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此职权,他们见面的机会,也就多起来,方便了许多。

    锦衣卫百户南栖原负责情报的收取、探查,以及清理敌人安插我军中的奸细等。与此同时,对当地各衙门中的主要官吏进行排查,重点核查两项:是否通敌?是否对朝廷有不轨行为?

    当然,对仲逸的安全护卫,依旧是南栖原的重点差事之一,他专门派一个小旗负责仲逸的安全,尤其遇到战事或情况危急之时,即便豁出性命,也要保护仲大人、不能出意外。

    此举并非他们与仲逸的私交有多厚,而是皇帝有过旨意,他们也是奉旨而行。

    细细看来,南栖原的差事变化不大,同样继续他们锦衣卫特有的任务,同样继续几乎不受其他人管束。

    但在连同南栖原在内的锦衣卫百余人看来,有林宗武这样的主将,无论做什么差事,想比之前的戎一昶,感觉只有两个字——痛快。

    痛快了,就得找点正事干。

    根据林宗武的部署,驻军大营兵力部署进行调整,由原先散乱的、底处驻扎方式,改为如今的集中、高处驻扎。

    英勇千户所,连同其它两个千户所,是为先锋,驻扎在山下,而其余兵马留守山上。

    说是山,其实也就是比其他地方,略高些而已。

    驻守之地,水源、工事、马匹、粮饷等,皆有所调整。在集中前提下,又给予相对分散,既降低粮草被抢夺的风险,又能确保参战将士随时有粮草、补充供给。

    而从东西南北,尤其东北、西北等方向布有暗哨,随时密切关注敌情,以防敌军再搞偷袭之类。

    至于西南、东南方向,则更多关注的是朝廷的官差,或当地衙门的协助,有新的旨意或粮草供给时,皆是从朝南方向而来。

    这日午后,正南方向一侧的官道上,一支人马有序向军营驶来,有兵器辎重、有马匹战车,大约二百余人、百余辆车的样子。

    为首的是一名百户,还有一名长相清秀的年轻男子,看木车缓缓行驶,地面上留下深深的印痕,想必车上所载之物颇为沉重。

    大营守卫军士见是大明的将士,只是陌生的脸庞,按理还是要问询一番的。

    “站住,是那个衙门的?来驻军大营有何公干?”,守卫军士问了一句,身后两人立刻上前,打量着车上的东西。

    负责押运的一名百户上前制止道:“我们是英勇千户所的,奉林大人之命,押运一些粮饷,才备好,所以走得晚了些,还请这位大人先行通禀一声,请林大人过来一趟”。

    “你是说,请林大人亲自过来一趟,就来这里?”,那名守卫军士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之人,却又不敢多说什么,他们有过各个路卡的凭证,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些人就是英勇千户所的。

    “什么叫亲自来一趟?来就来呗,难道你们这里的人,做什么事,都要在前面加‘亲自’二字吗?”。

    一旁的那名年轻男子,随意说了一句:“对,就是让林大人亲自来这儿,就说是我说的”。

    都是戎一昶之前遗留的毛病:主将亲自来阵前、亲自来查营、亲自查看地形,只要是见到本人,才能叫‘亲自’来了。

    守卫军士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男子:长得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却又似一个精明干练的书吏之类,好在没有穿兵甲,不然说是个小旗、总旗之类的官,完全没有问题。

    “都是京城来的,我们可惹不起啊,你还是快点进去通禀吧”,

    见属下附耳嘀咕几句,那名守卫也急忙派人去请林宗武,并特意叮嘱:就照方才的话,原原本本向林大人禀报。

    言下之意,他也想看看,来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看衣着不过六品百户的样子,还有哪个狂妄的年轻人,又是什么来头?

    片刻之后,林宗武便带着随从前来,速度之快,连随从都有些追不上。

    看来这些人说的没错,林大人之前确实是这么吩咐的。

    “卑职见过林大人”。

    负责押运的两名百户立刻上前拜道,其中一人向林宗武附耳道:“东西太多,朝廷又为我们增派了一个百户所押车,这都是圣上安排的”。

    咳咳,见东西已全部运到,林宗武爽笑道:‘好好好,诸位兄弟一路之上辛苦了,本将为你们接风,好好犒劳犒劳大伙们’。

    “嗷,好”,众人立刻欢呼起来。

    在一旁的那名年轻男子却一直没有说话,见众人已开始继续往里推车运送东西,林宗武这才上前与他搭讪起来。

    谁知才说几句,他便看出了端倪。

    “本公子走的有些累了,请林大人在前面带路,我要见你们监军仲大人”。

    那年轻男子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句:“此事,要林大人‘亲自’完成”。

    林宗武连连点头,一脸的笑意:“好好好,林某亲自带路,公子这边请,这边请”。

    一旁的守卫军士瞪大了眼睛,心中暗暗庆幸:多亏方才没有顶撞这位爷,否则,早就被军法伺候了

第505章 新上任(下)() 
驻军大营,主将营帐,林宗武吩咐左右随从退下,告知守卫:没有传唤,任何人不得擅入。

    门口负责执勤的守卫皆是来自英勇千户所,对林宗武而言,这些人更可靠、更厉害。

    营帐之中,只有三人,林宗武与仲逸立于左右,中间坐着的是那名‘年轻男子’,看样子,他是有话要说。

    如此精湛的易容之术,除了她,还有谁?

