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喝道:“赵兴何在。”

    赵兴是赵云的亲卫统领,也是赵云最信任的人,跟赵云同乡,一身武艺也是赵云传授给他的。

    “末将在。”赵兴从门外走进来,双拳一抱,“请将军吩咐。”

    “速速率领人马前往主公府上,将大小姐和三公子接过来。”赵云眯了眯眼睛,右拳紧握,“云,自领兵去诛杀叛贼刘备。”

    赵兴一愣,劝道:“将军,刘备既然敢动手杀害主公,只怕准备已然充分。这蓟县十有八九已经落入其手中,将军若是冒然前去,末将担心……”

    “嗯?”赵云虎目圆睁,望了赵兴一眼,沉声问道,“依你之见,就任由那刘备的奸计得逞不成?”

    “非也。”赵兴摇了摇头,“刘备所谋,乃主公基业。然其在幽州根基不深,纵然能控制蓟县,却不能控制整个幽州。所以,其必然要将大小姐和三公子掌控手中。”

    “所以,刘备必然会扶植三公子,幕后操纵。以待其日后根基深固之后,才会杀死三公子,成为真正的幽州之主。”

    “以兴之见,将军的当务之急,乃是保护三公子离开蓟县,再以三公子名义,号令幽州各郡,共讨刘备,乃是上策也。”

    赵云大喜:“此计甚善,当从之。”

    于是,赵云立即整顿兵马,向州牧府而去。

    之前,赵云对公孙瓒并不怎么看好,但他感激公孙瓒对他的知遇之恩,一直不忍离开他。

    但赵云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就是一直没有成婚,所以,他只需要带着亲卫军离开就行,不必管府中那些下人。

    赵云这边刚刚出府,就遇到张飞率军前来。

    赵云大怒,立即让赵兴带人赶紧去公孙续府上接人,约定在南城门处汇合,便单枪匹马上前,长枪遥指张飞,大喝一声:“张翼德,云敬你是一条好汉,奈何会跟随刘备逆贼弑主?”

    张飞丈八蛇矛一横,拱手道:“子龙,我家主公奉天子之命,诛杀公孙一门。此事跟子龙无关,还请子龙不要插手其中,以免抗旨之罪也。”

    “什么?奉旨?”赵云大吃一惊,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翼德,天下谁人不知天子落入曹操手中,所谓圣旨乃是出自曹操之手,非天子本意耳。”

    “张翼德。”赵云虎目圆睁,怒喝一声,“刘备矫诏,以下犯上,杀害主公,此事日后必有定论,难道汝想随着他遗臭万年不成?”

    “……”张飞不是没脑子的人,心下一叹,他也很迷茫,若是跟刘备叛乱,的确会留下骂名,若是背叛刘备,也是一个背主的骂名,左右都不妥。

    见张飞沉吟不语,他的亲卫军统领张洪急忙上前劝道:“将军,赵云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他的手下已经去公孙续府上接人了,将军不可迟疑,须速速斩杀赵云,以免主公怪罪才是。”

    张飞人粗心细,岂能不知道赵云是故意拖延时间,但他着实也不想真的帮刘备把赵云拿下,把公孙元和公孙莺都擒了,故意装作中了赵云的拖延之计。

    可张飞的亲卫军对张飞忠心耿耿了,尤其是张洪,以为张飞不知道中计,当然要出言提醒,反倒是坏了张飞的打算。

    不能被人看出破绽,以免传到刘备耳中,张飞立即大喝一声:“赵云,休得花言巧语,速速下马受擒,不然的话,休怪张飞矛下无情。”

    “哼。”赵云冷笑一声,一横手中长枪,淡淡说道,“张飞,若是汝自以为能擒住云,就放马过来吧,赵云今日就领教你的千军破绝技。”

    二人一起纵马上前,枪矛相接,开始大战起来。

    从刘备向公孙瓒借赵云,借兵援救北海孔融开始,张飞跟赵云之间,就没少了切磋,二人武艺几乎是不相上下。

    此番生死决斗,赵云心挂公孙元和公孙莺的安全,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远非昔日可比,竟然硬生生地压制住了张飞的进攻。

    张飞暗暗吃惊,难道这才是子龙真正的实力吗?

