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汉-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正满以为沙博虎肯定会大喜过望,毕竟军中严格禁酒,他特许沙博虎喝酒,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可是沙博虎却晃动着硕大的脑袋,只是说道“不好,不好!”

    “为何不好?”刘正微笑道:“难道我的酒不好喝吗?”

    “不是,不是!”沙博虎摇头晃脑地说:“我沙博虎原本就是一个乡野的猎人,空活了三十年,只是和老虎狮子搏斗,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而今天一看,我一句话所有人都不敢说话,这比打老虎狮子威风多了!小主人既然说了军中禁酒,那就是禁酒,开恩也不行!”

    刘正一愣,这个沙博虎虽然心思单纯,但是却颇有原则,倒不是一个纯粹的蛮人!这么想着,他就起了爱才之心,立刻说道“好!沙博虎,你能有这样的见识,也不枉我抬举你!你若是真能言行一致,坚持下去,日后也未必没有带征战沙场的机会!”

    令沙博虎自去吃喝,刘正慢慢走回自己的居处,身处徐家堡中,只要一喊就能喊来卫兵,安全无比,所以他倒是也没有带护卫。

    他所住的是一套两进的小院子,虽然不算宽敞,但是好在干净整洁,打理得当,颇有家的温暖。

    走进院子就是天井,里面有一口水井,里面的水质甘冽,令人颇为惊喜。院中有一石桌,二石椅,边上有一个小小的菜畦,里面种了菘、葵菜之类的菜蔬,正在斜阳的照耀下发出悦目的绿色光泽。

    兴许是刘正推门的声音惊动了房中的人,正堂的木门立刻被推开,一张俏生生的脸庞立刻从推开的木门中出现:“小郎君回来啦!”

    是阿珠这小丫头。

    刘正含笑说道:“是,我回来了!”

    阿珠立刻奔出门来,手里拿着一块方巾,上面稍稍沾了些水,温度合宜,显然是精心调制过的:“小郎君忙碌了一天,快些擦擦脸!”

    刘正含笑接过方巾来,随手在脸上擦了一下。

    方巾的质地糙劣,和皮肤接触刮得有些痛感,但是这方巾上又有着佳人的馨香,因此令人不由沉醉,哪里还注意到这质地的粗糙。

    阿珠将刘正的方巾接过来,然后说道“小郎君,饭食已经准备好了,要不要用膳!”

    刘正笑着点头:“好!”随后,他又朝着阿珠说道:“军中都是些糙汉,但是没有人伺候得这么周到!倒是麻烦你了!”

    “不,不麻烦!”阿珠红着脸说道,脸上的晕红却如天边火烧云,慢慢烧上了眉梢额头。

    眼下诸事草创,自然不能顿顿大鱼大肉,不过有了阿珠这个兰心蕙质的小姑娘在,刘正吃得还是不错的。

    晚饭是汤饼,就是后世的面条。这种东西在汉代还是高级食品,比如专门给汉朝皇帝做饭的少府属官中就有“汤官”一职。当年汉质帝因为说了梁冀是“跋扈将军”,就派人往汤饼里面放了毒药,毒死了汉质帝。堂堂大汉皇帝最后一顿饭就是汤饼,可见这东西的珍贵了。

    除了汤饼之外,还有一些肉干和奶酪,虽然不算美味,但是他们确是绝佳的蛋白质来源,因此刘正吃得还是不亦乐乎。

    吃了两口,却见小姑娘只是坐在边上不动,又看看桌上只有一碗汤饼,刘正不由得问道:“阿珠,你为何不吃?”

    阿珠立刻开口说道:“小郎君用膳,我如何能吃?只有等到小郎君吃完,才有我的份!”刘正这才哑然失笑,这北方虽然衣冠沦丧,但是等级尊卑还是没有消除,眼下的小姑娘不过是十三岁的年纪,就把这等级遵守的一丝不苟,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他虽然一来南朝就大展拳脚,却不喜欢自己吃饭别人看着,因此开口道“这里就只有咱们两人,没必要那么拘谨!你自去盛碗汤面来,咱们一起吃!”

