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公公的意思朱厚炜明白,无非是乘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赶快从海路回到京城,这样也能有时间想出办法应对。陆路太慢,说不定人还没到京城,弹劾他的奏折已经堆满了弘治的案头。王爷私自出京,往小了说是有违祖制,往大了说,你这就是图谋不轨,有造反的嫌疑啊。而且消息一旦传开,说不定就会有人在海上埋伏,算然不一定能碰到,但是危险总是有的。这次出来的海船不多,一旦碰上,只要拖着他们,就会让朱厚炜更被动。

    朱厚炜皱着眉头“黄伴伴,你没听大夫说吗,你现在受不得颠簸。若是没了你在身边,我可就浑身不自在了。”黄公公勉强笑了一下“小爷放心,老奴还挺得住。还是立马上船吧,不然老奴可没法安心。”

    身后的李华梅也开口劝道“如今之计,朱公子还是尽快动身为妙。”朱厚炜看着黄公公坚定的眼神,沉吟了一会儿,这才说道“那好,我们半个时辰之后启程。”

    各自分头行动,朱厚炜却找上了南瓦。“南瓦大夫,不知你将要去往何方?”

    南瓦笑着说道“我也不知道,走到哪算哪。我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蛇,然后研究各种的蛇妖。南是我的名字,在我们苗语里就是蛇的意思。”

    朱厚炜平静地看着他“南瓦大夫,不如和我们一起北上如何。想必你生于南方,各种的蛇类都已见过。但是北方还是有不少蛇类的,何不乘此机会去见识一番。而且到时候我们会派人和你一起进入山林,这样也有利于你见到各种蛇类。”

    南瓦看着朱厚炜,几秒之后才开口说道“你年纪虽轻,但我知道你应该是汉人中的大官。而我只是对蛇有了解,你为何要找我呢?你应该不缺大夫吧,像今天的这种蛇毒,汉医也是可以治好的。”

    朱厚炜盯着南瓦,看着他坦荡的眼神,这才说道“我是王爷,要你和我一起走也不是为了给我治病,而是让你去做军医,给进入深山的士兵治疗,这深山老林的最怕就是毒虫蛇蚁。”

    “说句不好听的,你们汉人打仗管我什么事儿?”南瓦收敛笑容,变得有些冷淡。

    朱厚炜知道,这时代很多地方的少数名族和汉人之间关系并不是那么好,经常受到汉人的欺负,所以很多少数名族宁愿在深山老林里艰难度日也不愿到相对安全的大明城池生活。但是这个南瓦的能力非常不错,而黄德良,李言闻对于蛇毒也不是钻研很深。马上新训练出来的水陆营士兵就要随着筑路队进入其他省份,进行剿灭土匪山贼的战斗。钻山入林那是少不了的,南瓦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毕竟当地的蛇医良莠不齐,若是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让士兵丢掉性命,这可不能赌。

    朱厚炜沉吟了半响,这才开口说道“将来汉人,苗人以及其他族,大明官府将会一视同仁,不会出现官府欺压的情况。这样你们的族人也能走出深山,过上平静,安全的生活。”

    南瓦有些质疑“你只是个王爷,能说了算吗?”朱厚炜知道南瓦动摇了,笑着说道“我会和我的太子大哥说。而且,总算是个希望,对不对。”

    南瓦愣了一下,叹了口气“希望我能看到那一天吧。”朱厚炜正色答道“会的。”

    于是,队伍里又多了一人。

    半个时辰之后,李府的大门前停着几辆马车,其中一辆里面载着黄公公,马车上也铺了厚厚的棉被等物,尽量减少马车行驶带来的颠簸。朱厚炜就在这辆马车之中,和南瓦一起打量着昏睡的黄公公。

    李府里轻伤的全被安置到了马车之中,唯一的重病号就是黄公公了,再加上随行保护的三十多人,也算是不小的队伍。不过现在并不怕张扬,要的就是安全。

    李华梅和李府的丫鬟,家丁叙话,不少下人双眼通红,显然对于小姐这么快离开心有不舍,朱厚炜撩开轿帘,发现李华梅转身之后也是有些异样,不过在抬头低头之间,立刻转化成了平时的严肃,二十不到的年纪要在这样的时代撑起一个大家,背后的幸苦是难以想象的。

    少顷,队伍慢慢地出发了,撩开车帘一角的朱厚炜发现,队伍的行进并没有引来众多的注视,显然消息还没有传播的太快。

    不知不觉,队伍就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士兵和杨希恩寒暄几句,不动声色地把一个小袋子塞进怀里,李家的队伍就优先出城了。朱厚炜转过头发现城楼上立着一人,周围没有旁人,正是泉州知府,面色平静地看着朱厚炜,然后双手抱拳,躬身一礼。

    从他等在这里,朱厚炜就知道这人有心计,而且年纪轻轻就到了知府的高位,潜力很大,通过一些了解也知道这人是能真正做事的。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阅历不够,看人不准。但是也能理解。画猫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最难猜的。

    于是朱厚炜微笑着对着秦思远点点头。

    等看不见车队的时候,秦思远长舒一口气,面色平静地走下了城楼。

第228章 上奏() 
到了码头,黄公公被挪到了担架上,小心翼翼地抬上了船。※%众人登船后,天色已经昏暗,几艘船慢慢地往泉州湾出口驶去。

    过了一个时辰,船队已经驶出了泉州湾。五月的海面非常炎热,即使是夜晚,气温也非常高。船舱里的朱厚炜跑到了甲板上,吹着凉爽的海风,看着平静的海面,月光在海面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芒,周围只有船只行进,破开海水的哗哗声,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过了不久,船队就来到了与水陆营汇合的地方。虽然朱厚炜的煤油灯已经开始在江南贩卖,但是在船上使用的还不多。而水陆营的船只却是配备很多的,在茭白的月光下,黄色的灯光并没有被掩盖,反而形成了别样的美感。

