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伟业-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千如今除了是锦衣使者的总佥事还兼任了汉家军总参谋部的副总谋长,而如今兰官伟既要负责骑兵训练又要负责第一营的新兵训练,所以基本上的日常军务也是他在主持。

    “第二营刘黑所部离这里已不到十里,第三营曹老三所部已不到十五里,第四营大部在杨大柱的带领一下已经到达了笔架山,第一营四个标也已经达到离县城不远的江口湖,兰官伟已经出县城着手准备指挥总攻之战了”,白千回禀后又问道:“公子,你看我们是不是该对余大海发动总攻了?”

    杨明没有说话,而是站起来踱步走来走去,云蝶给他端茶来时,他也没接。

    就在堵小媛过来拈去他肩上的头发丝时,杨明才突然转身道:“总攻时间定在明日丑时,如今东乡县境内只有这一股官军,可谓是僧多粥少,告诉他们谁要是来慢了就只能喝汤,谁要是来得快谁吃得肉就最多!”

    “哎!”白千应了一声就立即下了楼。

    此时的孙浩和马纪卫犹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他们没想到自己的五百的家丁不但没有生擒杨贼还被突然赶来的汉家骑兵剿杀得干干净净,最惨的还是孙浩,他唯一的独苗,家族的骄傲,前不久才考上县学案首的宝贝儿子孙濂也死了。

    “孙兄,这可如何是好啊,现在汉家军已经把我盍家上下全都控制住了,那该死的归崇春现在是一点也不讲旧情,把我攒了几十年的家业全给抄了!”马纪卫跑到了孙浩府里,并泣不成声地哭诉道。

    “我能比你好到哪里去,我已经听人说了,我们两家将以叛贼罪论处,你知道汉家军律例里对叛贼是如何处置的吗,那就是主犯凌迟,家产抄没,全家所有人都得服役十年以上,什么是服役就是做苦力直到累死为止啊!”孙浩说着又道:“悔不该听了关震的话,早知道我就和其他士绅一样龟缩不动,这汉家军还不至于如此凶狠!”

    “是啊,那关震不是说余千户的大军来了吗,怎么到现在都没来”,马纪卫说着就四处张望着,却一直没见关震出现或者是余大海的官军出现。

    “两位大人别等了,余大海的官军已经成了我汉家军的盘中餐,我四路大军正抢着吃他那两千官军呢”,骑兵一队队正唐之才走了进来,说着就转身道:“兰典史,归县丞,快进来吧,这里面的钱财我们可一点都没动呢,到时候可别去陈守备那里告我们。”

第七十章 总攻() 
余大海现在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就在他撤进笔架山时,汉家军的四营主力已经完全形成了包围圈。

    直待丑时一到,五千汉家军就会像恶狼一般向余大海的官军扑来。

    其实,余大海也想到过撤回太平县,但他的斥候已经带回消息,太平县必经之路即绝乌岭已经被汉家军占领。

    余大海的官军也就只能困守山中。

    但是,这笔架山可没有太平县的山岭那么险峻。相反,这里地势平缓,而且由于临近县城使煤矿和树木被采伐不少,因而笔架山几乎没有遮掩的密集灌木丛。再加上冬日的寒冷让这些官军的处境更为艰难,其实用不着汉家军攻击,只需围在这里,这群官军也会冻死饿死在山中。

    但杨明不会这样做,好不容易有了让自己的新兵们进行实战训练的机会,哪能就这么错过。

    杨明现在就像玩弄着眼前老鼠的猫一样,饶有兴趣地看着余大海的官军被自己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等待自己去吃掉他。

    “太平县是川东的北大门,易守难攻,要是这余大海规规矩矩地待在太平县,我凭手中五千人收拾他还有些麻烦,如今好了,他自己放着好好的防御要点不守,偏偏要跑到这低洼地带来与我作战。

    既然如此,我就让他有来无回,到时候顺势接管太平县,这样一来,东乡县东西南北四面都有险可守,犹如铁桶一般,朝廷官军要想啃动这个铁桶也得想想自己会不会把牙齿碰碎!”

    “这余大海还欠有我汉家村几十条人命,如今也正是让他血债血偿的时候,不但如此,这余大海的官军一路上还祸害了不少村落,此战必须给他颜色瞧瞧!”

    杨明和兰官伟此时正站在东乡县城楼上,一边说着就一边看着远处山林里时不时走动着的官军,还有正大举向各处山路迂回前进的汉家军战士。

    而就在这时,一汉家军战士跑了来道:“官家,余贼派人传来消息,说他愿意投降并允诺以后再不与官家作对,只要官家肯放他一命。”

    “投降?”

    杨明笑了笑道:“你告诉他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本公子拔出去的刀从没有收回来的道理,如果他实在不敢接受我汉家村的惩罚,可以允许他自杀谢罪!”

    那传递消息的汉家军战士刚走不久后又回来道:“官家,余贼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当年实在是很抱歉,不应该抢了官家的马,也不应该去攻打汉家村,也不应该祸害乡民,只是恳求官家你饶他一条性命,放他走,他愿意献出一万两。”

    “还是那句话,他余大海可以选择自杀!”

    杨明说着就将手一挥,道:“这余大海屡次派人前来求饶,只怕是在欲盖弥彰,传令下去,提前发动总攻,现在就立即开始!”

    “是!”兰官伟应了一声就立即命道:“总攻时间提前,现在开始!”

    “总攻时间提前,现在开始!”

