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汉-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这一支身上散发着浓浓的血腥气的骑兵是真正上过阵,杀过人的彪悍军队。

    这些骑兵靠近,忽然从中间分开,呈现一个鹤翼的形式,而后一声齐呼:“复汉军恭迎大都督!”

    这声呼声来得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骑兵惊讶之下手里的马鞭子都没有拿稳,直接掉在了地上!

    “没用!”桓冲冷笑,心里的惊讶更加深重!

    声势如潮,威震九天,这究竟是哪里来的军队?难道是北方的胡人贵族南投?

    接着,就是一声粗犷雄壮的吼声;“全军,唱军歌!起!”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威武雄壮的声音响彻大地,让已经饱经世事的桓冲都忍不住手微微有些颤抖。

    河洛,中原,河东,山陕这些故国故土,何日能够重新收复?

    当日大哥桓武子见到手植柳树已经茁壮成长,不由得流泪叹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而他桓冲,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汉家江山否?

    那洛阳神都,长安旧京,八千里山河,还能再相逢否?

    不知不觉,他已经潸然泪下,双袖龙钟。

    抬起头来,才发现眼前站着一个戎装少年,他看起来年纪不大,面目白皙,颇为俊朗,若不是一身戎装,简直就是当年洛阳城里的贵公子。

    “你就是刘正?”桓冲有些不好意思地擦了擦眼睛,大声问道。

    “正是!”刘正点了点头,悄悄打量了一下桓冲。

    年纪看上去五六十岁,眼睛里面闪动着衰老的光,显然已经颇为老迈了。正史上,他因为之前没有在襄阳援救朱序而深感羞愧,又因为谢家势大而桓氏难以抗衡甚为忧虑,在淝水之战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七岁,追赠太尉职位。

    桓冲是个有德君子,虽然才具不足,但是总归还算是个好人,至于他的侄子,桓温的幼子桓玄就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了,虽然身为一代枭雄的幼子,可是才具不足却想造反,最后被宋武帝刘裕打败,死在了入蜀的路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眼下他都要依赖桓冲事先第一步的发展,因此毕恭毕敬地说;“在下刘正,彭城刘氏之后,听闻胡狗南下,旌旗蔽天,有感于汉家江山不能为胡虏占据,孔孟道统不能为膻腥覆盖,特地招募义兵,晓以大义,日夜操练,抗击强胡!”

    “好,很好!”桓冲是个爱才的君子,见到刘正的骑兵精锐心里就先喜了几分,又见到刘正出身汉室,说话有条有理,礼仪规矩,更是喜不自胜,连连说道:“好!正是有你这样的义士忠臣,我汉家江山才能绵延不绝,薪火相传!你这次前来,带了多少兵?”

    “禀报明公,在下有精骑一百五十人,步队八百五十人,其中步槊队六百人,短兵队一百人,弓箭队一百五十人!除此之外,还有丁口两千三百多人!”

    “不错,不错!”桓冲点了点头,仅仅是这骑队就足够让他惊喜了,何况还有八百多步队!

    不过他心里对于步队的素质没有太大的希望,毕竟步队不同于骑队,养一名骑兵的资金足够供养四五名步兵了,他眼下有了这一百五十精骑,只怕没有多少资源供养步队。这么想着,他试探着问;“这步队可能一观?”

    这么问,是因为桓冲生怕刘正的步队质量太差,扫了他的面子,也不方便给他封官。

    “明公请!”出乎他的意料,刘正立刻点头答应,引着众人就往军中走。

    桓怡跟着桓冲往前走,却暗暗地跟身边的一个幕僚说话;“诚心兄,你说这刘正的步队怎么样?要我说,他的骑兵马马虎虎,还算可以,可是这步队只怕不成!”