    “师妹,师父安好?卫叔叔安好?关于戎一昶,师父可有新的嘱咐?”,林宗武先开口问道,希望师妹仲姝给一个肯定的答复。

    毕竟,戎一昶之死,是他们二人‘先斩后奏’的。

    “师父之言:不能因戎一昶而将我凌云山示于众,而戎一昶之死则是因其贪墨军备、罪恶深重,被鞑靼所杀,皆乃北方战事所致,若此人有通敌之罪,则是自绝于天”。

    仲姝起身而立,说的再清楚不过:“如今,戎一昶死于鞑靼乱箭之下,此人之前有贪墨军备之罪,如今又有通敌的事实,就是自绝于天”。

    末了,她补充一句:“你们这么做,并没有违背师命,我也算‘交差’了”。

    哦

    林宗武与仲逸长长舒口气:那晚发生战事,事出突然,临时有了‘借刀杀人’的主意,好在总算没有违背师父的意思。

    凌云山,远在千里之外,而师父凌云子却能对这里情形把握的如此精准,不是一般的神机妙算。

    说完师父的嘱咐,便是他们三人之间的对话了。

    仲姝双手后背,饶有兴致的问道:“接下来的仗,怎么打?不知师兄、师弟,是否有应敌之策?”。

    初次掌兵,且是近两万人的兵马,激动之情难抑,三人都感同身受。

    不过,两军阵前、冲锋陷阵,仅仅有激动,是断断不够的。

    林宗武与仲姝不约而同的望着仲逸,眼神分明就是在说:轮你上场了。

    此处并无外人,倒是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他们三人之间,多年的默契。

    来到地图前,在用沙石摆放的‘道路’、‘城池’前,仲逸开始他的破敌之策。

    “就目前情形来看,大军要继续向北而行,势必要经过黄沙镇,以及它的两座附属城池——西沙城和东沙城。

    其中黄沙镇城中兵力五万之余,两个附属城池各自兵力过万,敌军所有兵力:近八万之余”。

    因仲姝初来北漠,仲逸特意向她解释道:‘而我军之前两万之余的兵力,经过那晚一战,如今兵力不足两万,连同今日负责押运的两个百户所,也就是敌军四分之一的兵力’。

    很显然,仅从兵力而言,双方相差悬殊,不言而喻。

    对林宗武来说,兵力只是一方面,他的顾虑:能否真的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如此顾虑,是基于之前朝廷与鞑靼之前形成的默契:双方只是为和谈而做的一次试探。

    只是那晚戎一昶死于乱箭之下后,事情的性质也就渐渐发生了变化。

    戎一昶私通敌军,死有余辜,但毕竟他是之前的北征主将,对不知情的将士们来说,纵然对他有多少不是,也咽不下这口气:鞑靼军欺人太甚,竟将他们的主将乱箭射死?

    而阿帖木儿或许也知道,既然朝廷大军都换了主将,想必双方将避免不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两军阵前,刀枪无眼,一旦双方兵马交战开来,便没有了那么多考虑:除了打赢这场仗,再无其他

    鞑靼之前不足三万的兵力,如今增加到近八万之多,而朝廷先行派遣的是两万之余的兵力,一旦战事开,随时准备增兵。

    一旦朝廷二次派兵,便是由戚继光亲自挂帅。

    很明显,如今的战事,只有打赢首战,才能奠定所有的基础:若鞑靼八万的兵力,连朝廷两万之余兵力都不敌,以后这仗还怎么打?

    还怎么打?

    这是一场硬仗,铁定的硬仗。

    “从朝廷此次准予向北漠运送装备来看,我们是无须顾忌的,此仗必打”。

    仲逸向林宗武说道:“接下来,就要看如何部署首战之战了?”。

    自从接到朝廷旨意,执掌这支兵马以来,林宗武也一直在琢磨此事,他的意见很明确:先攻下西沙城、东沙城,而后以此为据点,与黄沙镇的敌军展开最后的较量。

    关于如何攻取西沙、东沙二城,林宗武对此也早有计划,只是没有明说而已。以仲逸对他了解,即便他什么也不说,也绝瞒不过这位师弟。

    在谋略方面,他这个做师兄的,没有多少把握能胜过师弟,甚至于眼前的师妹。

    “此处是北漠,所谓知己知彼,敌军对我兵力也十分清楚,谁也做不到‘兵从天降’,但再好的计谋,再厉害的将帅,没有兵马,无从谈起”。

    仲逸缓缓上前,在师兄手掌心写了两个字,同时嘴里轻轻说了一句:“事已至此,我们只能请当地驻军帮忙了”。

    “借兵?”,林宗武惊道:“这可以吗?我可没有这个权利啊,是不是要朝廷准许?”。

    仲逸微微摇摇头:“你是没有这个权利,朝廷也没有给你旨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朝廷没有给其他将领旨意啊?”。

    此话何意?林宗武一头雾水,他的心思全在如何打赢这场仗上,其他的,都无暇去细想了。

    “师兄,连我都听懂啦,亏你还做主将”。

    一旁的仲姝补充道:‘师弟的意思:你先去当地都司、卫司借兵,如果他们二话不说,便是之前朝廷有过旨意,同意为你增兵,如他们坚决不从,那说明此举也就行不通’。

    一语点破,林宗武重重点头:对对对,是这么个理,如此倒也省去不少麻烦。

    若向京城请旨,莫说需要朝廷准许的时间,就是来回路上的行程,不知要耽误多少时日?

    “此事,我这就去办,剩下事儿”,林宗武笑道:“剩下的事儿,就靠师弟部署了,师兄我定能全力以赴、依计行事”。

    仲逸微微点点头:还是先请师兄去搬‘援兵’吧。

    北方的天气终究不同于南方,春末夏初的时节,中午还是很燥热的,绿植少、光照强,若到三伏日,大太阳足以让你轻轻褪层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