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攸的这个计策,着实跟郭嘉的风格有点相似,很冒险,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快速攻克鲁阳,扭转战局。

第284章 功亏一篑() 
夏侯惇不是曹操,没有曹操的谋略,也没有曹操的胆识,登时被荀攸的这个计划给吓了一跳。

    我靠,风险太大了吧,不管洛阳死活,强攻鲁阳。

    若是攻下还好,直接进逼宛城,抄张济的老巢。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能攻克宛城,俘虏所有的家眷,足以让张济军心大乱,就连张济本人都会心神不定,更别说张济麾下文武了。

    这个结果当然是美好的,足可一战而败张济,甚至于可以趁势灭了张济。

    可若是在鲁阳城下受挫呢,又该怎么办?

    当初,连曹操都在鲁阳城下吃了败仗,眼下的鲁阳守将还是文聘,他夏侯惇难道会比曹操更厉害不成?

    夏侯惇犹豫再三,不敢兵行险着:“此计太过惊险,不可用,不可用。”

    荀攸大急,急忙再劝:“元让将军,若是我军兵进洛阳,必落入黄忠之算计,万万不可啊。”

    “黄忠大军出南阳,鲁阳防守必然空虚,我军若全力攻城,最多两日,就可拿下鲁阳。”

    “到那时,只需派五千人马驻守鲁阳,确保粮草无碍,我大军就可安心围攻宛城,此乃唯一扭转战局之策,还望元让将军三思。”

    夏侯惇被荀攸劝得略有心动,却还不敢做出决定,问:“以公达之见,鲁阳城会有多少兵马?”

    荀攸一脸的自信:“最多三千。”

    “三千?”夏侯惇皱了皱眉,暗想,我军三万,若鲁阳城真的只有三千兵马,只需将士效死力,一日就可拿下鲁阳。

    若是鲁阳一日可下,则荀攸之计可成也。

    若是一日无法攻克,本将再领大军北上洛阳,亦不迟也。

    洛阳城,城池高大不说,曹仁必然也会派重兵镇守,黄忠绝不可能那么容易攻破。

    于是,夏侯惇立即就亲率大军,南下鲁阳,进行强攻。

    鲁阳的守将的确是文聘,他对鲁阳的城防再熟悉不过了,立即就组织士兵防守。

    夏侯惇的攻势很猛,他一改以前爱惜士兵性命的作风,不计生死地催令大军攻城。

    正午刚过,夏侯惇这边就已经损失了五千人,而鲁阳守军也损失了足足近两千人。

    这个比例,让夏侯惇大喜之极,再次加快了攻势。

    到了傍晚的时候,曹军的伤亡已经突破一万了,鲁阳城的守军伤亡绝对已经超过三千人。

    但是,城头之上,鲁阳守军依然很多,防守依然很激烈。

    夏侯惇的脸色登时就沉下来了,转首向荀攸问道:“公达,这是怎么回事?”

    “这……”荀攸也懵了,细作回报的,鲁阳城内的确只有三千守军啊,为何会突然冒出这么多来。

    “哼。”这可是一万大军啊,足足三分之一的兵力,就这么被荀攸的错误判断葬送在了鲁阳城下,夏侯惇极为不满。

    鲁阳城,夏侯惇握了握拳头,脸上的肉抽搐着,难道这个地方,一直都是曹军的痛吗?

    “撤兵。”夏侯惇再次凝望了鲁阳城一会儿,嘴里终于崩出了这两个字来。

    荀攸急忙劝道:“元让将军,不可啊。”

    “我军虽伤亡惨重,但鲁阳守军伤亡更是惨重,攸断定城内守军绝对只有数百。将军当趁机继续猛攻,天黑之前,必可攻破鲁阳城。”

    夏侯惇怒喝一声:“公达,若非你们叔侄跟随主公日久,对主公忠心耿耿,就凭这句话,就已经够斩首之罪了。”

    “元让将军,战局瞬息万变,请将军相信攸这一次。”荀攸继续再劝,“若是天黑之前不能攻克鲁阳,请斩攸之首级也。”

    “嘿。”夏侯惇冷笑一声,“我大军还剩两万,若是等到天黑,又五千人没了,如何再北上洛阳,与黄忠决战?”

