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固定,时有增减,所以广东十三行只是最兴盛的十三家。

    牙人素质有高有低,好的对于双方的交易很有帮助,差的就会让买卖双方都不好过,甚至破坏买卖。朝廷每年的需要对民间开放的一些活动就会交给这些牙行。这些牙行本身素质怎么样不去说他,但是朝廷的活动他们还是不敢放肆的。

    这次的灯会,每二十到三十盏花灯就有一名牙人,有他们负责给答对的人派放花灯。这盏鲤鱼花灯的牙人大概四十不到,个子不高,脸蛋胖胖的,笑眯眯地看上去很和善。只听牙人温和地对着朱秀宁说道“姑娘,可否说出谜底?“朱秀宁是个胆子大的,虽然这么多人注视着她,不过丝毫没有怯场,脆声说道”是个用字“答案一说,牙人笑着点头“姑娘真是冰雪聪明,正是谜底。”其余人都是反应过来,知晓了答案为什么是个用字。牙人转身摘下花灯,递给了朱秀宁。朱秀宁快乐地拿起花灯,然hou在众人羡慕,赞叹的目光下,一蹦一跳地回到原地,经过朱厚炜身边时,还哼了一声,一副我可了不得的样子。到王娟两女面前,在和王娟他们说了几句,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朱厚炜有些无奈地摇摇头,然hou跟上三人,往其他地方而去。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网,无弹窗!

第202章 朝阳三人组() 
cpa300_4;几人往里面走了一会儿,三女又出手几次,拿了四盏花灯,由于花灯比较大,三女都有些拿不下了。朱秀宁回头一看两手空空的朱厚炜,于是过来把手里的花灯一递,朱厚炜只好无奈接过。朱秀宁还说道“二哥,你要好好努力了,到现在怎么连一个花灯都没拿到,羞羞。”说着食指放到眼下,做了个鬼脸,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到王娟他们那里,然后接过了两女手中的花灯。王娟小心地瞟了一眼朱厚炜,然后小声对朱秀宁说道“这不太好吧,让二少爷拿着花灯。”朱秀宁无所谓地回答“那有什么,一个大男人手里空空荡荡地,也不知道来帮我们拿着点,还要我送过去。没事的。”

    旁边李青看着王娟的眼神越发地怪异了,王娟却是只做不知。继续往前走着,没多远,朱秀宁三女停下了脚步,看向了一盏巨大的玉兔花灯,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兔身还绘画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画面,手法精湛,不是凡品。这盏花灯前引来不少人的驻足围观,朱秀宁“嚣张”地对朱厚炜说“咱们再来比一次,二哥,这次可别又输了哦?”

    朱厚炜微笑点头,正要转头看向谜面,倒是发现了身后走来的三人。正是杨廷和杨师傅之子杨慎,还有江南才子唐伯虎以及蜀中举人张智。三人结伴走来,隔了两三米也发现了朱厚炜,于是来到身旁,刚要行礼,被朱厚炜打断“原来是师兄,伯虎兄,仲高兄(张智字仲高)。没想到在此地遇上三位,还真是缘分。”三人明白朱厚炜的意思,也是微笑道“见过朱公子。”

    朱秀宁三女和朱厚炜相隔不到两米,看见朱厚炜碰到熟人,朱秀宁也上前看望。朱厚炜看到突然窜来的妹妹,于是像三人介绍道“这位是家妹。”三人拱手一礼“见过朱小姐。”朱秀宁也福了一福回礼。朱厚炜开始介绍三人“这位是杨师傅之子,我和大哥的师兄,杨慎师兄。这位是江南人士,唐兄,这位是蜀中人士,张兄。”在这个场合,旁边到处都是士子佳人,万一说什么四大才子之首那无疑是在为唐伯虎树敌了,所以除了杨慎,都是简单介绍。朱秀宁还是第一次见到杨慎,所以朱厚炜才多说了一些。

