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仲先生呀?人家是仲大人了”。

    赖斌总算是缓过神来:“现在看来,他这样做是对的,都是为让我们免收牵连啊”。

    末了,他示意喜子继续留下,只对托雅说道:“走吧,我们先回去,仲大人会回来的”。

    托雅那里能听的进去,离开人群后,头也不回的就向前走。

    赖斌摇摇头,只得跟了上去。

    ‘不,我不回书院,凭什么回去?’。

    走了一会,托雅突然驻足道:“人家是谁?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我只是才勉强会读几本书、写几个字的小女子,不说还好,现在既然是这样,以后还如何相处?”。

    赖斌笑道:哈哈,果真还是个孩子,你那点心思,我还能看不出来?

    

第607章 准备返京() 
这日午后,书院、第一书院。

    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石成、英勇千户所将士纷纷南下回京后,仲逸的差事也即将结束。

    只因当时并非奔着同一个任务而来,仲逸也不必与众人一同前往,为保护他的安全,石成特意留了近二十名锦衣卫校尉。

    当时城内外发生‘激战’后,将士们只看重战事结果,战事结束后,英勇千户所和都司衙门的兵马已离去,石成却命人继续在暗中盯着。

    无论城内外,难免有漏网之鱼,而这种事几乎必定有漏网之鱼的,在接下来的几日里,锦衣卫的收获还真是不小,又捞了不少‘鱼’。

    至于在衙门中,为那些人通风报信的,石成在辽阳城时并未将这些人公开,不过临走之时,还是从衙门中带走一些人:其中有都司、卫司衙门的,也有知州衙门的。

    此举异常隐秘,并不为外人所知。

    此事或许还有后续,石成特意留了五十名锦衣卫校尉,并由一个百户统领,一部分用于保护仲逸的安全,其余继续在城内外秘查,是为防漏网之鱼,也是为再次核实:此地是否还有其他不为人知之事?

    来第一书院这里的锦衣卫就有近二十名,仲逸只得与为首的百户商议:将这些人分为三拨,三个书院各留五六名,可以做做杂务之类。

    这样一来,无论仲逸到了那个书院,都有他们的保护,也就安全多了。

    三个书院终于都开了起来,仲逸也总算是‘大功告成’。

    在托雅和赖斌的帮助下,又有两名‘先生’来到书院,经过仲逸一番‘考验’,这二人确系读书人出身,四邻街坊对他们的人品评价也不错。

    如此,三个书院也就都有了先生,可以正常授课了。

    “托雅还是个孩子”。

    赖斌说的一点都没错,那日因为她的仲先生突然出现在大街上,骑着高头大马,而且真正的身份竟然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

    之后她便认为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这才扭头就走。

    回了城根面馆,其实托雅还是惦着书院的事儿,后来程默过来请他过去、赖斌也请她过去,有了台阶下,她早就绷不住了,不回书院还等什么呢?

    毕竟,还是个孩子。

    仲逸之所以要这么做,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的出来:朝廷的事儿、衙门的事儿,知道的越少越好,尤其与他们毫不相干的。

