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矩多点没什么坏处,以后用起来也让人放心。”朱厚炜很平静的说道。“这些都是你想到的?”朱厚照虽然已经相信这是8岁弟弟的手笔,但以常识去判断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我会告诉你这是现代军队的训练方法,都是我通过军训,影视剧才总结出来的吗?”朱厚炜心里想着,不过脸上却一副云淡风轻地说道“我写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朱厚照被打击到了,他以前不觉的比弟弟笨,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但现在他感觉到这个小他四岁的弟弟已经远远走在他前面了,看着朱厚炜的目光也有些复杂了,骄傲中带着一点点的嫉妒。

    “那现在就实行?”“不,还要再等等,先挑5个识字的侍卫出来,由我们训练,讲解,之后再由侍卫来实行,毕竟我们两不能一直呆在这里。”

    朱厚照就站了起来,带着一脸狡黠的笑容说:“还是你去讲解训练吧,反正你写出来的东西,你理解的最深刻,我去让刘瑾立即选人。”也不等朱厚炜回答,就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朱厚炜无奈地摇了摇头,不禁叹道“为啥事情都要我来做,我是劳碌命吗?要当甩手掌柜看来还是要有可靠的属下啊。”说着也出了书房。到了正堂正好听见刘瑾一脸壮烈地说道“大少爷放心,一日之内必定办好。”朱厚照则是很欣慰的在点头,好一副君臣和谐的画面。

    待童子军集结好之后,朱厚照站在正堂台阶上大声说道“昨天有人开始打架了,明天呢,准备把朱府拆了?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人,现在都是我朱府的人,谁要再拉帮结伙的就给我滚出朱府。”12岁的朱厚照一脸的严肃,看上去很有威严,下面的童子军都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喘,那九个动手的更是腿都在打颤。朱厚照看着下面人的反应很是满意,点点头对那九人说道“今天晚饭,你们九个饿着。”“是”九人同时回答到。

    小公主在训话之前就由宫女带着到了书房,怕她被吓着,这时宫女也把她带过来了,然后兄妹三人就带队离开了朱府。

    回到坤宁宫已经是6点了,天都黑了,回来的路上还碰到了弘治派来的何鼎。兄妹三人走进了正殿,弘治和张皇后已经等在那里了,第一次回来这么晚,还要父母等着他们,三人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

    张皇后解开了刚刚紧锁的眉头,脸带微笑说道“先用膳吧,有什么话吃完了再说。”说着四人都看着面部表情的弘治,弘治看了兄弟两人一眼,才微微点头。兄妹三人这才松了口气。

    吃完了饭,张皇后就把小公主带走了,弘治这才看着兄弟两人说道“今天为何回来的这么晚,玩的都不想回宫了?知不知道你们娘亲有多担心?”语气很平静,不过兄弟二人可是知道,老爹这是生气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厚炜还在组织自己的语言,找一个比较好的借口,朱厚照却从怀中拿出了一叠纸。朱厚炜一看就知道要糟,这些纸分明就是自己在朱府书房写的规章制度,这才想起当时朱厚照当时看完没有还给他。

    这时只听朱厚照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对着弘治说道“爹爹,今日在朱府书房,二弟对于那些孤儿不服管教而特意写了些规矩,写的时间长了,这才回来的完。”对于这个哥哥的表现,朱厚炜心里大呼“这个叛徒,原本以为你是讲义气的,没想到啊,长了张正气的脸却做出那叛徒行径,失望,很失望啊。”心里想着还对这朱厚照瞪了一眼,得到的却是朱厚照那“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就是红领巾”的眼神。

    弘治不管两个儿子之间“情意绵绵”的眼神交流,而是接过那叠纸细细地看了起来。一时间,整个房间都安静了下来。大约过了一刻钟,弘治对着朱厚炜表情十分平静的说道“这些都是你写的。”声音中带了些颤抖,可见这位皇帝其实内心还是很激动的。

    这时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认了,朱厚炜又瞪了一眼朱厚照,才回答弘治“是孩儿随便写的,让爹爹见笑了。不对的地方还请爹爹斧正”

    “你先去做起来,有什么不对的自然自己能够察觉,不过这世上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来,不可急功近利。”“孩儿定会记住爹爹的教诲。”朱厚炜一脸严肃的回答弘治。

    弘治这才对兄弟两人有了一丝微笑:“好了,天色已晚,你们也回去休息吧,记住以后不可这么晚回来。”“是,孩儿告退”说着两人就向殿外走去。

    刚出了殿外,朱厚炜就恶狠狠地说道“你这个叛徒。。。。。。”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厚照打断“话不能这么说,当时情况紧急,这是最好的选择,今天本来就是因为这个才晚回宫的,而且你没发现爹爹其实对你写的很欣赏吗,再说了,有什么事不能对爹爹说的,都是一家人,哪里算的上叛变。”这下子朱厚炜愣了,朱厚照说的很对啊,难道自己回答“我不需要爹爹的欣赏和关注,我要的就是闷声发大财,扮猪吃老虎?””哈哈,你慢慢想吧,我先回去了,还要读书的,不然明天又要被杨师傅的戒尺打了。”朱厚照很高兴的走了,留下了朱厚炜一人在风中凌乱。

