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张济精彩胜出,成功击败了曹操的阴谋,徐庶才认定张济的确是明主。

    于是,徐庶拿着徐母的这封书信,找到张济,顺着徐母之意,投靠了张济,徐母自然也在夜鹰卫的帮助下,来到宛城定居。

    张济得到徐庶投靠,自然是大喜之极。

    虽说得到徐庶投靠的手段有点欠缺光明,但是,张济爱民如子的确是事实,否则的话,只会出现《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徐庶入宛城,一言不发。

    徐庶的能力如何,张济当然知道,可除了他之外,就没人知道了。

    就算是徐母,也只是知道她这个儿子很好学,有才华,但才华到什么地步,她也是不知道的。

    一个徐庶,默默无闻,突然出现在韩遂的身边,并没有引起曹操和郭嘉的重视。

    马超的实力本就不如韩遂,再有一个徐庶相助,张济根本不用过问马韩之战。

    果然,在徐庶的计谋之下,韩遂先后连败五阵,将马超的大军引入了安定郡境内,然后在临泾县设伏,大败马超军。

    马超等人死命杀出重围,三万大军损失殆尽,再无实力跟韩遂硬碰硬了。

    立即,马韩的战局引起了天下诸侯的关注,郭嘉也是震惊之极,他本能的反应就是,韩遂身边一定有高人相助。

    但是,根据曹操的细作来报,张济麾下的几个谋士,贾诩、祢衡、李儒、法正,包括那个还没有认张济为主的胡昭,都在宛城呢。

    郭嘉心中纳闷不已:“奇怪,究竟是哪一路高人呢?”

    其实,郭嘉猜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张济招揽一个人才,新来的,就送到韩遂那边,一旦发挥出了超凡的才能,韩遂必然会想办法拉拢留住,难道张济会放心吗?

    以张济对徐庶的了解,就算是没有徐母的因素,徐庶也不是一个轻易背主之人。

    韩遂,不是张济看不起他,就他那点胸襟和能耐,徐庶能看上他才怪。

    钟繇也皱了皱眉头,问:“奉孝,马超兵败,实力大损,而韩遂跟张济有盟,于我军不利也,该当如何?”

    虽说钟繇是司隶校尉,受曹操之命,镇守关中之地,但是,郭嘉来了之后,又带来了曹操的最新指示,关中及西凉的用兵之事,钟繇要听从郭嘉的。

    郭嘉依然是皱着眉头,喃喃自语着:“究竟是韩遂身边有高人指点,还是马超自负,未按照嘉给他的锦囊行事呢?”

    本来,在郭嘉的计划中,只要马超按照他的锦囊行事,韩遂必败。

    一旦韩遂兵败,肯定会向张济求救,而张济又不能不救韩遂。

    张济刚刚经历五路诸侯讨伐的大战,兵力不济,一旦他敢出兵相助韩遂,南阳之地势必空虚,正是曹操再次引兵南下的大好时机。

    如果张济不出兵相助韩遂,张韩之盟自然就会破裂,郭嘉就会随即出兵,两路夹击,则韩遂必然抵挡不住。

    郭嘉的谋略的确很妙,但他千算万算,却没算出,马超会败给韩遂,而且还这么惨。

    马腾只有七八万大军,在南乡城下折损两万余人,这一次又是三万扔进去了,所剩就只有不到三万人马了。

    而韩遂在析县之战中,之损失了一万人马,所部还有十万。

    以十万人对马超的三万人,又夹带大胜之余威,绝对不是马超能抵挡的。

    马超若被灭,关中之地,就是韩遂一家为大了,曹操在这边的实力也无以与之争锋,这无疑是将曹操的后退之路给堵住了。

    所以,郭嘉不能再淡定了,不然的话,这关中的局势一旦再恶化,曹操的退路就没了。

    郭嘉皱了皱眉,对钟繇说道:“元常兄,事有蹊跷,只怕嘉要去马超军中走上一遭,以助马超抵抗韩遂大军。”

    马超被击败之后,韩遂立即就亲率五万大军,南下扶风郡,准备一战而将马超灭掉。

    以马超的有勇无谋,绝对不是韩遂的对手,郭嘉若是再不出手,局势就真恶化了。

    钟繇大惊,急忙劝道:“奉孝不可啊,素闻那马超喜怒无常,奉孝不可轻易涉险啊。”

    郭嘉一脸的自信:“元常兄只管放心,嘉此去马超军中,绝对任何风险。”

    钟繇刚才是关心则乱,现在他想起马腾和马休,以及马家入朝为官的事情来了。

    点了点头,钟繇又问:“宛城张济,可会有动作否?”

    郭嘉一脸黯然地摇了摇头,然后又叹了一声:“嘉自问能看破除主公之外的天下诸侯,然则,张济异军突起,其人之心思,嘉实难看破。”

    “此番韩遂大胜马超,嘉始终觉得,背后有张济在捣鬼,却无法知道,张济究竟做了哪些动作。”

    “雍凉之地,主公必得之,那张济岂能猜不出主公之心思,自然不会让主公顺利得到雍凉之地,以断其西凉马匹来源也。”

    钟繇也点了点头道:“奉孝所言甚是,奉孝此去马超军中,须得小心提防张济与韩遂两面夹击也。”

    郭嘉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此番,嘉定要再跟张济分个输赢。”

    之前数败给张济,郭嘉不认为是自己的才能不足,而是他跟随曹操,所想所思不敢太过。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操赋予他在关中之地的便宜行事权利,这个权利足以让郭嘉能够为所欲为。

    钟繇又问:“奉孝以为,张济若是出兵,兵锋所指,将会是何处?”

