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本想对陈宫发飙,见陈宫气晕过去了,不禁皱了皱眉头,喝道:“来人,将陈宫抬回府中,待其醒来告诉他,没有本将命令,其不得出府门半步。”

    立即,从门外进来四个亲兵,将陈宫给抬走了。

    吕布尤其恨恨说道:“不想陈公台竟然暗通曹操,欲害本将,若非是看在其跟随本将日久的情分上,必杀之。”

    陈珪微微一笑:“此未必是陈宫私通曹操,或许是其未有远虑之才也。”

    吕布又惊又赞:“汉瑜真乃长者之德也,这陈宫多次在本将跟前说起,说汉瑜非真心相助本将,而汉瑜却屡屡替其说话,两者相较,陈宫真小人也。”

    陈珪和陈登对视一眼,眼神中皆是闪过一抹胜利的光芒。

    陈登对他这个老爹,绝对是佩服到了极点,仅仅是口舌之间,就去掉了吕布最大的臂膀。

    吕布再也没有疑虑,说道:“本将这就集结大军,西进豫州,随军谋士,还请汉瑜多多费心也。”

    陈珪淡淡一笑:“珪老矣,已不能远途行军,犬子陈登深得珪之真传,为温侯取定豫州,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觉得陈珪不能随行有点可惜,但吕布也不可能强行要求陈珪随军征战豫州,点了点头道:“如此就有劳元龙,徐州防务有劳汉瑜先生也。”

    “此乃分内之事。”陈珪点了点头,又叮嘱道,“温侯,曹操在徐州多有细作,此事务必要保守机密,只能是温侯及麾下心腹知晓,万不可散播出去。”

    陈登一直没开口,此刻突然说道:“温侯不是正愁西凉军的问题吗。此番征战曹操,正可以西凉军为先锋也。”

    立即,陈登这句话,就打消了吕布心底的最后一丝怀疑,足以证明陈珪父子跟张济并无联系,不然就不会算计那些西凉军,反倒会刻意保全他们了。

    吕布大喜,点了点头:“元龙之言甚善,当从之。”

    却说吕布这边开始大张旗鼓地交集军队,准备出兵了,刘表却还在拿不定主意。

    安众和淯阳城下,荆州军已经折戟几次了,这次还要损兵折将吗?

第204章 不好,蓝田危矣() 
刘表还不知道,蔡家和蒯家,都已经下决心要投靠张济了,剩下的几个家族,话语权比这两家就差了许多。

    而且,自从蔡瑁决定投靠张济之后,蔡氏也向刘表服软,主动将刘表服侍得很爽,又亲自道歉,夫妻二人的关系就暂时“缓解”了,蔡家的地位再次扶摇直上。

    蔡瑁、蒯良和蒯越三人,力主不再出兵,以荆南叛乱为由,回绝曹操。

    这三人都是聪明人,发现对方的想法跟自己一样,基本上就猜到了,彼此看了一眼,心照不宣。

    于是,刘表就听从了蔡瑁三人的建议,回绝了曹操。

    同时,刘表又派伊籍为使,前往宛城,面见贾诩,将上次挥军攻打安众和淯阳的事,全都推到了曹操身上,说是曹操以圣旨强压。

    只是刘表不知道伊籍早就投靠了张济,伊籍对贾诩说的自然都是实话,更是把目前荆州的情况详细对贾诩做了汇报。

    贾诩很大度地提了一个条件,只要刘表能送来十万石粮食和两万盔甲,上一次的事情就既往不咎了。

    刘表收到消息,大怒不已,几乎要提兵北上了,却被蔡瑁三人劝下,说是张济难敌,先坐观曹操与张济之间的成败,再说是否出兵。

    刘表想想,也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张济的条件,同时又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北上。