    经过了半个时辰,朱厚炜他们回到了水陆营的舰队,而李华梅没有跟来。水陆营的旗舰与李家船队的旗舰相隔不到二十米,借着灯光,朱厚炜对着目送的李华梅一拱手“后会有期。”

    李华梅这边立马回礼,两支船队都慢慢开动,不久之后,两方的距离越拉越远,直至消失在海面上。李华梅摸了摸腰间的一把短铳,静默不语。

    “二少爷,泉州城里发生什么了,怎么黄公公会变成这样。”朱远看着甲板上的朱厚炜,轻声问道。

    朱厚炜本来平静的面庞变得有些愤怒,于是简洁地把事情说了一遍。朱远听后也是十分愤怒与后怕,朱厚炜遇刺已经不是第一回了,虽然都躲了过去可是以后呢。作为朱府里出来的老人,朱远很明白,朱厚照兄弟二人,一人出谋划策,一人拍板决定,两人缺一不可。若是朱厚炜有个什么不测,后果难以想象。而让人头疼的是敌人躲在暗中,很难捉出来,而且朱厚炜这次进到泉州城可以说是十分突然的,敌人却在这半天不到的时间,发起了这场差点成功的刺杀,可见敌人的实力不容小觑。

    朱厚炜看着愤懑不已的朱远,问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朱远立马回答“二少爷离开不久后,他们就出发了。”朱厚炜点点头“现在只是第一步,关键的是以后。你盯紧点。”“是。”

    水陆营来的时候有七艘船,但是现在一起北上的只有三条,而装载着物资和三杨村人员的几艘船已经不见踪影。

    大明依旧一片祥和,但是在一些官道上,却是有着几批人马飞速地从南方去往北方,时间在这时候尤为珍贵。

    五月二十,距离朱厚炜遇刺已经有十几天的时间了,京城的天气愈加炎热,只让人没有精神。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今天一大早,经过筛选的奏折堆满了弘治的案头,这可比平常多了很多。弘治早早起来了,随意地翻开两本奏折,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这时,大太监何鼎走到弘治身边,轻声说道“皇爷,该上朝了。”弘治按了按眉头,站了起来。

    明代朝会,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其中以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三日举行的大朝最重,皆大会朝班,百官四夷上表称贺。每月初一(朔)、十五(望),百官公服行礼,为朔、望朝。以上二朝均御正殿(即奉天殿,后改名皇极殿,今太和殿),属礼仪性质,止行“朝贺之礼”,不引见奏事,处理政事在常朝。常朝又分早朝和晚朝。由于晚朝久废,故明代常朝一般径指早朝,又称日朝。

    今日的早朝正是在奉天殿举行,说道奉天殿,那是明成祖朱棣时期建造的,但是造好之后才三个月,就因为雷电引起大火而烧毁。朱棣以为是靖难上天的惩罚,所以遥尊南京为首都,没有重造奉天殿。到了正统年间(公元1440年左右),南迁之意已绝,因此重新建造了与以前不同的奉天殿。

    不过现在的奉天殿又与正统年间的不同,因为在宫殿的顶上,装了一个避雷针。想当初要装的时候,那是群臣激愤,左一句有违祖制,右一句于礼不合,总之就是万望三思而后行。朱厚照和朱厚炜商量了一下,让朝阳院的人在皇宫的一间屋子做了个实验,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朝臣都没有回去,而是被请来观看实验,然后整个朝堂都清净了,很多大臣的家中也装了这些装置,倒是让朱厚炜和两个舅舅的装潢公司大赚一笔。朱厚炜表示,对于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物,薅羊毛完全没有压力。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今天一大早,夏日的太阳还没有出来,大臣们就已经等候在了奉天殿前,不少人相互致意,看得出他们今天上朝是为了同一个梦想。朱厚照看了不少大臣的交头接耳,面无表情,眼睛闭了起来,仿佛睡着了一般。反正这些大臣也就是和他打个招呼,并不会攀谈什么,太犯忌讳了。

    很快,朝会开始了。弘治一身朝服,在龙椅之上端坐。大太监何鼎一撩浮尘,高亢的声音响起“上朝”。群臣跪下,山呼万岁。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一个二品大员走出人群。弘治看了他一眼“刘爱卿请讲。”“陛下,微臣要参广西钦州府知府荣祥,欺压周边土司,导致土司反抗官府,造成数十人身亡,损失无数。”弘治说了一个字“查。”

    明朝的皇帝一般都戴善翼冠,大臣们稍微抬头一瞄,还是可以看见弘治的表情的。今天的弘治虽然和平常一样,但是又和以往有些不同,怎么说呢,多了几分煞气。

    接下来,又有几人出来奏了一些事情。弘治都简单明了地处理,很快,奉天殿安静了下来。何鼎转头看向弘治,弘治微微点头。何鼎再次大喊“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不过三秒,之间一人,青色官袍,明显是个小官,应该是个御史。只见他低头说道“启禀陛下,有人在泉州看到福王殿下,并且是由泉州知府秦思远认出。”

    话音一落,大臣们“震动”了,嗡嗡的讨论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朱厚照的眼里,他们都是真的震惊,不过随着弘治上朝也几年了,非常清楚这些人,要想从脸上看出什么那是不可能的。这些完全都是影帝级的人物,演员演的不好,最多就是丢了饭碗,但是他们若是演技不好,很可能要丢了吃饭家伙。看着这些人物生动的表情,朱厚照对于人心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