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不知道应该表扬还是批评朱厚照的这种生活态度。

    ;

第五十六章 第一支燧发枪() 
火枪还没造出来,所以水陆营训练的时候只好让火枪兵使用弓箭代替。不过朱府的火器工匠已经被安排到了山里的军工厂,使用立窑炼铁来试制枪支。仅过了半个月,第一支燧发枪就被造了出来。

    燧发枪所需要的技术并不困难,难的是让火药快速击发的奇思妙想,这对于朱厚炜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由于军工厂离着京城有100公里左右,所以朱厚炜让工匠带着燧发枪来到了李镇。

    第二天朱厚照兄弟一下课就到了李镇,工匠早就带着燧发枪在那里等着了,于是众人跑到原来的大李庄,现在的仓库去试枪。

    这次来的有2个工匠,一个50多,一个40不到,年纪大的是以前工匠的头头,姓周,年轻点的是手艺最好的,姓孙。这次一共拿来3支燧发枪,朱厚照和朱厚炜各拿起一支,细细察看。

    旁边孙工匠则是解说枪支的情况。

    燧发枪共分两种,一种是轮转打火枪,一种就是撞击式燧发枪。16世纪中叶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一心要改变转轮火枪的弊端。在他眼中,转轮火枪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在马汉的努力下,最终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转而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他还在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

    现在欧洲使用的火绳枪和燧发枪相比,存在几个很突出的问题,第一,必须提前点燃导火索,第二如果长时间在点燃导火索后不开火,那么导火索就会烧尽,第三燃烧时会产生火光,在夜晚会被觉察到,第四,一旦天气恶劣,遇上大风,大雨火绳枪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开不了火。

    燧发枪对于这些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也是为什么朱厚炜一开始选择这种枪支的原因。这次的枪支是根据朱厚炜的标准而制,所以孙工匠解说时,朱厚照兄弟二人都能一听就懂。

    孙工匠拿着第三支枪对着兄弟二人说道“太子殿下,二殿下请看,这火枪全长为1560毫米,口径为18毫米,总重5。5千克,所用的铅弹重31克。”

    火枪的枪管加上枪托基本已经快1。6米了,朱厚照还好,不过朱厚炜拿着枪就有些吃力了,枪竖在地上比他人还高10几厘米。不过这次出来的火枪枪托使用上好的梨木制成,上面还雕刻了精美的花纹,这些花纹不只是为了好看,还可以让使用者抓的更牢。为了能让更多的体质不是特别高的士兵使用,在口径和重量上朱厚炜都有了一点减少。枪管使用铁看起来就不错,上面还刷过油,因此黝黑中透着冷光,卖相十分讨喜。

    孙工匠看兄弟二人对于枪的整体看的差不多了,继续解说道“两位殿下请看,这块弯曲的铁片是击铁,它是用来固定和加速燧石的,这里面是主弹簧,主要是为击铁提供力量,在燧石前面的是扣簧,燧石叩击的就是这块钢铁条了,扣簧的下面就是火药池,这是加入少量火药接收火花的地方。”

    这4个部件有三个都是在枪身外的,兄弟两也能看地很清楚,这几个部件工匠做的也很细致。

    孙工匠继续说道“这里是扣簧片,连接着火药池的盖子,在下雨天,枪支的射击也不会受到影响,枪身里还有机芯,阻铁和阻铁簧。”

    朱厚照有些急切地说道“好了,让人摆好靶子,来试验火枪的威力吧。”孙工匠点头称是。

    孙工匠和周工匠分别结果兄弟二人手中的枪,然后开始了装填弹药。首先要把燧发枪调到半击发位置,不然很容易走火,然后拿出火药,在火药池中倒入小部分,然后在枪管里倒入火药,子弹,再用通条捅实子弹,抽出通条,然后就把枪交给了兄弟二人,兄弟二人拿到枪后,在工匠的解说下调到全击发位置,主要是朱厚照需要讲解,朱厚炜是知道怎么用的。然后两人瞄准了50米处的箭靶开枪射击。不分先后的“砰砰”两声枪响,燧发枪各自发出了一阵白雾,朱厚照的箭靶上穿了一个洞,而朱厚炜的箭靶则是毫发无伤,朱厚照看了两个箭靶一眼就听到身后传来焦急的“二殿下”,回头一看,朱厚炜手里还拿着枪,可是人却坐到了地上,表情还有些楞,不由无良地笑了起来。朱厚炜也回过神来,在孙工匠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对着朱厚照翻了个白眼。

    接着箭靶又放在了70米,80米,90米以及100米处来试验枪支的性能。最后得出结果,70,80米还是很精准地穿透了箭靶,90米就没什么准确度了,到了100米很难打中箭靶。

    燧发枪最好在70米开火,超过90米就没有什么用了。这个数据和朱厚炜心里想的差不多,毕竟只是滑膛枪,射程基本也就是在140米左右,超过100米还想打中敌人完全靠运气。不过这已经比草原的马上弓箭射程远了,北方草原军队一般是到50米才放箭,造成杀伤,再远点根本穿不了甲。

    朱厚炜问一了下“造一支所费几何,所耗几日?”周工匠回答道“这一只的成本在20两左右,需要4到5日,主要是枪管需要一点点地打磨,所以耗时很长。”

    朱厚炜点了点头“等会给你们一个流水线生产法,估计速度会加快,而且我还会继续增加你们的人手,,在分出一组人来研究线膛枪。”周工匠不由问道“二殿下,不知这线膛枪是何物。”朱厚炜看了他一眼“就是枪管里面要有线条,轨迹,这样子弹就会旋转,射程和力量都会有所提高。对了,还有火药,以后用纸包好,分为两头,小的那头倒入火药池,多的那头倒入枪管,子弹装起来也会快一些,通条的另一头装擦枪布,方便士兵携带。这次早的火枪不错,所有工匠奖赏10两,以后在枪上刻工匠名字,要是质量出了问题也好找人负责。”周,孙两位工匠立马跪下道“谢殿下赏赐,小人等必定竭尽全力造好每一件火器。”

