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个庄田大约是1200顷,经过朱厚炜买地与组织开荒,已经有了2000顷,也就是20万亩地。由于水源充足,现在皇庄里种植的基本都是稻米,在农历2到3月种早稻,5到6月收获,在6月种晚稻,9到10月收获。只有少数不易取水的农田才种植小麦。在以现有的条件进行严格的育苗,消毒,肥田之后,每亩地最低亩产也达到了600斤,最高1亩950斤,大多数都在700斤出头。两年下来,庄子里一共积累了10万吨,也就是50万石粮食,够京城2百万人吃2个月了。

    皇庄的产出当然还不止这些,由于朱厚炜的计划,庄子里的牲畜除了少数用于村子里的食用,比如过年,每家每户都送几斤猪肉,还有就是开年会的时候,管庄府请所有村民吃上一顿,消耗了不少的鸡鸭,牛除了老死,其他是不宰杀的,现在10个庄子共有鸡近10万只,养在水库的鸭子也有10只,猪有2万头,羊有1万多只,牛有5000多头。鱼有多少没法计算,水库里和鱼塘里加起来绝对不在少数。

    一天晚饭过后,朱厚照兴冲冲地拿着账本交给了弘治过目,看他嘚瑟的样子,朱厚炜和小丫头不禁对他翻了个白眼。朱厚照却是毫不在意,依然乐呵呵的。朱厚照今年已经15了,身体开始发育,声音也变得像公鸭一样难听,个子已经超过了1。6米,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达到了成年人标准了,长这么快是和他喜爱运动和练习武艺分不开的。由于经常在户外活动,肤色变为了小麦色,双眼略细长有神,眉毛有些淡,但是很长,朱厚照长得想张皇后,脸是鹅蛋脸,整张脸上还透露着几分稚气。

    弘治虽然没有在朝中使用这种新式的记账方法,但是也知道只要账本没有记录错误,那就只要看总计就行了。引入眼帘的首先是印度数字,前面一个数字后面跟了好多个零,弘治对于数字不是很敏感,所以就开始看下一排的大写中文,一下子就震惊了,眼睛明显地睁大了一圈,朱厚照兄妹三人和张皇后都在注意弘治的表情,看见他吃了一惊,不由地4人都笑出了声。说实话,张皇后先看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没想到大明整个皇庄的10分之一都不到的田地,竟然可以出产那么多的粮食,三个子女慢慢地做成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母亲的张皇后也是自豪喜悦的。

    这时弘治稍稍咳嗽了一下,掩饰刚才的尴尬,然后饶有兴趣地问朱厚照“就是那10个庄子就出产这么多的东西?”朱厚照笑了下,自豪地说道“爹爹,那10个庄子有的才刚改建好,没有全部使用现在的方法种植,不然出产的粮食会更多。”弘治一听立马激动地问道“那全天下的田地都照你们这样种植呢?”小丫头皱了皱鼻子,娇声说“爹爹好贪心,大哥二哥为这几个庄子可是花了不少钱呢?”弘治听闻,转头看向朱厚照,问道“用了多少?”朱厚照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大约150万两。”“嘶”弘治倒吸一口凉气,他实在没想到,就这几个庄子要花这么多。朱厚炜这时安慰道“其实用于种植的梅花多少钱,主要是改建庄子,给村民造房子,还有造水库,买牲畜才花的钱。”弘治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你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我记得朱府也只有100万两吧?”张皇后这时笑着说道“他们的那个水晶斋真是不得了,多出来的钱都是从那里出的。”小丫头却是撅起嘴说道“娘亲说的不对,应该是我们的水晶斋。”张皇后好笑地看着小丫头“对,对,我们的。”弘治有点弄不清了,疑惑地看着张皇后,张皇后装作生气道“还不是他们三个闹腾的,非要弄什么股份,这水晶斋宫里占了5股,厚照兄弟两占了4股,还有1股是给兕儿的零花钱。”弘治平静地问道“送到宫里的有多少了?”朱厚炜此时拿了账本,开始说道“水晶斋每天只卖100件物品,除去所有开支,每天的盈利在2000两左右,开张到现在两年多,一共获利180万两,送到宫里的有90万。”弘治有了前面的铺垫,对于这么大的数字已经慢慢习惯了。

