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张济又让梁兴、成宜和马玩三人联名写下劝降信,说明此战只诛杀张横一人,其余人只要投降就能免罪。

    劝降信被抄成几百份,张济命令士兵用箭射入到河池城中。

    前文讲过,因为西凉八部的意见不和,梁兴建议八部将人马集中起来,平均分配,并非是各自率领各自人马作战。

    所以,河池城中的一万七千兵马,真正是张横本部的,不过三千人,属于梁兴三人本部的,却有七千人之多。

    于是,这些劝降信被射入城中之后,河池守军的军心立即就出现大危机了,尤其是来自梁兴三人本部的士兵。

    他们不是张横的士兵啊,自己的主公就在城外,干嘛要为张横卖命。

    当初,梁兴建议如此分派士兵的时候,其余七人没有一个反对的。

    只不过,张横万万想不到,这样的分派,竟然成了他眼下困境的致命一刀了。

    张横也发现这个问题了,立即命令本部士兵进行强力镇压。

    这个愚蠢的办法,一下子就激化了矛盾,七千对三千,张横很快就失去了对河池的掌控。

    先是东门,然后是南门,被梁兴三部的士兵给打开了,张济大军趁机进入城中。

    张横见大势已去,心想落到张济手中也是死路一条,于是就刎颈自杀了,武都郡彻底落入到张济的手中。

    剩下的三人,侯选、程银和杨秋,也已经了解到其余五部的情况,也接到了梁兴写来的书信,替张济招降他们。

    西凉五部,兵力十六万,尚且被张济所败,他们三人的兵力只有八万,本部兵马只是三万不到,如何会死夹胜而来的张济的对手呢。

    三人一番商议之下,决定投降张济。

    于是,凉州,大汉最西北的一个州,终于落入到了张济的手中。

    占领凉州,意味着张济的西凉铁骑可以得到充分的扩张,这对于日后张济平定北方,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张济只是一个割据半个南阳郡的诸侯,竟然一口气吞掉了雍凉二州,实力猛增,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像袁绍和曹操一样的庞然大物。

    在张济跟曹操争夺雍州的时候,天下诸侯几乎没有人看好张济。

    张济抗住了曹操的五路诸侯讨伐,大家都认为张济是守方,占据城池之利,不存在粮道问题。

    但出征却大不相同,出征越长,粮道越长,不单单是风险大,更需要征用几乎大军两倍的民夫运送才行,这对于地盘极小的张济而言,绝对是致命伤。

    可是,出乎所有诸侯的意料之外,就连曹操都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张济这个名字,分量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可以跟袁绍相提并论的地步。

    张济占据了雍凉,又逼着曹操下旨认可,天下诸侯都在想,张济下一步的扩张,将会是哪里?

    最为担心的,莫过于是刘表了,深恐张济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荆州。

    自从得到张济占领雍凉的消息之后,刘表每天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了,没几天的时间,头发就白了一大半。

第240章 荆州继承人变故() 
荆州虽然还有十万大军,但是,除了黄祖之外,已经无可领兵之将啊。

    刘表的从子刘磐,勇则勇了,却是个没脑子的家伙,又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只能为将,不能领兵。

    蔡瑁和张允呢,刘表可不敢再用这俩家伙了。

    想来想去,刘表觉得,只有王威还堪一用。

    这段时间,刘表也学着张济和曹操,设立了招贤馆,想从荆州再挖出人才来。

    但是,报名的人不少,但有真才实学的,却是一个也没有,让刘表失望之极。

    刘表,终于病了,比历史上的那场病提前了足足十年。

    这一病呢,就不可收拾了,大夫很快就给刘表下了定论,准备后事吧。

    后事,自然就是刘琦和刘琮二人,刘表立哪一个为荆州之主了。

    其实,这是大不敬的做法,因为皇帝还在啊,州牧的任命上,根本没有父终及子的规定,不然,各个州就都相当于独立王国了。

    乱世啊,哪一个州不都是被野心勃勃的诸侯们给占领了,刘表的这种做法当然也算是无可厚非了。

    荆州,也分成了两派,就是刘琦派和刘琮派。

    刘琦派,其实就是主战派,这一派是坚决维护刘家在荆州的正统,一旦张济引兵来犯,绝对要抗战到底。

    主战派,以黄家为主,庞氏和习氏为辅。

    黄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姑且不说黄祖手握重兵,就说黄家的亲戚,还有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就是诸葛亮。

    主战派,还有两人,就是刘磐和王威,这两人都是手握重兵。

    天下大势,因为张济的横空出世,变化太快,十七岁的诸葛亮无法淡定了,提前出世,选择了刘琦。

    刘琮派呢,自然就是投降派了,这一派是准备在张济兵进荆州的时候,举州投降。

    投降派,自然就是蒯家和蔡家了。

    这一派,只有蔡瑁的手中掌控一定的兵权,跟黄祖、刘磐和王威相比起来,就寒酸多了。

    不过呢,有一个好处,刘表最器重的人有四个,分别是黄祖、蔡瑁、蒯良和蒯越,投降派就占了三个之多。

    还有蔡氏,跟刘表和好之后,受宠比以前更甚了,刘表对她基本上是言听计从。

    当然,投降派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伊籍。

    刘表将死,这两派的斗争就越发激烈起来。

    谁想到,刘表还没有决定将刘琦立为继承人,还是将刘琮立为继承人,曹操突然横插一刀进来。

    曹操虽然身在徐州,但对荆州的形势了如指掌。

    刘表要死了,荆州牧的位子无论是给刘琦,还是刘琮,都不是曹操想看到的,这两个人都是无能之人。

    曹操需要的是一个能力超凡之人,能够整合荆州的力量,与张济抗衡。

    所以,曹操立即就以天子的名义下了一道密旨给刘表,说是等刘表百年之后,荆州牧的位子由庞樵担任。

    庞樵,就是庞山民。

    曹操让庞山民当荆州牧,还是很有道理的。

    庞山民的父亲,就是庞德公,庞山民的堂弟是凤雏庞统,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为妻,所以,诸葛亮就是庞山民的妻弟之一。

