仰仗着他这位同提举大人的不管不顾,否则,岂能每次都相安无事?

    “林大团,奉公守法、吃苦耐劳、不计得失,屡次自愿带队产盐,制盐成效好、有目共睹”。

    吏目蔡一书再次翻开卷宗,继续道:“奉仲大人之命,赏林大团纹银十两”。

    吏目手中的这一叠卷宗,分别就是‘功过薄’嘛。

    “嗷”。

    这句听的真切,方才还沉浸在被带走那三人的恐慌中,此刻却顿时逆转了。

    “大团,拿着吧,这是仲大人个人赏的,以后就好好干吧”。

    当库副使肖大可将银子拿到面前时,林大团简直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幕。

    “王二虎、陈六,尽职尽守、奉公守法,赏银三两”。

    不大会儿的功夫,一百两多的银子被分发到众人手中。

    灶户们穷啊,正如之前吏目说的:不少人是做过一些不太合规之事,但确因家中拮据,他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拿不到银子,如何来养家糊口?

    阳光照耀下,白银似乎在发光,照的人双目热热的。

    “盐课提举司,真的要变天啦?这位皇帝钦点的仲大人,真的就是我们做主的?”。

    同样的问题在所有人脑中徘徊、久久的徘徊。

    这么多年来,眼前这样事儿,连听都没有听过

    见众人几乎没了动静,库副使肖大可急忙说道:“你们还不快谢谢仲大人?”。

    仲逸起身而立,慢慢向土坡上走了下来,向林大团靠近。

    ‘你们说说,我们五井盐矿,为何产盐这么少呢?你们分到的银子,为何会越来越少呢?’。

    仲逸望着林大团,也望着所有的灶户,期望一个答案。

    再次低头,众人又沉默了。

    许久之后,林大团微微说了一句:“仲大人,我们都是干活的,你说的那些事儿我们不懂”。

第639章 荒地见面)(下)() 
一阵风过,吹得有些凉意。

    望着沉默许久的众灶户,仲逸心中凉了一大截。

    盐矿的事儿,还真没有那么简单,眼前的这些灶户,与坡上的官吏,显然不是近在咫尺这点距离。

    这位被程默说的大有来头的提举仲大人,隐隐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与以往的任何一次压力都不同。

    无论当初博野县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亦或后来与当时的咸宁侯仇鸾对决,连同南下抗倭、北上御鞑靼,仲逸从未有过这种压力。

    之前的差事,往往如同一个过客,而此次在云南大理的盐课衙门,将如同翰林院一样,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地方。

    这‘一亩三分地儿’,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仲大人,你看要不我们先回衙门再说?”。

    一旁的库副使肖大可不由趁机向仲逸说了一句:“灶户们的事儿,还是急不得”。

    急不得,这是一句最大的大实话。

    仲逸微微转过身,向身后的吏目蔡一书点点头。

    ‘大伙都听着:奉仲大人之命,本官会每月对你们进行考核一次,根据结果会对你们每个人进行评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

    吏目蔡一书说的很清楚:以后,你们的工钱照例,而赏银就按等级来发,全部由仲大人自己掏腰包。

    一旁的衙役们一听便立刻明白了:这是与衙门一样的‘待遇’。

    “这位仲大人,到底有多少银子?身为朝廷命官,如此大张旗鼓行事,太不寻常了”。

    衙门心中的疑问再次被提起:“若是这样下去,仲大人在盐课提举司呆的越久,损失就越大,这将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仲大人,你放心,我们虽不懂那么多,但有一个道理还算明白:要挣这份银子,就得要干这活儿,而且要把活儿干好”。

    林大团见肖大可开口说话了,自己也终于鼓足了勇气:“赏银我们领了的,但若是每月都是如此的话,我们可万万不敢受啊”。

    “是啊,仲大人一年的俸禄才多少银子?我们这么多人,日子久了,还真不是个法子”。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似乎立刻懂得那个简朴的道理:有些银子,还是不敢拿。

    这是一颗颗善良的心

    仲逸将一旁的肖大可拉到一边低声吩咐一通。

    片刻之后,这位库副使站到了前面,众人再次围了上来。

    “大伙听我说,仲大人在进国子监前,曾在京城开过店铺,家中多年经商积攒了点银子,这都是仲大人自愿拿出来的,大家不必多虑”。

    肖大可继续道:“你们若是真的想感谢仲大人,就把手中的活干好、做细,我们要多产盐、产好盐,速度要提高、品质要提高”。

    众人纷纷点头,毕竟在他们看来:更可信之人,还是身为盐课提举司衙门的库副使大可。

    仲逸接过话茬道:“大伙不必纠结眼前这点银子,仲某能付得起,就像大可说的,只要我们把活儿干好了,就不会缺银子,不仅于此,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多做些事情,此事我们日后再说”

    “仲大人,只要有你这句话,弟兄们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有吩咐、绝无二话”。

    灶户中,为首的林大团眼眶一热,此刻,他终于看到一种希望。

    一种久违的希望。

    仲逸伸出右手,爽快道:“那咱们一言为定,三日后,蔡大人会将详细规格贴出告示,到时本官将亲自前来,与你们在盐井一起干活。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道:“仲大人,我们等你”。

    末了,林大团微微笑道:“不过,干活就不劳仲大人了,只要有仲大人在,我们就踏实多了”。

    这时,一旁的程默趁机插了一句:“不妨、不妨,仲大人本来就不会干活,不过大家可以教他嘛”。

    哈哈哈,这一句话倒是出现在恰当的时候,眼前的尴尬瞬间解除

    “王大人,你们先回提举司衙门,本官想让大可陪着,再到四处转转,初次来贵地,处处都是新鲜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