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营地,朱厚照和董青海等人都看到了洪玉,没有大的反应,他们知道朱厚炜有他自己的考虑,不用担心什么。马三娘看到洪玉的时候倒是两眼放光,手不自觉地握了握拳。她的目光引起了洪玉的注意,然后对着马三娘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朱厚炜注意到朱厚照和董青海的面色高兴中带着些许郁闷,于是上前问发生什么事了。原来是营地里来了两位公公,一位是来宣旨的,一位是来找主子的。

    来找主子的是朱厚照身边的太监,刘瑾。这次来山东也是受了老罪了。先是乘漕船晕船,到了德州就完全不能动了,只好在德州歇息。稍微好点就跑到登州去,到了才发现,原来朱厚照已经去了山东皇庄汶上县,到了皇庄,管庄公公说朱厚照去了梯门镇,到了梯门镇发现去了济宁,赶到济宁的时候卢知县说是去了德州,今天总算是到了德州,也见到了朱厚照。真不容易,转了大半个山东又回到德州才碰到,看见朱厚照的时候那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朱厚照也是安抚了好一会儿才行,马三娘和董青海早已离得远远的,对于这美丽的画面两人没有勇气观看。

    巧合的是营地在刘瑾进来不久再次来了一位公公,拿的是皇上的旨意来宣旨的。旨意是给董青海的,焚香跪地接旨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升官了。董青海由于打败乱民于德州,保证了城池的安全,被升为登州营把总(指挥使,正三品),吴以恒因为打击海盗有功被升为水陆营指挥同知(从三品)。

    ;

第161章王雯晴() 
这次的升赏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有了功劳嘉奖一下,其实不然。

    首先说说这个登州营吧。登州营上面有两个同级的长官,一个是山东兵备道,一个是山东备倭司。这次不同了,登州营这次改版之后跳过这两个上级,直接对五军都督府负责。地位和水陆营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登州营不是底层单位,他下面还有部门的。登州营作为山东三大营之一,管辖登州卫,青州卫,莱州卫和三个在登州境内的千户所。

    这次由于海盗袭击,损失很大,所以直接下旨把登州卫还有三个千户所里的所有官员一撸到底。换句话说,这些组织就没有官员了。这完全是为了朱厚照他们腾位置,方便安插人手。以后只要没有战争,那么登州营只要按时每年交两次粮食就随便他们了。一般来说一个千户所一年要交一千石左右的粮食,物资。像是登州卫,一年要交三千石。相比于他的土地,人口,这些真不算多。

    由于登州营腾空了位置,所以董青海上任可以带着自己的人去了,只要到时候登记注册一下,整个登州营将会变成董青海的登州营,准确地说是朱厚照的登州营,毕竟抽调的人员都是从水陆营那里来的,朱厚照还是水陆营的把总。

    当然这是好的一面,比较麻烦的一面是吴以恒。朱厚照兄弟是把他当做海军统领来培养的,现在升官之后似乎要回到陆上。在京城那里还有好几千正在训练的水陆营士兵,总不能丢着不管吧。所以把吴以恒放在天津还是京城就需要好好考虑了。

    这次的旨意看起来弘治和朱厚照兄弟得了很多好处,但是付出也是不小。像是登州的知府和几个知县这次只是贬官,并没有踢出队伍。德州的县令挂了也没有追究他临阵脱逃的责任,而是说什么坚守数日不幸被俘,宁死不屈云云。总之这一次山东的事件当中,文官的形象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战斗胜利不仅仅靠的是士兵拼命,更为重要的是兵部的几位运筹帷幄,山东各个知县,知府也是“临阵指挥,并且使得士兵武器,粮食不缺”,所以才有了两场大胜。这样的胡说八道已经在《明报》上登出来了,《百姓报》却是没有写。弄得一些看不清虚实的读书人喜不自禁,治国平天下还是要靠读书人。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参加科举的举人都乐开了花,这样的盛事怎能不饮酒作诗庆贺一下呢。于是京城的各家青楼酒楼营业额再次上涨很多百分点,这是一场读书人的胜利,没见战斗中涌现了读书人的气节与智慧吗?

