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成笑道:“刚从衙门里打过照面,这便来找你。这个书院挺好,千万不要让学生们停课,这里人来人往的,反而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便利,一举两得”。

    同一件事儿,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方面:在翰林院侍读学士看来,读书就是读书,是一件关乎到千秋大业的大事儿。而在锦衣卫的北镇抚司的镇抚使看来:书院倒成了‘藏身’的好地方。

    “有件事儿,我先要在这里向仲老弟道声谢了”。

    石成指着一旁的王总旗说道:“在这之前,他们按照你的指示:提前对辽东一带进行摸底,如今已经有了些眉目,倒是为我们省了不少事儿”。

    石成郑重其事的向仲逸说道:“他们都说了,朝有旨意:在我到来之前,暂时由你部署,而你表面什么都没做,但同时又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末了,他在仲逸肩上拍拍,语重心长道:“兄弟,你是个厚道的人,为兄没有看错”。

    仲逸微微一怔,之后再微微点点头。

    很明显,石成这番的重点在于:仲逸没有擅权,锦衣卫毕竟不是他的‘地盘’,一切等石成来做主,这个分寸把握的很好。

    拿鸡毛当令箭,迟早会被鸡毛‘烧死’的。

    按照二人之前屡次办差的交情,这番话完全可以私下里说,而不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石成不由的望望一旁的属下,仲逸突然明白过来:他这是向其他属下说明一个道理:万事不得擅自做主,必须要向他这位镇抚使大人请示才行。

    这是一个道理,在官场中混,最起码的道理。

    锦衣卫往往执行秘密任务,人员构成也极为复杂,石成如此做,或是出于私心,也或许是为接下来在辽东的任务‘夯实基础’。

    不管怎么说,仲逸都理解他了。

    “大家都在朝廷做事,这是起码规矩,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仲逸又重申了一遍,之后便直言道:“接下来,还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石大哥千万不要客气”。

    石成挥挥手,左右属下立刻领命,纷纷退了出去。

    这才是有话要说。

    “仲老弟,实不相瞒,临出京城时,万岁曾说过:辽阳之事,要多与仲学士商议,他处事稳重、胸有良谋”。

    石成说道:“这些话虽未写在旨意里,但足见陛下对你仲大人信任”。

    二人‘搭档’也不是第一次了,多余的客套是做给别人看的,现在就他们二人,也就不必再拘着了。

    “我是这么想的,目前来说,就按我们锦衣卫的方式来办,若是遇到难题时,再向老弟讨教”。

    石成道出一番大实话:“你毕竟是个文官,此处我们也不甚熟悉,况且你另有差事要办,一马当先的事儿,还是交给兄弟们吧”。

    事关锦衣卫之事,仲逸从来不越雷池半步,他笑道:“一切听从石大哥安排便是”。

第598章 受点委屈吧() 
“姑娘,你不能进去,仲先生正在谈事一桩大买卖”。

    见托雅向书房这边走来,门口的锦衣卫校尉只得将她拦住。

    ‘让开,谈什么大买卖?都这么长时间了,我就进去看看而已’。

    托雅嘴上这么不以为然的说着,还欲往里冲。

    在她看来,眼前的这几人只是‘布衣苦力’,就是仲逸花银子雇的伙计而已。

    ‘几位兄弟莫见怪,我们这边的课还没有结束,她这是闹着玩的,找我家公子说句话’。

    这时,程默从托雅身后匆匆赶来,急忙压低声音说了一句:“我家公子谈事的时候,最讨厌被人打搅了,看见门口这两兄弟了吗?惹急了,他们会打人的,这都是我家公子吩咐的”。

    “哦是这样啊,原来如此,那本姑娘就不打扰了呗”。

    托雅拍拍双手,一脸的遗憾,趁众人‘不备’之际,突然欲再次进去。

    “男女授受不亲,这样子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呢?我只是进去找仲先生说句话而已”。

