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轻轻摇了摇头道:“这些情况,儒早就知道,儒之所问,乃是曹操耳。”

    “曹孟德嘛。”张济淡淡一笑,“虽然也是世之枭雄,却数败于济,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蔡阳、乐进,皆死于济之手,此人不足为虑,他日必当为济所灭也。”

    李儒哈哈大笑起来:“此乃骠骑将军心中所想?”

    张济点了点头:“正是。”

    李儒又问:“正平先生也是如此认为?”

    “是。”

    “唉。”李儒突然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久闻狂士祢衡有大才,今日一见,没想到竟然是徒有虚名也。”

    祢衡毫不生气,微微一笑:“不知文优先生为何如此说也?”

    李儒“嘿”了一声,淡淡说道:“眼下,骠骑将军将会面临一场空前之劫难,汝乃骠骑将军麾下重要谋士,竟然毫无所觉,不是庸才是什么?”

    祢衡故意又问:“还请文优先生指教?”

    李儒淡淡说道:“不日,曹操就会联合吕布、孙策、刘表和马韩,五路诸侯讨伐骠骑将军。”

    “骠骑将军虽然兵多将广,粮草丰足,但对上五路诸侯,只怕是有败无胜,此难道不是空前劫难吗?”

    “可笑你们犹不自知,还认为目前的发展势头良好,嘿,一旦五路大军压境之日来到,骠骑将军恐怕只能投奔李榷之流耳。”

    祢衡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异色,心中暗想,我等猜出曹操此计,乃是因为细作遍布天下,又刻意留意曹操动向。”

    “但李儒在李榷处,消息来源肯定不足,更不知道曹操给主公下密旨之事,竟然也能猜到曹操的五路诸侯讨伐,不愧是昔日董卓麾下头号智者,不输于文和先生分毫也。”

    李儒气呼呼地说完之后,忽然发现,张济和祢衡都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祢衡的眼神中略有赞赏之色。

    “你们……”李儒呆了一下,瞬间就明白过来了,“你们早已猜到?”

    张济站起身来,走到李儒的案几之前,深鞠一躬:“曹操之谋,虽然济已经料到,奈何麾下随军谋士只有文和与正平,不足以与其五路诸侯相抗,是故,还请文优和子盛看在昔日的同袍之谊上,能助济一臂之力。”

第108章 董卓后人() 
李儒和徐荣立即站起身来,对张济深鞠一躬:“骠骑将军不可,儒与子盛此番前来,就是欲助骠骑将军一臂之力也。”

    “我等皆是太师旧部,虽已经落魄,然西凉雄风尚在。本来,儒以为,我西凉旧部已经无东山再起之日,不想骠骑将军放弃弘农之地,南下荆州,另辟捷径,实在让儒大为佩服也。”

    “说句实话,对于骠骑将军的异军突起,儒等初时并不好看,毕竟宛城乃四战之地,乃曹孟德必得之所也。”

    “尤其是骠骑将军与刘表交恶,儒等更加认定骠骑将军必败。然而骠骑将军的表现着实让我等大吃一惊,尤其是后来能数败曹操,稳占宛城之地也。”

    “此番,儒料到曹孟德对骠骑将军之阴谋,这才匆匆赶来,告知骠骑将军,以延续我西凉之希望,董太师旧部之雄风也。”

    我等?

    张济心下一动,暗想,看来,看好我的人,不止是文优和子盛二人,还有其他人。

    还会有谁?

    李榷和郭汜肯定不可能,这二人的地位从董卓活着,到董卓死了之后,都在他张济之上,怎么可能会反而投奔呢。

    张济不动声色,呵呵一笑:“文优过奖了,济之所以会有今日之局面,实乃麾下文武辅佐之功劳,非济有此大能也。”

    “自古,得人才者得天下,昔日汉高祖用人之能,在项羽之上,所以最后才能以弱击强,得了天下。”

    “不管是曹孟德五路诸侯讨伐张济,还是日后的问鼎中原,争霸天下,济都需要大量人才辅佐。”

    “文优与子盛大才,济早知之,还请两位能一直留在济身边,辅佐济成就大业,让我西凉雄风永盛天下。”

    李儒和徐荣对视一眼,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

    突然,李儒问:“骠骑将军可知董太师还有后人在世乎?”

    张济一愣,董卓后人?

    董卓有一子二女一侄,董卓之子早亡,只留下一女,名叫董白。

    据说,董卓被杀之后,王允下令灭董卓三族,董白也没有幸免。

    二女,一个许配给牛辅,一个许配给李儒。

    侄子董璜也在董卓死后,一起被杀。

    张济心下一动,问:“莫非是渭阳君?”

    李儒点了点头:“正是。”

    果然是董白,张济心下奇怪,董卓后人在不在世,跟你们辅佐我有什么关系?难道你们还想让我再恭奉董白为主吗?

    若董白是男人,你们有此想法倒也没什么,但董白是女孩子,难道你们要我张济携带麾下文武,认董白为主乎?

    李儒又叹道:“当年,董家被灭三族之时,董白藏于地窖之中,才幸免一死,后来被我等所救。”

    “我等皆为董太师旧部,董太师目前只有此女还在世上,我等岂能不管不顾?”