    朱厚炜听完苦笑着摇摇头,算了,让他们说去吧,自己可以拿到实际的利益就行了。政治嘛,不就是以妥协交换为主旋律的吗。

    文官集团是输了还是赢了朱厚照兄弟心里有底,没见现在都刺杀国之储君了吗,这要不是输不起那什么才是?

    一码归一码,这次刺杀的幕后凶手还是要查的,不然以后再来这么几次,朱厚照兄弟也没有信心保证自己绝对安全。毕竟久守必失,攻击的方式这么多,不可能全防下来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五天过去了。董青海已经启程去了登州,这次去登州上任的主要是天津的水陆营军官。经过朱厚照兄弟的商定,最终决定把海军移到登州去。毕竟这里离着日本最近,往北航行几十里就是渤海的入海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登州附近的岛屿也可以用来建设水营,训练海军。至于渤海湾就留给渔业公司好了。水陆营的主要精力则是放在训练大量陆军上,因为在东亚,海战不是主流。退一步来说真碰到海战了,拿着火枪都能干掉对方。而筑路队目前已经收了十八万工人,加上一起过去的家属,林林总总地要三十多万人了,所以需要训练大量的陆军负责保护他们。至于朝廷的内地军队不去祸害他们就谢天谢地了,有战斗力的边军还要防护北面。

    第六天,裘掌柜驾着一辆封闭的四轮马车来到了水陆营的营地。经过一系列的盘查,有朱厚炜接着,直接开到了中军帐旁。朱厚照和马三娘也来到了帐门口,裘掌柜一撩车帘,只见一个女子微微欠身低头,从车厢中走出。肤白如玉,吹弹可破,脸颊红润,看上去很健康。嘴角微微上翘,粉红的嘴唇看上去鲜嫩欲滴。鼻梁高挺,看上去端庄大气,眼睛大而明亮,只是眼神有些冷,倒不是故意的,而是本性如此。眉毛细长,看上去非常适合眼睛,整个人不施粉黛却有十分颜色。虽然嘴角带笑但掩藏不住那丝清冷,高贵。身上一袭淡黄色的长裙,清新淡雅,头上简单一支珠钗,行动间珠子也只是稍稍摆动。这是一个猜不出年龄的女子,既有二十以上的成熟,又有十七八岁的青春容貌。

    下了车,对着朱厚照两人福了一福,声音沙哑中带着一丝幽冷“民女王雯晴见过两位朱公子。”然后看向异于常人的马三娘也没有惊讶,平静地对着马三娘福了一福“见过马姑娘。”

    朱厚炜观察了一下,各方面都很不错,就是个子矮了点,一米六不到,不过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中等偏上了。朱厚照笑着说道“王姑娘不必多礼,里面去谈吧,请。”

    一行人走入帐中,朱厚照在主位坐下,其他人分坐两边。裘掌柜没有坐,而是站在王雯晴的侧后方,把自己当成了家丁。

    王雯晴站起身来,看向朱厚照,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前几日几位在我食为先遇到歹人,是我们招待不周。今日特来赔罪。裘叔”

    裘巴田从怀中掏出一个盒子,交给了朱厚照。朱厚照没有打开,先是说道“王姑娘有话坐着说就行了。”王雯晴只是笑着微微点头,然后看向朱厚照和他手里拿的盒子。

    朱厚照知道不打开是不行了,于是郑重打开,从里面拿出几张纸。上面写的是罗教留在山东的几个头目以及他们的位置,还有这些头目的性格。

    朱厚照打量几眼点点头,对着王雯晴说道“王姑娘的大礼我们收下了。前几日的事情与食为先没什么关系,在关键时刻裘掌柜挺身而出,我们也很感激。”裘掌柜行了个江湖礼,没有多说什么。

    朱厚炜也懒得绕弯子,直接问道“王姑娘,不知道你在如今的白莲教是何地位?”