    大明一年的国家收入基本也就是1000万两,光是水晶斋送到宫里的就顶的上岁入的十分之一,这还是因为每天只卖100件的原因。弘治看向了兄弟两,眼神中有着自豪与欣慰,这两人才几年的功夫,已经有了这么大的产业,这是自己没有预料到的。

    弘治还在想事情,小丫头却是拉着弘治的手,一边摇着一边撒娇“爹爹,兕儿的钱都被娘亲收走了,不如还给兕儿吧。”弘治还没来得及说话,张皇后却是故意把脸一板“你这么点大的孩子,身上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娘亲帮你保管,等出嫁了再一起给你。”面色很严肃,可是却掩饰不住眼中的笑意。弘治听了,对着女儿和声细气地说道“兕儿乖啊,你的零花钱先让你娘亲帮你保管,爹爹和娘亲也不会要你的钱,等将来一定都给你。”然后看了看兄弟两个,继续说道“以后兕儿想买什么就让你大哥二哥去买,他们不缺钱。”

    虽然弘治尽量控制了自己声音中的情绪,不过在场的几人还是能听出其中淡淡的酸味。毕竟要是不算水晶斋的进项,朱厚照兄弟的身家没几年就可以超过他这个当老子的了,毕竟宫中的内库也不是很足。张皇后和小丫头在偷笑,朱厚照兄弟对视一眼,只能尴尬地咧了咧嘴角。

    过了一会儿,弘治看着兄弟二人正色说道“关内的皇庄还有一些,不如也交给你二人打理吧。”朱厚炜这时高兴地说道“孩儿正有此意,若是皇庄都交给我们,不出3年,可以保证皇庄的粮食产量,满足京畿的需求,以后就不用从江南再费那么大力送粮食来了。”弘治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就交给你们了,对了前面要投入的钱,你们两个先垫着,以后再说吧,宫里也不富裕啊。”顿时朱厚照兄弟的笑脸一僵,然后点了点头。张皇后在旁边无奈地笑了笑。

第四十六章 表彰大会() 
大农庄计划已经实施2年了,越是早改造的村子生活变化越大。小李庄和大李庄是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

    以前的小李庄早就改建好了,由于当时扩建了很多,所以朱厚炜干脆把大李庄的人也并到了小李庄。大李庄原先的村子被改建成了仓库,以后皇庄的出产也会全部输送到这里储藏。

    现在的小李庄已经变成李镇了,管庄府也搬到了这里。今天是元宵刚过,正月十六,除了不能脱离人手的工作,其他岗位的工人这一天全部开始工作了。

    这两年,最先改造的两个庄子,一户家庭最少每年也能赚30两,所以以往的衣不蔽体,不得饱食的情况早就不见了。皇庄的村民每年唯一要交的就是人头税,是没有其他税收的。需要的粮食,等其他东西都是从庄里直接购买,价格要比京城低一些。村里的百姓现在不但吃饱穿暖,兜里还能有些闲钱,一旦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直接就到庄里医院去看,诊费,药价也便宜。现在一共有10个医院,9个皇庄每个一家,京城里现在颇具声望的“妇女之友”也是一家。李镇的百姓过着现在的日子,感觉从来没有这么满足过,吃饱穿暖,住的上砖瓦房,兜里有余钱,还能看得起病,这是历朝历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来没有过上的好日子,因此不少人在家中供奉弘治父子三人的牌位,来表达感激之情。

    朱厚炜对于农活并不是很熟悉,所以也没办法让农庄的生产力,和产量有质的飞跃,所以只能鼓励村民,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第一年,改造的庄子不多,提出的技术改良也不多,但是一旦被采纳,朱厚炜还是会奖赏的。

