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袁术在历阳、巢县、舒县、石亭、无为、庐江等人,都是驻扎了人马的,以防备江东孙策会跨江北上。

    但是,吕布和张济两路进攻,袁术大军节节败退,他只得将兵力收缩,放弃了长江沿岸,兵力全部退回合肥。

    这么一来,孙策就心动了。

    他这个江东小霸王,野心却不止在江东啊,看到如此好的机会,岂能放过。

    这个时候,孙策刚刚将江东全境占领,却面临着几个隐患:一是民心未能全附,二是江东还有山越未除,三是江东士族庞杂,尚不能归心于孙氏。

    按说孙策这个时候出兵北上,是很不理智的,但是,淮南之地的诱惑是孙策无法抵抗的。

    偏安于江东之地,不是孙策的性格,他早就盯上了淮南之地。

    只不过,袁术是其故主,孙策若是轻易讨伐,于名声不利。

    徐州吕布呢,孙策自忖暂时不是他的对手,所以,袁术称帝之后,吕布和张济先后罢兵,孙策的机会就来了。

    张昭和张纮等等一班文臣是不同意的,说是江东未定,孙策亲率大军北上,必生变故,但周瑜支持孙策,程普等一众老将也支持,孙策就下了决定。

    孙策跟周瑜又一番商量,决定只带三万江东军北上,其余江东军留守,以应变故。

    果然,跟历史上的情况大致吻合。

    孙策三万兵马走到钱塘的时候,吴郡太守陈瑀暗中勾结山贼祖郎、焦已和严白虎,让他们做内应,准备袭击江东诸郡。

    岂不料,此事被鲁肃察觉,留守江东的吕范、徐逸便率军强行攻打陈瑀屯兵的海西之地,大破陈瑀。

    随后,祖郎、焦已和严白虎也先后兵败,祖郎单身逃脱,焦已和严白虎皆被吕范所杀,江东之乱起得快,平得也快。

    陈瑀以及其麾下大将陈牧,还有祖郎一起北上,投奔了张济。

    本来,历史上,陈瑀兵败,麾下大将陈牧被杀,祖郎投降江东,只有陈瑀一个人北上投奔了袁绍,被袁绍任命为故安都尉。

    张济的到来,扇动了蝴蝶的翅膀,结果就不一样了。

    陈牧和祖郎骁勇,陈瑀是徐州陈珪的从弟,东汉名臣陈球的长子,张济自然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尽数接纳下来。

    陈牧和祖郎虽说骁勇,但张济不缺大将,他们的到来只是锦上添花。

    可陈瑀就不一样了,他跟陈珪是堂兄弟啊,这层关系很近的,日后张济染指徐州,若是能得陈珪父子相助,绝对事半功倍。

    历史上曹操二征徐州,若无陈珪父子相助,哪里会有那么容易击败吕布啊。

    孙策北上的同时,曹操也忍不住东进了。

    曹操东进的目标是陈国,既然南下扫平张济不成,东进灭掉小小的陈国应该没问题吧。

    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经营陈国有方,民众十几万,带甲两万,粮草丰足,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实乃东汉末年少有的人间天堂啊。

