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说好,不见穆一虹,不说你那个仲兄弟的事儿”。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附议,其中一人更起劲儿:“实不相瞒,来这儿之前,我们都约好了,你看着办吧”。

    都约好了?还看着办个屁。

    反正只要说去见穆一虹,费思应比谁都上心。

    夜幕下,一处静谧的小宅院,红红灯笼规规矩矩挂起,茶香四溢、檀香缭绕,没有书香之气,却依旧令人着迷。

    院中,一名少女正缓缓走来,手中一只木盘,盘中四只酒杯,一壶好酒。

    “诸位在此先品茶,我家小姐稍后就到”。

    丫鬟香儿见来人,立刻上前迎接。

    晚饭后,费思应等一行人四人来到穆一虹住处,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真正喝酒说笑的地方。

    至于那琴音与词曲,压根就不重要。

    那公子哥说的没错,他确实约好了。

    看来,今晚听曲儿的就他们四人了。

    片刻之后,穆一虹如期而出。

    台下立刻一阵欢呼之声,这几乎是他们的惯例:先是欢呼,再是一副静静的‘陶醉’,之后便是喝茶、喝酒,最后恋恋不舍离去。

    只是,这里喝酒不能贪杯,只是助助兴,几人一小壶,若是多了,反而煞了风景。

    为何?穆一虹只是抚琴、唱曲儿,而来这里的,又大多是衙门里的大小头头。

    谁也不能坏了规矩。

    一帘秋水月溶溶,酒樽空。懒听琵琶江上,泪湿芙蓉

    美人、美酒,好茶、好曲儿。

    可惜,有这帮人在,再好的景儿,也都变味了。

    这场面:穆一虹却只顾着抚琴,台下之人只顾着喝茶,时不时的交谈几句,而丫鬟香儿呢,只顾端茶倒水、倒酒。

    各家各忙各的,互不影响,倒也省事了。

    “费兄,方才只顾着喝酒,这会儿倒想起来了”。

    数曲之后,琴音渐渐低了下来,按照惯例,台下也该说笑一番了。

    “你说的是前些日子才被任命为钦差副使的仲逸吧?”

    “对啊,他还是你们翰林院的七品编修,够厉害的”。

    “那还用说,人家在博野县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中立了大功”。

    “噔”的一声,一根琴弦绷断,台上琴音骤停。

    费思应等人忙着说笑,压根就没察觉。

    穆一虹双眉紧皱,轻轻将食指含在嘴中。

    “小姐,要不我出去说一声,今晚就到这儿,大不了少算点银子”。

    来到后屋,丫鬟香儿正为穆一虹包起受伤的手指。

    “不行,若突然终止,他们势必会认为我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甚至会以为我与仲大人有什么关系,这样反而节外生枝”。

    穆一虹打小出门在外,又没有爹娘在身边,最知人间冷暖,又天天与这些有权势的人物打交道,对人情世故更是深有体会。

    ‘香儿,我这手?今晚恐怕不能抚琴,但唱曲儿还是可以的’。

    穆一虹叮嘱道:“待会儿,好好向这些人敬几杯酒”。

    末了,她特意说道:“尤其那个叫费思应的,他也在翰林院,就问他,他一定知道内情”。

第289章 不容小觑() 
“是,樊大人吧?”。

    次日午后,樊文予正与几名同僚从刑部大院出来,却见两名陌生女子上前叫住了他。

    随行的同僚见是两个美人,也不好多问,于是便借口先走一步,只留下他们三人。

    “那女子好像是穆一虹吧?旁边那是她的丫鬟,我见过”。

    才走出几步,刑部的几个同僚便嘀咕起来:“他们二人找樊郎中作甚?还找到了刑部来,没准有什么好事呢,嘻嘻”。

    “二位,我们好像不认识吧?你们确定是找我吗?”。

    樊文予听到前面几人的笑声,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过眼前之人确实不认识。

    “初次见面,冒昧来访,我们在此恭候多时,方才听其他几位大人说话,才知道您就是樊郎中”。

    穆一虹环视四周,而后缓缓上前道:“小女子找樊大人,是有要事禀报”。

    “要事禀报?”。

    樊文予笑道:“你若有甚冤屈,可到顺天府,或者五城兵马司,刑部总不能事事都管吧?”。

    久在朝廷做事,樊文予处事极为谨慎。

    尤其对陌生人。

    看来,他确实没有去过穆一虹那里。

    穆一虹是何人?她虽无多少才学,更不懂何为谋略兵法,但凭借多年的经历与经验,处事的手段不亚于一般人。

    昨晚,她几番琴曲之后,频频向费思应等人敬酒,很快打听到仲逸在大同,还有宛平县衙与那名女子的事儿。

    核查与鞑靼交战之事,实际上就是查仇鸾,而那个宛平知县,摆明是下了个圈套。

    男女之事,必须要有一人站出来说话,那个叫馨儿的若是一口咬定什么事都没发生,又是受人指使,仲逸自然会没事。

    费思应絮絮叨叨说了半天,穆一虹却品出重点。

    当务之际,就是要让那个叫馨儿的抚琴女子开口,为仲逸证明清白。

    同时,他已经打听到:刑部有个叫樊文予的,与仲逸交情不错。他们二人在博野县时就曾一起办差,穆一虹也听说过此事。

    当然,这一层不是费思应告诉她的,穆一虹认识的人何止在翰林院、三法司?

    她甚至去若一当铺找过罗英,通过罗英来核实樊文予与仲逸的关系。

    为何要找罗英?

