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宗武一声令下,双方士兵立刻迎面而上。

    没有太多的喊叫声,没有清脆的兵器击撞声响,更没有精彩的场面。

    这场比武,比的是兵器、护甲。

    一通‘厮杀’之后,众人都傻了眼:当地都司派出的援军代表五十人,大多兵器折损,而护甲皆被刺破,无一例外。

    戚家军虽有折损,但无论兵器、护甲,只是小部分而已。

    很明显,这两方的兵器、护甲供给,来源不同。

    ‘输了’不算什么,毕竟都是自己人,但这幅狼狈的惨像,惨不忍睹:简直衣衫褴褛,如同儿戏。

    台上一片哗然,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沉默不语,兵部侍郎和左军都督府佥事,不由的垂下头。

    兵部郎中严磬‘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这一幕,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下意识四周望望,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此人,果真厚颜。

    在一旁的仲逸,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句:“严大人,好好看,后面的比赛更精彩”。

    “是是是,确实精彩”,严磬费了好大的吃奶劲,脸上终于挤出不少笑意来。

    “哎呀,这是怎么了?浙江当地驻军的兄弟们的兵器、护甲”。

    林宗武微微摇摇头,转而大声向台上说道:“并非兄弟们作战不够勇猛,而是这兵器、护甲有问题啊”。

    台上的戚继微微点点头,林中武令旗一挥,指向四周的将士:“这样吧,浙江驻军再挑选五十名精兵,重新来一次,如何?”。

    此言一出,浙江都司指挥使猛地站了起来,原本想大喊一声,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末了,只是不高不低的说了一句:“你们当中,可有人上台比试?”。

    话音未落,立刻有人站了出来:“我等愿与诸位兄弟比试一番”。

    戚家军的兵士正欲上前,却被宗武制止。

    “为公平起见,戚家军的兄弟们,也换成统一的兵器、护甲”。

    得到戚继光准许后,宗武命人换装,换兵器,全部用浙江都司衙门配发的装备。

    片刻之后,连同戚家军,一百人的队形,全部用统一的兵器、护甲。

    “你们排成一队,兵器可挡,护甲可护,我亲自来试试”。

    言毕,林宗武从属下手中接过佩剑,缓缓走了过来。

    众人眼睛瞪的老大,皆是一脸的愕然。

    片刻之后,一道剑影闪出,令人不寒而栗。

    似有杀气袭来。此刻,已不是单单的比试一番了。

    突然,林宗武腾空而起,直朝那一排整齐排列的军士刺去。

    “噼里啪啦”。

    百人的队伍,溃不成型,兵器、战甲掉了一地。

    很快,‘胜负’已出。

    双脚刚刚落地,林宗武立刻向属下吩咐道:“英勇千户所听令,参赛的五十人,全部列成一排,待我袭来时,你们手中兵器可全力抵挡,不必计较后果”。

    “得令”,一声令下,英勇千户所五十名参赛之人,立刻排成一条直线。

    这五十人,个个表情肃严、严阵以待,俨然一副阵前备战之态。

    他们所用的兵器、护甲,皆是大明最精良的装备,由皇帝朱厚熜下旨,锦衣卫督办打造。

    一阵风起,宗武再次腾空来袭,一阵激烈的兵器撞击声下,偶有火花蹦出,在出击与还击较量中,简单比试俨然成了阵前厮杀。

    “好”,越过那条五十人的直线后,宗武将佩剑扔到随从手中。

    转身望去,英勇千户所五十名军士,兵器落于地面的不足十人,护甲虽有折损,而其形依旧,想比对面百人的装备,还可称作‘上品’。

    台下有人欢呼,有人不服,台上几乎连半点声响,都没有了。

    作为例外,右都御史文博远倒真像是看热闹的,时不时的还叫声‘好’。

    此刻,又有多少人,想结束这场怪事连连的比赛?

    “大家听好了,戚家军的兄弟们,与都司衙门的援军兄弟们,你们互换各自之前的兵器、护甲”。

    林宗武发出最后一道指令:‘继续比试’。

第420章 谁愿署名?() 
“诸位大人,方才这场比试,看的如何?”。

    比试总算结束,但结果已不重要了。

    林宗武吩咐所有参赛人员归队,而后请示戚继光上前训话。

    戚继光刚上来,就是一番质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正常吗?又为何不正常呢?想必,诸位心中早已有数”。

    此言一出,台下窃窃私语,不少将士连连点头。

    这番话道出了将士们心中的愤恨,平日里敢怒不敢言,今日这幅狼狈的惨像,大家看的清清楚楚,总该有人来收拾这个残局吧?

    台上一片沉默,几乎没有半点声响,平日里习惯了威风凛凛的二品、三品,到了军营这一亩三分地儿,也只能乖乖的忍着。

    无论左军都督府,还是兵部,乃至都察院,都是奔着抗倭的差事来这里,一旦惹怒了将士们,差事必定会砸到手里。

    还说什么呢?硬着头皮,也得听戚继光的“训示”呗。

    对一个常年征战的将领来说,戚继光确实有话要说:这不仅是为他的戚家军,也是为所有抗倭将士,更是为大明所有舍命上阵的将士们。

    “诸位大人身居高位,这样的场面不多见,更不用说两军阵前真正的厮杀较量了”。

    戚继光大声说道:“看到的就是如此,仅仅是比试而已,可那些阵亡的将士们呢?那些因兵器、护甲被人做了手脚,本不该离我们而去的忠勇之士呢?”。

    “呜”,台下不少军士为之一动,有人默默抹着眼泪。

    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侍郎王昱再也坐不住了,二人对视一番,还是景渊先站了起来。