    就在郭嘉正准备开口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启禀钟校尉,细作来报,张济引大军屯兵南乡,准备西进汉中。”

    钟繇微微一惊:“张济刚刚经历大战,元气未复,放着南北夹击马超不去,却贸然进攻汉中,此人究竟意欲何为?”

    郭嘉眯了眯眼睛,很快就睁开了,眼神中精光闪闪,嘴角更是挂上了一丝冷笑,自言自语道:“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张济竟然欲图谋我长安也。”

第181章 突袭武关() 
钟繇立即向地图上看去,眯了眯眼睛,随即就是一脸的恍然:“奉孝,张济之意,在我军之武关也?”

    武关,在春秋时候,名叫少习关,战国时候改为武关,是秦、晋、楚三国的交界地带,与函谷关、萧关和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关城是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

    武关的前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

    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一旦张济拿下武关,往西北就是一马平川,西凉铁骑一日之间就能来到长安城下。

    明白了张济的意图,钟繇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

    钟繇虽说也是集内政和军事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军事方面的造诣跟郭嘉这种兵家出身的高手,还是差了一些。

    若是郭嘉不在这里,钟繇绝对猜不出,张济打着西进汉中的旗号,真正的目的是想突袭武关。

    一旦武关失手,长安必然震动,随时暴露在张济的西凉铁骑之下。

    武关易守难攻,钟繇再想夺回武关,就算是十倍的兵力,也未必能成功。

    目前的武关,钟繇只是安放了三千兵马,守卫武关的人,是一名叫郝昭的小将。

    钟繇急忙说道:“亏得奉孝提醒,繇这就派兵支援武关,严加防守,决不让张济有任何机会。”

    “嗯。”郭嘉点了点头,但却有点心不在焉。

    若对于别的诸侯,郭嘉绝对会认定自己的猜测,但张济让他猜不透,贾诩那些人,智谋个个几乎都不输于他,郭嘉不敢完全确定。

    郭嘉的目光一直在地图上游走,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都没有放过,他在苦苦思考,万一张济的目的不是武关,会是哪里呢?

    雍州往南,就是汉中之地。

    只不过,因为张鲁一直没有被卷入诸侯争霸的战争中来,目前汉中的地盘还是很大的。

    三国时期的魏兴郡、上庸郡和新城郡,目前都是汉中张鲁的地盘。

    张鲁的地盘,往东就是南乡和析县了,也就是张济的西线。

    而南阳郡跟雍州的接界处只有一个狭长地带,首当其冲的就是武关,然后是商县、上洛、蓝田、杜县,杜县之北就是长安。

    郭嘉实在想不出,如果张济不偷袭武关的话,会去哪里呢?

    跟韩遂一起南北夹击马超的话,张济必须要先将张鲁东面的这一片地方尽数吞下,可这就不是旦夕之间能完成的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张济提大军北上,攻打司州,切断长安与雍豫两州的联系。

    曹操麾下,占据三州之极,以及雍州东部,兵力最弱的地方,就是司州。

    武关、汉中和司州,这三个地方,郭嘉的目光转来转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张济的目标究竟是在哪里。

    钟繇见状,立即问:“奉孝,可有哪里不妥?”

    郭嘉轻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事关重大,不得有任何差错,元常兄,今日就到此吧,嘉回去之后再仔细考虑一下,明日再做定议。”

    钟繇帮不上忙,只得点了点头:“如此也好,只是辛苦奉孝了。”

    “无妨。”郭嘉轻轻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向钟繇施了一礼,转身离开了。

    还了一礼,钟繇目送郭嘉的身影离开,捋了捋颌下长须,喃喃自语道:“能让奉孝如此断而不决,那张济果然非同一般。”

    郭嘉的断而不决,使得钟繇的心头也蒙上了一层阴影,长安之地,绝对不能丢失,不然的话,曹操的全盘计划就彻底崩了。

    深夜,武关城外,一片漆黑。

    天上没有星月,地面上自然是伸手不见五指,夜色完全掌控了大地。

    一道道黑影,正慢慢地向武关前进,很慢,动作很轻,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武关的城头,郝昭还没有接到钟繇加紧城防的命令,但郝昭素来以谨慎著称,城防之事,一日都没有懈怠过。

    历史上,郝昭镇守陈仓,仅靠一千多兵马,就把诸葛亮的几万大军挡在城外二十几天,一战而威震天下。

    火箭,也就是点火的箭,也是在那一战中第一次被以文字记载。

    郝昭是武关守将,张济当然知道,但是,武关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下来,于是,张济再次动用了他的夜鹰卫。

    武关有三千守军,郝昭将他们分为三班,一班是一千人。

    一千人防守武关,另外两千人的阵营,据此不远,一旦武关出现战况,可随时投入战斗中,防守可谓是严密之极。

    如此防守的武关,就算不用增兵,明攻的话,没有五万人马,没有几天的时间,根本攻克不下来。

    武关依山而建,只有三个城门,并非开阔那种,纵然有再多的军队,不能全都扑上去,让守军左右不顾。

    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轮一轮的士兵攻上去,靠着人数的优势,活生生地将城头的守军全都耗死,方可攻克。

    关外的黑影,靠近关头灯光的照亮范围之外,就停了下来。

    很快,半个时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