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张济当然并不知道,曹操因为数败于他,又因为袁绍与刘备之战已经开始,已经有心放弃兖司豫之地了。

    张济立即将麾下几大谋士全都喊过来,商议对策。

    贾诩,因为跟随张济最早,也是西凉出身,自然就是张济麾下第一谋士。

    其次,就是祢衡了,他虽然年轻,但在智谋方面,绝对是张济麾下谋士的第一人。

    第三,自然是李儒,最后一个是法正。

    胡昭,虽然已经南下宛城了,却一直闭门不出。

    张济去胡昭府上拜访多次,都吃了闭门羹,显然胡昭心里明白,胡纂之事,肯定是张济的阴谋,其目的在他。

    心中暗暗好笑,张济倒也不怎么着急,先耗着呗,我三天拜访一次,就不信你家的大门会一直都闭着。

    四人看了韩遂带来的消息,皆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没想到,曹操在面对南北两大强敌的情况下,竟然还敢把手伸向雍凉。

    历史上,曹操是先征召马腾入朝为官,先稳住了雍凉的局面。

    待灭掉袁绍,一统北方之后,曹操也没着急收拾雍凉,而是先南下。

    经历了赤壁之战,曹操自觉他有生之年无法一统全国,这才对雍凉下手。

    但现在,曹操感觉到了无比重大的压力,不得不提前对雍凉动手,作为自己的退路。

    风险很大的,曹操向长安派出了五万兵马,绝对是曹操麾下兵马的近乎半数了。

    以剩下的六万兵马,防守兖州和豫州两地,兵力极为单薄啊。

    张济问:“曹操图谋雍凉之地,兖司豫空虚,我军可否北上攻曹?”

    历史上的贾诩,在曹操处,是最低调的一个,平素几乎很少发表意见。

    但现在他是张济麾下的首席谋士,可不能再随便保持沉默了。

    贾诩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主公,袁绍与刘备战起,曹操担心袁绍败刘备之后,会立即南下,与主公合击兖司豫三州。”

    “故,曹操欲取雍凉二地,以为退路也。”

    祢衡三人,一起点了点头,显然是赞同贾诩的分析。

    张济皱了皱眉,说道:“马韩已经交恶,曹操取雍凉,必事半功倍,本将岂能任之将雍凉之地占为己有?”

    祢衡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军马匹,只能来自韩遂。但韩遂之地在凉州东南,雍州西北,与南阳之地相隔马腾与曹操势力。”

    “是故,绝对不能让曹操与马腾联手,否则不单是韩遂不敌,我军马匹之通路,也将被其阻断也。”

    法正叹了口气:“只可惜,此乃南下荆州之大好时机,不得不推迟也。”

    李儒忽然说道:“荆州刘表,不足为虑,又有蔡瑁为内应,取之不难。倒是这雍凉之地,绝对不能落入曹操手中,不然我军骑兵之优势,将荡然无存也。”

    李儒在西凉军中的时间最长,当然明白西凉骑兵在中原之战的重要性。

    若是没有西凉骑兵,张济如何能在南阳这片地方驰骋睥睨,不但数败刘表,更是能抗住五路诸侯的兴兵讨伐。

    如果没有了西凉骑兵,五路诸侯讨伐之时,怎么可能会在那么快的速度下,率领大军左右上下支援。

    骑兵的重要性,贾诩更知道,祢衡和法正也见识了,自然完全同意。

    既然四大谋士都赞同将荆州之事先缓一缓,阻止曹操得雍凉二州,张济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问:“当如何谋划也?”

    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许褚的声音:“主公,细作来报。”

    “拿进来。”

    话音刚落,许褚匆匆走进来,将一个小管子交给张济。

    张济看了一下封口,没有被打开过,便将之打开,取出里面的一小块绢帛。

    绢帛之上,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字,张济看过之后,登时脸色大变,脱口说道:“曹操以天子名义下旨,征召马腾为卫尉,令马超统领马腾旧部,屯兵原地。”

    贾诩等人皆是脸色一变,倒吸一口凉气,曹孟德这可是好算计啊。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随便弄一道圣旨,就可以让自己占据极为有利的优势啊。

    虽然都知道天子的圣旨,就是曹操的意思,可没有一个诸侯敢跟袁术一样,不尊天子的号令啊。

    法正冷笑一声道:“看来,此战之后,曹孟德欲得雍凉之心更甚也。”

    这的确不是什么好信号,一旦被曹操得了雍凉之地,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而张济的战马来源被断绝,只怕曹操跟张济之间的实力对比,就要反过来了。

    四位谋士,一起向张济看来,眼神中皆是一股炙热的期待。

    张济眯了眯眼睛,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淡淡说道:“既然曹孟德有此想法,本将就陪他在雍凉之地玩一玩。”

    贾诩四人眉宇间的担忧之色一扫而光,立即精神一振,一起拱手道:“主公英明。”

第179章 曲线招徐庶() 
担忧的,不仅仅是贾诩四人,张济麾下的文武几乎大半都心存担忧。

    自从凯旋归来之后,张济几乎是很少出骠骑将军府,整天跟几位夫人耳鬓厮磨。

    他们夫妻间的感情自然是继续快速上升,张济对待一众妻妾,虽说未必是一碗水完全端平,但至少没有冷落其中任何一人。

    而且,私下的消息,张济将刘备的妾室甘夫人偷偷纳入府中。

    这个甘梅,因为肌肤雪白,最近尤其是得了张济的宠爱,每隔一天就会在她的住处过夜,已经持续了近三个月了。

    这么一来,就让张济的麾下有所误会了,以为张济在扛住了五路诸侯的讨伐之后,骄傲自大,开始不知进取,沉迷于美色之中了。

    但是,今天的议事,立即就打破了他们的猜测。

    张济并非是骄傲自大,沉迷于美色之中,而是时刻关注着天下诸侯的动向。

    只不过,张济有点小懒,在政事和军务方面,大都放权让手下人做了。

    不过,真正的聪明人心里都明白,张济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因为他懒,而是他在暗中观察,麾下文武对他的忠诚度如何。

