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大人,一位曾是英勇千户所千户,如今的北征军副将,另一位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负有特殊使命”。

    居于二人中间,仲逸这个文官指着远处的城池,如同主将般的口吻,说了一句:“以二位大人之见,多久可以攻下黄沙城?连同城外的三座小城池?”。

    林宗武与南栖原对视一眼,二人不约而同的坐了下来。

    之后,他们异口同声说了一句:“这个,还请仲大人去问戎一昶。若我做主将的话,不出十日必能破城,但戎大人能几日攻下黄沙城,就不得而知了”。

    显然,他们对戎一昶统兵,是极为不满的。

    三人就这么比划着,仿佛此处就是议事主营帐,战事部署很快就能定下来似的。就在这时,却听远处传来了马蹄声,沿着胡杨林直奔而来。

    走进一看,是锦衣卫的一名校尉。

    “大人,朝黄沙城方向,靠北的那片胡杨林,发现情况”。

    那名校尉上前禀道:“请大人过去看看,抓到两个年轻人,是鞑靼军那边派来的”。

    南栖原一脸的疑惑:“不是说,傍晚换防时,他们才接头吗?现在多早啊?还不到午饭时间”。

    那校尉微微笑道:“大人,你去了就知道了”。

第494章 各为其主() 
得知这个消息后,仲逸与林宗武跟随南栖原,直奔南边那片胡杨林而去。

    “大人,我们原本打算午后才正式潜伏,刚才只是一番例行搜索,没想到在胡杨林中一处洞**发现了这二人,一问才知是鞑靼那边派来的,等着傍晚与我们军中的眼线接头呢”。

    带路的锦衣卫校尉向南栖原解释了一句,对这个意外的收获,他很是兴奋。

    “在场的,除我们兄弟外,还有别人吗?”,南栖原再次问道:“尤其是戎一昶的人,要格外小心”。

    “卑职明白”,一声回应,众人策马而行,飞驰而过。

    按照南栖原的要求,大多锦衣卫暗哨暂时从那片胡杨林撤出,只留二人潜伏下来。

    留两人,是有原因的:一旦发生异常,一人可与之周旋,而另一人则可趁机脱身,将这个消息送了出来,以便策应。

    相信,被抓的两名鞑靼军士,也该是这样的考虑。

    而他们应是昨天晚上潜伏下来后,为免白日暴露,等着今日傍晚后接头的,只是没想到被临时搜查的锦衣卫发现。

    既定接头时间是傍晚驻军换防时,而此刻才刚过午饭点,故此,先要稳住这二人,才是关键所在。

    一旦他们被抓的消息泄露后,潜伏在大明军中的奸细,还会前来接头吗?

    行至一处僻静之地,有当地驻军临时搭建的房屋,可用于设卡或路障,能容纳几十人的样子。

    “你们暂先退下,锦衣卫要在此设卡,盘查来回过往的行人”。

    来到关卡,南栖原吩咐眼前的军士:要临时占领此处。

    那名军士望望锦衣卫的人,不敢说什么。

    再看看一旁的林宗武、仲逸,军士似乎等待着他们二人给拿个主意。

    这并不为怪,一位是副将、一位是监军,若他们二人说将此处交给锦衣卫用,那戎一昶怪罪下来,那名军士起码也有个说法。

    “就这样吧,一会儿本官自会向戎将军说的,你们先归营吧”。

    林宗武说了一句,又向身边的仲逸问道:“你说呢?仲大人?”。

    身为监军,仲逸不便直接参与军中事务,师兄如此一问,他也只是微微点点头而已。

    妥了,连林大人都同意了,况且又是锦衣卫的人要占地,还有什么说的?

    那名为首的军士笑道:“这里就交给南大人了,我们这便回营”。

    林宗武也随军士一起回了军营,毕竟他是副将,还管着英勇千户所,与负责情报的锦衣卫,负责记录战事、奖罚功过的监军,有所不同。

    锦衣卫的人把守关卡后,一名校尉立刻快马加鞭,直奔胡杨林。

    不大会儿的功夫,那二人被押了上来。

    关卡山腰处有两间房屋,是用于临时休息或存放特殊军备,如狼烟或火油,甚至刀剑等兵器。

    根据南栖原的安排,被抓的这二人,就关在其中一间屋内。

    越是危险的地方,往往越是安全的。

    此处虽说人来人往,但实际过往之人并无闲人,大多是军中传令、巡视、执勤的军士。

    当然,远处胡杨林中刺探的眼线,他们也会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紧紧盯着关卡的动静。

    今日怕是要一反常态了,锦衣卫的人进进出出,连同其他巡视的将士,暗中盯梢是不可能了。

    “闲话少说,老子没有多少耐心,你们要与谁接头?以什么方式接头?”。

    山腰靠北的一间木屋中,南栖原再次讯问起眼前的二人。

    仲逸并未直接参与审讯,他与程默竟在房屋后院围桌而坐,喝起了山茶。

    锦衣卫的审讯,自带恐怖血腥,还是不参与了吧?

