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神的,但是你作为一个二皇子,皇帝也梦到,太子没梦到,就你梦到了,难道以后你要当皇帝,不是嫡长子,是不能继承的,况且朱厚照作为太子也没做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是不能废的,那就只能造反了。以前黄巾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借着神神叨叨的事情弄出来的,你这个很像啊。朱厚炜不想做皇帝,他只想做个逍遥的王爷,所以这个借口也不行,那怎么办?只能是自己想出来的了,希望别人只把他当神童,不要当妖孽。

    “此法可行,今后教学,学生就依此法。”白时中表态了。然后董亮和李光也点点头表示同上。

    然后朱厚炜优哉游哉的说道“还有,书上的字都是竖排,很难分清字句停顿,我准备以后的书用横排的方式,辅以标点符号让学生学起来更方便。”刚说完,董亮急不可耐的说到“不可不可,这书从圣人传下已有两千年,未曾变过,怎可修改圣人之道。”声调越来越高,花白的胡子都有些翘了起来,嘴中唾沫横飞。

    朱厚炜看了看另外两人,李光眼中也露出了不同意的神色,不过没有开口反对,似乎还想听听这位怪物一般的二少爷有什么理由。白时中没说话,只是在皱着眉头思考着什么。朱厚炜这才说:“孔孟之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至少秦汉时写在竹子上的,所以才竖着写,现在都已经变成印在纸上了,自然是可以横排的,况且如无名师教导,学生可能会因为断句错误而错一生,有时一排没有写完,但为了分隔只得另起一行,横排的话也可以节约纸张,最重要的是对于文章本身并没有改动,不添一字也不减一字。”“不可不可”董亮虽然说不出什么理由,但就是不答应,李光是在犹豫,白时光却是眼神发光看着朱厚炜。朱厚炜在讲解的时候已经站起来走到三人座位旁了。朱厚炜也不管董亮,自顾自的从另一腰侧抽出几张纸,开始讲解上面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意思,怎么用。最后还有一段论语中的文章,作为范文来体现横排辅以标点符号的实用性。董亮虽然拒绝使用,但还是安静听了起来。

    讲解完后,白时中站了起来:“学生回去重新准备教材,告辞。”对着朱厚炜微微低了一下头,一拱手,人就向外走去。李光也和白时中一般施礼后向外走,但没说话,看来是个比较沉默寡言的。董亮想了想,站着对朱厚炜说道“学生才疏学浅,恐怕做不来这先生,还请二少爷另请高明吧。”朱厚炜听了只是微笑道“先生好走。”他从后世来,完全理解“选择是双向的”这话,不会认为董亮是不给他面子才离去的。而且,他也从这三人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尊敬,毕竟一个读不了几年书的8岁孩童,却可以想到这些对学习有巨大帮助的方法,他们自己都从小读书,到如今也不过是萧随陈规,先生教什么便学生么,所以也就生了一丝尊敬,不过文人很难放下面子,对一个8岁的孩子说出敬佩的话来。

    三人走后,朱厚炜也沉默了起来,觉得在这个年代想做些事情实在是太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方各面也早已形成了或明或暗的规矩,想冲破这些条条框框,需要面对的阻碍太多了。

    前世的40来年都活的平平淡淡的,没做成什么大事,不管是事业还是家庭,算起来都不怎么成功,这一世,起点就很高,跟多数人相比,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若这一世也还是按部就班,不做点什么的话,估计他会带着两世的遗憾到棺材里去。所以他制定了自己的目标,要在这一世做些有意义的,利国利民的事情,后世的历史书也会记载朱厚炜某某年做了某某事,当然最好是能让全世界的历史书都能记载他,只要学习这个世纪的历史就绕不开他的那种。

    所以他开始了收容这些孤儿,改造一个成年人的思维很难,比未成年人难多了,用后世的话说,他们的形成稳定的三观。朱厚炜也想知道能不能顺便把朱厚照也改造了,以后下面有这些童子军支撑,在上面也有这个哥哥支持,确定朋友和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他心中的想法才可能实现。

    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他提出的许多政令都是很好的,虽然这触动了大地主,士族的利益,但这不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是没有那么多人来支持他,来实行他发出的政令。毕竟无论你的政策有多好,最后还是要靠人来实施的。

    现在的童子军就是他将来的好帮手,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这样他才有资本来对抗他的敌人。

    “弘治中兴”虽然是个比较好的时代,但不证明他就没有问题,相反,一些问题在“弘治中兴”这层光鲜亮丽的外衣下会越来越大,最后长成毒瘤,像原本历史记载的那样,要了大明的性命,中华大地从此万马齐喑,要到敌人打上门了才又重新有了活力。对于一个从后世的人来说,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他有责任做到的。

    朱厚炜定了定神,对着门外的侍卫说道“去跟刘瑾说,再让他找个懂得变通的先生来,到了这个府里,就要按照府里的规矩来。”“是,小的立马就去。”说着就快步走向了外面。

    朱厚炜出了正堂,看见和其他女童玩的正高兴的妹妹,小脸红彤彤的正玩的起劲,刚刚有些郁闷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了下来,站在外圈津津有味地看着妹妹玩耍,对着离他最近的一个说道“你叫什么名字啊?”那个女童吓了一跳,转过头看到了笑嘻嘻的朱厚炜,顿时有些拘谨,有些踟蹰的回答“奴婢李春花。”朱厚炜继续轻声问道“哪里人啊,多大了,怎么来的?”李春花的眼睛开始泛红了,声音里也开始带了一丝哭腔“奴婢本是山西榆林卫旁李家沟的,12岁,今年鞑子冲到了村里,奴婢的爹娘和2个弟弟都被鞑子给杀了,就奴婢和小丫上山摘果子逃过了,都没了亲人,只好摘些果子,和小梅一路向大同走去,结果大的城镇都不收容逃难的人,奴婢和小梅想卖身为奴也没人肯要,只好接着一路乞讨,慢慢就走到京城了,多亏两位少爷心善,我们这才被收容到这里来。”朱厚炜听完,微微一叹“唉,以后好好念书,照着府里的规矩做事。”“是,奴婢定会用心。”

