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繇大喜,立即问:“奉孝有何妙计,可速速讲来。”

    郭嘉嘴角泛起一丝得意,眼神中闪烁着浓浓的期待之色,嘿嘿一笑:“从明日开始,我军就可以全军向司州方向撤退了,将长安城拱手让给张济。”

    “我军退,则张济必然会派兵追赶,同时会派兵进驻长安城。”

    “嘿嘿,只不过,张济万万想不到,我军东撤的,是穿着盔甲的长安百姓。而留在长安的百姓,却是没有穿盔甲的士兵。”

    “张济不可能亲自追击我军,而会进入长安城,接受胜利果实。所以,此战若是运用得当,说不定能一战而杀死张济。”

    钟繇登时就倒吸一口凉气,郭嘉的这一条计策实在是太毒辣了,以假士兵吸引张济的主力大军,以假百姓伏击张济,连环毒计啊。

    甚至于,钟繇都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张济真的被杀死在长安城。

    就意味着,曹操可以来一把天大的反转,不但雍州尽皆收复,更是可以趁着南阳郡大乱的时候,以天子旨意招揽张济麾下文武。

    “妙,妙,真是太妙了。”钟繇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但仍是激动之极,猛地一拍案几,大喝一声,“此计若成,主公之霸业成也。”

    郭嘉望了李典一眼,叹道:“此计之关键,乃是东撤的两万百姓,须得一员上将亲自率领,方可骗过张济的斥候也。”

    李典明白,几乎没有任何疑虑,立即一抱拳道:“典不才,愿领此重任。”

第213章 法正失算() 
“启禀主公。”深夜,张济正在熟睡,却被斥候的喊声惊醒,立即一个纵身下床,睡意全无,“可是钟繇已经退兵?”

    “回主公,正是如此。”斥候立即汇报道,“钟繇趁着夜色,于三更时分开东门,一共是两万大军,正在向豫州方向撤退。”

    “大军队伍之中,只有寥寥几面旗帜,分别是钟繇、郭嘉和李典三人之旗,而城头上的旌旗也一面不少。”

    “好。”张济大喜,果然不如法正所料,钟繇和郭嘉不得不退兵,而且,只会趁着夜晚退兵。

    钟繇退兵,长安城就是空城一座,张济轻易就可以将之占领。

    长安往东,什么霸陵、什么新丰、什么郑县,什么华阴,绝对会望风归降,张济大军锋芒能够直指到潼关之下。

    当然,反过来说,潼关在曹操的手中,华阴、郑县、新丰、霸陵等城,也难以阻挡曹操的西进大军。

    所以,潼关在谁的手中,谁就掌控者雍州和司州的主动权。

    当年,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于潼关、武关处皆是布有重兵,才能高枕无忧。

    先得长安,至于潼关嘛,可以趁着曹操跟吕布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趁机北上司州,将潼关隔离成一座孤城,自然是轻易可破也。

    张济立即派人将法正喊过来,准备执行夺长安和追击钟繇大军的计划。

    按照法正的计划,派大将关羽和赵云二人,分领五千西凉铁骑,从左右两个方向追击钟繇的大军,直接两边夹击,冲击钟繇军的中军。

    至于长安城嘛,就简单多了,张济和纪灵、胡车儿、许褚等人,率军一万前往接管。

    分派既定之后,几路兵马先后从杜县启程,徐庶领五千兵马,驻守杜县,以防不测。

    杜县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就算是南边的蓝田丢了,也不能丢掉杜县,不然的话,不但是关羽和赵云的军马,就连张济的兵马都得困在长安。

    却说关羽和超云领了命令之后,各自率领五千西凉铁骑,快速从左右两个方向,对撤退的曹军进行夹击。

    深夜之中,急行军,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曹军难,关羽和赵云也难,只不过,骑兵的速度还是超过步兵太多。

    在距离霸陵还有五里处的时候,关羽和赵云终于追上了曹军,并且形成了南北夹击的包抄之势。

    两边的张济灯飞起之后,关羽和赵云都明白对方已经准备好了,立即再无任何犹豫,一起向曹军的中军杀了过去。

    张济灯?

    其实就是后世的孔明灯,只不过被张济提前给问世了,自然就不能用孔明这俩字,而直接用上了张济灯。

    后来,张济成为一代大帝之后,自然不能直呼他的名字,就又改为了帝灯。

    关羽和赵云的兵马冲出来之后,这些假扮曹军的老百姓就立即慌乱起来,大喊大叫着,丝毫没有任何阵法可言,一片逃窜的景象。

    抵挡,几乎为零,只有李典和他的亲兵,战斗力还算比较强悍。

    关羽和赵云一路冲杀,几乎没有任何阻拦,就杀到了中军的三面大旗之下。

    没有钟繇和郭嘉的影子,只有李典在奋力杀敌。

    “不好。”关羽首先就反应过来了,“子龙,大事不妙,中曹军之计了。”

    赵云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急忙问道:“云长,怎么说?”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指着那一众到处逃散的曹兵:“这些曹兵,必然是城中百姓伪装,而真正的曹军,就在城中。”

    “骠骑将军危也,子龙,吾于你留一千军士,只诛杀李典与其亲兵,不可伤及这些百姓,他们也定然是被曹军所逼。”

    赵云这才明白过来,登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此计竟然如此歹毒。”

    关羽眯了眯丹凤眼,淡淡说道:“此必然是郭奉孝之计,此人不除,迟早是我军心腹大患。子龙,此处交给你了,羽去也。”

    李典将关羽和赵云的对话听了个清楚,立即哈哈大笑起来:“关羽,赵云,你们再去长安,为时晚矣,张济贼子定然已经死于长安城也,奉孝之计成也。”

