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自保,或者说,张济不马上出兵,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你还拿什么去报仇啊。

    荀攸站在一旁,已经不敢再开口了。

    夏侯惇兵败,逃回兖州之后,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荀攸的身上。

    这一次兵败,夏侯渊、夏侯楙死了,曹操很是心痛,对荀攸自然免不了有意见。

    荀攸比荀彧更加懂得自保的道理,当然不敢在这个时候过于活跃地出现在曹操的眼里。

    荀彧也跟着说道:“主公,仲德所言甚是,眼下时局,对我军不利,当以防守为主,不可轻言战事。”

    “轻言战事?”曹操苦笑一声,缓缓坐在了床榻上,喃喃说着,“只有兖州了,当然不可轻言战事。”

    “若那张济能不继续北上进攻兖州,本将已经是庆幸万分了,何敢轻言战事也。”

    抬起头来,曹操望着麾下这一众可怜的文武,没多少人了啊。

    荀彧、程昱、荀攸、刘晔、毛玠、满宠、夏侯惇、夏侯廉、夏侯充、夏侯衡、典韦、于禁、李典、韩浩、牛盖、吕虔、丁斐。

    说起来也算不少了,若是放在四州,绝对是不够用的。但现在曹操只有一个兖州了,这么多人,绝对是足够了。

    最让曹操痛心的是,曹姓大将,一个都没有了,全军覆没啊。

    夏侯家,也是死伤惨重,不复昔日之荣盛了。

    想当初,曹操刚起兵的时候,若是没有曹氏和夏侯氏的支持,曹操哪里那么容易成为一方诸侯,又混那么拉风啊。

    “噗”,一想起曹氏和夏侯氏的衰亡,尤其是夏侯渊的尸体被张济派人送过来的时候,上半身和下半身是分离的,曹操就忍不住胸中血气翻腾,忍不住张嘴吐出一大口鲜血来。

    “主公,主公……”众人大惊,急忙就要上前。

    曹操吐了一口血,反倒是觉得心口舒服多了,轻轻挥了挥手,叹了口气道:“本将无妨,诸位不用担心。”

    “诸位,眼下我军惨败,龟缩于兖州之中。天子又下了退位诏书,已经不再是天子,我军之政治王牌也不复再有。”

    “军不如张济,政亦不如张济,不知诸位以为,我军该当如何?”

    荀彧毫不犹豫地说道:“主公莫要丧气,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也。当年主公起事之时,不正是只有一个兖州吗?”

    曹操苦笑一声道:“今非昔比啊,昔年,徐州之主是曹操,豫州之主是孔由,司州乃无主之地也。”

    “再说,那时候,本将麾下,文兴武盛,人才济济,只有粮草不济,却也不是大问题。”

    “更何况,天子在手,本将能轻易操纵天下诸侯于鼓掌之中也。”

    “而眼下,司州、豫州与徐州皆为张济所占,而那张济何许人也,只恐天下无人是其对手,本将不行,袁绍不行,刘备也不行,江东孙权更不行。”

    “更何况,张济又以驸马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优势尽在其手,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

    “本将龟缩兖州,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早晚必被张济所灭。”

    “而诸位,皆是当世之大才也,跟随本将,已经没有任何前途了。不如,以本将之意,汝等尽皆北上,投靠袁本初,方能施展一身抱负也。”

    “主公不可啊。”立即,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荀彧劝道:“主公,我等身受主公知遇之恩,岂敢有背主之心。莫说主公还有兖州之地,可东山再起,纵然主公只剩一城,我等愿与主公同生共死。”

    其余诸人立即齐声说道:“我等愿与主公同生共死。”

    “蒙诸位不弃,乃操之幸也。”曹操欣慰地点了点头,叹道,“只是,我军势弱,该如之奈何?”

    荀彧想了想,说道:“以彧之见,主公可遣使与张济修好,将刘协等人送还洛阳。”

    “刘协虽然已下退位诏书,但毕竟是正统天子,而刘宠则是刘协不得已而所立皇帝。”

    “若刘协回洛阳,这天子之位,究竟还是刘协,或者刘宠不让帝位,都已经不重要,至少能让张济忙于此事,而无暇北上也。”

    荀彧又说道:“而主公,可趁此机会,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以待时机而动。”

    “如今张济势大,下一步必然是南下荆扬,主公便有南下收复司州、豫州和徐州之机也。”

第290章 典韦突然南下() 
曹操大喜,一拍脑门:“文若此计甚妙,就以文若之计,操派人送归刘协,与张济修好。”

    荀彧点了点头,又道:“若是主公能将大小姐许配给张济,以联姻之举安张济之心,效果更佳。”

    “不可。”曹丕一直没开口,忽然大喊道,“张济杀我曹氏族人,我曹家岂能再嫁女给他,此事万万不可。”

    局面,立即就沉闷下来了。

    没错,曹丕这句话没毛病,任何毛病都没有。

    张济杀了曹家太多的人了,还把曹操赶得只剩下兖州这一处地方,可谓是曹家的大仇人,任何一个曹家的人都恨不能将张济大卸八块。

    这么一个大仇人,曹操反倒是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成何体统。

    虽说这个时代,女子地位低下,贵族之间,经常用女儿作为联姻的工具,曹操这样做也是正常现象。

    可张济是曹家的仇人啊,大家也都明白,更知道这是无奈之举,不妥协不行啊。

    偏偏曹丕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大家的面子上就有点不好看了,尤其是曹操,脸上瞬间就挂不住了。

    沉默,曹操的文武没人敢开口,因为说这话的人是曹丕,曹操的儿子。

    而且,大家对曹丕的性格都很了解,十分阴狠。

    “咳咳……”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终于还是曹操轻咳两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淡淡说道,“丕儿,你说的没错。”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是张济弱,为父强,为父自然不需理会张济那么多,甚至于多次起兵想将之歼灭。”

    “但眼下,为父弱,而张济强。虽然咱们还有兖州一地,但我军屡败,士气不振,若那张济发动最后一击,我军如何能挡之?”