    不表露身份,就是不让他们跟着搅和,也是另外一种变相保护

    午后的阳光不错,程默将木椅搬到院中一棵大树下,落座后,仲逸便与众人在一起开始‘议事’。

    前院中,才被安顿好的学生,此刻正在练字,暂时停止读书,笔墨纸砚备好,准备下笔。

    这是仲逸要求的:每天坚持半个时辰,谈不到书法的境界,但字一定要规规整整。

    有的时候,做一件事情的规矩与态度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事情本身。

    “我到京城后,会托人向你们这里送来书籍,其中有我个人藏书,也有翰林院的一些,此事就劳烦二位了”。

    仲逸以茶代酒,向赖斌与托雅说道:“至于先生的事儿,我也会在京城物色,暂时能安排开来就行”。

    赖斌与托雅齐声应道:“是,仲大人”。

    这一声,差点让一旁伺候茶水的程默烫到了手。

    “那我们替你看着这么大的三个书院,你也得答应我们一件事儿,否则,我们说什么也不管了”。

    托雅向赖斌使个眼色,不知何意,他只得一脸的疑问。

    “我们也要去京城,到你们那个翰林院好好玩上几天”,这便是托雅的‘条件’。

    仲逸并未表态,一旁的程默竟先发话了:“不行、不行,且不说一路之上多有不便,京城的规矩多,翰林院的那些大人们,可不像我们仲大人这么好说话”。

    这话说的,首先就得罪人了。

    见托雅又欲扭头离去,仲逸急忙起身道:“你可千万不要当真,不就是去翰林院嘛,你好歹有个在那里做侍读学士的‘先生’,别人是不敢懈怠的”。

    至于一路之上的便利,只有有锦衣卫的人在,这都不是问题。

    这三处书院所用庭院都是买过来的,所以不用担心挪地方或有人中途打断授课,交给托雅与赖斌去打理,也能说的过去。

    玩笑几句后,赖斌没有再多言语,仲逸也没有再提去翰林院的事儿,显然托雅是将他作为个‘垫背’,自己要去京城那点心思才是真的。

    赖斌屡试不中难免触景生情,尤其读书人更为明显,若是一时难以排解,显然是没有必要再去的。

    这些日子以来,赖斌也想通了很多的事情:能在这里老老实实的教一辈子书,也就是最大的安慰。

    人内心的极大转变,譬如顿悟、茅塞顿开,或许是要在经历过很多曲折之后的一个灵感。

    灵感,比如说遇到一个‘高人’指点,或是来到一个从未来过的地方,亦或多种因素或巧合的重叠,一刹那间就全明白了。

    表面上这三个书院交给托雅‘托管’,但实际上仲逸已将向各衙门说明原委,这也是朝廷的旨意,自然没有人敢为难,而书院里的具体事务,还得要靠赖斌去处理。

    赖斌:知足了

    辽阳城呆了些日子了,根据仲逸之前的计划,他还要继续向北走,锦衣卫石成临走之时,也曾向他暗示过:最好两个月之内回京城。

    算起来,从与师兄一起出京城到漠北,再到辽东,也该是回翰林院的时间了。

    来辽东之前,仲逸得到的旨意是:辽东之事,他可以‘临机专断’,这个专断,自然包括回京城的时间。

    而石成作为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镇抚使,自然有他的考虑,这句提醒也绝非单单一句客套。

    “程默,准备收拾东西,我们明日出发,一路向北”。

    仲逸盘算着,按照这个时间计划,应该还能来得及。

    程默没有言语,立刻领命而去,只是一旁的托雅则又嚷嚷开来:“不是说好带我一起去京城的嘛”。

    仲逸笑道:‘放心,我们返回辽阳之时,一定记得来找你,之后带你一去京城’。

第608章 迁安县() 
天朗气清、清风微微,又是一年秋来到。

    十余日后,仲逸终于踏上回京之路,除了他的跟班程默与随行负责安保的锦衣卫校尉外,还有一直嚷嚷着要去京城的托雅。

    仲逸没有食言,但他给托雅同时附带一个条件:到京城后最多半个月时间,之后便返回辽东,协助赖斌等,继续打理书院的事务。

    托雅自然愉快的答应了,老陈头不放心,便吩咐让喜子一起跟上,并特意向仲逸叮嘱:回辽东的时候一定要妥善安排。

    先前之时当做‘恩人’,得知仲逸的身份后,更是宽心不少,老陈头在京城还有亲戚,托雅此去,也算一举两得。

    常言‘三个女人一台戏’,而在仲逸看来,有程默和喜子在,完全可以撑起这场戏、精彩的戏。

    随行的锦衣卫校尉,托雅再也不问他们的真实身份,在她看来:既然仲逸是朝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有随从自然不算什么,而且他们之前刻意隐瞒身份,也在情理之中。

    还说什么呢?许久没远行,好好享受一番沿路美好的景象吧。

    朝京城的方向一路而去,气候能稍稍暖一些,同时各种新鲜和刺激也就多了起来,那怕是一个小的县城、一种小吃,也足以让托雅充满期待、兴趣也是有增无减。

    只是这么多人中就她一个女子之身,出行总归有些不便,仲逸只得按照师姐的方法劝说托雅女扮男装,那怕是没有精湛的易容术,起码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对沿路遇到的路人来说,乍一看而已,也就省去不少事,真的方便了许多。

    众人一路向西南方向而行,这日午后到了永平府。

    “仲大人,前面就是永平府、迁安县了”。

    指着前面的一座县城,那名锦衣卫总旗上前禀道:“请问仲大人,我们是否在次歇息?还是继续赶路?”。

    仲逸看看日头,连日以来的赶路,大家似乎也有些疲惫,距离太阳下山也就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在此落脚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按照目前的前行速度,完全可以在朝廷‘规定’的期限回京,还能早那么三五天的时间。

    ‘是,我这就带人去安排’,见仲逸点点头,那名锦衣卫总旗立刻带着两名随从先行一步,向城门口走去

    “全城戒严,城门今日不开,你们先回去吧,明日再来试试”。

    那三名锦衣卫来到城门前,却被吃了个闭门羹,城墙上的守卫头领说了一句:“明日若是不开,那就等后天吧,没有县衙的命令,我们无法开门”。

    一听这话,那名总旗立刻脸上挂不住了: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敢挡住去路?

    那城门守卫说话的语气已经算是很客气的,这或许还是看在他们三人骑着高头大马,举止不凡,否则都懒得多说一句。

    话又说回来了,骑马的人也不是没见过,反正我们都是奉了知县大人的命令,谁能给你开?

    “把你们知县大人叫来”。

    见仲逸一行人正朝这边走来,那名锦衣卫总旗直接开口道:“就让他来门口迎接,若是耽误了事,呵呵”。

    “这个”。

    城门上,守卫们一阵嘀咕,守卫头领这才不由的打量一番底下三人,再看看不远处正向这边赶来的一行十余人。

    ‘看来是有些来头,我们惹不起’。

    城门守卫最是会察言观色,那守卫头领盘算一番后:“你们二人快到县衙,告诉吕知县,就就把那人方才的话复述一遍:让他亲自来门口迎接”。

    显然,这位首领还是寄希望于知县大人能压的住来人,那样他的面子也算是能挽回来一些。

    把守城门的,就怕遇到眼前一亮之人:要么有钱,能捞点好处,要么让你大惊失色,来头大的吓死人。

    “仲大人,这点小事就不劳你操心,你在这里捎带片刻,城门立刻就开”。

    说话的是那名总旗,显然,他对自己‘被’等在城外有些不满。

    仲逸微微点点头,便吩咐程默与托雅下马,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估计一盏茶的功夫,城门果真嘎嘎响,一群衙役跑了出了。

    众人中间的,一名四旬左右的男子,身体有些发福,看这衣冠,定是这里的知县无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