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济奇道:“听说夫人与貂蝉夫人关系极好,可暂住其府上,自然不会有人敢欺负于夫人也。”

    杜氏点了点头道:“将军所言甚是,但,妾身寡居,以大汉律令,寡居无子者必须再嫁。”

    “妾身担心,若是有人相中妾身姿色,上府求婚,妾身则不得不嫁也。”

    “妾身虽为女子,但并非随意可为夫也。”

    “当初,妾身被秦宜禄所抢,失了清白,不得不委身嫁于他。今日,秦宜禄已死,妾身不愿再随意委身他人。”

    “妾身思量,在将军治下,唯有将军能帮助妾身,是故,今日就厚颜来求将军。”

    好聪明的女人。

    根据杜氏所说,她的遭遇,跟邹氏倒是很相像,也是被抢,不得不委身从人。

    只不过,他张济穿越了,邹氏现在幸福得很。

    如果再给邹氏一次机会,张济相信,邹氏一定不会离开他。

    “嗯。”张济点了点头,问,“夫人之意,不知本将能为夫人做什么?”

    杜氏答道:“妾身乃是丫鬟出身,这些年在秦府虽为夫人,但因所嫁非人,生活并不快乐。所以,妾身厚颜求将军,能留在将军府中,为一丫鬟,伺候将军左右,足矣。”

    张济心中明白,杜氏这是自荐枕席来了,只不过话没法明说,才绕了个弯。

    “本将出征在外,身边的确是缺少伺候之人。”张济笑了,“只不过,征战在外,女子不得随营,这也是规矩,本将身为主公,更不能破。”

    杜氏突然抬起头来,英气逼人,一脸的不服输:“将军,妾身并非手无缚鸡之力,自小练习武艺,就算嫁入秦府,也从未辍停过。”

    “年幼之时,妾身曾一人独斗山贼十人,并将其斩杀。”

    “当年,秦宜禄武艺并不比妾身强多少,但其却假装接近妾身,暗中用药,才得了妾身的清白。”

    “秦宜禄身亡,温侯被俘之后,城中将领多有打妾身主意者,却都被妾身支剑逼退。”

    原来又是一个巾帼啊,张济眼睛一亮,大笑道:“好,夫人若真是如此,日后征战,就跟在本将左右也。”

    杜氏,只是秦宜禄的遗孀,眼下张济拿下淮陵,杜氏成为他的女人,任何人都不敢说什么,这就是规则。

    杜氏盈盈一拜:“多谢将军,妾身不胜感激。妾身闺名一个灵字,将军可称呼妾身为灵儿即可。”

    “好。”张济心中明白,杜氏对秦宜禄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又是心高气傲之人,所以才会有今日的举动。

    忽然,张济想起一事:“听闻,秦宜禄有一子,名曰秦朗,不是灵儿你所生?”

    “非也。”杜灵轻轻摇了摇头,“乃是秦宜禄原配所生。”

    “秦宜禄强纳妾身之后,对原配极其疏远,使得原配郁郁而终,是以那秦朗对妾身极为怨恨,水火不容也。”

    “妾身也多次规劝,但那秦宜禄贪妾身美色,不喜原配,虽嘴上答应,却认为是原配让妾身为之,对其更加不好。”

    自古以来,贪恋小妾美貌,而疏远原配的,太多了,这不算什么。

    望着杜氏,这个历史上曾经让曹操与关羽反目的女子,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红颜祸水,或许很多人都把责任推给了女人,但如果不是男人好色,如何能红颜祸水呢?

    张济没有把杜氏留下来侍寝,不是他不想,而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伐曹。

    杜氏美貌,风情万种,张济担心一旦让杜氏侍寝,接下来的几天,只怕他就会跟杜氏如胶似漆了。

    伐曹之事已定,此事当然是越快越好,不给曹操任何机会,突袭徐州各城,先把握这一战的主动性再说。

    这个时候,张济需要的就是最充沛的精力和身体,不能因为一个女人而耽误大事。

    杜氏也很意外,不知道两人都已经谈妥了,张济为何还要让她回去休息。

    当然,张济也对许褚下令了,让他派一队亲卫,守护在秦府之外,任何人不得骚扰。

    许褚当然明白了,张济准备纳了杜氏。

    成王败寇,秦宜禄死了,吕布旧部都是张济的了,这杜氏自然也是战利品,就跟袁术的皇后冯方女一样,自然是张济的女人。

    只是,许褚也不明白,张济为何会让杜氏回去,而不留下来侍寝。

    这不是许褚该问的,他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张济的命令。

    休息了两个时辰之后,张济立即就投入到了伐曹大计上。

    这个时候,知道张济决心伐曹的,只有法正、徐庶和公孙莺,曹操在淮陵的细作当然不知道,他们以为张济准备收兵回宛城呢。

    军队和粮草的调拨,也没有任何异样,因为张济率军回宛城,也需要粮草和军队。

    不过,当大军离开淮陵之后,并没有南下,而是直接西进,张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豫州沛国的虹县。

    虹县只有不足两千守军,更是没有丝毫防备,张济的大军是急行军来到虹县之下,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拿下了虹县。

    虹县,是豫州东南方向的大门,曹操若非兵力不足,绝对不可能在这里只驻守千余人,更没什么大将坐镇。

第283章 许都危矣() 
虹县失守,沛国震动,其余各处的驻军加起来也不足三千,又分散各地,如何会是张济的对手,纷纷望风而降。

    这个时候,曹操刚刚让人把吕玲绮送到鲁阳,还没到宛城呢,张济就向他开战了。

    这完全出乎了曹操的意料之外,张济正向他要人呢,哪里是开战的迹象啊。

    占领沛国之后,张济就以驸马的名义,打出了勤王除贼的旗号,正式向曹操宣战了。

    北方,袁绍与刘备的一场北方霸主争夺,也拉开了序幕。

    南方,孙权要想掌控江东的形势,还需要一段时间,他无力顾及北方战事。

    荆州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军队还在操练,诸葛亮和庞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跟张济开战。