    况且,此事,南栖原完全可以自己搞定。

    “这位大人,看服饰,你是锦衣卫的百户吧?”。

    一通皮鞭声后,那二人并未大喊大叫,做这一行久了,他们自然知道一个道理:只要被抓住,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

    间谍就是如此,一旦被发现,能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为何?这个道理很简单:留下你、防着你,远比杀了你,更省事、省心。

    连同负责为间谍搭桥牵线的人,一旦事情败露,往往都被免不了被处死的结果。

    能活下来,极为少见。

    常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人们往往既不相信耳听,也不信眼见,唯独死人的话,才是最可靠的。

    这一点,与忠诚度有些相信:死人也许不曾对你忠诚过,但至少一定不会再背叛你。

    故此,对存疑之人,尤其暴露身份者,被灭口的结果,几乎是注定的。

    那人一开口,南栖原便知道遇到行家了。他缓缓坐了下来,决定再次试探试探。

    “本官正是锦衣卫百户,看来,你们这是铁定要闭口不言了?”。

    南栖原摆摆手,示意左右暂时停止用刑。

    咳咳,那两人一阵咳嗽,从声音来判断,已经伤的不轻。

    “这位大人,你也知道,我们只是负责联络的,至于对方是谁?所说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并不得而知”。

    那人说了一句:“反正,我们兄弟既然落到诸位大人手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待会儿下手的时候,来个痛快的”。

    仅此一句,二人再次闭上眼睛,俨然一副阵前献身的准备,压根没有回旋的意思。

    “就,真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南栖原来回踱步,良久之后,他淡淡的问了一句:“对家人、对这个世界,那怕是对这窗外的明媚阳光,你们也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屋内一阵沉默。

    “没什么说的,就是请各位大人能将我们的衣物一块烧掉,让我们走的也体面些,到了那边,也不至于做个无衣穿、无饭吃的穷鬼”。

    说了这么一句,那二人便再无‘遗言’。

    南栖原笑道:“这个简单,本官自会吩咐,为你们备一套新衣衫,走的时候,吃顿饱饭,有酒有肉”。

    虽说这二人没说什么,但作为从军之人,起码的尊重还是有要的,各为其主,这个要求不过分。

    当然,这样的待遇,必须是对真汉子的,若贪生怕死、委曲求全,往往会死的很惨。

    “不不不,这位大人误会了,我们只要自己的衣物,包袱里也有吃喝之物,足够了”。

    另一男子补充了一句:“就不劳各位大人穿你们的衣衫,总归是不合适的”。

    南栖原双眉紧皱,准备离去,转身对属下丢下一句:“准了,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495章 乌龟变鸡蛋() 
傍晚时分,英勇千户所开始换防,林宗武特意留意军士们一举一动,尤其换下来的人,到底要去那里?

    英勇千户所全体将士久经考验,经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又是先帝朱厚熜亲自赐的称号,自不会有奸细藏于其中。

    林宗武,连同正副千户谭辽、周通,他们之所以如此谨慎,正是担心别的千户所军士混淆视听,从此玷污了他们的一世英明。

    除英勇千户所和锦衣卫外北征兵马主要分为两部:戎一昶的旧部,还有从各地抽调的精兵强将,这些都是来自京城的。

    此外,还有当地的驻军派出的部分军士。

    这些人的情况,就复杂许多。

    毫无疑问,与鞑靼军来的接头的,不是当地驻军,便是戎一昶的旧部。

    眼看傍晚将至,被抓的那两人死活不说,嘴巴依旧紧闭不开。

    当然,或许他们确实不知道:来接头的到底是什么人?

    那两人最后说的几句话,引起仲逸注意,他示意锦衣卫再次对二人的衣物搜查一遍,尤其衣物中的‘物’。

    若接头之人彼此间不熟悉,甚至压根就没有见过面,那么核实他们身份的物件,就会变得极为重要。

    此外,还有类似暗语、手势之类的联络、接头暗号。

    与唐小丫在一起时,仲逸曾看不过不少这种类型的影视剧,她们那个时代称其为‘谍战’,拍成片子,就是谍战片。

    当时,仲逸看的那叫一个过瘾,没想到今日却发生在自己身边。对比来看,锦衣卫承担的特务任务,其中确有收集、甄别情报的任务。

    这一点与‘特务’极其相似,就是‘谍战’的范畴。

    ‘仲大人,胡杨林,你就不要去了,这都是些不用命的人,万一现场失控,双方发生打斗,所谓刀剑无眼,你一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

    南栖原笑道:“若是仲大人有半点闪失,我们如何向石大人交代?”。

    仲逸既未点头,也未摇头,只是默默的走开,来到一处更为僻静之地。

    随从程默也不由的劝着他:“仲大哥,要不,我们还是回军营吧,太过危险”。

    若仲姝在就好了,她的易容之术,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不过,她此刻,应该还在从京城到北漠的路上吧?

    被抓的那两人再次回到洞穴中,傍晚的光线暗淡了许多,朝廷大军也开始换防,一如既往熟悉的感觉。

    很明显,会有人设法进入那片胡杨林,而后再设法与鞑靼派来的那两个人接头,而后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将他在这里打探到的消息传递出去。

    这样的差事,由锦衣卫百户南栖原出面办理,再合适不过: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盏茶之余的功夫,一名中年男子缓缓向胡杨林这边走来,他左右环顾,做出一副像解手而又解不出的样子,执勤的将士刚刚离去,换防下来的人也回了营帐。

    确定无人跟着,他很快钻进胡杨林,方向正是对着黄沙镇的,而且直奔那个洞穴而去。

    显然,这是熟门熟路,至少,已不是第一次干。

    “布谷”,两声叫,那名中年男子将身子蹲了下来,静静等着对面的回应。

    毫无疑问,片刻之后,得到的‘答复’,也是同样两声‘布谷鸟’叫声。

    那名男子缓缓站起身来,蹑手蹑脚走进洞口。

    今晚月色不错,相比对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