    这个时代还有着很严重的门户之见,老一辈基本都会选择把家里的独门手艺传男不传女。但是,现在朱厚照兄弟两给他们带来了以前不敢想象的好日子,而且这些技术被采纳还会有不菲的收益,因此他们开始向管庄提供自己的独门手艺。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在工作中,自己研究出来的技术改良。在第二年庄子全部改造之后,新的技术如雨后春笋源源不绝,朱厚炜高兴的同时决定在今年开展一个表彰大会,来奖赏这些做出技术改良的百姓。

    今天一大早,管庄府门前的晒谷场人山人海,10个庄子每户家庭都有人来,包括山东迁徙来的百姓。虽然不是没人都来,但是广场上还是站了大约1万出头的人,把晒谷场站的满满的。管庄府门前搭起了一个高约2米的高台,大约有100平米的面积。

    站在高台上的人不多,谷大用站在高台的中间偏西,朱厚照站在中间,朱厚炜站在朱厚照身后2;3米远。广场上的声音非常吵杂,谷大用身旁的小厮在谷大用的示意下,用力地敲起了手中的锣,响亮的锣声盖过了人群的嘈杂声,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谷大用此时拿起了朱厚炜为他准备的扬声器,说起来很高级,其实就是个两边通透,一头大一头小的薄木桶,大声喊道“弘治十九年第一届皇庄表彰大会现在开始。”此话已完,台子下的众人就这么直愣愣地看着谷大用,没有其他动作。谷大用脸色一僵,准备开骂,后面的朱厚炜喊了声“继续”。谷大用只好继续说话,左手拿扬声器,右手拿起一本册子,开始大声读到“弘治18年,李镇李大牛上交提高牛成活率的方法,牛的成活率从原来的百分之68上升到了百分之87,获得赏赐纹银100两,月钱加5两,李大牛上台领奖。”百分之多少,下面的人听不懂,不过也是听出了李大牛让牛活的更多了。

    站在台子中间的朱厚照,以及后面的朱厚炜开始鼓掌,下面的群众也就开始跟着鼓掌。不一会儿,一个大约四十的憨厚男子跌跌撞撞的沿着台子东面的阶梯上了高台,跨最后一层阶梯的时候被绊了一下,跌倒在高台上,朱厚照兄弟,以及站在下面的围观群众也笑开了。李大牛黝黑的脸庞隐隐透着微红,不过还是战战兢兢地来到朱厚照面前。此时朱厚照身边来了一个一期女生,16;7的样子,手中拿了个托盘,上面放了一个木盒子,身旁还有一个一期男生,背了个包袱,看形状里面装的应该是银子。

    李大牛站到朱厚照面前,跪下叩头道“草民叩见太子。”朱厚照笑了笑“起来吧”然后拿起托盘上的盒子,一打开,是个透明玻璃制作的大约半径5公分,厚约3公分的勋章,正面中间是“一等功”三个字,两边各是一把镰刀,背面中间一个“农”,然后在周围是一圈小字“弘治十九年正月”,勋章的背面还连着一个大号别针。朱厚照把勋章取出来,然后慢慢别在李大牛的左胸,整个过程李大牛大气都不敢喘,全身僵硬,底下也是一片肃静,没想到太子会用高贵的双手,触碰有些脏的衣服。只是几秒钟,朱厚照就把勋章别好了,由于太重,勋章向下挂着,没能平平地贴着胸口。李大牛此时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不停地用手擦自己的眼睛,只是眼泪流的太快,根本擦不干净。朱厚照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慢慢地鼓掌,下面的人这时跟着用力地鼓掌,人群中一部分女性也是鼓掌,任凭眼泪肆意地流下。

    这时代大多数人过得都很苦,军户苦,乐户苦,工匠苦,小农户也苦,一辈子再怎么勤劳肯干也不会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基本一辈子只能这么苦熬过去。但是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