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武将,只会领兵打仗的大老粗,竟然也能对时局分析得这么透彻,袁绍不得不有点奇怪。

    文丑发现袁绍的脸色有点古怪,点了点头道:“正是末将想出来的。”

    袁绍又问:“你凭什么断定,张济会进攻易守难攻的邺城呢?”

    文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启禀主公,俗话说,擒贼先擒王。邺城是冀州治所,主公麾下之中心,一旦邺城失守,我军定会军心大震,此战必败也。”

    自从文聘归降张济,张济得知文聘跟文丑是亲兄弟,就让文聘给文丑写信,让他一定要多读兵书,方才能成为世之良将。

    这文丑倒也听了文聘的话,这段时间一直在研读兵书,的确如历史上的吴下阿蒙一样,进步神速啊。

    不过呢,文丑还真的想不出回守邺城之事,这是文聘在书信中隐约提及,说是张济准备直接攻打邺城的。

    各为其主啊,文丑看过之后,登时就吓了一跳,几乎没有什么迟疑,就赶紧向袁绍请命来了,绝对是忠心之极。

    当然,文丑不敢说,这个计策,是受了文聘的启发,不然的话,跳进黄河也不好洗清了。

    袁绍脸上的肉颤抖了一下,目光再次转到了案几上的那些书信,只是一瞬间,袁绍就相信这些书信是真的了。

    “啪”的一声,袁绍狠狠拍了案几一下,怒声喝道:“文丑,吾待汝不薄,汝竟然忘恩负义,欲背叛于吾,此心可诛。”

    文丑顿时惊呆了,情况转变太快了,他一心一意为袁绍谋划,没想到袁绍竟然说他背叛,这是哪跟哪啊。

    立即,文丑就单膝跪地:“丑对主公忠心耿耿,主公何出此言乎?”

    “忠心耿耿?”袁绍这会儿连杀了文丑的心都有,眯了眯眼睛,冷笑一声,“这案几上的书信,你好好看看,再说是不是忠心耿耿吧?”

    说罢,袁绍猛地一推,将案几上的书信尽数推到了地上,正好散落在文丑的跟前。

    书信?

    文丑闹不清是怎么回事,愣了一下,急忙拿起一封书信一看,登时脸色大变,双手也不住地颤抖着。

    简单看了几封书信之后,文丑急忙大喊道:“主公,这些书信不是真的,有人陷害末将,求主公明鉴啊。”

    陷害?

    袁绍心中冷笑一声,淡淡说道:“文丑,事实俱在,你又请命回守邺城,就是想里应外合,将邺城拱手送给张济吧。”

    “不是,末将绝对不敢有此心啊。”文丑惊呆完了,急忙大声辩解着,“末将对主公的忠心,天地可鉴啊。”

    天地可鉴?

    袁绍哪里还能再相信文丑的话,眼下他实力不及张济,又被张济一步步算计,纵然是亲儿子,他也未必会相信了。

    “来人。”袁绍不再给文丑任何辩解的机会了,怒喝一声,“将文丑推出去…嗯,打入大牢之中,明日午时三刻问斩。”

    袁绍本来想说,将文丑推出去斩首示众,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改了口。

    门口的亲卫军听得清楚,立即冲了进来,就要将文丑押走。

    文丑不敢反抗啊,不然的话,铁定就坐死谋反的罪名了,他只能大声辩解:“主公,末将对主公真是一片忠心啊,此乃张济之计,主公不可中计啊。”

    袁绍现在最讨厌听到的字眼就是:张济之计。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袁绍再次暴喝一声,“赶紧把他给我押下去。”

第363章 张济杀袁谭起兵() 
文丑被关押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迅速就传遍了袁军大营。

    颜良马上就跳出来了,他跟文丑义结金兰,感情不比亲兄弟差分毫。

    “主公,末将听说,伯庚被主公关押,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见袁绍一声不吭,甚至于连看也不看他一眼,颜良不禁又提高了一些分贝:“请问主公,伯庚所犯何罪?”

    袁绍这才抬起头来,瞄了颜良一眼,淡淡问道:“公骥,你这是在逼问本将吗?”

    “末将不敢。”颜良登时就吃了一惊,刚才心忧文丑情况,在态度上有点不妥,说严重就是有点犯上了。

    颜良急忙恭敬地说道:“末将只是觉得,伯庚对主公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做出任何背叛主公之事,还请主公明鉴。”

    袁绍冷笑一声:“既然你什么情况都知道,刚才为何还问?”

    “这……”颜良被袁绍一句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袁绍淡淡问道:“公骥过来,只是这一件事情?”

    颜良木然呆了呆,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本将已经知道了,你下去吧。”

    “我……”颜良的目的没达到啊,心里当然有点不甘,张了张嘴,还想继续向袁绍求情。

    “怎么?”袁绍脸色微微一变,声音突然变得森冷起来,“公骥,难道你连本将的话也敢不听了吗?”

    “末将不敢。”颜良吓了一跳,急忙双手撑地,额头也冒出了汗水。

    “不敢就好。”袁绍冷哼一声,淡淡说道,“好了,公骥,本将知道你的忠心,断断是不会跟文丑同流合污的。”

    “本将乏了,想休息一会儿,你且下去吧。”

    颜良无奈,只得向袁绍行了一礼,退出了袁绍的中军大帐。

    出了帐门之后,颜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发现脊梁上也都是汗水,不禁微微叹了口气,暗暗摇头,这可如何是好。

    “颜将军,主公可否答应释放文将军了?”

