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你说的我皆已知晓,皇帝也知道。不过,目前来看,这些都已不重要了”。

    仲逸缓缓来到宗武身边,语重心长道:“但是,我们的差事还得要继续做下去”。

    “师弟,若说谈判之事皇帝知道,我无话可说。但仇鸾贪功冒进、讳败为胜,只有当时军中将士才知晓,仇鸾身为平虏将军,他不说,底下的那个敢说?”。

    宗武继续道:“再说了,那些底下的军士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能面圣的都与仇鸾属一丘之貉,圣上怎么会知晓呢?”。

    “师兄,莫说朝廷几万大军这么大的事,就是他仇鸾家中有几个女人,晚上与那个女人吃了什么饭菜?见了什么什么客人?圣上都一清二楚”。

    仲逸刻意望望窗外,而后压低声音道:“你可知晓,我当初去博野县督办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前,圣上已将我与樊文予在蠡县的事,摸的一清二楚”。

    “你是说…锦衣卫?”,仲逸这才缓过神来。

    对于锦衣卫无孔不入、神秘无比、无所不能的本领,即使再不喜欢打听的事的人,也会对此有所耳闻。

    “呵呵,除了他们还有谁?”,仲逸为宗武茶碗中添水,示意他稍安勿躁:“而且,圣上所直接差遣的锦衣卫,更是锦衣卫中的锦衣卫,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此话不假,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面前:眼下与他一起办差的十几个随从中,不就是锦衣卫的人吗?

    而石成就更不用说了,他可是北镇抚司的千户大人。

    这个身份,恐怕连那些三品、四品,甚至二品大员,都忌惮不已。

    “既然如此,那还查他作甚?直接让锦衣卫去,不就得了?”,宗武干脆道:“看来,是皇帝有意要放过他们,我们岂能动的了?”。

    “不,锦衣卫虽然无孔不入,但朝中毕竟还有其他文武,还有其他衙门。若事事插手,岂不成了锦衣卫治国了?”。

    仲逸眉头紧锁,一直以来他对此苦思良久,如今见了师兄,也能说出心里话了:“或许,圣上是要确凿证据,由我这个翰林院的编修调查,才更能令人信服。锦衣卫手段太过强硬,难免有冤案错案”。

    “若查出仇鸾讳败为胜、捷报有假,圣上还是执意要封赏他呢?”,当时在议事时,宗武可听的清清楚楚。

    “所谓君无戏言,既然皇帝如此说了,想必这个形式还是要走的”。

    议事时,仲逸并不在场,但听宗武这么一说,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既然能赏,就能罚,今日可封赏他仇鸾,他日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处置他”。

    “仲大人,时间差不多了,该进宫了”。

    二人正在交谈之际,却听的门外传来程默的声音。

    “当此之时,应设法找出仇鸾贪功冒进的证据,同时想法离间他与严氏的关系,都是为利而为,让他们在圣上面前争宠,如此便可相互攻击”。

    仲逸再次叮嘱道:“目前,朝中主要有两股势力:严氏一派,还有倒严的徐阶徐大人他们。当另外一股力量出现,并足以威胁到其中任何一方时,他严氏的末日就到了”。

    “今日叫你们来,正是因之前鞑靼直逼京城一事。林千户被封赏、丁汝夔不日将被处斩,而仇鸾本应封赏,但有人不停谏言,非要调查一番才行”。

    此处只有君臣三人,朱厚熜说话也更随意了些:“你们二人,一个与鞑靼交战时立了大功,一个又即将去各地调查战事事发始末,说说看,有何想法?”。

    “但凡圣上有所差遣,赴汤蹈火、冲锋陷阵,万死不辞”,宗武立刻上前毕恭毕敬道。

    仲逸心中暗暗一笑:在外人看来,师兄此举倒有几分鲁莽之意,不过现在看来,却是在这种场合最为明知之举。

    为何?此话,说了等于没说。

    而且,还能表示忠心。

    “好,林千户勇气可嘉”,朱厚熜朝仲逸这边转过脸来:“那你呢?”

    “万岁,微臣只有三个请求,请恩准”。

    宗武说了等于没说,为的就是仲逸说出重点:

    “第一,原兵部尚书丁汝夔暂行处决;第二,平虏将军仇鸾暂行封赏。待核实此次战事细节之后,该罚当罚、该赏就赏。如此,既能体现天子恩威,朝中文武更是无人不服”。

    “准了,说说看,第三条是什么?”,仲逸话未讲完,却被朱厚熜打断。

    “第三,朝廷应派出一支精明更干、忠勇有加之士秘密去北方,深入鞑靼所在地,了解军情:他们如何练兵?如何组阵?如何传达军情?或者,鞑靼内部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矛盾?”。

    仲逸继续道:‘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次鞑靼之所以兵临城下,除蓄谋已久外,对我朝廷大军了如指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末了,他补充一句:‘最好是参与过当初北征之战,或此次与鞑靼交战之人,他们对敌军作战手法更为了解’。

    显然,仲逸最后补充的这一句,是另有所指:否则,锦衣卫就可完成这个差事了。

    这时,宗武立刻上前禀道:‘启禀万岁,臣愿往,与鞑靼两次交战都参与过’。

    这话不假,当年北征时,宗武亲率那支三百人的‘奇兵’突袭鞑靼大军,此次又连连突袭敌军,差点将阿帖木尔斩于马下,更是歼敌无数

    还有比他更为合适的人选吗?