    杨慎看到走过来的王娟两女,问道“这两位是?”王娟,李青福了一福,嘴里大方说道“小女子王娟(李青)见过三位公子。”三人又是回礼,朱厚炜看了王娟李青一眼,才回过头来说道“这两位是家妹的手帕之交。”朱秀宁三女都是露出了笑容,特别是王娟,眼神有些放光。

    朱秀宁是个不怕生的,对着三人道“三位兄长,我们正在猜那盏玉兔花灯的谜题,不如一起来猜吧。”三人笑着答应,于是几人都看向了谜面。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猜一字”仅是过了半分钟,唐伯虎便露出了微笑,看来已经猜出来了,回头望去,正好看见杨慎也是展露笑颜。朱厚炜看到两人的表情,于是说道“两位兄长看来猜出来了,那就快快上去领灯吧。”

    唐伯虎先开口说“升庵(杨慎字升庵),你去吧。”杨慎也是个爽快的,于是上去几步说道“我已猜出。”

    周围的人给他让了一条小路,让他走到牙人面前,在牙人问了之后,杨慎给出了答案“是一个姓字,姓名的姓。”牙人连带微笑“这位公子答对了。”这句诗出自魏文帝曹丕之《燕歌行》,写女子怀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缠绵悱恻,是一篇言情名作。题面即采自其诗的结尾两句。今将底字拆为“女”、“牛”、“一”三部。“牵牛织女”别义作:牵来“牛”字,交织“女”字。“河梁”乃以物体状摹为“一”。“尔”代指“姓”字中的“牛”与“女”两部分,谓独限于“一”之隔阻,只落得“遥相望”也。

    周围的人都是紧紧盯着杨慎,特别是一些大家闺秀,眼神都在发出灼热的光芒。像杨慎这样年纪轻轻,身形挺拔,气质儒雅,相貌俊朗的读书人,魅力无意识巨大的。

    杨慎面色平常地接过花灯,走回这里。然后发现朱秀宁紧紧地盯着自己手中的花灯,于是笑着说道“这盏花灯不如就送给朱小姐吧。”

    朱秀宁顿时可怜巴巴地看着朱厚炜,朱厚炜一想也没什么,于是点点头说道“还不道谢?”朱秀宁顿时喜笑颜开,向杨慎福了一福。那表情变化之快让周围的人都露出了微笑。

    在朱厚炜的邀请下,三人与朱厚炜他们一道,结伴而行,赏灯猜谜。王娟李青和朱秀宁一起,朱厚炜也不好过去一块聊,逛了些时间也就有了点无聊。杨慎他们三个来了,朱厚炜也就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人。七人走走停停倒也得趣。

    朱厚炜和三人闲聊,突然问道“张兄怎么有空一起前来?”这话问的意思三人都知道,于是张智有些赧然说道“自上次与唐兄,杨兄一别,一段时间以来,仲高也是有所得。未踏入官场,那些有用哪些无用虽然还不知晓,但是日常生活,朝阳院所教授的却是已经用到。说来惭愧,以前仲高对于钱财不太熟悉,一个鸡蛋是五文还是五十文也是不知。后来在集市上转了一圈,就大概知道了价格。回到家中也自己看了一遍支出,然后才能排除一些蛀虫。然后仲高就想,万一哪天有幸进入官场,若是对于物价,算数一窍不通,那有人徇私舞弊,中饱私囊也无从得之。而朝阳院一些其他科目也可能在今后用到,于是仲高厚颜向两位兄长告罪,两位兄长不计前嫌,小弟也是铭感五内。”唐伯虎和杨慎同时说道“贤弟言重了。”

    朱厚炜倒是对张智高看一眼,嘴里赞道“张兄光明磊落,倒也不失为正人君子,与这两位一起,正是恰好。”三人对视一眼,露出了微笑。三人都不是迂腐之人,对错分明。上一次张智失态只是朱厚炜的论语无用论一下子把张智的信仰打击到了,但是他能放开偏见,接触新事物,也不死要面子,倒也是个不错的人。