    弘治一个人坐在榻上,心里有些纠结,每个当父母的都会望子成龙,可是生在帝王家,两个儿子都比较优秀,特别是小儿子,这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历史上也是有过教训的,李渊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人中龙凤,结果却发生了手足相残的悲剧。弘治微微一叹,心里想着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十章 新朱府新进项() 
十天下来,府里焕然一新,府里的后堂,原先是主人的祠堂,占地很大,现在被工部的工匠改造成了同时能容纳300人吃饭的食堂,原先童子军住的房子,现在每间房里只有6个小柜子,就在靠近门的两边,一边三个,柜子上还写着6个人各自的名字,然后就是6张桌子,大约长1。5米,宽80厘米的桌子,也是一边三张,桌子的旁边也有个木质的柜子,和桌子连在一起,高约1。7米宽50厘米,桌子上方是和它连在一起的床,长2米左右,宽度大约在1米2。在三张床每两张的交接处,还有一个木梯,这样就能爬到上面的床上去了。原本的教室是一座绣楼,上课都是在这座楼里,现在就不是了,绣楼单独给女生上课,男生则在其他两幢楼里上,每幢都是二层木质结构,再把小房间之间可以打通的打通,现在也已经可以同时让总共300人同时上课了。

    在人员方面,首先是童子军的作息时间,现在早上卯时(大约5点)起床,然后排队到球场去跑步,在过了一刻(大约是半个小时)就去食堂吃饭,三刻(大约6点半)开始读书,上午上四节课,每节半个时辰,每节上完后休息一炷香(大约15分钟),午时(11点)开始吃午饭,到了未时(下午1点到3点)两节连上,之后就是体育课(陪少爷小姐玩耍),到了酉时一刻(下午5点半)吃晚饭,三刻(6点半)到教室自习,戊时三刻(八点半)回房,亥时(晚上9点)睡觉。一切时间都按照侍卫敲锣为准。

    吃饭要排队依次坐好,等侍卫敲锣才可以开吃,吃前还要喊恶趣味的口号“端朱府的碗,穿朱府的衣,为朱府效死”。

    现在朱厚炜两兄弟的课也统统移到了上午。所以下午的课是由朱厚炜亲自上的,作为府里的二少爷,也就没有哪个学生出来喊不服。上午,童子军学的是由白时中用拼音注解的《三字经》,下午就是朱厚炜亲自教的数学了。数学的教材由朱厚炜自己编写,然后交给工部的工匠印刷,由于大多数都是数字,所以要重新做活字,印好的100本到今天才送过来。这东西只有朱厚炜一个人会,所以他今天教男生,明天教女生地两头跑。让他没想到的是,已经是举人的白时中也坐在了教室的后面,认真的听讲。

    学生使用的是朱厚炜所“发明”的炭笔,基本等于铅笔。白时中经过2天的锻炼,用的也很顺手了,还说这个炭笔写的快,还可以把字写的小些,节省纸张。

    所有的人都穿统一的服装,男生的是蓝色,女生地则是绿色,样式则是比较偏后世一些,比较贴身,衣服裤子穿和脱都比较方便,反正在朱府里,他们兄弟二人就是规矩,连女生都被要求穿长裤,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一向是穿裙的,有些男人都是穿裙的。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在国破家亡之际,命其皇子换上青布棉袄、紫花布袷衣、白布裤、蓝布裙、白布袜、青布鞋、皂布巾,打扮成平民百姓模样,以避战祸。可见当时平民男子是穿裙的。在明代号称第一画家戴进的《太平乐事图》中,骑在水牛背上和步行的农人都穿着短裙,即那种围在腰间,一圈皱褶,长仅及膝的裙子。裙子里有长裤或短裤。如今京剧中丑角店小二的典型服饰形象,还保留着这种皱褶短裙的基本造型。鞋子每人两双黑布鞋,衣物分为夏装和冬装,各两套,都是一种颜色。

    在这些天,前往山西收容孤儿的队伍也回来了。陆陆续续的共有130人,听侍卫说,后面还有一些。

    现在府里除了白时中和李光之外,又招到了2个年约30上下的秀才,这群后来的孩子也被安排到了四个班里。日常的规矩也由5个锦衣卫的人充当。其中一个总旗(正七品),四个小旗(从七品)组成的教官团体。经过朱厚炜10来天的亲自教导,他们也能勉强上岗了。

    一切都开始进入正轨,进了朱府,看到那一片片的蓝色和绿色,兄弟二人很是欣慰。朱厚照到了下午,一来就和那些侍卫踢球,这些侍卫一直陪着兄弟二人来到朱府,也开始喜欢上了这项运动。等到学生下课之后,朱厚照才会和弟弟一人带领一支队伍开始比赛。两人之间有胜有负,只要朱厚照踢得比赛,朱厚炜就在场下做起了教练,朱厚照还时常抱怨弟弟不和自己正面交锋,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全军统帅,冲锋在前的那是将军。匹夫之勇,吾不屑矣。”朱厚照很郁闷,但让他做教练而不上场,他也不会答应。

    又过了十几天,收容队全员回府了,加上以前的孤儿,总共是258人。其中女子95人,男子163人。府里的改造,人员的安置总共花了3500两,而且以后每个月大概还要500两的支出。对于这些,朱厚炜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就想要不要开始赚些钱财,毕竟这些支出都是皇后的私房钱,内务府的钱都是有来龙去脉的,而朱府作为兄弟二人的秘密基地,并没有记录在案。

    坐在回宫的马车上,朱厚炜开始寻思,做些什么好呢,纸的话这时代已经很发达了,竹纸价格低廉,而且质量也不错,造酒呢,这时代的白酒也已经很发达了,最多度数没有后世的二锅头那么高,有钱的世族豪绅肯定更喜欢现在这种绵香醇厚的白酒,就算你能造出二锅头也只能面向劳苦大众和草原人民了。面向平民百姓肯定卖不了什么高价,草原上的话倒是可以有很大利润,可手里没有商队,只能卖给2道贩子,让他们赚取大部分利益,最重要的是酿酒需要粮食,大量的粮食,京畿本来人就多,每年都还要从江南,湖广输送粮食过来,所以这一个也被枪毙了。玻璃的话倒是可以,以后在很多领域也都可以用到它,但是朱厚炜只是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