    江东孙权,此刻正焦头烂额呢,一方面要平定山越叛乱,一方面要处理几大世家的问题,一方面还要安抚孙策的嫡系部将,哪里还有精力北上啊。

    孙策在位的时候,手腕强硬,几大世家虽然心中愤恨,却不敢不听孙策的话,但暗暗却是在搞阴谋。

    这个阴谋刚刚酝酿完成,孙策就死了,孙权说动了孙夫人,代替孙策之子,登上江东之主的位子。

    这些世家大喜之极,立即就发动了阴谋,向孙权请命,获取最大的利益。

    孙权当然不从,结果呢,第二天,江东九成的官员都上书请辞。

    孙权震惊不已,思前想后之下,不得不答应了几大世家的条件。

    从此,江东之主虽然看似孙权,实际是几大世家在操纵政权。

    荆州和江东都没出兵,只有吕布一路在集结人马,曹操得知消息之后,倒也没有多少意外。

    曹操本就不指望能靠得住刘表和孙权,上一次如此,这一次也是如此。

    只要吕布能出兵,曹操相信,绝对能将张济在淮南的兵力牵制住,他也就能全力攻打张济的北部防线。

    视线再次转到雍州战场,关羽领命攻打杜县,率军五千。

    杜县守军只有两千,而且并无大将镇守,防御也并不算严密。

    关羽率军来到之后,直接就派出了五百校刀手打头阵,以部将周仓和裴元绍、廖化率领,其余四千五百人马紧跟其后,准备一战而定杜县。

    周仓、裴元庆和廖化,是何曼写信招揽过来的。

    他们三个来了之后,听说关羽就在张济的帐下,立即就主动找到关羽,要认关羽为主。

    跟历史上一样,周仓三人对温酒斩华雄的关羽敬佩不已,早有投靠之心。

    五百校刀手,在周仓三人的带领下,攻击力发挥到了极致,只是损失了二十多人,就攻上了城头。

    校刀手皆是能够以一当十,甚至于当二十,一旦攻上城头之后,立即就护住了云梯,后续就有越来越多的张济军攻了上去。

    没有城头守军的阻挠,撞门车也是很顺利,只是几下就把城门撞开,越来越多的张济军涌了进去,杜县很快就失守了。

    关羽攻下杜县,马上修复大门,同时准备各种守城器械,以待长安守军的反击。

    果然,听到杜县被袭的消息,李典大吃一惊。

    李典深通兵法,杜县失守,蓝田跟长安的联系就被切断,蓝田早晚守不住,长安也会成为一座孤城,早晚必被张济所破。

    立即,李典没有任何犹豫,几乎尽出蓝田之兵,紧急支援杜县。

    李典相信,长安的钟繇也会有动作,如此两路夹击,再有城内的守军,关羽必然会退兵。

    只是,让李典想不到的是,他这边刚出蓝田不到两刻钟,斥候就飞马来报:“启禀将军,杜县已经被关羽所占。”

    “传令大军,停止前进。”李典又惊又怒,杜县失守也太快了吧,竟然连两个时辰都没能坚持。

    副将说道:“将军,关羽攻打杜县,钟校尉必然也知,定会派大军救援,不如我军继续前行,与长安大军一起攻打杜县。”

    “关羽虽然武艺高强,但新下杜县,准备不足,必然敌不过我军也。”

    李典轻轻摇了摇头:“不可,张济乃智谋之辈,身边又有法正辅佐,用计绝不会如此简单,只怕他趁本将出兵,突袭蓝田,传令下去,前军变后军,快速撤退。”

    “将军英明。”副将深觉有理,立即就传令去了。

    却说赵云和纪灵专等着李典的大军钻进来,却一等二等没等来,反倒是等到了斥候带来李典半路回兵的消息。

    纪灵问:“子龙,莫非是李典的斥候探知我军在此伏击?”

    赵云轻轻摇了摇头:“应该是得知杜县失守的消息了。”

    纪灵又问:“眼下我军该如何?”