    讲了这个之后,四人的谈话更加轻松。朱厚炜也了解到,唐伯虎因为上次朱厚炜说的桃花庵,于是在朝阳院投入更多精力,学习教授也更加认真,朝阳院给他涨了工资,虽然想要建造桃花庵还太早,但是唐伯虎的生活也有了新的目标,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随意而安。

    众人走到一盏花灯前面,发现这里聚集了许多士子,放眼看去,发现是一盏大鹏展翅造型的花灯。造型精巧,形态生动,两个翅膀伸展开来起码要三米长短,很是威武。而且其中也有鹏程万里的好兆头。纸上的书法似乎是宫廷里一个比较有名的作品,无论是书法还是丹青,都有其独到之处,就连唐伯虎看得也是微微点头,赞叹不已。

    于是几个男人也来了兴致,看向谜面“关河不可共相叙,分定三秦入汉中,猜一字”

    众人开始了思考,这道题看来是和历史有关,女生队那里都开始皱起了眉头,对于这样的题目实在是有些手足无措。大约几分钟后,杨慎停止了思考,而朱厚炜也有了答案。杨慎给了朱厚炜一个眼神,朱厚炜只好上前走去,嘴里说道“我已猜出。”

    在牙人问询之后,朱厚炜淡淡说出一个溆字。题面似说楚汉相争之事,又似说光武西击公逊述之事,其实却是在反复演绎底字。上句“关河不可”意谓去“河”字之“可”部,馀“氵”;“共相叙”乃指“氵”相共一“叙”字,成“溆”。下句“分定三秦”犹言去“秦”字上部之“三”笔画,馀“余”;“入汉中”则作“余”加入“汉”字中间解,此亦成“溆”。在牙人验证之后,也终于拿到了那盏花灯。不过这盏花灯太大,经过和牙人商议,朱厚炜付了一百文,直接送到了朱府。

    旁人羡慕,赞叹的眼光朱厚炜并不在意,但是看到朱秀宁恨不得开心地蹦起来,朱厚炜心里也是充满了满足感。

    众人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朱厚炜看见了朱厚照小夫妻,于是和其他几人说了声就分开了,带着妹妹与家人汇合,一起寻找弘治和张皇后去了。

    在分开之后,李青和王娟相伴而行,李青皱着眉头欲言又止,王娟看到她的表情,微笑说道“不用担心,我自由分寸。”李青也放松地笑了“姐姐别怪我多管闲事就行。”王娟摇摇头,没有多说。灯会依然那么热闹,不过王娟的心思却不在上面,心里染上了几丝忧愁。

第203章 开春航行() 
cpa300_4;二月初一龙抬头,渤海的冰层还没有化开,不过这没有影响到水陆营的航行。

    因为渤海到了冬天不能行船,所以水陆营挪了一部分到了登州长山岛,这样就能在不结冰的东海继续训练航行。现在的登州可以说是水陆营的地盘,只要不进登州城。

    自从董青海做了登州营指挥使之后,立刻安插了从水陆营带来的大量军官,经过半年的整合,如今的登州营与大明其他卫所完全不同。首先就是裁撤兵员,原先的卫所兵十个里面九个都不能达到董青海心中的标准,干脆拆了重建。而裁撤下来的士兵转成了卫所里的屯田兵。董青海刚来的时候,虽然登州营已经被腾空,里面的军官全部被解职,但是登州营里面的兵痞却依然不少。甚至有些人看着董青海年轻,还不是本地人想要给他来一个下马威。没想到董青海直接来了个考核,不达标的人全部卸甲归田,登记在册的一千三百多士兵,实际人数只有八百出头,然而最后被董青海留下的却不足百人。这么大刀阔斧的动作却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人出来制止,于是众人不由地开始重视董青海这个空降而来的人,这登州营邪乎的很。

    登州营在名义上是由很多土地的,于是董青海下令组织属于卫所的人一起开荒种田,学习皇庄的经验。这样一来大量的劳动力就被消化了。属于登州营管辖的人口竟然有十一万人之多,然而连养一千三百人都不能做到。被退下来的士兵以前都是过的苦日子,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