    夏侯惇再也不理会荀攸,大喝一声:“传本将命令,撤兵。”

    “元……”荀攸张了张嘴,见夏侯惇黑着脸,不禁暗叹一声,鲁阳之战,功亏一篑,中原之争,只怕主公要一败涂地了。

    鲁阳城上的文聘,浑身是血,有他的,但大多都是曹兵的。

    听到鸣金的声音,望着曹军犹如潮水一般,从城头撤下,从城下撤回本阵,文聘不禁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喘着气,心中暗叫侥幸。

    鲁阳城只有这几百军士了,全都被文聘派到城头,他也做好准备了,一旦曹军不退,他就只能殉城了,以报效张济的知遇之恩。

    谁想到,关键时候,曹军退了。

    文聘暗想,虽说明日鲁阳城必破,但至少今夜无恙了,撑一时是一时吧。

    当晚,文聘不顾疲劳,亲自率领剩下的五百多军士,将城外的巨石、滚木和箭矢都捡了回来,又被城头的缺口补好。

    刚做完这些,天色就亮了,文聘跟军士们匆匆吃了顿饱饭,就等着曹军攻城了。

    但是,曹军没了踪迹,一直日上三竿也不见一个曹兵过来。

    文聘立即就派出斥候去探查情况,赫然发现,曹军彻退了,大营都拆得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剩下。

    只是多了一些土丘,肯定是昨晚曹军将阵亡的尸体全都烧掉之后,埋在了那里。

    曹军撤了?

    得到这个消息,文聘惊喜万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昨天曹军的攻势那么猛,大有不拿下鲁阳城,誓不罢休的意思,为何今天突然退了呢?

    莫非是绕过鲁阳,直接攻打宛城去了,夏侯惇不会这么脑残吧。

    文聘立即就多派几路斥候,追踪曹军的消息,得到的结果是,曹军直奔洛阳城去了,并没有去宛城。

    “哈哈哈……”文聘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差点把眼泪都笑出来了,“夏侯惇徒有虚名也,竟然放弃鲁阳不攻,北上解洛阳之围,无疑是自寻死路也。”

    立即,文聘派出几个亲卫,快马向洛阳赶去,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告诉黄忠。

    同为荆州派,文聘对黄忠的能力自然是了解得再清楚不过了,伏击夏侯惇绝对是轻易之举,更别说黄忠的身边还有大才祢衡了。

    剿灭夏侯惇一军,这可是一份天大的功劳,文聘自然不想让黄忠错过。

    嘿嘿,望着几个亲卫飞驰出城,向北而去,文聘的眼睛眯了眯,心中冷笑,嘿嘿,曹孟德,中原争霸战,你已经输了一半。

第285章 曹操的放弃() 
果然不出荀攸所料,夏侯惇已经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了,但还是被黄忠成功伏击了一把。

    两万大军,从黄忠的伏击圈里逃出来的,不足三千人。

    夏侯渊,被黄忠腰斩,没想到张济的到来,改变了很多,却没能改变夏侯渊被黄忠腰斩的命运。

    夏侯惇的次子夏侯楙,也死在了乱军之中,不知道被谁杀死的。

    夏侯一军大败,仓皇向许都方向撤退。

    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曹操大为震惊,三军败了一军,剩下两军,哪里还能支撑多久啊。