    赵云大怒,一挺手中的虎头银枪,怒喝一声:“李典,此处乃是汝之丧命地点,速速纳命来。”

    李典丝毫不惧,冷哼一声:“常山赵子龙,今日我李典就来会会你。”

    “当”的一声,冲势之下,两人的长枪撞在一起。

    赵云的力气,属于中上流,比黄忠、吕布、张飞、许褚等人差了一些,但是,比起李典这种武艺只能勉强算是末一流的来讲,自然就高多了。

    第一回合,李典的长枪就差点被赵云给撞飞了,更是震得李典的右臂发麻。

    常山赵子龙,果然了得,李典大为震惊,暗想,难怪连典韦将军都说,除非是他也突破,不然就不是赵云的对手。

    “哈哈哈……”李典再次大笑起来,“赵子龙,纵然张济麾下有你和黄忠、关羽这样的猛将,有贾诩、祢衡、法正这样的智者,又能如何?”

    “这一次,在奉孝军师的妙计之下,张济难逃一死。赵云,我劝你还是速速下马投降,归顺我主,方是大道也。”

    赵云咬牙切齿:“李典,纳命来。”

    二人缠斗在一起,只是二十回合不到,李典就已经招架不住,挨了三枪,但好在都不是要害的位置。

    李典四下看看,他的亲兵在西凉铁西的碾压下,已经只剩不足十个人了,其余假装曹兵的老百姓,也都跑得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任务已经完成,李典记着郭嘉的话,万万不可拼死,须得留住有用之身。

    于是,李典趁着错马的机会,头也不回地向东面狂奔而逃。

    赵云立即取下弓箭,对着李典的背影射了一箭,却只是射中了他的左肩后面,并非是要害。

    赵云还想再射第二箭,但李典已经逃出了射程范围,赵云这才恨恨作罢。

    担心张济的安危,赵云便不再追击李典,而是留下五百人清理战场,他率领剩下的西凉铁骑,火速向长安城方向奔去。

    法正失算了,这一次的失算,足以能将张济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214章 中计了() 
张济的确遇到了麻烦,而且是很麻烦的事。

    关羽和赵云追击曹军之后,张济就率领一万大军向长安城进发,准备趁势拿下这座坚城。

    一路上,张济都盘算好了。

    拿下长安之后,立即就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西进,趁着长安大捷的士气,一鼓作气,跟韩遂东北两线夹攻马超,一战而定雍州。

    至于凉州八部已经出兵的消息,张济并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马超才是重点。

    只要马超被攻破,对于西凉八部可以采用远交近攻的办法,同时辅之以离间计,平定凉州并非是什么难事。

    雍凉在手,张济的实力就不是翻一倍那么简单了。

    曹操正在跟吕布鏖战,短期之内不会分出胜负,张济当然不会出兵相助其中任何一方。

    他们俩打得越热闹,中原的局面对张济就越是有利啊。

    再说,趁着曹操跟张济打得火热,张济可以将目光转到荆州上面来。

    蔡家和蒯家的效忠,张济已经收到了,有这两家做内应,张济绝对相信,南下荆襄绝对是易如反掌。

    然后,有凉州、雍州和荆州在手,纵然是同时与曹操和吕布为敌,张济也丝毫不畏惧。

    一万大军,很快就开到了长安城的南门之外。

    的确如斥候所报,南门之上,旌旗密布,“钟”、“郭”、“李”的大旗全都高高挂着,似乎这三个人依然还在长安城中。

    城头上,也站立着不少的曹兵,但放眼望去,也不过只有百十人而已。

    而且,这些曹兵对于张济大军的到来,没有丝毫的惊慌,只是站成一排排,毫无任何的防备,似乎没看到城头下的一万大军似的。

    张济见了,心下冷笑,若是再把城门打开,就跟空城计差不多了。

    不过,城头士兵的反应,的确有点古怪啊,张济皱了皱眉,就对纪灵吩咐几句,然后就纪灵就纵马上前了。

    来到城下,射程之外的边缘地带,纪灵纵声大喊道:“城头的军士听了,钟繇、郭嘉和李典已经弃城而逃,长安城已经成为孤城一座。”

    “骠骑将军张济奉当今天子密旨,清君侧,除奸贼,汝等速速将城门打开,归顺骠骑将军,方可免遭一死。”

    “如若不然,一旦城破,鸡犬不留。骠骑将军悲天悯人,特给汝等两刻钟的时间,两刻钟之后,若是不开城门,我大军就要攻城了。”

    纪灵喊过话之后,城头上的军士这才开始三三两两地商量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两刻钟的时间就到了,纪灵向张济请示了一下之后,就再次纵马上前,对城头大喊道:“两刻钟时间已到,汝等是否开城投降?”

    城头有一个军侯模样的将官上前,大声喊道:“张济无圣旨而兴兵雍州,才是乱臣贼子,我等皆是大汉之兵,岂能投降贼人,宁死不降。”

    竟然不投降?

    张济皱了皱眉头,暗想,莫非城内暗伏大军,只等我军攻城?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张济肯定只能攻城了,于是,张济下令,投入五百人,试攻长安城。

    五百人,攻打长安城,正常情况下,就是送死了,哪怕城头上只有五十守军,就足以能拦下这五百人的攻势。

    可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城头上的守军足足百余人,竟然没能拦下这五百人的攻城,很快就有张济军的士兵攻到了城头之上。

    嗯,张济嘴角泛起一丝得意之色,看来钟繇他们的确是已经将主力撤出了长安城,城内守军没有多少了。

    立即,张济就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