    张济有点捉摸不透李儒之意,问:“不知文优之意……”

    李儒微微一笑:“无他,若是骠骑将军能娶董白为妻,则西凉旧部将尽皆归附于骠骑将军,岂非事半功倍之效也。”

    徐荣也跟着说道:“孙小姐美貌无双,又善武艺,性格也是极为乖巧,实乃贤内助也,还请骠骑将军三思。”

    原来是让我娶董白啊,张济终于明白了,这些家伙们还是想以联姻之法,保证董卓旧部的安全。

    也的确如此,张济起兵之后,所用的西凉旧部,只有他的侄子张济,他的猛将胡车儿,以及在董卓时候不受重用的贾诩。

    所以,这就不能不让李儒等人担心了,张济是不是不想再跟董卓旧部扯上关系了。

    搞不清张济的想法,李儒等人就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李儒发现张济就要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大劫。

    于是,李儒决定要出手,一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张济被那个矫诏讨董的曹操给灭掉,二是他也想顺便试探一下张济的心意,这才带着徐荣一起来。

    “渭阳君深得太师宠爱,聪明乖巧,知书达理,济岂能不知。”张济皱了皱眉,叹道,“只是济已有妻邹氏,岂能为立渭阳君而无故废之,如此则天下人将如何看济也?”

    李儒微微一笑:“骠骑将军误会了,我等并非是让骠骑将军废掉夫人。骠骑将军只有一妻两妾,并无平妻,我等之意,乃是想让骠骑将军立董白为平妻,不知骠骑将军意下如何?”

    董白貌美,本来娶这么一个美人就已经很开心了,再能得李儒和徐荣这样的人才,当然是百利而无一害了。

    张济眯了眯眼睛,问:“不知,除了文优和子盛之外,太师旧部还有谁人还在啊?”

    “还有胡轸、杨定二人可为用。”

    胡轸?

    杨定?

    张济真是大喜之极,这两人皆是将才啊。

    董卓之后,李榷和郭汜坐大,其余西凉诸将都庇护于此二人之下。

    然从二人交兵之后,西凉阵营就渐渐瓦解,首先是张济自成一脉,并南下荆州,其次是华阴段煨,一心保皇。

    其余还有董承、杨定、杨奉等人,但势力就不及李郭、张济和段煨了。

    娶一董白,而得四个人才,尤其是李儒之大才,正是张济目前最急缺的。

    见张济问来问去,就是不说答应李儒的请求,祢衡不禁心中着急,连连对张济使眼色,但后者却跟没看见似的。

    祢衡觉得,张济什么都好,魄力啊,智谋啊,武艺啊,胸襟啊等等,完全符合一代枭雄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甚至于远超了。

    可就是,张济对待女人太好了,作为一分诸侯,竟然只有一妻二妾。据说,看着张济对他的三位夫人那么好,几个使女天天眼红之极。

    这事传到外面,整个南阳郡,哪怕不是张济治下的地方,不知道多少达官贵族都想把自己的女儿啊,孙女儿啊,或者侄女啊,外甥女啊什么的,但凡有姿色的,嫁给张济为妾。

    张济跟糜环的事情传开,大家都知道是糜竺兄弟为了富贵前程,主动献妹的。

    但糜竺和糜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整天得意洋洋说,他们为自己的妹妹找了一个完美的归宿。

    张济不急,祢衡着急啊,顾不得主从有别,急忙说道:“如此甚好,衡替我家主公答应此事,择日就可迎娶渭阳君过门。”

第109章 地道战() 
先后从祢衡和李儒的嘴里确定曹操接下来的阴谋,张济不能淡定了,他一方面答应了李儒的请求,准备迎娶董白,一方面,张济也准备快速攻破寿春城。

    对于袁术,祢衡和李儒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打,却不能完全打死。

    跟吕布也翻脸了,淮南之地,张济自然不会再拱手让给他,干脆就先占领下来,当做阻挡孙策大军的缓冲地带。

    至于袁术嘛,他只要活着,孙策要想讨伐张济,就得先灭掉袁术,也算是能帮张济挡一挡孙策的大军吧。

    但寿春城,张济是必须要克下的。

    攻克寿春城,张济的方针是两光政策,东西抢光,人抢光,留一座空城给袁术。

    寿春城里的好东西,太多了,粮草啊,皇宫的宝贝啊,军械啊,都是张济目前所最需要的。

    就算是一座空的寿春城,袁术也一定会再回来的,因为合肥距离江东太近了。

    孙策一直想拿下合肥,作为他北上中原的一块跳板,所以,袁术不会迁都到合肥,天天遭受孙策的威胁。

    前文交代过,张勋和雷薄二人,将四门封死,每天的防守极为严密,他们是铁了心要将寿春城守住。

    不过,张勋和雷薄二人有张良计,张济也有他的过天梯啊。

    张济的过天梯,就是刘详。

    刘详回到府中,闭门谢客,不再外出,给人一种坐等袁术回来给他降罪的架势。

    其实呢,刘详在暗中准备着,随时接应张济的大军进入寿春城。

    四门被封,张济又没有硬攻寿春城,如何进入城内呢,自然就是地道了。

    这一次的淮南之战,地道战给张济立下了赫赫战功。

    张济之所以能一次次挖地道,也受益于墨家,他们可是玩机关的老祖宗,挖地道自然是又快又结实了。

    在那个时代,如果没有墨家,挖地道的话,塌方的几率是很大的。

    而塌方的后果,就是里面的士兵全都没活埋,这条地道也基本上废了,只能重新再挖,费时费力,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选择这个办法。

    从刘详被放回寿春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这一日,墨羽过来向张济汇报,说是地道已经挖到了刘详的府邸下面。

    墨羽,是墨家巨子墨凌的长子,今年虽然才二十七岁,却已经尽得墨凌的真传,绝对是墨家下一任矩子令的接班人。

    “好,此战之首功当为伯翼也。”得到墨羽的汇报,张济大喜之极,淮南之战的最后一战,终于要拉开序幕了。

    墨羽大喜,急忙拜谢:“多谢主公。”

    奖罚分明,跟着这样的主公,换做是谁,都会是干劲满满的。

    张济心中也是兴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