    曹仁一军,境况也不是太好,被关羽逼得只能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

    箕关、函谷关和陆浑关,曹仁目前只能凭借这三处关隘,跟关羽相持。

    但是,黄忠大败夏侯惇,兵锋正在席卷河南尹和河内郡,曹仁一军就要腹背受敌了。

    还有粮草,黄忠大军若是拿下河南尹和河内郡,光是饿就把曹仁一军给饿死了。

    “天亡我也。”曹操脑海中瞬间闪过几个念头,却都无力改变当前的局势,这一仗绝对败了,而且是败得很惨。

    当然,曹操也明白,此一战之所以败,是跟前几战大败有绝对的关系,他跟张济的实力对比,早就在开始慢慢转变了。

    曹操大叫之后,头疾发作,再次晕了过去。

    这一次,曹操的头疾相当严重了,足足昏迷了两天两夜,才算是醒了过来。

    “司州完了。”曹操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迁都,马上将都城从许都迁到兖州,决不能让天子落入到张济的手中。”

    程昱一阵黯然,他心里明白,何止是司州完了,豫州也完了,曹操这是准备收缩兵力,死守兖州了。

    兖州,是曹操经营时间最长的地盘,说是根深蒂固也不为过。

    “另外,火速派人通知子孝,马上退兵,退往兖州,一定要保住兵力不失。”

    曹仁两万大军,加上曹操的三万大军,以及兖州的三万大军,共计八万大军,死守兖州,也不是没有可能成功。

    现在最关键的是,曹仁一军的撤退,许都的迁都问题,以及曹操这一军的实力保存。

    一旦曹仁撤兵,关羽和黄忠岂能放过他。

    还有,许都北迁,消息怎么能瞒得过张济,黄忠岂能没有任何动作。

    曹操若是撤兵,张济会眼睁睁地让他北上兖州吗?

    这些都是问题,一个处理不当,足以影响到兖州守卫战。

    头疼,曹操再次觉得头疼起来,似乎头疾又要发作了。

    局面怎么成了这样啊,曹操长叹一口气,曾经他占据司州、兖州、豫州的时候,就算是北方的庞然大物袁绍,都没放在眼里过。

    曹操认为,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绝对不会他的对手。

    可现在,曹操跟袁绍连一仗都没打过,竟然却被一个他从未当成回事的张济给逼到了这种境况,似乎马上就要完蛋了。

    却说曹仁收到曹操的命令,大吃一惊,撤兵?放弃司州?

    曹仁差点认为这道手谕是假的,是张济故意弄出来的。

    但是,的确是曹操亲笔,司空的印章,就连送信的人,也的确是曹操的亲卫,曹仁认得这个叫陈到的家伙,武艺很高,比典韦都差不了多少,但为人却很低调。

    陈到是被曹操从行伍提拔起来的,才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就以高超的武艺让曹操麾下大将都认识他了。

    曹操派出陈到,也是因为担心路上遇到张济军,还有就是,陈到武艺高强,能够助曹仁一臂之力。

    撤兵,这可不是玩的,曹仁一军分为三部分,分守机关、函谷关和陆浑关。

    往东,就是河南尹和河东郡,而黄忠的大军正在横扫这两个地方。

    如果撤往兖州,必经之地就是河南尹,因为河东郡跟兖州交界太窄。

    两万大军啊,噢,现在没那么多了,还有一万七千人马。

    可一万七千人马的目标也太大了啊,而关羽一部中,西凉铁骑占比极大,最适合长途奔袭了。

    曹仁一阵头大,似乎他也要学曹操,犯头疾了,急忙派人将刘晔请过来,商议对策。

    对曹操这个命令,刘晔很快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但在如何安全撤兵方面,刘晔也是一样头大。

    两人商议了半天,最后想出一个办法来,那就是每个关隘都留一部分死士,主力部队悄悄撤退,不让关羽发现端倪。

    于是,曹仁就在箕关留了两千士兵,函谷关留守三千,陆浑关也留了两千,一共是七千人马。

    如果撤兵被关羽发现,凭借着七千人马,足以能挡住关羽的大军几天时间。

    如果关羽发现不了,等曹仁的大军撤退成功之后,这七千人马也会马上撤离,能回来多少就回来多少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