    片刻间,托雅被门口的‘布衣’守卫架起,如同衙门中差役对犯人的方式。

    “别闹了,都进来吧”。

    众人听到屋内的声音后,急忙停止‘争执’,程默先开口道:“二位兄弟快放手,托雅她还小,这便进去向仲先生解释”。

    那两名守卫早已站立左右,如同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般。

    程默带着托雅向屋里走去,二人开始嘀咕起来。

    “那些人都是你家公子花银子雇的,你好像很怕他们?”。

    “这不都是为了我家公子的安全嘛,谁让我们到了辽东一带呢,出门随护,还得靠他们,他们这是‘忠心’的表现”。

    ‘他们是辽东的?’。

    ‘好像是吧,又不是我找的,问我家公子去,千万别再惹事了’。

    “谁惹事了?就是想问问他”。

    “托雅,你有什么话要说,现在可以尽管开口”。

    来到书房,只见仲逸正斜躺在木椅之上,桌上摆着茶水,手里是书卷。

    大概是午后阳光的缘故,看上去他竟有些懒洋洋的。

    “我”。

    托雅不由四下张望,嘴里嘟囔着:‘屋里一个人都没有,为何不让我进来呢?’。

    “有事说事,没事就忙你的去吧”。

    仲逸缓缓起身,一脸严肃道:“作为学生,要见先生,是不是要有个规矩?这些天的书,都白读了吗?礼仪何在?分寸何在?”。

    “你”。

    这一刻,托雅不由的抬头望着仲逸,感觉是那么的陌生,又那么的委屈。

    “仲先生说的对,是我鲁莽,是我没有礼仪,我走还不行吗?”。

    扭头就走,出了屋子,托雅绕过墙根,直接出了书院。

    程默欲上前拦住她,却被仲逸制止,也只得站在原地,默默的低下了头。

    “仲大哥,其实托雅的意思:待会儿读书结束后,她想回面馆,问你晚饭想吃什么,她要亲自下厨”。

    程默怯怯道:“这样,会不会让她感到是受了委屈?”。

    仲逸来到门前,听着院外的朗朗之声,并未立刻张嘴。

    ‘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以后会受更大的委屈’。

    仲逸叹道:“等过了这阵子,再说吧”。

    至此,程默不再为此事多说一句:如果石成将书院作为临时所用之地,托雅在此处确多有不便,让她短期‘不愉快’的赌赌气,也是为她好。

    当然,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完全不影响:他们只是规规矩矩的来到院中,之后再统一离去,不会在院中乱走动。

    这一点,锦衣卫的人自然会把握,其他人也不像托雅那样‘不像话’。

    石成的差事很明确:彻底查出私自练兵、私铸兵器之人,并将其彻底摧毁。

    而仲逸的差事同样很明确:到东北女真一带‘走走’‘看看’,根据实情‘临机专断’。

    而开书院,就是他临机专断的体现。

    按照仲逸之前的计划:这个书院一切步入正轨后,再找两处合适的院落,按照如今的方式开两家。

    之所以再选两处新址作为书院,主要是从方位的角度:如今的书院在城中靠北的位置,附近的‘学生’便利许多,但更远一点的家户,则显得颇为不便。

    “仲大哥,按照你之前的吩咐:我在城中西南、东南方向找了两处大院,环境倒是不错,但这价钱”。

    程默知道:以仲逸的做派,必定是将这两处院落买下来而非租下,这自然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同时,毫无意外,这笔银子自然是由仲逸自掏腰包。

    “咱们的银子都由你保管,我算过了,就像如今这样的书院,再开三家都绰绰有余,你尽快去办吧”。

    仲逸特意说道:“衙门那边我已安排妥当,他们会全力配合的”。

    程默有些不悦道:“那好吧,只要银子给的足够,当然能很快办好,那些人都是为了银子,不像仲大哥你”。

    能看的出来,他是有些委屈的;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老是让仲大哥掏钱呢?

    “顺便再到街上打听打听,看看城中那里有合适的读书人,可以来书院当先生?”。

    仲逸笑道:“我们迟早是要离开这里的,到时没有个好先生,书院也就没意义了,托雅还支撑不起”。

    程默连连点头:嗯,这倒是个事儿。

    之前,仲逸曾向京城翰林院几个交情不错的同僚,连同樊文予、李序南去过书信,希望他们能推荐合适的人选。

    作为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想必对先生的要求自然不会低。

    “只要是真正的读书人,喜欢读书就行,那怕是老学究、落榜学子都可以,但人品要好”。

    仲逸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句:“要去过京城,至少是直隶一带,对大明的各项规制熟悉,也能开阔眼界”。

    说实话,最后这一句,程默还真没完全听明白。

    仲逸也不再多解释:我只能说这么多了,你自己慢慢体会去吧。

    看看日头,该是学生们结束课业的时候,还得有人再组织一下。

    托雅不在,这个差事就只能由程默去做了。

    “晚饭怎么吃?”。

    程默笑道:“还好意思去城根面馆买饭菜吗?”。

    仲逸背抄双手,缓缓向门口走去:“我上街找家酒楼,你忙完后可以找喜子,托雅定然不会为难你的”。

第599章 夜色中的铁匠铺(上)() 
傍晚时分,辽阳城中再次热闹起来,夏末的季节,中午依旧有些暑气,而此刻正好上街逛逛、看看。

    与大多城中一样,最热闹的还是酒楼、客栈、茶馆之类,像一些生肉铺、布行、铁匠铺、药铺等大多已开始关门。

    无论店家还是伙计也该填饱肚子、再小酌几口,岂不美哉?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总有一些布行要忙着赶制衣服,客人定下的期限不能延误,否则赔银子不说,遇到有势力的客人没准一气之下‘拆了你这破店’。

    药铺当中也有新进的药材,总归是要碾碎、配制的,这个时候街上行人正多,能多赚一个是一个吧。

    对大多人而言,一辈子似乎都在做一件事,而且只是围绕着这件事而度过一生:那就是赚银子,赚足够的银子,直到死去。

    那怕是好多人临死之前,还是没有很多的银子,但其他人依旧会如此,如果不赚银子,反倒不知该做什么了。

    这种问题,往往不能细想,想的多了,反而越没有意思了。

    开店便开店、吆喝便吆喝,卖一碗面是为了赚银子,卖一包药也是为了赚银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当然,忙不开的时候,晚点关门歇业,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这个时候,店家或掌柜总会对伙计说一句:‘大家再坚持一会儿,完工后给大家准备了上好的酒菜,管够、管够’。

    再有好一点的东家,可以为伙计们加几个工钱,那便是要谢天谢地了。

    要是遇到吝啬的东家:‘多干一会能怎地?好酒好菜没有、多余的工钱也没有,反正我这里的工钱给的比其他店里都高,就知足吧’。

    知足,这是好多人要用一生去体会和争取的

    “阳城大酒楼”,这是辽阳城中数一数二的酒楼,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