    可张飞也不是一个认输的主儿,不然也不会明知不敌吕布,多次挑衅于他了,被赵云激发出了无穷的斗志,丈八蛇矛的威势也猛增。

    两人实力相当,这一战没有几百回合,绝对不可能分出高下,更别说胜负了。

    这么一来,张洪就着急了,张飞没下令,他们就不能出手,也不能去拦截赵兴等人,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两人大战三百回合之后,赵云估计着赵兴等人已经将公孙莺和公孙元带到了南城门,就急攻几招,大吼一声:“张翼德,待日后再与你分个胜负。”

    望着赵云纵马离开,张飞心下一动,突然双腿一夹马腹,那马吃痛,立即前蹄上扬,嘶鸣起来。

    张飞装作“猝不及防”,一下子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张洪等人大吃一惊,急忙翻身下马,来到张飞跟前,急声问道:“将军,您怎么样?”

    张飞装作一脸痛苦地捂着左腿,叹了口气:“此马久不上战阵,不想今日竟然失蹄,只恨无法再追赵云那厮。”

    张洪从未见过张飞玩这种把戏,不疑有他,立即劝道:“将军勿忧,城门自有守军,那赵云是差池也难飞出去。”

    “将军身体为重,当速速回府,一面派人向主公禀告此事,一面请军医来为将军治伤。”

    “只能如此了。”张飞点了点头,望着赵云消失的方向,心中暗叹一声,子龙,飞能帮你的,只能至此了,希望你能逃出蓟县。

    身后没有张飞的追击,赵云就轻松多了,一路快马来到南城门。

    赵兴等人已经陷入了苦战,他们一边还想夺城们而出,一边还要保护公孙莺和公孙元,情势已经相当危急。

第114章 袁绍心痛() 
寿春城,被张济搬空了,成为了一座空城,这事在半个月之后,才被袁术知道,自然是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寿春城里啥都没有了,袁术自然就没有回去的念头,安心在合肥住了下来。

    张勋和雷薄的家人,袁术并没有杀他们,而且,袁术还赦免了纪灵的罪,恢复了他大将军的官职,让他重新掌兵。

    或许袁术也醒悟了,杀了张勋和雷薄的家人,只会逼着他们投靠张济,逼着他们将他恨之入骨。

    昔日的麾下大将,大半已死,桥蕤和刘详投降,张勋和雷薄被俘,只有一个纪灵可用了,袁术突然间害怕起来。

    没有大将领兵了,他的大仲王朝还能保住吗?

    痛定思痛之后,袁术终于派人北上了,准备跟袁绍联手了。

    准确说,是袁术自觉大势已去,早晚必亡,准备投靠袁绍,留一条老命了。

    只是,淮南之地跟河北之地,相距遥远,要么经过曹操的地盘,要么通过吕布的地盘,不然就只能插翅飞过去。

    袁术给袁绍写了一封书信,诱惑力还是很大的,袁术愿意将传国玉玺送给袁绍,并将大仲皇位让给袁绍,他当一个王爷,能享受荣华富贵就行了。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袁术再也没有任何枭雄之心,凌云壮志已经被磨平,只想保住性命,保住荣华富贵。

    这封信到了袁绍的手中之后,果然勾起了袁绍久藏的野心,怦然心动,立即就将麾下的几大谋士召集起来,商议大事。

    田丰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主公,此乃袁公路祸水东引之计也,欲将主公置于风头浪尖,成为天下群起而讨之的对象。”

    “眼下主公虽然占据冀州、并州和青州,兵精马壮,粮草丰足。但是,幽州隐患未除,如芒在背,时刻威胁我军之后方。”