    ……

    数十个传令兵跑出了城,很快漫山遍野就都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音。

    这是杨明最新发明的战场通讯工具,也就是把喇叭改成了军号,在冲锋地时候吹着冲锋号既可以激发斗志又可以很快地将冲锋令传递下去。

    “这是什么声音”,已经疲惫不堪的余大海忙从雪地里站了起来,四顾茫然地问道。

    诚如杨明所猜的那样,这余大海也不是简单之人,他一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包围圈就一边假意示弱一边带着几十个精锐的家丁抄小路逃跑。

    但他还没走出笔架山,五千汉家军的新兵战士就在各级军官的率领下直接冲上山来。他们现在都是热血沸腾,杀气凛然,一边怒吼一边冲击而来,连一些野兽都吓得跑进洞里躲藏起来。

    余大海的官军们更是吓得双腿发软,有的人忙丢下手中武器往山上跑去,有的人根本就没有力气,被雪陷了进去,只得面对被汉家军斩杀的命运,有的人则直接跪倒在地,磕头求饶起来。

    这两千官军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在敢于拼命的汉家军面前就只有引颈待戮的命。

    杨明训练士兵要的就是去其傲气造其呆气,这些士兵们虽说是第一次上战场,但大多数也都没露出胆怯之色,杀起人来毫不留情,毕竟军官都这样做,他们也只是跟着完成这一项程序而已。一些官军受不了叫嚣着要与这些汉家军战士拼命大不了同归于尽等云云。

    但他们很快发现无论是格斗还是刺杀都远远不及这些汉家军战士,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这些官军大部分都是余大海才召集起来的农民,可以说正规化远远赶不上训练达三个月以上的汉家军战士,更何况汉家军战士接受到还是近代军事训练,而且从招募时就刻意选择的一批体力与智力双重达标的人,对付这些仅仅靠抢劫积累血性的街头混混简直是易如反掌。

    余大海的家丁越战越少,满路上都是死伤无数的官军,包括他自己都被一汉家军战士给劈伤手臂,他只得拼命地跑,但汉家军的战士明显比他更有耐力,而且还故意在玩他。

    因为,追着他的汉家军战士,每次都故意留三丈距离给余大海,等余大海跑累了就突然上来袭击一刀,他只得继续跑,可这些汉家军战士又不立即追上来,继续尾随,等你又累了要歇息时,就又冲过来劈来一刀。

    余大海即便武艺精湛也架不住被这样玩,再加上他体胖又跑不赢这些年轻且体力极佳的汉家营战士,只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拱了拱手,喘气道:“好了,各位好汉,本官算是服了,你们押我回去吧。”

    “噗!”

    一战士直接一枪捅了过来,然后大声喊道:“什长,我又杀了一个!”

    “妈的,你是那个部分的,知道老子追了他多久才将他拖累吗,居然被你摘了桃子,信不信我宰了你!”

    “老子第四营的,怎么着,既是你拖累了他那你为何不杀死他,怎么还要我动手!”

    “妈的,原来是汉奸(汉家奸细)部队!”这汉家军战士骂了一句就要继续去追击其他官军就被那第四营的战士拦了下来:“你丫的说谁是汉奸部队呢。”

    “说的就是你们第四营,怎么着!”

    “看我不揍死你!”这第四营的战士一下子怒了,直接扑了过来,一拳击在了这一营战士的鼻梁骨上。这第一营的战士也不示弱立即还以颜色,直到两边各自的军官出现才制止了这场斗殴。

    杨明训练士兵最强调的就是培养士兵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甘愿为集体而生为集体而死,而他所培训出的军官则完美的将他所强调的灌输到了这些士兵们的脑中。因而也就有了上一幕两营士兵斗殴的事件发生。

    人类是群居动物,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以宗族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体系里,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难度并不大,士兵们也较易接受,因而从训练那天起,这些士兵们就习惯了以集体是形式进行的竞争与比拼,也习惯了将集体利益放在最高处,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也是跟各自的集体利益挂钩的。无论是战场缴获还是战后所得,杨明声明都要统一收缴上来,再根据各个部队表现进行分配,为了自己活得更好,就必须让自己的集体更加强大。

    总攻之战只持续一个时辰,两千官军全部被歼灭,汉家军无一人死亡,也无一人重伤,却有数十人受伤,而且超过一半是内部斗殴所致。为此,在事后的大会上,杨明还专门对此做出了批评,参与斗殴的士兵被关了紧闭,并集体检讨。

第七十一章 发了疯的孟佥事() 
孙氏和马氏家族同关氏家族一样遭到了杨明报复性的惩罚,孙浩和马纪卫被游街示众后凌迟处死,家产也全都被抄没,家人则全部被罚去开矿修路,总之要榨取出所有价值,包括劳动力。

    杨明不是大圣母,能够不以莫须有地罪名劫富济贫已经算是够仁慈的了,对于图谋对自己不轨的,他也用不着宽宏大量,有时候必须有铁血手腕震慑才行,特别是作为一个不被统治者承认的流贼政权得宽严相济才能够生存下来。

    但是,杨明对于普通百姓依旧是雨露恩情处处体现。

    例如,杨明首先将孙氏和马氏两家的三万多亩良田全都划归所租赁的佃户所有,而没有被租赁的土地同关家的土地一样除一部分赏赐给汉家军有功战士外也全都无偿分配给了流民与贫民,而这些佃户和流民则要重新登记造册,从此成为自耕农,需缴纳粮钱赋税。

    但杨明所收的赋税不高且保证十年之内不加征。这样一来,许多成为了自耕农和佃户和流民也不再担心赋税过多,原有的自耕农更是积极响应,在杨明刻意的安排下,一些乡村已经开始贴满了赞颂杨明的标语并积极举办了许多感恩宣传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