    朱厚炜说了句“行了,你们在这实验枪管寿命吧,我们先走了。”说着一把夺过朱厚照手里的枪交给工匠,然后拉着朱厚照离开。

    朱厚照还有些不乐意“给我留一支啊,实验2支就够了啊。”朱厚炜微微摇了摇头“不实验出枪管寿命怎么放心使用,万一一下炸膛了呢,这结果你又不是没见过,以后造好了还不是想要几支有几支。”

    朱厚照也是想起了神机营左掖训练时火铳炸膛的情况,不由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就和朱厚炜一起到老李家去见师姐了。

    ;

第五十七章 师姐() 
不一会儿,兄弟二人来到了老李家,老李正坐在一张藤椅上微笑看着白玉莲陪着小丫头踢毽子,老伴则是坐在一张小板凳上缝补衣服。

    这几年老李一家的生活可以说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个儿子,儿媳都在庄子里做工,6个人的工钱加起来有50两银子,大儿媳还因为改良了养鸡的方法,拿到了奖励的50两银子。每月三个儿子都会给老李上交10两银子,家里有粮有钱,孙子孙女都在朝阳院里上课,大孙子已经在工作了,做的是水泥工匠,每月有10两的月钱。现在老李没事就在镇里溜达溜达,找找老伙计说说当年,感叹现在,要不就是在家里休息休息,无论到哪里,总是笑呵呵的,导致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了。

    朱厚照兄弟一进院子,老李就要起身招呼,被朱厚炜抬手制止了,然后就看着院中玩耍的两人。两眼放光地盯着白玉莲,脸上露出近乎痴呆的笑容,朱厚炜在一旁叹气,这个哥哥是没救了。

    白玉莲今年也是15,就比朱厚照小上几个月,女生发育的比较早,明朝的人还都显得比较早熟,现在看上去也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枚了。客观地讲,白玉莲五官精致,鼻子和嘴都是小巧玲珑,眼睛大而有神,左脸颊还有一个酒窝,脸是鹅蛋脸,非常符合这时代的审美标准,就是肤色不是很白,个子也已经165了,比朱厚照还要高出一些。

    朝阳院基本实行的制式教育,白玉莲是白孝德单人辅导的精英式教育,这两年一直都在家里自学,朝阳院里的新式教材也是学过的。再加上常年练武,站在那里文雅中透着一股英气,这种有些矛盾的气质让她非常夺人眼球。这不,朱厚照已经陷得死死的了。

    在朱厚照这几年无休止,无节操的腆着脸死缠烂打的疲敌战术下,朱厚照和白玉莲的关系也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两人独处时,白玉莲有时也会露出笑脸,让朱厚照开心一整天。

    不过朱厚炜就不同了,两人基本怎么交流,即使到了现在两人见面也只是点头算是问好。时间长了也说不上讨厌,只是这样习惯了,朱厚炜可不愿意厚着脸皮去讨白玉莲的欢心。朱厚炜的心眼不是很大滴。

    看到兄弟二人来了,白玉莲和小丫头停下了踢毽子,朱厚炜上前有些兴奋地说道“玉莲,谢谢你陪妹妹玩耍了。”白玉莲微微低头,看向小丫头,语气平静说道“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名字,叫我师姐,还有,我是喜欢和兕儿玩耍,跟你没关系。”

    小丫头在旁边对着朱厚照做着鬼脸“就是,就是,哥哥又在自作多情了,对吧莲姐姐。”白玉莲看着小丫头,笑着点了点头。朱厚照只当没听到,继续傻乎乎地笑着。

    朱厚炜一手抚额,心里想到“初恋让人变得像个白痴,而且这个白痴大大丢了男人的尊严,让我以后怎么在这个不可爱的女孩面前挺直腰板子。”

    小丫头跑了过来,关心地问道“二哥,你没事吧,哪里不舒服吗?”朱厚炜立马拿下了手掌,回道“没有,刚才就是在想事情。”正好看到白玉莲的目光过来,只好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白玉莲也是淡淡点头。

    朱厚炜这时提议道“我们去山上采些水果吧,正好山上的果树都结果了。”说着还在给朱厚炜打眼色,朱厚炜原本是不想去的,他不去,小丫头肯定也不愿去当电灯泡,而这么大庭广众的,白玉莲肯定不会选择和朱厚照单独相处的。

    小丫头在看着朱厚炜,朱厚炜再看看朱厚照快瞪出来的眼珠子,只好点头同意了,小丫头也是很兴奋,上山采摘水果可是小丫头非常喜欢的,可惜前两年果树上还没挂果,即使有的品种挂果了,味道也不怎么样。

    几年前种在山上的基本都是果苗,或是还没到挂果期的小树,今天是第一批果树挂果的丰年。现在是阳春三月,也就是公历的4;5月份,山上的许多种果树都结出了饱满的果实。

    4人到了山脚,就看到了山上各种果树要么正在开花,要么已经结果,春天的气息在这里让人轻轻嗅一下鼻子就能闻到。这座山就是被围出来的那座,坡度很低,最高处估计也就100米左右,不过占地比较广,所以上面的果树非常多,大概有10万棵左右,各种品种的都有,得以让这座山四季都有生机。

    四人来到半山腰。这里的果树都已经结果了,小丫头和白玉莲上前采摘,兄弟两则在后面等着用篮子接住。这时一片石榴林,树上面挂着大大小小的石榴,白玉莲和小丫头在能够得着的地方采摘那些把树枝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