    赵云眼神中闪过一抹精光,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既然李典出来了,就不能让他再回蓝田。伏义,我率三千骑兵绕到李典前面伏击,你率领步兵快速赶上,前后夹击,则蓝田唾手可得也。”

    纪灵大喜道:“真乃妙计也。”

    当下,二人兵分两路,赵云去前面截击李典,纪灵率大军急行军追赶。

    李典还是比较细心的,一面撤兵,一边派出斥候,打探四周的情况。

    纪灵的大军,没能瞒过李典的斥候,后者立即就向李典汇报了。

    李典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哼,你我都是步兵,都是急行军,看你怎么追得上我。”

    但是,距离蓝田只有两里地的时候,李典的脑海中忽然亮光一闪,大叫一声:“不好,蓝田危矣。”

第205章 曹操怒火万丈() 
话说曹操听从程昱的计策,出大军五万,兵至鲁阳城下。

    大多数的时候,出兵多少都是虚报数字,而且是虚报得离谱。

    例如,出兵十万,号称三十万。

    出兵三十万,号称七十万。

    但这一次曹操就反其道而行之了,他出兵五万,却号称一万,目的是不引起张济的重视,一战而下鲁阳。

    这五万大军,是化整为零,秘密前进,最后在鲁阳城北三十里集合的。

    曹操命令大军休整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兵临鲁阳城下,准备强攻鲁阳。

    曹操的斥候已经打探好了,鲁阳、犨县、叶县一共是五千守军,鲁阳三千,犨县和叶县都是一千。

    犨县和叶县有鲁山为屏障,而鲁阳往北则是一马平川,守军自然多一些。

    一旦鲁阳被攻克,犨县和叶县基本上是守不住的,最多能将曹操的兵马拖延一天的时间。

    三千守军,五万大军,简直是不成比例,远远高于攻守的五比一规则。

    第二天一早,曹操命令大军早早吃了饭,就率领四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去鲁阳城了。

    曹操在大营里留了一万军士,其实在他看来,这一万军士根本不用留。

    就算文聘想派兵偷袭,他也得有兵可派啊,纵然三千兵马都来,也没用。

    四万大军,曹操这是想一战而下鲁阳,不惜牺牲士卒的性命了。

    不过,当曹操率领大军来到鲁阳城北的时候,发现城门之上竟然挂了一个人。

    搞什么鬼,曹操立即就派人到近处看了看,但这士兵不认得那人是谁,只知道穿的是曹军大将的盔甲。

    曹军大将的盔甲,又落入到张济的手中,除了夏侯渊还能是谁。

    曹操怒火万丈,立即又派族侄曹休前往一探究竟。

    不一会儿,曹休回来了,彻底打破了曹操心中的那一丝侥幸,就是夏侯渊。

    “混蛋,可恶之极。”曹操握着双拳,咬着牙,死死盯着城头上的夏侯渊,心中暗骂,张济小儿,我曹孟德与你势不两立。

    不过,骂归骂,眼下的情景需要处理啊。

    这时候,城头传来张济军的齐声大喊:“曹孟德,快来攻城吧,夏侯渊在此,求着你一箭穿心呢。”

    一旦攻城,夏侯渊铁定活不成,曹操的脑海中不禁想起少年时期,夏侯渊无怨无悔地给他替罪,差点丢了性命的事情,下不了决心。

    程昱也没想到张济会来这么一出,他是个老狐狸,可不敢劝曹操不顾夏侯渊的性命,下令攻城啊。

    不然的话,曹操手下的那班子曹氏大将,还不把他给生吃了啊。

    曹操的小眼眯缝着,眼珠子一直转来转去,他在等程昱进言,劝他不要因为夏侯渊一人的性命,错过这一次的南下大好机会。

    程昱从曹操的沉默中知道他在想什么,却装作自己不明白曹操的心思,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其他人,像典韦啊、于禁啊、韩浩啊、牛盖啊、吕虔啊、丁斐啊,等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