    诚心是此人的字,他本名楼同,是江南寒士,投靠桓氏以求晋身之阶,不过他为人聪慧多闻,又擅长草撰军书,因此颇得桓冲器重。

    楼同微微一笑,像他这样的人寒门士子,在九品中正制的晋朝出头难如登天,若是嘴上没有把门的,稍有不慎他就有可能得罪了贵人,日后遭到打击报复,因此对于他来说,宁可颠来倒去说一些没用的车轱辘话,也是不愿意得罪人的。

    眼下看刘正的铁骑果然声势无两,堪称南国第一骁勇,说不定此人日后就大有作为,平白无故得罪人的事情楼同是绝对不干的。这么想着,楼同便微微笑道;“小公子慢慢看不就是了,只是在下想着,此人的步队只怕也是精锐!”

    “何以见得?”桓怡有些不服气地问道;“我虽然还没有在军中任职,可是这军政兵书也是通晓一二的,北朝武骑千群,训练骑兵只要招募一群凶悍蛮勇的游侠儿,稍加调教就是一只铁骑。可是步队训练却要明确金鼓,令行禁止,那里是这么容易就能训练出来的!”

    吾日三省吾身,投票否,收藏否,点击否?~~

第五十五章 步槊方阵() 
楼同不和他争辩,只是微微笑着说;“小郎君,刘正此人心机深沉,绝对不是池中之物。开始以铁骑席天卷地而来,是示人以威,而后全体高呼‘恭迎大都督’是示人以恭,这一来一去,一倨一恭,一伸一缩之间,就把自己的地位提到很高的地步了。若是他的步队不堪入目,又怎么会积极地让大都督检阅?”

    “这……”桓怡毕竟年轻,想了一想,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又不愿意承认,毕竟两者年纪相仿,可是刘正却麾下拥有一支无双铁骑,而他却还是两手空空,难免会有些不满。

    “待会我就给你找点茬,打一打你的傲气!”桓怡心里暗暗想着,轻轻一抽马鞭,跃马上前。

    众人来到事先划定的演武场,桓冲看着已经列阵准备的军队,不由得轻轻惊叹了一声。

    这些部队的装备并不算好,不要说跟北府兵比,就算是跟他自己的桓氏精锐相比还略有不足。北府兵的精锐身着扎甲,头戴铁盔,手持长刀利剑,若是遇上重甲骑兵则换上长斧或者铁锏以便破甲。而眼前这些士兵连皮甲都没有完全装备,弓箭手很多都是一群布衣,虽然不算是叫花子,但是也好不了太多。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哪怕是在炎炎的烈日之下,这些士兵依旧笔直地站立着,好像是一群沙漠中的白杨一般,没有一个人摇动,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所有人好像都是一尊尊雕塑,静静地矗立在演武场上。

    “这可不容易!”桓冲心里暗暗想道:“这精甲虽贵,可是毕竟只要不惜工本,还是能装备几千的,可是这不动如山的铁军,却是难以练就!而今这支部队虽然没有气吞山河的杀气,却有着不动如山的沉稳,堪称是一只精锐!”

    又看了看他们的武器,桓冲轻轻咦了一声,问道;“刘正,你这军队为什么大多是步槊队和弓箭队,却少有持短兵的部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枪兵乃是炮灰一般的兵种,真正的杀手锏是刀盾兵,也就是短兵手,譬如魏文帝曹丕曾经一次性造刀五千口,诸葛亮曾经命蒲元造刀三千口,就是为了装备一只装备短兵的突击队。而在桓冲看来,步槊虽然胜在阵型严整、攻击距离较长,可是一旦被人侵入阵中就难免发生混乱,因此有了此问。

    刘正策马上前,恭敬地说:“回禀明公,在下的军队战法和一般部队不一样,因此短兵多是用来掩护侧翼,并不直接用来正面交锋,因此少有短兵队。”

    “哦?说来听听!”桓冲饶有兴味地问道。

    “禀明公,用兵之道,古今不同,南北不一,春秋尚车战,战国用骑射,北方武骑千群,南朝以枪阵车阵抵抗。而在下用兵,乃是以步槊队正面对敌,弓箭手为两翼投射,再以精骑左右驰突,伺机突阵,因此可收全效!”