    夜鹰卫的出现,在张济麾下很多文武心中产生了一个阴影。

    尤其是,在淮南之战,夜鹰卫大放异彩之后,张济将夜鹰卫的指挥权从黄叙的手中收了回来,直接交给了一个新来的文臣,法正的手里。

    若是交给别的武将,除了张绣之外,黄叙多少都会有点意见。

    可张济将夜鹰卫的指挥权交给了法正,而且是新投靠过来的,就让所有人都搞不明白,这个法正到底是什么来头了。

    而且,张济不但将夜鹰卫指挥权交给了法正,更是给了法正一道命令,将夜鹰卫的范围扩大,编制为三千人。

    法正,自然是感激得无以言表,心中对张济的忠诚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做起事情来,自然是劲道十足。

    张济这样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

    法正,是法家弟子,而法家倡导以法治为核心思想,是最致力于以刑去刑的强硬派,主张以严酷的刑罚来治世。

    秦,之所以能灭六国一统天下,要归结于曾经的商鞅变法。

    商鞅,就是法家弟子,他制定了一整套的严酷刑罚,适应于当时的秦国,不但使得秦国做到大治,更是使得秦国的士兵都是跟打了鸡血似的。

    立功的,可以得到重赏,逃兵则会被株连等。

    后来,汉朝之后,法家虽然得到了致命的打击,但是,汉朝的廷尉一职,几乎都是有法家弟子来担任的。

    夜鹰卫,跟历史上魏国的校事府差不多,具有监督百官的权利。

    而夜鹰卫掌管在法家弟子法正的手中,张济麾下的文武,哪一个不会有所害怕呢。

    只不过,张济目前只是想震慑一下麾下文武而已,并没有真的拿谁开刀。

    一旦查出某一个人有问题,只要不是通敌之罪,张济只会点醒一下,而不会真的动刀杀人。

    在张济大败五路诸侯乱军的五个月后,雍凉形势发生变化。

    马腾入许都担任卫尉一职,随行的还有马腾的幼子马铁,被授予骑都尉一职,马超、马休、马岱和庞德等留守原地,统率马腾所部。

    马超对韩遂本就恨之入骨,眼下他执掌了兵权,自然不会对韩遂客气,立即兴兵五万,进犯韩遂。

    韩遂一边调兵遣将,加紧防御,一边派人给张济送信,请张济出兵,南北夹击马超。

    倒是长安的钟繇和段煨,在郭嘉的建议下,按兵不动,似乎一副做壁上观的样子。

    钟繇按兵不动,张济当然不可能把他忽略,毕竟郭嘉就在长安城啊。

    虽说郭嘉是秘密潜入长安城的,知道他在长安的人,只有钟繇自己。

    郭嘉化了妆,扮作是钟繇的门生,留在钟繇的府中。

    但曹操忽略了张济夜鹰卫的能力,更小看了法正分析情报的能力,竟然硬生生地从许都和长安的一些情报中,分析出来,郭嘉在长安。

    郭嘉跟诸葛亮的智谋相当,但谋略却正好相反,诸葛亮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但郭嘉却喜欢胜从险中求,兵出奇招。

    所以,有这么一个不安分的因素在长安,张济岂能不防备着他会搞什么阴谋。

    马超一介武夫,有勇无谋,不是韩遂的对手,张济丝毫不担心。

    而且,张济仿效了曹操的计谋,偷偷将新招揽的谋士徐庶,派到了韩遂的身边。

    本来,徐庶是没打算投靠张济的,虽说张济的风头正盛。

    像诸葛亮、庞统、徐庶这种大才,是极为自负的,他们不屑于做那种锦上添花之事,都喜欢雪中送炭。

    历史上,这三人基本上就是出道最晚的三个顶级谋士了。

    三人之中,又以徐庶出道最早。

    当时,天下大势基本上就要定了,刘备没人辅佐,虽然逃到刘表处,却也早晚会随着刘表灭亡,或者继续向西投靠刘璋,苟延残喘。

    于是,徐庶出山了,主动找上刘备,一战就发挥出了万丈光芒。

    后来,刘备南撤之时,徐庶的母亲落入曹军之手。

    曹操以此要挟徐庶,使得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北上归曹。

    而现在的张济呢,风头正盛,自然不是徐庶想要投靠的主公。

    徐庶不来,张济怎么会放过他,于是,张济也“卑鄙”了一把,从徐庶的老母身上下手了。

    当然,张济不是硬绑架,而是派了几个下人去徐庶老母的住处早晚伺候。

    这些下人经常在徐母的跟前说张济这般好,那般好,尤其是对百姓如何善待如子,使得徐母对张济的印象很好。

    徐母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就暗中派徐庶的弟弟徐康南下宛城,了解情况。

    徐康归来,说是张济治下果然如这几个下人所说,张济待民如子,百姓安居乐业。

    而且,徐康更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就是张济即将面临大难,曹操发动五路诸侯讨伐,张济正在四面受敌。

    立即,徐母就写了一封书信,让徐康去找徐庶,让徐庶赶紧去宛城,帮张济度过这一次的难关。

第180章 准备西进汉中() 
徐庶接到母亲书信,并没有马上投靠张济,而是关注着这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战。

    直到,张济精彩胜出,成功击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