    “所以,为了曹家日后的东山再起,只能先稳住张济。至于华儿,貌美如花,又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为父相信,华儿嫁过去之后,张济不会待其太薄也。”

    这时,荀彧才开口了:“主公所言甚是,眼下对我军,时间乃是最为重要。”

    “其一,我军需要时间修整,扩军,备粮,修筑防御工事。其二,我军要等荆州稳定,江东稳定,然后再以唇亡齿寒的道理,约庞樵与孙权同时出兵,方可一战而收复中原也。”

    曹丕终究年轻,今年才十二岁,又是第一次参与曹军的大事,少年的不服输心思完全流露出来,冷笑一声:“父亲,前几次我军亦是联络其他诸侯,围攻张济。”

    “结果却是,联军虽然兵力甚众,但号令不能统一,彼此防备,相互掣肘,反倒不如我军一路,与之决战。”

    “眼下,我军疲惫,张济军亦是疲惫,更何况张济新得数州,兵力却尚未到位,正是我军绝地反击之最佳良机。”

    “父亲,秦时甘罗十二岁拜相,丕儿今年亦是十二岁,愿领一军南下,收复失地,为父亲解忧也。”

    “胡闹。”曹操的脸上更加挂不住了,怒喝一声,“为父身经百战,麾下文武,人才济济,尚且不是张济之对手。”

    “汝一小儿,从未上过战场,更无伐兵之谋,竟然敢在此狂语。来人啊,将曹丕乱棍打出。”

    “主公不可……”立即,所有人文武都为曹丕求情,曹操的怒火才消了一些,但也没让曹丕继续留下来,把他赶出去了。

    曹丕虽然离开了,但他那番话却是留了下来,曹操的脸色依然是阴沉不定。

    荀彧见状,给大家使了一个眼色,一起向曹操告辞出去了。

    待众人离开之后,曹操狠狠地在床榻上捶了一下,咬牙切齿道:“张济,我曹孟德必报此仇,日后定然教你生不如死。”

    门外的典韦听了,暗叹一声,轻轻摇了摇头。

    虽然典韦是武将,又不是帅才,是亲卫统领的不二人选,但他也看出来了,曹操已是日薄西山,想要咸鱼翻身,几乎不可能了。

    天下人才,几乎半数都在张济哪里,张济又占据凉州、雍州、司州、豫州、徐州,以及半个南阳郡和淮南之地,兵马强壮,粮草富足,除非……

    忽然,典韦眼睛一亮,暗想,对啊,除非张济死了。

    明着打不过张济,可以搞暗杀嘛,只要能杀死张济,其众必乱,自然就是曹操挥兵南下,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啊。

    典韦是个浑人,平日里脑子是不怎么开窍的,更因为是曹操的亲卫统领,用脑并不算多。

    可一旦典韦想到了,而且认为是十分正确,更能对曹操的大业有绝对的帮助,那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当然,典韦心里也明白,这一去,无论杀不杀得死张济,对他典韦而言,都是死路一条。

    但是,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更是把他因为心腹,极为信任,为了这一份知遇之恩,典韦何惧生死。

    当夜,典韦就留下一封书信给曹操,南下洛阳,伺机刺杀张济去了。

    曹操第二天才发现书信,又惊又怒,立即让派夏侯廉带人去追赶典韦。

    但夏侯廉一直追出了兖州,也没见到典韦的影子,只得悻悻对曹操复命。

    夏侯廉恨恨道:“可恶,主公,那典韦定是看主公势弱,南下投奔张济去了。请主公下令,让末将带兵将典韦满门斩杀,以儆效尤。”

    曹操摆了摆手道:“不可,典韦随本将时间不短,本将对其相当了解,绝对不会做出此等背主之事。”

    “此番南下,典韦必然是去刺杀张济,希望他能成功,如此本将就可趁乱南下,一举将数州收复也。”

    想到这里,曹操登时精神一振,心中暗想,典韦啊,莫要让本将失望,一定要把张济给本将杀死。

    曹操想了想,低声对夏侯廉吩咐道:“马上将随你一同南下寻找典韦之人,尽数灭口,此事只有你知我知,不可让第三人知道。”

    “军中有一人,形貌与典韦有七分相似,暂且让他冒充典韦,以惑张济细作。”

    夏侯廉一惊,那十几个人,全都是跟随曹操多年的亲卫啊。

    但夏侯廉不是糊涂人,立即就明白了,一拱手:“主公放心,此事廉定会做得滴水不漏。”

第291章 第一件喜事() 
张济将治所从宛城搬到洛阳之后,遇到的第一件喜事,就是邹氏要生了。

    这是张济的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对于张济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可邹氏的压力就大了,来源于她已经不再是张济的正妻,只是平妻。

    张济的事业已经拓展开来,日后说不定就有机会南面称帝。

    所以,如果她这个平妻为张济生了长子,而日后的皇后却是万年公主,张济的后宫还会再安静吗?

    换做是别的女人,纵然是生下皇长子,倒也没什么。

    但邹氏以前是张济的正妻啊,张济对她让出正妻之位给万年公主刘慕,心存愧疚,难保不会将她生出的儿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