    这里都是女的,朱厚炜一个8岁的爷们也不好多待,就朝着球场走去,找朱厚照去了,顺便也上场踢下球,锻炼锻炼身体,毕竟他的身体还需要好好锻炼的。

第九章 规矩成方圆() 
不一会,朱厚炜就来到了球场,场上你来我往,踢的好不欢畅,朱厚照由于个人能力出色,时常是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来协防他。场下有九个人站在场边,站的笔挺,稍一动弹,旁边的侍卫就拿藤条抽上去,真正的做到了哪里动弹抽哪里,大少爷再也不用担心他们不听话了。其中好几个人的脸上还有着淤青,这显然不是藤条抽出来的,看到这副景象,朱厚炜心中已经明白了三分。上前问侍卫怎么回事,侍卫就一一说来。

    昨天吃晚饭时,每人碗里都有两片肥肉,一个15岁叫王大头的,仗着自己身高臂长,还是本地人,抢了另一个13岁叫牛大宝的山西人碗里的肉,结果两人就争执起来,后来两个人所属的团伙就打了起来。朱厚炜没想到这群人刚来府里没几天,就已经开始拉帮结伙了,而且目的不一样。以王大头为首的本地派以地头蛇自居,本身就有点看不起这些外地人,做为京城人士,还是很骄傲的,看来不待见外地人,不是后世仅有的。再加上外地孤儿人数占大多数,所以就想借这次事件来确定本地派再童子军中的领导地位。

    那么牛大宝所属的外地派呢?他们的目的倒是很纯粹,只是大家境遇相同,聊起以前的生活很容易产生共鸣,然后就选择团结在一起,不被人欺负。像后世宝岛的教父陈启立,有次说道:“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黑帮,我们就是一群人在一起来保证不被欺负,我们是从海那边过来的,这里的人根本不欢迎,上学的时候班里就我一个外地来的,他们就揍我,我性子倔,就打回去。那时的下课铃声对我来说就是拳击赛开始的信号。”

    朱厚炜了解之后,开始反思,觉得自己之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人心是最复杂,想要让这个团体发挥它最大的力量就要消灭像内耗这种事情。光给他们饭吃还不行,这只是武装了他们的身体,还要武装他们的脑子,这就要靠制度和正确的思想了,作为一个前世的政治老师竟然没有预先想到这个,实在是很不应该的。

    不过这也难怪他,以前只需要教学生上课,至于学生有没有学进去他是不需要管的,现在不同,他要负责这些人的生活,还要让他们都可以接受自己的指导,以后的人数越来越多,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即使是两世为人,管这么人这么细致的东西也还是第一次。

    朱厚炜对那个侍卫说了句“如果哥哥问起就说我去了书房,让他去哪里找我。”“是,二少爷。”侍卫毕恭毕敬的回到。

    朱厚炜由一个宫女领着走向了朱府原来主人的书房,进去之后发现里面打扫的很干净,里面书架上的书都是新的,看来是朱府成立后才搬进来的。接着朱厚炜就让那个宫女磨墨写了起来。

    过了快一个时辰,朱厚照带着一身的喊,也不敲门就直接走进了书房,拿起了书桌上宫女为朱厚炜泡的已经有些凉的茶就喝了起来,咕嘟咕嘟,一杯茶就喝完了,看着朱厚炜头也不抬还在继续写着,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兄弟两的感情那是没得说,而且对于这个年代来说都是属于比较奇葩的,所以就没那么多的客套。

    再过了一刻的时间,朱厚炜总算是完了,嘴里还嘟囔着“毛笔就是写的慢,手都酸了。”朱厚照早已经坐不住了,站在书架旁随意地翻看那些书籍,估计就是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图画,真让他看文字,肯定是不愿的。

    “什么事,这次还写下来,看来很重大啊,好玩不?”朱厚照很有兴趣的问道。“你先看看,看完再说。”朱厚炜把手里刚整理好的纸递给了朱厚照。朱厚照就接了过来。不一会,原本有些塌坐在椅子上的身子变得笔挺起来,眼神也是越看越兴奋。朱厚照读立身,立言,立德的书那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幻想自己以后做大将军的朱厚照对于《孙子兵法》《李卫公兵法》这类兵书还是读的比较熟的,但是看到了弟弟写的东西,他似乎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以前的兵书大多都是写的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计谋比较好,一只强军的标准是什么什么,但是很少有书会细致地写到怎么做才能慢慢形成一只好的军队。而现在根据朱厚炜所写的,这些童子军将来是可以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这是给府里的人立下的规矩?”朱厚照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这里面的规矩很多,吃饭,睡觉,走路都有规定,大明的军队都没有这么多的规矩。里面还有穿插着一些口号,思想,这让朱厚照觉得耳目一新。

    “规矩多点没什么坏处,以后用起来也让人放心。”朱厚炜很平静的说道。“这些都是你想到的?”朱厚照虽然已经相信这是8岁弟弟的手笔,但以常识去判断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我会告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