    “这”阿珠愣着不说话,可是眼睛里面却洋溢着无穷无尽的欣喜。

    “愣着干什么!凉了就不好吃了!还不快去!”刘正催促道!

    “是!”阿珠笑了,这一笑有如月季盛开,山花烂漫,她立刻蹦蹦跳跳地跑进后厨,给自己盛了一碗,然后立刻坐到桌前,瞪大了眼睛看着刘正。

    “吃吧,咱们一起吃!”刘正微微笑道:“眼下条件艰苦,也就喝完面条。等到小郎君我大业成就,咱们就不吃一碗面条了,吃两碗,吃一碗,倒一碗!”

    噗嗤!

    阿珠笑了,她眼睛中充盈着不尽的笑意,娇声抱怨道:“小郎君捉弄人!这汤面哪有吃一碗倒一碗的道理!这岂不是成了糟蹋粮食了!”

    “哈哈,只要开心就好!你还没有喝过豆浆,吃过油条吧?等到了时候,就给你喝豆浆,不要说咸甜,一碗咸的,一碗甜的!”刘正发挥前世把妹的天赋,左一句,右一句,把小姑娘逗得大笑不止,差点笑岔了气。

    刘正又看了看小姑娘的头面,没有什么好的首饰,不由得说道“看你还没有什么首饰,这可是不好了!像你这样漂亮的小姑娘,自然配得上最好的!我记得一座北魏出土的墓葬里面就有绿松石金项链了,那项链做工倒是不错,上面还有佛陀雕纹,造型优雅美观大气!不用说,到时候给你来上几十条,让你挂满全身!”

    阿珠哪里知道北魏是什么,但是她一条芳心早就牢牢地拴在了刘正身上,不要说刘正说有北魏那就是有,就算是刘正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她也会毫不犹豫的说是!

    听了刘正的话,她大笑:“哪有这样的!这项链一条就够,挂满全身,那岂不是成了树了!”

    “那又如何?若是一条项链就是美人,那你至少也值得一百条,一千条!”刘正微微笑着,开口夸赞。

    吃过了饭,刘正就出门去了火药工坊,这里都是他从大黄村里面带出来的妇女在工作,周围有大黄庄的士兵看守,堪称是防守严密,水泄不通。

    火药乃是他的绝密手段,虽然之前不得以使了出来,但是只是透露了原料,配比是没有揭露的。

    眼下火药工坊里面灯火通明,妇女们正将硫磺、硝石、木炭小心地研磨成粉末,研磨火药的时候必须加水,这样才能够不起烟尘。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够防止研磨生热,导致硫磺、硝石这种易燃材料自燃。细心地研磨过之后,将三种药料按照硝石硫磺木炭七点五比一比一点五的重量比混合,研磨混合之后,就制作成了厚约八分的药饼。

    到了这一步骤,能爆炸的黑火药的制作就算是完成了,如果接着将药饼捣碎,制成小小的颗粒,再用筛子筛过,就能造成合格的枪炮。但是刘正眼下势力太若是早早就造出枪炮很容易被人偷去,所以他只造火药,绝不造火枪火炮。

    负责火药工坊制作的人姓王名干,也是大黄村的人。他身体瘦又有气喘之病哮喘,因此当不得兵。刘正见他做事勤谨,就让他负责这火药工坊的制作。

    眼见刘正到来,王干立刻走上来施礼:“小郎君!”

    刘正点点头:“产量如何?”

    王干立刻说道:“大概每日能产二三百斤吧!”