    道理很简单,早在杭州时,罗英就跟着仲逸,到了京城后,穆一虹也曾去过若一当铺,她自然能看出:仲逸并不管当铺之事,实际上正是由罗英打理。

    穆一虹据此推断:罗英必是仲逸可信之人,他说樊文予可信,自然不会错。

    果真是个厉害的角色:穆一虹,可称得上‘民间小军师’……自学成才。

    “樊大人言重了,小女子冒昧求见,自不是为了申冤的”。

    想到这里,穆一虹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是为仲大人的事儿”。

    “仲逸?你是仲逸的什么人?”。

    樊文予同样疑虑不减:“我怎么从未见过你?也未曾听仲逸说起过”。

    眼下仲逸在牢中,外边的情形不明,身为刑部郎中的樊文予敏感的意识到:谁知来人是不是严氏所派?

    “樊大人果真心思缜密,看来仲大人有救了”。

    略顿片刻,穆一虹叹口气道:“小女自小没见过爹娘,可以说,仲大人是这个世界上,小女子最为可信之人”

    末了,她再次压低声音道:“我们借一步说话,就在前面那个酒楼,罗英早就定好包房等着呢”。

    “好好好,这便去,马上去”。

    一听是罗英,樊文予总算没有顾虑了。

    穆一虹,不简单。

    “樊大人,你这边请”。

    见樊文予进了包间,罗英急忙迎了上来。

    ‘穆姑娘,香儿,这边请’。

    在若一当铺时,他们就曾见过,罗英自然认得她们二人。

    樊文予这才看到:仲姝、李序南,都来了。

    不用说,穆一虹找了罗英后,这小子就只能找樊文予与李序南了。

    只是因为罗英之前曾来刑部找过几次樊文予,有时还是与仲逸一起,为避嫌,他便让穆一虹找樊文予,而自己去户部找了李序南。

    “诸位,小女子名叫穆一虹,当初从杭州到京城时,曾承蒙仲大人照顾,后来又托付他找寻我爹娘的下落,刚说过:仲大人是我最为可信之人”。

    “事关仲大人安危,咱们长话短说”。

    穆一虹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那个叫馨儿的女子,已答应为仲大人证明清白。

    同时,她告诉我:有人将她家人带到城中一处私宅,当时馨儿就跟在后面,只是不能确定人是否还在那里,这才不敢贸然答应为仲大人作证”。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短暂的沉默,众人这才想起正事来。

    李序南:你是怎么认识馨儿的?

    樊文予:馨儿此刻被关在顺天府牢中,你是如何见到她的?

    “说起来,馨儿也是个苦命的人。我们都是以抚琴唱曲为生,经人介绍认识,关系处的不错,听说与仲大人一起的是她后,我便有了几分把握”。

    “至于这牢房嘛,小女子还是认识几个人,只要托人,就不是什么难事。现在他们的焦点都在仲大人身上,不会在意馨儿的”。

    说着,穆一虹将手中的字条递到仲姝手中:“那处私宅,就在这张纸条上”。

    “对了,还有我的住处,都告诉罗英兄弟了”。

    说完,穆一虹便要告辞。

    一直未言语的仲姝,却执意要送送她。

    仲姝记得很清楚:仲逸曾告诉过她,回京的路上,他与馨儿商定:以三天为限,只要找到她的家人,就答应为仲逸作证。

    馨儿的条件,很明确:先确定自己家人活着,才可以答应为仲逸作证。

    可是方才穆一虹所说:馨儿已答应出面作证,而只是说出当初关押她家人的那处私宅。

    万一找不到呢?

    馨儿与师弟非亲非故,为何要孤注一掷?

    “穆姑娘,万一我们找不到馨儿的家人,她还会愿意为逸儿作证吗?”。

    才走几步,仲姝便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当时,我已向馨儿说明:无论她是否为仲大人作证,无论她的家人,还是她自己,无论牢中、牢外,若有人想杀她灭口,都是一死”。

    看来,穆一虹确实早有准备:“可只要她能为仲大人自证清白,仲大人便是清白了”。

    原来如此。

    很明显:馨儿若答应为仲逸证明清白,严氏自不会放过她全家。

    若她按照严氏所指示,而令仲逸有口难辩,严氏同样不会放过馨儿全家……她知道的太多,是要被灭口的。

    一般人,即便深谙官场之道的人,也说不出穆一虹的话那里不对。

    这时,仲姝轻轻拉住穆一虹手说道:“若是以馨儿一家微薄之力,自然横竖都是死,但既然她无故卷入此事,就要设法让她为逸儿作证,同时,也要保住她们一家人”。

    “保住所有的人?这如何能做到?”。

    穆一虹有些惊诧。

    仲姝微微笑道:“试试看吧,我们总要争取的。而且,下次见面说起她爹娘的事时,你务必将我的话带到”。

    二人就此道别,却各怀心事。

    仲姝:这个穆一虹,对人间冷暖、人情世故,颇有领悟。

    穆一虹:怪不得仲大人如此厉害,他的阿姐简直要比那个樊文予还厉害了。

    “李兄,事不宜迟,我马上派人,连同石成等,去那处私宅抓人”。

    包房中,樊文予与李序南合计一番后,决定立刻动身。

    “樊大人,要不也算上我一个?仲大哥有难,我已无心去当铺,有姜伯在就行”。

    罗英见樊文予要走,急忙追了上去。

    “好小子,算你一个,走吧”。

第290章 流言蜚语嘛() 
刑部大牢中,一条高大威猛的黑犬正吐着它那红红的长舌,嘴角流着哈喇子,尖齿长长、霸气外露,双目注视前方,如同一名巡检的酷吏,随时可将歹人放到。

    “毛毛,过来”。

    樊文予顺手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