    曹操之所以一直没动陈国,是因为陈国就他眼皮子下面,养肥宰杀岂非更爽。

    若无张济,曹操也未必现在就要攻打陈国,毕竟陈王刘宠乃刘氏后裔,他跟刘备不一样,是真正的汉室后裔。

第119章 再征寿春() 
刘宠是刘氏后裔,曹操又自号奉天子,自然不能随便讨伐刘氏子孙。

    所以啊,曹操必须要找一个理由。

    而这个理由呢,却又未必是真的,只要是一个借口就行了。

    袁术称帝,跟袁术有关系的人,自然都会跟着倒霉。

    而在大汉的大臣之中,还真是有这么一个人,就是前任太尉杨彪。

    杨彪是袁术的妹婿,按说这是算不了什么的,但曹操想拿下陈国,于是就在这方面做文章了。

    曹操暗中指使人告发杨彪图谋罢黜天子,另立新君,这个新君不是他人,正是陈国的国主刘宠。

    历史上,杨彪被陷害确有其事,刘宠被杀也确有其事,但前者是曹操干的,后者是袁术派张辏Ц傻模某岚蛏攘酥螅投际遣懿俑傻牧恕

    有了借口,曹操立即就奏报天子,将杨彪下狱了。

    将作大匠孔融听说之后,震惊之极,连朝服都来不及换,就去见曹操,为杨彪求情。

    不得不说,曹操待孔融还是不薄的,听了他的劝谏之后,就派许都令满宠审理杨彪的案件。

    于是,孔融就给满宠打招呼,说是只需要接受口供即可,不要严刑逼供,尚书令荀彧也给满宠打了招呼。

    但满宠丝毫没理会,对杨彪严刑逼供。

    几日后,就在曹操准备出征陈国之前,满宠向曹操禀告,说是严刑逼供之下,杨彪依然没有招供。

    杨家跟袁家一样,四世三公,曹操不得已就把杨彪给放了。

    但是,征讨陈国之事,曹操却没有罢休,三日后就出征了。

    陈王刘宠在历史上的笔墨不多,国相骆俊的笔墨也不过,但骆俊有个儿子,在三国历史上却是很有名气的,就是东吴大将骆统。

    虽然陈王刘宠勇猛过人,国相骆俊向有威望,但毕竟只是一郡之地,只有军士两万,如何会是曹操的对手。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陈国就沦陷了,骆俊死命挡住曹操的大军,陈王刘宠带着骆俊之子骆统得以逃命。

    然后,曹操向天子刘协请旨,取消陈国,改为陈郡。

    自此,豫州四郡三国,除了淮南郡之外,其余尽归曹操所有。

    却说孙策兵进合肥,被袁术所知,后者又惊又怒。

    若在平时,袁术绝对不会害怕这个江东小霸王,但现在他已经被张济给打残废了,麾下大将只有一个纪灵。

    十万大军呢,大部分都没上过战场,这仗绝对没法打。

    日暮西山,袁术这个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兵败被杀,所以,他不敢把宝全压在合肥城上,于是就在孙策的兵马刚动之时,就带着三万大军,驱逐合肥的百姓,仓皇回了寿春城。

    纪灵被临危受命,统帅七万大军,守卫合肥这座空城。

    袁术回到寿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安丰城了,把那里的七万大军都收拢回来,终于又凑成了十万大军。

    这个时候,袁术已经不想自己的皇帝梦了,也不想如何守住淮南之地,他的目的只有一点,就是跑路,赶紧去袁绍的地盘,那里最安全。

    淮南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济的耳朵里。

    这个时候的张济,正在忙于布防工作,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五路诸侯攻伐。

    对于刘表,张济准备以守为主,派魏延率军五千守淯阳,霍峻率军五千守安众,以挡刘表大军。

    马韩,全都是骑兵,不善攻城。

    但马韩军中有马超、庞德、阎行等猛将,于是,张济派徐晃守析县,黄忠守南乡,李儒为谋士,分别也是率军五千。

    对曹操,张济依然还是三点一线布防,文聘守鲁阳,甘宁守叶县,黄叙守堵阳,也是分别率军五千,贾诩为谋。

    对吕布,张济派关平守舞阴,张绣守比阳,也是各自率军五千。

    最后一路就是孙策了。

    张济丝毫不把孙策放在眼里,这家伙就是一武夫,有勇无谋。

    但是,孙策这次北上,是带着周瑜来的,那家伙绝对是个厉害的角色,使得张济不得不慎重对待。

    六万大军,已经分出去四万五了,只剩一万五千人。

    宛城必须留一万人马,张济的可用人马就是五千了。

    五路诸侯来到的那一天,宛城的那些大户,张济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闹出点什么动静来,毕竟,他们的私兵可不少啊。