    颜良一抬头,其他几位将军也都来了,问话的人正是袁绍军中排名仅在淳于琼、颜良和文丑之下的大将鞠义。

    虽然袁绍军中有河北四庭柱之说,但在大将的排名上,却并非如此。

    淳于琼,按照资历,按照能力,在袁绍军中排名第一,是无可厚非的。

    三国演义,是把淳于琼抹黑了的,说他酗酒如命,因为大醉而失了乌巢。

    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当然并非如此,淳于琼一点酒没喝,反倒是力战不退。

    曹军呢,一是占了突袭的便宜,二是所率全都是精锐,第三呢,乌巢不烧,曹军必败,是以这一战,曹军都是不要命了。

    还有一点,就是袁绍的救兵迟迟不到,淳于琼孤军奋战。

    淳于琼抵挡不住,被曹操抓获,后来也死在曹操的刀下。

    鞠义呢,以前是韩馥的部将,后来背叛韩馥,与袁绍结盟,共同逼迫韩馥让出冀州。

    所以,在袁绍拿下冀州的事情上,鞠义的功劳绝对是第一位的。

    但是,任何一个主公,都不喜欢一个主动背叛旧主的人。

    因为你能背叛旧主,也就可能背叛现主,不是安分的人啊。

    所以,鞠义在跟随袁绍之后,虽然立下了无数的战功,但袁绍对他始终猜忌,重视程度远不如淳于琼、颜良和文丑。

    但因为鞠义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淳于琼、颜良和文丑三人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一个,自然不能把他从第四位挤下去,排在张郃之后吧。

    鞠义的心里,对袁绍多多少少是有点怨气的,但这个时候鞠义对袁绍还是没有起反心的,跟颜良和文丑的交情也很不错。

    颜良微微摇了摇头道:“主公连求情的机会都没给良。”

    于是,颜良将刚才跟袁绍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岂有此理。”鞠义大怒,“伯庚对主公,忠心耿耿,主公竟然因为一些莫名的书信,就定伯庚的罪,如此岂非寒了我等众将之心?”

    “不行,我等绝对不能坐实伯庚含冤,咱们一起去见主公,为伯庚求情。”

    颜良当然愿意了,大家一起去,袁绍自然就会重视此事了。

    可惜的是,颜良是武将啊,思维跟袁绍是不一样的。

    颜良刚走,鞠义就带着一帮子大将再过来了,什么意思嘛,逼宫啊。

    人家颜良一个人不能逼宫,你丫的鞠义把一帮子大将都喊过来了,就差文官了,就以为能逼宫成功?

    袁绍勃然大怒,命人将众将乱棍打出,更是命人将鞠义杖责一百,是许攸的两倍。

    而且,袁绍又下了一道命令,若是再敢有人为文丑求情,立斩无赦。

    连颜良等人都被乱棍打出,鞠义被杖责一百,打了个半死,哪里还敢有人再为文丑求情啊。

    袁军的大营之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不安情绪。

    就在这个时候,张济起兵了,以天子名义讨伐袁绍,罪名就是谋逆之罪。

    历朝历代,谋逆之罪,就是最大的罪,何止杀头,要株连九族啊。

    袁氏的四世三公之名,一下子变成了谋逆之罪,如此大的转变,的确让人唏嘘。

    张济宣读的讨袁檄文上,格外加重了一句话,有罪者,乃袁氏也,余人只要不帮助袁绍谋逆,皆可以无罪。

    若是能背弃袁绍者,有赏,能生擒或者杀死袁绍者,重赏。

    这一招狠啊,一下子就把袁氏给孤立起来了,估计从讨袁檄文传开之后,袁绍晚上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吧。

    出兵之前,张济将袁谭给杀了,用他的血祭旗,表明这一次要灭掉袁氏的决心。

    “张济,你敢杀我爱子,我与你势不两立。”得到消息,袁绍惊怒不已,大叫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晕厥在地。

    张济杀了袁绍的儿子,又以天子之名兴兵讨伐他,这就做成了死仇啊。

    这一战势在必行了,究竟是袁绍哀兵必胜呢,还是张济王师压人呢?

    大战爆发之前,有一个人的性命就很危险了,就是袁绍的大将文丑啊。

    张济杀了袁谭,又兴兵来犯,袁绍必然要报仇啊。

    可急切之下,两军还不能交兵,就算交兵袁绍也没有多少胜算,所以,要想先心里痛快一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死文丑。

第364章 张郃要投降了() 
“什么,文丑逃走了?”

    果然如此,袁绍醒过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从床上跳下来,派人去将文丑杀死。

    但是,得到的消息却是,文丑逃走了。

    袁绍勃然大怒:“究竟是谁,将文丑放走了,来人,将看守文丑的士兵全部大刑伺候,一定要将那个奸细找出来。”

    “还有,看守营门的士兵是哪些?全部杀死,一个不留。哪些士兵说是谁人的部下,将这个人给我抓起来,严刑拷打。”

    丧子之痛,文丑的逃走,几乎让袁绍失去了理智,一连下了几个不明智的命令,袁军大营之中,顿时鸡飞狗跳起来。

    看守文丑的士兵交待,说是有人说奉了张郃将军的命令,偷偷将文丑给放走了。

    那些看守营门的士兵,虽然现在不归属任何一名将军的部曲,但那个小头目跟张郃却是同乡。

    而且,事发之后,那个小头目突然消失不见了,估计是跟文丑一起逃走了。

    袁绍暴跳如雷,一边下令派人向南追赶文丑,一边下令让张郃召回来。

    袁军的随军谋士中,田丰被杀了,沮授在跟司马懿对峙,许攸正在养伤,郭图因败阵之罪天天窝在自己的营帐里。

    剩下能给袁绍说上话的,只有逢纪和辛氏兄弟了。

    可这种情况下,逢纪三人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想步田丰的后尘了,才会去劝说袁绍停止一系列荒谬的命令。

    于是,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