    等曹操反应过来,准备调兵遣将的时候,徐州的下邳、广陵、彭城国、东海郡全部落入张济之手。

    豫州呢,沛国,汝南郡大半、梁国陈国,也全部落入张济的手中。

    战事,一下子对曹操极为不利起来。

    许都,在豫州的颍川郡啊,颍川郡的东南就是汝南郡,东面就是陈国,张济的大军直逼许都,让曹操震动不已。

    这个时候,曹操三州兵马一共只有十五万,除去分守边界各城的,能够调拨的机动兵马,只有不足五万。

    张济攻曹,可不是只有这一路,还有宛城一路北上,雍州一路东进,一共是三路,合击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万。

    张济亲领东路兵马,一共三万,黄忠领宛城兵马,四万,祢衡为军师,关羽领雍凉兵马,也是三万,李儒为军师,从三个方向夹击曹操。

    五万兵马,对张济的十万,差了一倍。

    再加上曹操数次败于张济,曹军在跟张济军作战的时候,士气不怎么高。

    不得已之下,曹操只得将边界兵马调拨出来三万,凑成八万大军,然后又放弃了徐州北面的泰山和琅邪二郡,将兵马集中起来,抵抗张济的进攻。

    曹操亲自率领两万兵马,迎战张济,大军驻扎在豫州西华县。

    张济若想攻打许都,必须要先攻克西华,不然的话,张济的粮道就会暴露在曹军的眼皮子底下。

    但是,张济听从了法正和徐庶的建议,先向西进军,先打通豫州与南阳郡的通路。

    如此一来,张济大军的粮草就不需要再有任何顾忌,可以直接从南阳郡沿东北而上。

    舞阳、定陵、郾县,是颍川郡的南大门,很快就落入到张济的手中,张济大军长驱直入,兵临许都城下。

    曹军大为震动,曹操急忙回师救援,却在路上遭遇西凉铁骑的袭扰,进退不得。

    曹操的虎豹骑,被派往司州,因为关羽的西路,以西凉骑兵为主,若曹军全是步兵,根本不敌。

    这就闹的,曹操这一路没有骑兵,遇到张济的五千西凉铁骑,只能儍瞪眼了。

    一切的阴谋诡计,在绝对是实力跟前,都是烟云。

    骑兵的机动性太强了,而且,张济的西凉铁骑都会骑射,射程又比步兵远太多了,使得曹操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这些家伙们。

    许都,几乎空虚了,只有两千人马,但好在许都城池高大,易守难攻,而且有荀彧亲自坐镇,张济要想迅速拿下许都,并非易事。

    这一点,使得曹操能稍稍安心,一边命令大军慢慢向许都靠近,一边将程昱招来,询问对策。

    曹操自己都没想到,张济的实力会如此之强,他们两个对战对此,而这一次更是让他最为狼狈的一次。

    张济是三路大军进攻,曹操自然也是三路大军迎敌。

    曹操自己迎战张济,西路曹军的主将是曹仁,副将是曹纯、曹休和曹洪。但曹仁根本不是张济的对手啊,虽说有刘晔为谋,但刘晔也不是李儒的对手啊。

    曹仁一直在节节败退,司州已经沦丧一大半了,河东郡和弘农郡,以及河内郡已经被关羽的大军占领,曹仁只能凭借函谷关以及黄河天险,勉强守住河南尹一地。

    南路呢,曹军的统帅是夏侯惇,荀攸为谋,副将是夏侯渊、夏侯廉,以及夏侯惇的长子夏侯充和次子夏侯楙,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全都上阵了。

    本来,曹操最意中的人选是夏侯渊,但夏侯渊有被张济俘虏的前科,值此大战之际,曹操的疑心病又犯了,担心夏侯渊会冲动,或者心里有阴影。

    这一次的排兵布阵,曹操也看出了他军中的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曹氏大将与外姓大将之间的矛盾。

    所以啊,西路大将全都姓曹,南路大军全都姓夏侯,东路大军就全部都是外姓大将,由曹操亲自统领,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啊。

    只是,西路的曹氏大将节节败退,南路的夏侯大将也不好受。

    黄忠兵出鲁阳,夏侯惇则是据守父城。

    父城,在颍川郡的西南方向,跟鲁阳最近,黄忠若想兵进颍川,必须要先把父城给攻下来。

    黄忠名震天下,夏侯兄弟对他极为忌惮,哪里敢出城与黄忠为战啊,谨记曹操的话,坚守父城,静观其变。

    黄忠试探性地攻了一下之后,发现父城不可硬攻,就果断放弃。

    黄忠,留一军守鲁阳,然后就大军沿西北而上,先去郏县,再下轮氏,直接进入司州境内,直扑洛阳而去。

    曹仁面对关羽的强大攻势,已经亚历山大了,若是再来一个黄忠,两面夹攻的话,曹仁这一部连退回兖州的机会都没了。

    夏侯惇大吃一惊,立即就跟荀攸商量对策。

    荀攸建议道:“元让将军,眼下我军若是尾随黄忠大军,一是已经失了先机,二是唯恐黄忠会在路上设伏,专等我军。”

    “是以,以攸之意,不若围魏救赵也。”

    “黄忠大军北上,南阳郡必然空虚,我军可突然南下,猛攻鲁阳。一旦鲁阳可下,我大军就能兵临宛城,则张济三路大军皆会震动,如此我军方可转败为胜。”

    荀攸的这个计策,着实跟郭嘉的风格有点相似,很冒险,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快速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