    “幽州生变,刘备矫诏杀死公孙续,又成功以天子密旨诛杀公孙一门为借口,击败赵云,迅速将幽州各地一一掌控。”

    “眼下刘备虽然平定幽州诸郡,然不少人都心藏怀疑,只是无力抗拒刘备。是故,主公当立即趁幽州之乱,北上讨之。”

    “那刘备乃世之枭雄,非公孙瓒可比,一旦等其在幽州站稳脚跟,文有田豫,武有张飞,主公再想破之,只怕不易也。”

    不得不承认,袁绍的田丰,就跟曹操的荀彧一样,不但内政超一流,更是对战略的方向把控极准,眼光不是一般狠辣。

    田丰的分析,太对了,没有丝毫瑕疵。

    只可惜,他的主公是袁绍,御下手段跟曹操相比差多了,麾下的派系斗争太过于激烈,以至于荒废了不少人的大局观。

    田丰是河北派,以田丰、沮授和审配三人为主。

    这三人中呢,沮授还算好一点,田丰和审配呢,都是眼睛揉不进半粒沙子那种,平时没少得罪人。

    以至于,南阳派和颍川派联起手来,共同打压河北派。

    在场的这么多人,无论是河北派的沮授、审配啊,南阳派的许攸、逢纪啊,颍川派的荀谌、郭图和辛氏兄弟啊,都明白袁绍目前最应该干什么。

    但是,这话被田丰抢先说出来,南阳派和颍川派就很不舒服了。

    郭图眼珠一转,说道:“主公,图以为,田丰之言,过于其实。”

    “刘备,乃一织席贩履之辈,张飞乃屠狗杀猪之人,田豫虽略有才,然其一人之能,如何能撑得起幽州也。”

    “再则,刘备自从起兵,未尝有过胜迹,此种常败将军岂能被称为世之枭雄耳?岂非让世人笑掉大牙乎?”

    “刘备,只不过是疥癣之疾也,暂且不需理会。来日主公大军压境,其必然无力抗衡,只能投降主公,如此幽州可定也。”

    “然而,天子之事,方是当务之急也。”

    “眼下,天子虽在,却受控于曹操。天子令出,实乃曹操之意,是故,主公当以天下大义,讨伐曹操,救天子于水火,成就万世英明。”

    这句话,袁绍也不怎么爱听,说来说去,跟传国玉玺和大仲王朝没任何关系啊。

    逢纪善于察言观色,见袁绍颇有不耐烦的样子,也跳了出来:“主公,纪以为,主公当接受传国玉玺和大仲皇帝之位,先正名,再声讨曹操。”

    袁绍大喜,但表面上却没有任何表情,淡淡问道:“元图为何如此说也?”

    逢纪心中窃喜,袁绍既然主动开口问,足见他已经动心了。

    于是,逢纪轻咳一声,微微理了一下思路,朗声说道:“刚才公则说,天子令出,实乃曹操之意,此然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逼其他诸侯听其号令,此乃天下诸侯共厌之事。若想不让曹操奸计继续,唯有另立天子耳。”

    “而刘氏气运已尽,立天子未必要立刘氏。袁术据玉玺,建大仲,便是顺应天意之举,更能破曹操之阴谋。”

    “只是,袁术非长子,无大仲之气运,方才导致惨败。然主公乃袁氏长子,又虎踞河北,拥兵百万,实乃大仲皇帝之不二人选。”

    “故,纪以为,此乃上天赐大仲皇帝之位于主公,主公若受之,则南可破曹操阴谋,北可震刘备宵小。”

    “然,主公若拒之,岂非要寒上天之心乎?此不智也。”

    听了逢纪的话,袁绍几乎要兴奋地拍掌叫好,却努力克制住,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轻扫一圈,淡淡问道:“诸公可还有不同见解?”

    在场的人,都是智慧超凡之人,自然都能看得出袁绍的心意,他心动了。

    高智商的人,未必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