    刘正皱眉:“这么少!”前秦的兵锋马上就要进薄南朝,他在南下之后就不打算再造火药了,因此有必要在此时制造充足,可是听到王干的话,这火药的产量真是有些差强人意。

第二十九章 天才王干() 
王干吓了一跳,连忙小心解释道:“小郎君,这主要是原料不足!这硝石可以从厕所上刮去,虽然这东西短时间不能再生,但是日积月累之下还是能找到个几千斤的,木炭也好说,虽然葡萄藤数量不足,但是用柳木也是可以的,唯有这硫磺实在不足,难以为继!若是硫磺充足,哪怕是产量翻倍也不是不可能!”

    刘正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天然硫磺大多来自火山口,中国内陆缺少火山口,普遍不产硫磺,后来的硫磺要么是西域进口的,要么是贩售的,因此并不好收集。好在一百斤火药只需要十斤硫磺,因此竭力收集,还是能造个几千斤的。

    刘正默默计算了一下火药的用量,发现还算充足,因此说道:“既然如此,就尽量制造,至少要造出两千斤合用的火药!此外,这火药制造完之后,必须送到地下分别储存,不能放在一起!火药工坊必须严禁火花,谁要是敢不听从安全条例,直接以军法斩杀!”

    这话说得杀气腾腾,但是王干日日和火药打交道,自然知道这东西的威力,因此悚然听命,慨然应是。

    王干看刘正心情还不错,于是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小郎君,小人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说!”

    “说吧!”

    “小人以为,这火药有比这更好的用法!”

    “哦?”刘正一惊:“你快说说!”

    “是!小人想着,这火药药性极烈,炸力惊人,若是装在药包里面,就能炸晕敌人,若是装在铁管子里面,然后前面放上铁块,岂不是能打出去好远!这东西若是造出来,不需要力量就能使用,岂不是比长弓硬弩要好得多!”

    刘正惊讶万分!这东西不就是火枪的雏形!

    “果然,中国古代天才辈出,不能小看!我这才只是提出了火药,他就能想到火枪,要是给他材料和时间实验,说不定真能搞出来火枪!”刘正心中感叹不已,深深为汉人先民的智慧震撼!

    不过他也立刻想到,这王干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个农民,在他的提点之下就能想出火枪来,而中国人就是聪明过头,难免不会有敌对势力的人也想到火枪!

    要是真的火药制作方式泄露,火枪又被北方的胡人搞出来,那他刘正可是祸乱天下了!

    火枪的出现绝对是划时代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单纯利用**做功到利用化学能作战方式的划时代转变!

    从肉搏到刀剑是工具的进步,从长弓到火枪是做功方式的进步,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以道理计!

    诚然,早期的火枪使用火绳点燃,不仅击发率感人,装填更是麻烦无比。如果同样是百人的长弓部队与火绳枪手作战,长弓手可以简简单单地将火绳枪手射成筛子。

    然而,这仅仅只是战斗力的差距,却没有考虑生产力和训练速度的差距!

    名震西欧的英国长弓手乃是天下绝强的弓箭手,曾经有一箭射穿十厘米厚的橡木城门的记录。也只有依靠这样的强弓,英国才能在阿尔库金战役中打败骑兵冠绝西欧的法兰西骑士。

    然而,训练一名长弓手是极其困难的。

    一名弓箭手需要的不仅是强大的臂力,还要有足够的耐力,以求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投射出最大量的箭矢。而就算是最好的弓箭手,最多射出二十只箭就会肌肉酸疼,更不用说持久作战了。

    训练一名合格的弓箭手,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如果不是英格兰本身就有射猎的传统,山野中猎人众多,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兵源。

    而长弓的制造同样麻烦,长弓是用紫衫木所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据说当年英国制造长弓所用的紫衫木太多,以至于紫衫木已经在英格兰绝了种!

    箭矢的制造同样是一件麻烦事,不仅箭羽需要使用大量的动物羽毛而且最好是雕翎或者雁翎,就连箭杆都必须精心削制,否则造出来的箭矢就会在空中乱转,不要说杀敌人,不把自己杀死就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