    “戚将军,诸位大人,将士们上阵杀敌,却有如此险恶之人动军需装备的主意,景某向众将士表态:但凡我左军都督府所辖范围,决不许再发生这样的事儿,既已发生的,绝不轻饶”。

    此言一出,台上稍有异动,台下却反应平平。

    兵部侍郎王昱,进而继续表态:“兵部也会全力督促此事,害群之马,务必要彻底铲除。这也是王某与景大人此次奉旨南下的使命所在,绝不敢辜负朝廷众望,更要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二人表过态后,身为监军的右都御史文博远缓缓侧过身去,朝一旁的仲逸望望:我们的差事是专司将士功过、奖罚,这兵器、护甲之事,就不要管了。

    这个暗示,仲逸还是能够领略的。

    作为东道主的浙江都司指挥使,岂能落下,他接着表态“戚将军、诸位大人,将士兄弟们,都司立刻安排专人协助几位大人,彻查此事”。

    戚继光立刻打断台上的说话声:“既是如此,请诸位大人到营中议事,立刻严查,同时,向朝廷禀明今日发生之事”。

    “这个,也好,也好”,台上众人纷纷点头,个中滋味也就只能由自己品尝了。

    “比试结束,众将士各自回原地待命”。

    宗武一声令下,众人立刻领命而去。

    午后、驻军大营。

    “诸位大人,依戚某之见,大家联名上书朝廷:禀明厉害,切中要点,一切等朝廷的旨意”。

    面对的都是二品、三品的,戚继光也不含糊:“身为主将,戚某愿第一个署名”。

    “林某虽只是个小小的千户,但军中无小事,英勇千户所也是奉旨前来助战”。

    林宗武上前一步道:“林某愿意联名上书”。

    看似慢条斯理、有些糊涂的右都御史景渊,却在仲逸的搀扶下来到桌前,一字一句道:“同为抗倭大计,如今大家都来浙江,也是为眼下的战事,老夫愿联名上书,至少对今日所发生之事,可做一个证明”。

    言毕,文博远将目光转向仲逸。

    “下官作为文大人的随从协理,既然大人联名,下官责无旁贷”,仲逸重重点头回应。

    “此事”。

    在一旁的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侍郎王昱,浙江都司指挥使,连同随从协理的都督府经历司刘经历,兵部郎中严磬等,皆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末了,还是当地都司指挥使站了出来:“诸位大人,诸位上差,此事事关重大,又事发突然,眼下又正逢战事要不,再议议?”。

    “再议议,兹事体大,稳妥起见”。

    景渊、王昱等附和道:“再议议,免受朝廷之责,太过轻率”。

    就知道是这个结果,嗤之以鼻的。

    戚继光望望营外,随意说了一句:‘既是如此,诸位大人慢慢议吧,本将还有军务在身,先告辞’。

    说到军务,林宗武自然跟了出去。

    右都御史文博远依旧不慌不忙,浙江一带有西湖龙井,当地新产的好茶,老头来这里后就欢喜的不行。

    “仲侍读,咱们的差事是监军,你应当到营中去,和负责功过、赏罚事宜的将士们,多碰碰面,也好办差”。

    文博远如此吩咐,仲逸吩咐门外的程默,将老头扶向隔壁营中歇息,自己则出了营帐。

    “议吧,看你干的好事”,众人离去后,营中传来一阵埋怨声,只是隔得远,说话的不止一人,就不知到底是何人所言了。

    营外,戚继光忙于安排布防军务,此刻,他的心情很好:原本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儿,今日全做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朝廷不会坐视不管,更不会匆匆收场。

    有诸位大人在,再也不用担心今日一幕到不了皇帝耳中。

    至于安抚军心,他完全不用担心:朝廷新拨发的这批兵器还算过关,戚家军另有备用兵器、护甲。

    若真正的战场在福建的话,浙江都司派派来的援军自然不用前往,福建有俞大猷将军的兵力部署,只需戚家军和英勇千户所助战即可。

    都司将士的兵器、护甲,就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吧。

    林宗武与仲逸虽忙起各自的差事,乘人不备,却不由的看看手表。

    他们在等一个人,一个消息。

    太阳渐渐西沉,气温也变得凉爽起来。无形中,大家皆以为今日也就这样过去了:顶多是领教了一场难得的比试而已。

    ‘当当当’,营中开饭啦。

    以防倭贼随时来犯,戚继光将用饭的时间提前,同时增加用饭次数。如此,将士们随时可应战,不至于饿着肚子上阵。

    饭后,大家各自回原地待命,饭后最多的一个话题,还是他们新的兵器、护甲何时能到?

    这时,一名相貌平平、极不起眼的军士进了军营,直奔英勇千户所而去。

    “师兄,有倭贼来犯,从军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而来”。

    见到林宗武后,仲姝立刻说道:“从船只容量来看,两股倭贼的人数应分别在两千以上”。

    “速将这个消息告知师弟”。

    林宗武穿好护甲,顺手将佩剑抓到手里,整个人都精神了:“我这就去禀告戚将军”。

第421章 严磬之死(上)() 
“诸位大人,联名上书之事,商议的如何?”。

    仲逸来到营中,见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侍郎王昱等依旧在“议事”。

    毫无疑问,依旧议的没有结果。

    环视四周片刻,仲逸便向隔壁走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