    还有蒯家的蒯祺,跟庞山民是连襟关系,所以,庞樵当荆州牧,能调动的力量太多了,足以能抗衡张济,至少能拖住张济南下的脚步。

    接了这道密旨之后,刘表的心结终于打开了,不再为州牧继承人的问题烦恼,整个人的精神都好多了。

    但是,刘表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立即就趁着自己精神还能支撑的时候,就将荆州文武全部召集过来,开大会了。

    开大会,自然是要立接班人了,所有人都嗅到了这股气息。

    于是,在开大会之前,主战派和投降派都提前来找刘表了。

    刘表呢,老奸巨猾,对主战派说,他绝对不会立刘琮为继承人。

    然后呢,刘表又对投降派说,绝对不会立刘琦为继承人。

    于是呢,这两派的人都认为,自己支持的公子铁定就是荆州的继承人了,自然是十分开心啊。

    有的呢,甚至于已经在憧憬,自己支持的公子当上州牧之后,该如何治理荆州了。

    不过呢,刘表的这一手左右逢源,没能瞒过一个人,诸葛亮。

    诸葛亮隐约感觉到不对劲,这刘表是一反常态啊,于是,就找到刘琦,问这段时间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人进过州牧府。

    刘琦立即将州牧府的眼线喊来,就得知许都曾有人到过州牧府,是两个人,一文一武。

    那个文人,在刘表的房间待了大概半个小时,刘表将所有人都屏退了,所以,没人知道他们两个说了什么。

    那两个人,从州牧府离开之后,并没有在襄阳停留,直接就回许都去了。

    “不好。”诸葛亮一番思索之后,立即就惊叫一声,“大公子,此两人必然是曹操派来,只怕荆州继任之主要有变化?”

    刘琦的脑袋可就没那么好使了,登时一愣,问:“孔明,何出此言?父亲已经说过,绝对不会立二弟刘琮为继承人,这荆州继承人,自然就是非我莫属了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淡淡说道:“大公子,若是府君对蔡瑁、蒯良等人也如此说,绝对不会立大公子为继承人,又该如何?”

    刘琦越发糊涂了:“孔明,父亲只有我兄弟二人为子,难道他会将州牧之位传给从兄刘磐不成?”

    “当然不是刘磐,而是另有其人。”

    刘琦晕乎乎的:“谁,难道父亲会将州牧之位传给非刘姓之人?”

    诸葛亮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淡淡说道:“并非是府君要将州牧之位传给非刘姓之人,而是许都那位,他不愿州牧之位落入两位公子手中也。”

    刘琦呆了呆,脱口道:“天子?”

    诸葛亮一阵无奈,他都把话说这么明了,刘琦竟然还猜不到,这智商实在是……

    “非也。”诸葛亮摇了摇头,很耐心地解释道,“是曹孟德。”

    刘琦大惊:“孔明,我荆州与曹操并无瓜葛,他为何要干预我荆州之事?”

    诸葛亮嘿嘿一笑:“因为一个人。”

    “谁?”

    “张济。”

第241章 二姐夫() 
刘琦快被诸葛亮给弄迷糊了,急忙问:“孔明,你就别绕弯子了,快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这才不卖关子,淡淡说道:“当今天下,最让曹孟德忌惮之人,便是那张济。”

    “眼下,张济以半郡之地,竟然一口吞并雍凉二州,名震天下。”

    “张济实力大增,野心自然会膨胀,待其休整扩军之后,兵锋所指,极有可能是荆州之地。”

    “恕亮冒犯,无论是大公子,还是二公子,皆不是张济之对手,荆州必然会落入到张济的手中,这自然也非曹孟德所愿见也。”

    “因此,曹操就以天子名义,给府君暗下圣旨,从荆州内部指定一人为继承人。”

    “若府君从之,则荆州实力必然增强,张济南下并非易事。若府君不从,曹孟德就可以传檄天下,让府君背负抗旨罪名。”

    “府君乃刘氏宗亲,若是连他都敢抗旨不尊,岂非是给了天下诸侯一个不尊汉室的理由吗?”

    “所以,府君只能遵旨而行,如此也正好让府君不需纠结,府君心情大好,病情有所缓和,便准备当众宣布此事,如此,州牧继承人之事便会钉板。”

    刘琦听得目瞪口呆:“孔明,以你看,曹孟德指定之人将会是谁?”

    诸葛亮微微一笑:“此人不但能力超群,在荆州的影响力必然很大,因此,只要稍加分析,猜出此人并非难事。”

    忽然,诸葛亮的笑容凝结了,他已经猜出那个人是谁了,就是他的二姐夫庞樵。

    庞樵成为州牧,对诸葛家自然是一件幸事。

    而且,以庞樵的英明,别说刘琦和刘琮了,就算是跟刘表比,都能甩他几条街。

    庞樵成为州牧,有诸葛亮和庞统相助,张济想要拿下荆州,绝非易事,甚至于是绝无可能。

    刘琦见诸葛亮的神情古怪,立即又问:“孔明,究竟是何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