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罗英便小心翼翼的踩着脚下的碎石,嘴里却念叨:千万不能踩空了,我还要保护我的兄弟和仲先生呢。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叫喊声:“抓住了,抓住了,看你往哪儿跑?”

    闻声而来的罗英终于寻得他们的人影。

    毫无意外,还是那个洞口。

    上次华老大从密道逃走后,仇佶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费了不少心思终于是找到了密道进出口。

    可是,他哪里知道华老大与仲逸在小王庄的大树下推心置腹的时候早就将这一切都告诉他了。可惜罗氏兄弟当时呼呼大睡,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处心积虑找到的密道第一次使用便被逮个正着,仇佶懊悔的在他左腿上拍了一下:若不是当初摔伤这条腿,也不至于如此束手就擒。

    “胆大的不行,敢抓县衙的人上你这个鸟地方,还讨价还价,老子给你个大嘴巴子”,难解心头之恨,罗勇上前就是一顿耳光子。

    仿若外人置身事外一般,仲逸没有管眼前的这个人,反倒似如释重负般坐下来歇息片刻。

    他心里清楚:等罗氏兄弟行完“见面礼”,才能开始自己的计划。

    “仲大哥,我看差不多了,够这小子“舒服”一阵了,我们何时下山?”。

    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仲逸淡淡的说道:“着什么急呢?咱们逮住了仇佶,怎么着也算是头功一件。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仲逸靠近他俩,低声道:“此次上山,你们可曾见到华老大?”。

    罗英恍然大悟道:“对啊,把这事给忘了?就忙着找仇佶这小子,没想到忘了华老大,上次仇佶信誓旦旦说不会为难他,该不会是被灭口了吧?”。

    罗氏兄弟哪里会想到,华老大此刻已陪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呢。

    “山匪间灭口倒也不足为奇,既然到这一步了,那就不妨再找找,”仲逸道:“若能抓住华老大岂不更好?两个匪首,那是何等大的功劳?”。

    “好好,我这就去前寨再搜搜看,没准还有其他密道呢,谁让他也曾是大当家呢”,罗勇分析道。

    仲逸做出一副疲惫的样子:“罗勇兄弟所言有理,先让我审审仇佶,看这小子到底做了多少丧心病狂之事?一会到前院与你们会和”。

    “这样啊?不行,仲先生,万一这小子偷袭怎么办?”,罗英还是不放心,在他眼里,仲逸就是个书生。

    “嗨,这有何难?看我的,保证他反抗不了”,罗勇的话刚说完,取下随身携带的绳子便是一阵捆绑。

    如同僵尸般,仇佶此刻若想行走,必须要跳着前行了。

    ********

    没有了与罗氏兄弟那般说说笑笑,仲逸眼神中全无一丝温情:“仇佶,此刻只有你我二人,有件事若你能坦诚相告,没准还能有条活路,如若不然,勿等下山,老子立刻将你碎尸万段”。

    仇佶一副求饶和委屈的样子,他心里却在盘算着:以他的江湖经验,即便到了县衙也未必人头落地,自己有两箱藏银,以此博的一命未必不可。

    不过,听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年轻人的语气:事情远非如此。

    多年的生死经历让他敏锐的察觉到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绝不是用金银可以轻易应付过去的。

    见来者不善,仇佶便开始新的博弈方式:“这位兄弟,上次之事虽有得罪,但在下却从不敢怠慢于你,知道你是官家不好惹,若有冒犯之处,千万不要误会啊”。

    仲逸嘴角掠过一阵寒意,他衣袖一拂,体内真气雄浑,双拳紧握,而后慢慢展开,脚下生风却默默上前

    顷刻间,骨头和血肉强烈摩擦发出的刺耳之音,伴随着惨烈的叫声,仇佶只觉浑身一阵颤抖,却因口嘴被捂,撕心裂肺之下只是一阵微微的呻吟之声。

    定睛一望,仇佶已断一臂。

    “原以为你是个聪明之人,没想到事到临头还在演戏,看来你一点都不老实”,仲逸恶狠狠道:“若你继续装下去,老子立马结果了你”。

    仇佶频频点头道:嗯、嗯

    “你如何上的牛头山?上山之前是何来头?”,对着仇佶的,是那个冷冷的背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手段摸不清底细,但华老大当初离奇下山后他就心存疑虑,不知仲逸什么来头,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那件事外,便是与华老大争夺头把交椅时得罪人。

    仇佶盘算着:若眼前此人真是因华老大而来,那他上山这段便不敢再隐瞒了。好汉不吃眼前亏,不能再受皮肉之苦

    仇佶咬紧牙头,打算做着最后一搏:“在下之前因得罪了人,差点丢了性命,后来是被华老大所救才上的山,我对不起他呀”。

    突然,仲逸冷冷道:“和陆家庄的事有关吗?”。

    果真还是来了。

    仇佶顿感胸口一阵发烫,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头顶上却似有一阵寒风袭来,头皮瑟瑟发冷。

    片刻后仇佶突然如发疯般的咆哮道:“常昱?还是陆本佑派你来的?”。

    听到“陆本佑”三个字?仲逸立刻上前抓住他的衣领道:“我爷爷还活着?快说,他在哪儿?”

    “你就是十八年前的那个婴儿?果真是天不灭陆家,这都是天意啊,我的报应到了”,突然,仇佶满脸抽搐,放大的瞳孔中皆是恐惧之情,不知何时嘴角处一股鲜血涌出,眼神却很快暗淡了下来。

    他整个身子顺着树干缓缓下滑,嘴间微微细语道:“小兄弟,我只知道派我们的人叫常昱,他是兵部的,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第33章 趁热打铁() 
后山不远处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罗氏兄弟找寻华老大未果,还不见仲逸前来会和的踪影,只好再次来到后山。

    仲逸随意抓些泥土抹到身上,衣物之上可见狼狈不堪之样,打开绳结,他将仇佶托起移动数十米,再次双指靠于口鼻处,确定眼前此人必死无疑。

    隐约间,只听“咚”的一声,仇佶便被一脚踹下斜坡,绳结处随着身体的滚动而缓缓打开,只是不知会被遗落于山间的那块乱石挡住?