    宗武之所以力主北上,还有一个缘故:借机去拜会当初救过自己一命,神秘异常,可瞬间移位的……无风大师。

    “准了”,沉默片刻,朱厚熜再次恩准。

第270章 分头行动() 
次日清晨,城门刚刚打开,宗武便率一队人马缓缓出城。

    这支所谓的人马,确切的说只有十人:除宗武外,还有一名周姓百户,其余皆是总旗、小旗之类,所有人都与鞑靼交战过。

    其中,大多人还是当初北征时,临时组建那三百人的‘奇兵’队员之一。

    不过,眼下不管是千户、百户,还是总旗、小旗,人人一身粗布衣衫,胯下并非战马,脚上一双布鞋,背上斜搭一个包袱。

    这幅打扮,俨然就是出门在外的客商模样。

    如此安排,其用意非常明显:此次,要真正摸清鞑靼大军的一切:练兵、编排、传令、兵力部署,甚至俺答与其他鞑靼首领之间的矛盾。

    总之,事无巨细,一切的一切

    “千户大人,北方之大,鞑靼所属地域广阔,我们当如何行军?”,周百户目视前方,多年的习惯,开拔之前,总要请示上差的。

    “给你们说多少遍了,我们此次是客商,何来千户大人?何来‘行军’一说”。

    立于马背之上,宗武有意怒斥:‘再说一遍’。

    “林公子,漠南太远,鞑靼的地盘又那么多,咱们该如何走?先去哪里?”。

    周百户自己都快要笑了:“公子,你还是快定夺吧,走的时候老爷有交代,这次买卖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哈哈哈

    “先去无名山,找无风大师”,宗武嘴边仅此一句,手中马鞭落下,胯下马儿瞬间狂奔而去。

    “无名山,无风大师”,众人立刻回应。

    说起此人,他们并不陌生:当初参与过那支三百人‘奇兵’队的死士,存活下来的不足十人。

    而这些人被当地猎户救下送到无名山后,皆是经无风大师医治,才得以痊愈。

    算起来,这个老头是他们共同的救命恩人。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随风而过,城外那条宽宽的走道上,顿时一阵尘土飞扬。

    好一支精明强悍、训练有序的‘客商’队。

    与此同时,仲逸与石成等一行也缓缓出了京城。

    他们此行目的地………大同,仇鸾正是宣大(宣府、大同合称)总兵。

    与上次无品无阶的庶吉士不同,仲逸此次既有翰林院编修的正七品衔,更有了名正言顺的称号………钦差副使。

    没有正使,这副使的身份,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有此名头,阵型自然非比寻常:钦差名号、回避、肃静,开路之人、举牌之人、抬轿之人、牵马之人。

    “仲大人,此次我们是官轿、官马、官道大张旗鼓呢?还是再次化作客商、秘密前行呢?”。

    经过在上次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中通力合作,石成这位平日里不苟言笑、不多言半句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如今却与仲逸亲近了许多,时不时的还能开起一声玩笑。

    不容易呀。

    锦衣卫的人守口如瓶,他们自然不喜与嘴巴不牢的人交往,显然仲逸不是他们说得种人。

    用石成自己的话说:仲逸是一个处惊不变、有勇有谋的人,办起差事毫无私心,而且总能整出那么一出小小的惊喜。

    很有意思。

    “石大哥,朝中自有朝中的规矩,但此刻我们已出城,你这个正五品的北镇抚司千户,就不用称翰林院七品编修为‘仲大人’了吧?”。

    ‘上次是找杀人凶手,须以秘密行事,不得以而为之。此次核查军中与鞑靼交战事宜,各个衙门是瞒不住的,况且每个衙门都接到朝廷旨意,没有瞒的必要’。

    仲逸笑道:“就走官道,不过坐轿确实慢了些,所有人骑马而行,快到大同时,再恢复原来的阵势”。

    “是,钦差大人”,石成确实会来事:不叫仲大人,却称呼起‘钦差大人’了。

    大同镇,作为朝廷九边重镇之首,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鞑靼南下入侵时,曾来过这里,但不知为何,后来又移兵东去。

    “其中必要不为人知之事,恐怕仇鸾的问题,就要从大同这里开始入手了”,再次踏上离京之路,仲逸心事重重,一点都不比上次博野县之行轻松多少。

    “石大哥,你在大同可有亲戚、熟人、故交之类?”不知走了多久,仲逸便向石成打听起来。

    如此一问,绝非随意闲聊,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你们锦衣卫,在大同是否有可用之人?

    石成自然能领会话外之意:“钦差大人放心,亲戚没有、熟人故交没有,不过有我们自家兄弟”。

    石成口中所谓的‘自家兄弟’,可不就是锦衣卫的同僚吗?

    细细想来,这完全是多此一问,大同这么重要的地方,岂会没有锦衣卫的足迹?

    “好好好,如此甚好,有兄弟们在,我们的差事就好办多了”,仲逸对石成说道:“如果可以,到时,我要好好犒劳弟兄们”。

    “钦差大人,弟兄们你是犒劳不成了,不过眼前倒是有人来犒劳我们了”。

    “看前面”,石成单指直指前方,仲逸循声望去,却见几个人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好大的胆子,连钦差仪仗都敢阻拦,不想要命了?”,前方负责开路的一名官差厉声喝道。

    眼前三人,一名中年男子在前,二人并排立于后,想必是他的随从。

    穿着整齐、恭恭敬敬,看上去并非有什么恶意。

    “各位大人辛苦、辛苦,在下想拜见钦差大人,麻烦通报一声”,说着,那名男子随手取出两锭银子,直接塞到开路的官差手中。

    “五十两?出手好大方啊”,这名负责开路的官差并非普通差役,他也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

    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