    当然,张济还有六万屯田兵,也不是小数字,可不到关键时候,张济还不想过多地暴露实力,这是他的杀手锏。

    五千兵马,对付孙策的三万大军,依然只有一个办法:守。

    但是,守在哪里,却是有学问的。

    原本张济是打算守蓼县,可袁术将安丰的守军抽走,张济只有五千人马,不能分兵,于是就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这个主意,改变得相当大胆,张济准备在孙策攻克合肥之下,在曹操拿下陈国之前,一战而下寿春。

    然后,张济就准备留五千人马驻守寿春,以桥蕤为主将,刘详和许褚副之,祢衡为谋,抵御江东大军。

    除此之外,张济还派蒋琬再次北上邺城,面见袁绍,将曹操欲五路诸侯讨伐之事相告,并请袁绍在五路诸侯大军齐动的时候,陈重兵于兖州和徐州边界,以震慑曹操和吕布,使其不敢全力出兵。

    这一次,袁绍没犯糊涂,手下的谋士也没有不一样的声音。

    有了袁绍的支持,张济的底气就充足多了,嘿嘿,只要这一关能熬过去,老子先灭了曹操这厮。

    张济心里明白,曹操这厮眼光太毒辣,做事太果决了,还有他手下的谋士。

    只要张济拿刘表开刀,这丫的十有八九会出兵扰乱张济的后方,万一他再把吕布给鼓动了,一不小心又成了几面受敌了。

    刘表不是袁术,荆州不是淮南郡,张济要想吃下来,非得用全力不可,后院绝对不能着火。

    一番布置之后,张济亲领三万大军,以祢衡为谋,许褚、胡车儿、关平、祖郎、陈牧为将,东征寿春。

    桥蕤和刘详是袁术降将,张济没带他俩来,等打下寿春城之后再调他们二人前来接管。

第120章 不是老子不上朝() 
听到张济率军前来的消息,袁术忍不住破口大骂:“张仲益,简直是混蛋王八蛋,朕招你惹你了吗?”

    张济打过来,袁术逃到合肥去了,现在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稳呢,张济就又打过来了。

    关键是,上一次袁术能逃到合肥避一避,可这次不行了,孙策马上就打到合肥了啊。

    袁术对张济真的是又怕又恨,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心中拿捏不定,到底是寿春城安全啊,还是合肥安全啊。

    于是,袁术便将阎象等人再次喊过来,向他们问计。

    阎象立即说道:“陛下,万不可再逃了。若是陛下两次遇张济而逃,就算我军有百万,亦无战心啊。”

    杨弘也表示同意:“陛下,寿春城易守难攻,又有十万大军,而那张济只有三万之众,想要破城,绝不可能。”

    “不可能?”袁术可不相信,皱了皱眉,“上一次张济不就已经破了寿春城吗?”

    袁涣接着说道:“陛下,上一次城破,乃是刘详逆贼里应外合。然此番,刘详府中地道已被填平,我军也无通敌之奸细,必能守城。”

    阎象又说道:“若陛下再次弃城而逃,张济一旦兵锋南下,与孙策南北夹击合肥,则陛下连退路也没有了,还望陛下三思。”

    退路也没有了。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袁术,当即就一拍龙案:“好,就以众卿之言,坚守寿春城。”

    “只是……”袁术微微叹了口气,“纪灵在合肥,这寿春城的守城之将该是何人才能胜任啊。”

    阎象一拱手:“陛下,微臣以为,陈兰将军可担此重任。”

    “陈兰?”袁术登时眼睛一亮,不错,他怎么把陈兰给忘了,貌似六安还有兵马三千的吧。

    袁术大喜,立即说道:“传朕旨意,任命陈兰为骠骑将军,着令其火速赶回寿春。”

    阎象等人齐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