    “仲先生,仲先生,发生何事?”,听到声响的罗氏兄弟急忙赶了过来。

    只见仲逸一阵慌乱,满身尘土杂草十分狼狈,见来人便开口道:“不知何故,这仇佶竟解开了绳子,像发疯一般向我扑来,谁知脚下一滑,那条瘸腿失去重心,慌乱间滚下了山坡”。

    “只要仲先生无事便好”,罗英有些失望道:“,只是这到手的鸭子”。

    罗勇却不以为然道:“我觉的如此更好,若是被带到县衙,没准使些银子就出来了,现在他抗拒抓捕咎由自取,就不用过堂刑讯,这种人该死,活着不知要祸害多少百姓呢”。

    “仲先生,罗大哥,找到了,找到了”,两个差役朝着山上大声喊道。

    顺着山坡而下,绕过巨石枯草,只见一块大青石下,一具尸体,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惨不忍睹

    ********

    “乡亲们,大家快来看,山匪作恶,知县大人清除匪患,牛头山彻底肃清”,县衙差役中嗓门最亮的刘猴子,一大早就敲锣打鼓的沿路开始嚷嚷开了。

    县衙中,仲逸带着罗氏兄弟立刻去见樊文予。

    “死了?也罢,死了倒省心,反正匪首找到了,如此一来牛头山就算是彻底剿灭了,本官也算了却一桩心愿”,樊文予对这个结果竟非常满意。

    如此,牛头山大当家仇佶的死却成了皆大欢喜的结果,那两箱银子到底没有保住他的命,而箱内的财物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罗氏兄弟终无后顾之忧:樊大人当面夸奖,说要论功行赏,最关键的是仲逸相安无事。

    樊文予再次将众人聚在一起,他有话说。

    “诸位,此次牛头山剿匪大获成功,本县想趁热打铁,将其他山寨统统剿灭”,樊文予意气风发道:“你们都看到了?就这一个小小的牛头山,当地的老百姓如此拥戴,若匪患全部剿灭,县衙将是何等威风?”。

    慷慨激昂并未换来积极响应,县丞李序南,还有王主簿,包括刚从山寨回来的曹典史均未表态,甚至从他们的脸上都看不到本次剿灭匪患的喜悦。

    仲逸心事重重,而沈尘还在安置犯人,樊文予这次要孤掌难鸣了吗?

    樊文予却一副悠闲自得:“看来大家的兴致不太高,本县一直就纳闷,为何你们对剿匪之事反应平淡呢?现在本县终于明白了”。

    众人对此大惑不解,片刻后却见他取出一封书信,而后漫不经心道:“牛头山中搜到几封信,信中似乎提到诸位当中某些人的名字,谁可以给本县解释一二?”。

    底下几双眼睛睁的老大,众人一片哗然。

    樊文予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积压多日的怨气此刻终于发泄出来:“怎么着?还给老子装蒜?真拿自己当盘菜了?睁开眼睛看看,这县衙里到底是谁说了算?”。

    大一级、压死你,按理说这些属官对知县言听计从才是常理,但樊县令初来乍到,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苦于没有把柄在手,只能默默的忍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这位知县大人真的要发威了。

    王主簿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起身诉苦道:“樊大人误会了,我们哪敢不听您的号令?实因剿匪之事非同小可,这帮人皆非善类,有人身上还背着命案,若真动起手来,县衙的兄弟恐遭遇不测啊”,说着他竟点头哈腰要给樊文予奉茶:“您消消气儿”。

    “这还有何说的?只要大人发话,我们就干呗”,说话的是曹典史,他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此举若非真心办差,便是做贼心虚。

    县丞李序南并未跟风,仿若无事人一般,不过现在樊文予占了上风已是不争的事实。

    把柄在手,一呼百应,樊县令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他双手背抄,慢慢悠悠的向外走去,临走之时只留下一句话:“你们随时候命,本县自有部署”。

    傍晚时分,来人传话:请仲逸与沈尘过去。

    樊文予心情大好,他满脸笑容道:“牛头山之事告捷,本县决定趁热打铁,将县里匪患彻底肃清,但城中宋、赵两家失窃案依旧没有进展,你们二位有何高见?”。

    沈捕头直来直去,就事论事道:“据审问,所抓之人无一知晓此事,或许这两起案真不是他们所为?而就目前来看,宋、赵俩家的行凶之人恐怕也不是同一人或一伙人所为”。

    对此,仲逸心中也泛起嘀咕:“赵家之事无非自己移花接木,可宋家命案到底是谁所为?”。

    樊文予摸摸后脑勺,白白胖胖的脸上,只有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在骨碌碌的转动着,最近棘手事太多,在他看来,并不是真的急于告破此案,而是如何将城中之案与剿匪之事联系在一起。

    “樊兄,城中之案不管是否与牛头山有关联,但这剿匪是剿匪,失窃是失窃,这两者之间可双管齐下,不必非要等城中之案告破再去剿匪,反之亦然”。

    樊文予眼前一亮:“对,肃清匪患迫在眉睫,调查城中之案也刻不容缓,剿匪之事还是离不开沈捕头,而城中宋、赵两家失窃案的调查非贤弟莫属,如此互不耽误”。

    樊文予向仲逸叮嘱道:“曹典史也随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