    王雯晴淡淡笑道“魁首。”

    ;

第162章准备回京() 
朱厚照兄弟有些惊讶,朱厚炜更是直接说道“王姑娘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王雯晴微微摇头“过奖了,只是有先父庇护罢了。小女子倒是非常敬佩马姑娘,在登州城锄强扶弱,不惧权贵,如今山东地界无人不知,端的是女中豪杰。”

    马三娘呵呵一笑“王姑娘过誉了,只是适逢其会。”朱厚照看着几人谦虚来谦虚去的,咳了一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然后对着王雯晴说道“王姑娘,我们以前说过,是来找你在京城开一家食为先,我们可以保证食为先的平静,而且不需要入股。不知王姑娘意下如何?”

    京城有钱人多,但是权贵也多,万一看食为先生意好了来个强取豪夺的,白莲教也不一定能挡住。千里为官只为财,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那些人必定会撕下君子的面具。而且京城的店做好了,以后就可以到其他地方开,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做到遍布大明,这样的诚意绝对算是很高了。

    王雯晴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我们基本是在山东,河南,以及南直隶的一部分地区活动,对于这些地面上的教派还算了解。现在势力最大的既不是我们,也不是罗教,而是弥勒教。不过他们基本在山村活动,所以看起来比较隐蔽。我们可以提供他们头目情报。至于其他教派不足为虑。”

    朱厚照想了一会儿,说道“白莲教的教义如何?”王雯晴笑着说道“与宋时相同,教众可以带发修行,十分方便。而且我们也是劝人向善,多做善事。有了食为先提供资金,也不需要收取教众的钱财。”朱厚照点点头“行,那就这么定了。”

    事情谈完,王雯晴和裘巴田告辞离去。上马车的时候,朱厚炜问了句“王姑娘在教中具体是什么身份?”王雯晴回头看了朱厚炜一眼,笑着说道“白莲教圣女。”

    马车启程,正在往营外而去,朱厚照已经走了,朱厚炜看着远去的马车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朱厚炜感到身前一黑,原来是马三娘挡住了他的视线。马三娘似乎无心地说了句“怎么样?白莲教圣女好看吗?”朱厚炜看着“不经意”的马三娘,露出了戏谑的笑脸“不错,样貌算是美女。”说完转身离开。此时马三娘的表情有些复杂,但是朱厚炜一边离去一边说了句“就是个子矮了点。”马三娘立刻变得面无表情,只是眼神里多了些什么。

    事情谈完了,朱厚照兄弟也要准备明日回京了。晚饭只有三个人一起吃,连朱厚照的跟屁虫刘瑾都被赶了出去。朱厚照还好,心情还好,甚至说还有点小激动。毕竟马上就要回京,就能见到亲人,最重要的是能见到白玉莲了,小别胜新婚。相比微笑着的朱厚照,朱厚炜和马三娘都有些沉默。

    酒菜都是从食为先送来的,香味袭人,不过军帐里的气氛有些尴尬。朱厚照轻咳一声“别愣着了,快吃吧。”其余两人低头吃菜,朱厚照想活跃一下气氛,于是笑着举杯道“来来来,山东之行总算圆满完成,我们举杯庆祝下。”朱厚炜和马三娘眼神一亮,同时答道“喝。”

    朱厚照在第二天非常后悔自己提议喝酒,真的很后悔。朱厚炜和马三娘喝完一小杯之后立刻又倒上,朱厚炜端起酒杯对着马三娘道“这次山东之行,三娘你劳苦功高,我敬你一杯。”马三娘和他碰了碰酒杯,然后一起喝下。马三娘倒好酒后端起来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