    “可是这步槊阵行动不便,若是敌人撤退,你如何追击?”桓冲这个问题倒是问到了点子上,长枪方阵很多时候是没有训练的杂兵兵种,因此不要说前进,能够维持阵型就不错。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古代自然也有训练有素、阵型严整的长枪方阵,比如亚历山大大帝的超长枪方阵、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初期的瑞士长枪方阵,都是能够端着长枪突击的强悍部队。

    刘正微微一笑,说;“明公有所不知,在下的军队阵型严整、彼此掩护,士兵之间情同手足,同进同退,因此不仅可以防御,更是可以突击!在下就给明公演示一下!”

    说罢,他挥舞手中令旗,传令兵立刻吹响号角。

    嘟嘟嘟,嘟嘟嘟

    号角声音响起,士兵们立刻从静止状态中苏醒过来,好像是一只沉睡了数百年的巨龙,即将发出令人震撼的吼声。

    他们排成严密的阵型,最中央是七百步槊手的方阵,方阵宽三十人,厚二十三排,两侧则是弓箭手组成的侧翼,短兵手则在弓箭手之后掩护,最外侧则是游弋不休的精骑。

    “复汉!”

    “复汉!”

    一声声命令在低级军官的接力下传递了下去,步槊阵立刻将步槊放低,组成了寒光闪闪的步槊阵型。

    哗啦!

    一声仿佛要刺破空气的锐响响起,近百只步槊立刻在空中展开,呈现出一朵钢铁的花,从刘正等人的角度看去,则好像是一只长了铁齿钢牙的蛮荒巨兽,正跃跃欲试地伸出了血盆大口,正欲择人而噬。

    嗖嗖,嗖嗖

    一排排箭雨投射了出去,这些弓箭的力量不算大,弓箭手的培养也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时间,因此绝大多数弓箭在六七十步的距离就落地,将地上密密麻麻插了一排又一排。

    杀!

    众士兵高声呼喊,步槊平举,直直向前,一声呼喊,杀声动天!

    “好!”桓冲抚掌大笑:“仅仅是这一声呼喊,就足以显出你练得好兵!好,有了这只精锐,这次抗击强胡的胜算又大了一分!”从他的角度来看,这只军队完全是以步槊队为核心,而不是以现在惯用的重甲兵作为战斗主力,的确是显得有些奇怪。虽然有些离经叛道,但是这只步槊队的战斗力和组织度倒是也能挑得起大梁。

    “只是,这只步槊队若是能换装上刀盾短兵,只怕战斗力还要再上一个台阶啊!”桓冲心里不无遗憾地想着,就听到耳边号角声大作:

    呜呜呜,呜呜呜

    原本不动如一座山峦的步槊队忽然齐齐一声大吼,士兵们将步槊平端起来,然后开始先前冲锋。

    这种冲锋绝不是素质低下的士兵们一窝蜂的冲锋,那样的冲锋最好的结局也是带乱自己的阵线,若是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被敌人反败为胜。而此时的冲锋却是整齐有序而错落有致,士兵们排成一个又一个直线朝着前方冲刺,他们的步槊端得笔直,这样的阵线哪怕是遭遇敌人重兵反击,也能够及时组织抵抗。

    从极动到极静,仅仅是一个号令。

    这就是训练有素的长枪方阵的威力,不仅具有强悍的抵抗重骑冲击的能力,更能够排成坚不可摧的阵线慢慢前进,所到之处,无人可挡。

    长枪方阵唯一的敌人就是投射武器,或是火绳枪,或是火炮,或是长弓手,不过这个时代前面两个东西还需要一千多年来诞生,后面的长弓则由精骑对付,因此基本没有天敌。

    桓冲慢慢观看着,心里慢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